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數位化轉型中的工藝創新

2020-12-13 中國輕工業網

  

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委員

智能製造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

朱森第

 

我今天的話題是要講一下智能製造當中工藝創新的問題。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是我們現在智能製造當中還沒有得到很多人重視的一個問題。智能製造的大力推進和深入發展,對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數字經濟這幾年可以說在中國是蓬勃發展,2018年,佔GDP的比例已經到了34.8%。

 

一般來說數字經濟都用兩部分來構成:一個是數字產業化,一個是產業數位化。其中,我們產業數位化佔了數字經濟的80%,數字產業化佔了數字經濟的20%。更突出的問題在於數字經濟在一、二、三產業當中的比重,在服務業當中數字經濟佔35.9%,在工業中佔18.3%。如果從另外一個結構來分析,數字經濟當中,平臺基礎層的比重大,而應用到各行各業當中的比重,2020年預計到37%,從這個結構的分析來也看得出來,數字經濟的重點是我們現有的產業如何實現數位化。

 

 

抓住智能製造當中的五個關鍵

由此,我們在大力推進智能製造,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當中,我們怎麼能夠有效地推動智能製造?所以我特別強調,智能製造是我們的一個目標,而推進到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我們要實現製造業的智能化,通過製造業的智能化來逐漸逼近智能製造這樣一個目標和方向。這樣我們製造業當中的大量企業都有事情可做了,否則95%的中小企業覺得智能製造離他們太遠了。而我認為並不遠,你可以實現製造智能化,然後你就有可能做到智能製造。智能製造已經持續推進七年,已經實現了432個數位化車間項目,這些項目中多數是成功的,但是也提出一個突出的問題,我們怎麼能夠有效地來推進位造業的智能化轉型?我想不外乎是,不要忘了我們推進智能製造的初衷,抓住推進當中的關鍵問題,一定要強調市場主導,要兩頭髮力。

 

推進智能製造無非就是我們要做到更高、更低、更好、更快、更少、更小、更強、更美,所以歸結起來,我們實踐智能製造就是要實現這八個「更」。實現這八個「更」,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做法,不可能一刀切,不可能一個模式用到幾萬家企業身上。我們在推進當中抓住關鍵,抓什麼關鍵?我覺得有五個關鍵:

 

第一個是每個企業在構建智能製造系統的時候,要做一個比較好的系統設計;第二個是各行各業的製造工藝是不一樣的,首先就要解決你自己的製造工藝的問題;第三個是應該有一個好的網絡環境,現在有工業網際網路,要上雲,又有5G,不同的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實現你的一個好的網絡環境;第四個是精益生產,精益化是我們推進智能製造的基礎,沒有精益化談不上智能、數位化轉型;第五個是智能裝備。

 

這五個關鍵,每一個字拼起來都是SMILE,所以說抓住了這五個關鍵。

 

強調市場主導,主要在於我們要著眼市場,要因地制宜,抓準痛點。我們要把握方向,分析市場。我們要敏捷柔性,響應市場,不要寄希望於我做了智能製造以後十年八年可以一成不變。最後一條,要未雨綢繆,創新市場,因為你要貼近用戶,永續發展。這是我根據很多企業推進智能製造當中沒有取得應有的效益所提出來的。我關注到很多企業他並不注重市場的變化,實施智能製造就沒有得到他原來預想的效果。

 

最後是要兩頭髮力。因為中國的製造企業95%是中小企業,因此要把中小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作為我們推進智能製造的一個重點。同時我們要抓智能製造的關鍵技術和智能製造的賦能技術,這樣才有可能有效的推進。其中關鍵的是我提到工藝的問題,製造工藝大家知道