4名濮陽籍大學生「三下鄉」調查報告

2020-09-18 濮陽網

濮陽縣鄉村社區疫情防控調研團由海南大學生命科學與藥學院李靖遠、林學院李晨榮、機電工程學院王晨曦、管理學院劉博文4名學生組成,為大學生「三下鄉」實踐調研團。

由於四名隊員都是河南省濮陽市人,在學校的號召下,在對家鄉人民努力進行疫情防控並取得優良成績的欽佩之心和傳播家鄉文化想法的驅使下,4名同學自發組隊,以本年度「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走訪濮陽縣部分鄉村社區。通過大量的走訪調查,了解農村疫情防控工作實際情況,並總結針出對本地區的一套村級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方案。

本次「三下鄉」歷史5天,共到達22個鄉村和5個社區進行農村疫情防控工作調查。通過實地採訪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委、志願者、村民等了解到各村人口及外出務工人口數量、疫情期間招募志願者數量、詳細的工作內容、村內物資及捐款等情況。除此疫情防控話題,我們還與被採訪者交談了扶貧攻堅、醫療衛生、農村振興、農械發展等話題。

通過對農村多方面的了解,4位同學不僅了解到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還學習到很多對自己專業有益的專業知識。社會實踐是對大學生的一次歷練,通過這第一次與農村近距離接觸的經歷,我們感受到農村在此次疫情防控甚至是國家建設中所處的重要性,也了解到這些年國家針對農村下發的各種農村振興、脫貧致富等詳細政策。我們感嘆,國家強大是得益於黨和政府正確的領導和規劃,也對農村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拓寬視野、豐富閱歷、加強技能是我們從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得到的收穫,我們更加明確奮鬥的方向,未來會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1、疫情防控工作探究

自2020年初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以來,正逢全國人口大規模流動,全國各地都逐漸出現了湖北省輸入病例和聚集性病例,情況十分嚴重,全國各地紛紛啟動疫情一級響應。在持續兩個多月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疫情攻堅戰中,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做好調查、人口隔離等工作的人尤為值得敬佩。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不顧生命危險救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以及近距離接觸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他們的醫護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而另一類在以疫情中堅持做好自己工作的人也是我們打贏疫情攻堅戰的關鍵因素之一。由於疫情爆發期間恰逢春節期間,一方面的有利因素是我們可以實行居家隔離,防止疫情大規模擴散,而不利因素就是在農村等一些地區,人們對於新冠疫情的了解程度不夠,導致人們對防控工作不以為然,仍然冒著風險外出走親訪友,這大大加大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農村工作人員除了需要做好調配人員輪番值班、上門調查、消殺街道、滿足村民需求等工作,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宣傳疫情知識、安撫人們的情緒等工作。農村疫情防控工作難度大,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有較大不同的地方。為了深入了解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規律和特點,海南大學四名大一學生李靖遠、李晨榮、王晨曦、劉博文選擇在暑假期間進行有關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疫情調研工作,通過大量的調查,我們能夠通過數據和事例作出對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評價和建議。我們選擇了家鄉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的20多個村莊作為調查地點。河南濮陽縣登記人口115萬,面積僅有1382平方公裡。人口密度大,人口流動極為頻繁。且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為鄉鎮人口,且百分之八十以上鄉鎮人口常年外出打工,在疫情嚴重區工作的勞力不盡其數。疫情爆發正值春運,濮陽老鄉重視傳統,歸鄉心切,大批外省返鄉人員湧入濮陽縣,加之濮陽縣老鄉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疫情防範意識不足等等,這一切都給濮陽縣的疫情防控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似乎疫情會在濮陽縣大規模爆發。但是,直到現在,濮陽縣病例寥寥無幾。面對這份「出人意料」的答卷,我們可想而知濮陽縣的鄉村和社區必有其疫情防控的先進措施和方案,且將其大力地實施落實了下來。此外,我國在疫情防控中創造出了啟發世界的「中國方案」,但是該方案對於像濮陽縣這種人口眾多,人口密集,人流量大,在外勞力極多,知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防控最的小單位——村莊和社區數量多、密集、情況複雜的地區的防控方案明顯是個短板和缺陷,而本調研團就在本次暑假期間,隨機抽取濮陽縣的15-25個村莊和社區通過走訪的形式進行疫情防控調研,總結其防疫方案,取得防疫經驗,豐滿中國防疫方案,並為今後的突發性的衛生事件總結出防控體系,使我們可以更加從容地應對此類事件。

2、農村振興及脫貧攻堅問題探究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是同志在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在2018年1月2日國務院公布的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即詳細表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徵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鄉村最為突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徵很大程度上表現在鄉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說過:「抓工作,要有雄心壯志,更要有科學態度。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搞運動、一陣風,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要經得起歷史檢驗。攻堅戰就要用攻堅戰的辦法打,關鍵在準、實兩個字。只有打得準,發出的力才能到位;只有幹得實,打得準才能有力有效。」當然,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幹擾了脫貧攻堅的節奏,也分散、牽扯了一部分脫貧攻堅工作的精力,為年底實現全面脫貧目標增加了不小難度。目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最後的衝刺。在這個關鍵節點,如何將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更加紮實,在重視脫貧「面」的同時,對某些難點、重點如何真正實現突破,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問題。

農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問題是農村發展的兩個重點,由於每個村莊在地形地貌、村莊文化、人口來源、歷史遺留貧困等各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特點,因此各個村莊的發展戰略都是不同的,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大政策下的具體發展政策和每戶貧困戶的脫貧方法都是不同的,了解具體特色政策是我們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探究的重點。

3、鄉村特色文化探究

鄉村文化是一個鄉村在進行長時間存在甚至是從古代就存在後生活在一起的人們形成的具有鄉村地域或歷史特點的文化。鄉村文化大都以村名、傳說、寺廟、風俗習慣、建築特點等形式體現。鄉村文化在農村振興戰略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鄉村文化能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起到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等作用,有利於改善農民精神風貌,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鄉土文化孕育守護著中華文化的精髓。中華文化本質上是鄉土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範,植根於鄉土社會,源於鄉土文化。我國優秀傳統農耕文明、儒家文化等都與鄉土文化有關。近代以來,儘管中國鄉土文化屢次遭受磨難,但其文化精髓並沒有喪失,而是深深植根於中國農村廣袤的土地上,並在新時期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因此,探究鄉村特色文化有利於我們拓展視野、了解歷史,並結合農村鄉村文化能夠更好的了解農村振興具體發展戰略。

4、數據分析

通過對濮陽縣統計22個村莊人口數、在外務工人數、疫情期間參與防控工作人數等一系列數據,我們利用圖表的形式呈現。我們發現在外務工人口數佔人口總數比例均值為0.37,一些特殊情況的村莊這個比例值高達0.49,而有些則為0.09,這與村莊本身的發展以及周邊產業發展情況有極大的關係。(詳見鄉村振興與特殊產業發展)

表 1在外務工人口數與人口數關係

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發現每個村莊都招募了大量的志願者,而志願者身份比例如下圖所示。通過下表不難發現,疫情中參與防控工作的黨員志願者平均佔到了70%。

圖 1疫情防控志願者成分比例

5、疫情防控工作總結

通過大量採訪農村村支書、村委、村醫、志願者、村民等人,我們收集了每個村莊的疫情防控方案,通過做出對比。村莊的疫情防控方案都基本相同:值守路口、每天消殺、排查相關人員、保證村民生活需求、宣傳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知識。不同的是,每個村莊由於自己本身的地理位置,疫情防控的難度不同。如丁寨村鄰近市區、保安村本身是集市,人口流動較大,故疫情防控難度大,需加派人手多。在農村疫情防控工作中,村委會成員主要通過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安排工作、宣傳知識。大喇叭在宣傳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從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我感受到基層幹部的重要性,基層幹部的工作加上群眾的配合才是這次打贏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因素。

6、鄉村振興與特色產業、文化發展

從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農村在外務工人口都較多,留在村莊的大多是較大年齡的人員。然而不同村莊情況也不同,一般而言,一個村莊本身或周邊存在發展較好的養殖場、工廠,則這些工廠可以吸納大量人口,拉動村民收入。較好的範例是丁寨村的草莓養殖基地、馬樓村蚯蚓養殖基地、楊柳廟村養鵝場。因此,我認為未來鄉村振興的方應集中發展與村莊相結合的特色產業。在我們採訪關帝廟村時,就感受到了濃濃特色文化氣息,獨具特色的文化廣場、文化建築,既有利於增強村民的凝聚力,又有利於發展村莊文化。發展特色文化旅遊業也是鄉村振興的一個角度。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我們的意義是巨大的。理論聯繫實際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則。通過到農村進行實地的調查和走訪,我們能夠真實的了解農村發展生態和村民實際收入來源和生活狀態,並且通過採訪,我們還了解了村民們對村委工作的滿意程度和自身幸福感。通過聯繫實際,我們能夠結合在大學課程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創造出更好的想法,從各個角度為農村發展和致富作出貢獻。通過詳細地了解農村疫情防控工作情況、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等情況,我們感嘆「中國速度」,感謝「中國態度」,更加堅定了我們對未來國家建設的信心,並立志為國家作貢獻。

相關焦點

  •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模板 2018大學生三下鄉心得體會
    很多大學生在暑假會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臨近開學之際,相信許多人都要寫社會實踐報告,那麼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怎麼寫會比較好?小編整理了一篇範文,供參考。­  往年的暑假都是從炎炎烈日開始,今年暑假卻是以瓢潑大雨為起點。與不同於以往的天氣一樣,在這個暑假,我也有了迥然不同的經歷。
  • 重科學子「三下鄉」:大學生消費情況調研
    8月1日,重慶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應急管理學院)「青春踐行,築夢未來」社會實踐服務團隊員在家鄉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新石村開展了今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服務團隊員在當地進行了大學生消費狀況調研。實踐活動初期,服務團隊員對當地大學生開展了問卷調查,據調查結果顯示,一方面大學生消費逐年增高,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大部分人側重於防護設備和食品的消費,價格也相比往常提升了,疫情期間開支費用明顯增加。另一方面,許多大學生缺乏良好的購物消費習慣,學生常見購物方式為網購,支付寶、微信等為最常用的付款方式,同時大學生中基本都開通了花唄支付,因此經常會出現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的現象。
  •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2020年江西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綜述炎炎夏日,是宅在家中享受暑假的愜意與悠閒,還是利用所學所知在跋山涉水中放飛夢想、在時代徵程中激揚青春?今年暑期,全省大中專院校共有13596名師生組建了「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2308支,其中「雲組隊」1445支、「雲」隊員11778名。莘莘學子在社會實踐中用自己的行動作出了回答:深入基層,用心觀察、用心思考、學以致用。「行走」的思政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 2020年吉林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綜述
    堅持實踐鍛鍊與理論武裝緊密結合,是今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的亮點之一。  活動中,我省積極引導青年學生主動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學生志願者自覺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青年之家·學習社」,開展「四史」教育和「青年大學習」行動。
  •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來我縣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日前,來自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智能製造工程學院的10多名大學生來到我縣,開展了以「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科技支農」為主題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從7月23號開始,到7月29號結束,為期7天。
  • 調查報告:兩會時刻 大學生最關心什麼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1606名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中,89.9%的大學生表示關注全國兩會,18.8%的大學生表示非常關注今年兩會,41.2%的大學生比較關注,29.9%的大學生表示一般關注,另有10.1%表示不太關注。
  • 女大學生下鄉支教,小心點總沒錯
    不管是此次南大支教女隊員遭受性騷擾,還是女生參加公益活動遭遇性侵,再到此前曝出的中大人類學系某教授在田野調查中性騷擾女學生,案例發生的場景不無相似。 一時間,「去農村太可怕了」、「女大學生下鄉到底是援教還是援交」等聲音高漲,罵聲指向農村,甚至有的還指向支教者本身。
  • 西南交通大學2019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長手冊
    htm(3)西南交通大學2019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知連結:http://youth.swjtu.edu.cn/shownews-44385.shtml(1)每日籤到各校級實踐隊在開展活動過程中,需與「三下鄉」活動負責人保持聯繫,上報隊伍每日出行情況,具體操作流程詳見QQ群:701599420。
  • 靈山縣開展大學生「三下鄉」文藝匯演活動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9日電(記者 李彥龍 通訊員 陳燕)1月27日,在平山鎮沙尤塘村,一段激情奔放的開場舞拉開了2014年靈山縣回鄉大學生「三下鄉」文藝匯演的序幕,匯演以「中國夢·青春行」為主題,由共青團靈山縣委員會主辦,分別在平山鎮和平南鎮舉行。
  • 河南大學生三下鄉:普法惠民 我們在行動
    信陽8月26日電(通訊員 劉祺)為響應省教育廳關於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文件精神及校黨委關於暑期「三下鄉」活動的號召,7月23日,河南科技學院文法學院組建「曙光」大學生義務普法服務隊前往河南省
  • 湖北學子三下鄉:關注疫情時事,線上訪問大學生
    中國青年網武漢9月3日電(通訊員 楊昕怡 張雨辰 黃國俊 )8月初始,為主動配合疫情後時代的防控要求,同時響應全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號召,同時進一步了解西方社會現象及思潮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形式及影響,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調研西方社會思潮及現象對疫情認知與影響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湖北武漢、河北邯鄲等地以雲調研與線下走訪相結合的方式針對疫情期間大學生對西方社會思潮和社會現象的認知情況展開調查
  • 收官三下鄉 | 點點螢光,照亮夢想
    如今,我院9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在不久前順利結束活動,三下鄉成功收官!一次三下鄉,一生下鄉情,這裡有他們的三下鄉故事,就讓科科為你娓娓道來。湖南師範大學2019年「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參觀學習2處紅色基地實地考查走訪8個村莊實地調研參觀1個公司採訪洪家關白族鄉黨委書記胡輝等基層扶貧工作者4名
  • 河南大學生三下鄉:走入街道,與孩子盡歡笑
    中國青年網中牟8月12日電(通訊員 袁朋麗)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深入鄉村是一個非常好的豐富自己實踐經驗的途徑。今年暑假三下鄉實踐活動給了平常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社會,豐富自身的機會。 首先,這次的三下鄉實踐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深入鄉村,了解鄉村的機會。當代的許多大學生以前從來都沒有深入了解過鄉村,這次的三下鄉實踐活動我們主要的關注對象是鄉村兒童課外生活。
  • 2018大學生手機使用調查報告
    現狀一:80%的大學生每天手機使用超過3小時最近,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向全國100多所高校的1021名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數據顯示,1.調查的大學生中近八成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3個小時;2.其中,10.87%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10個小時。
  • 重慶工程學院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在重慶工程學院團委的組織下,重慶工程學院2020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從8月5日正式啟動,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和「決戰脫貧攻堅,投身強國偉業」為主題有序進行,整個活動為期20天。社會實踐團來到長壽區革命教育基地——革命烈士陵園,團隊成員重溫入團誓詞、為革命烈士獻花、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精神。
  • 《2020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發布
    看看萬餘名大學生的真實答案—— 2020 中國大學生 健康調查報告2019年11月,中國青年報社、中青校媒與丁香醫生對大學生健康問題展開調查,樣本量覆蓋40餘所高校的萬餘名大學生。今天,囊括大學生總體健康、心理健康、生活狀態、健康訴求的全方位調查報告終於「新鮮出爐」!調查發現,我國大學生總體健康狀況良好,生活方式需要改進。大學生給自己的健康打幾分?大學生能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並已經逐步形成健康意識,特別是對健康生活方式重度關注。對於健康的期望值也是極高的。
  • 哈工大七名大學生寫下八萬字「秸稈利用建議」調查報告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第九屆「祖光杯」創意創新創業大賽評選結果揭曉,來自該校經濟與管理學院的七名大學生,憑藉一篇「秸稈資源化利用調查及分析」奪得了金獎。這七名學生,從2017年11月份開始,歷時半年走訪了省內63個自然村,在秸稈的「大產區」和利用較好的地區進行調研,並從經濟學的視角總結出了近八萬字的調查報告。有經濟學專家認為,這份報告或將為我省及省內局部地區的秸稈處理及綜合利用,提供一些參考思路。
  • 內地新疆籍少數民族大學生夢的心理共性研究——以西安某高
    4 000 餘名,分布在全省30 餘所高校中。該文以西安某高校為例,通過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以期收集到內地新疆籍少數民族大學生這一群體的夢的主題,探討內地新疆籍少數民族大學生典型夢的特點,並參考文獻,與國內一般大學生的典型夢進行比較與討論: 因為漢族與新疆少數民族在文化層面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會通過無意識會從夢裡反映出來;同時,通過運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對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三個主題進行討論,進一步分析這些典型的夢背後蘊含的意義,從深度心理學的層面分析在內地求學的新疆籍少數民族大學生們的心理現狀
  • 《2020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發布 大學生健康狀況如何?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中青校媒聯合丁香醫生共同發布的《2020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當前我國大學生總體健康狀況良好,一些生活方式需要改進,並已逐步形成健康意識,特別是對健康生活方式關注度高。
  • 丁香醫生發布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 多數大學生在「無意識養生」
    丁香醫生發布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 多數大學生在「無意識養生」 1 月 3 日,丁香園旗下泛健康領域的健康服務品牌丁香醫生聯合中國青年報共同發布了《 2020 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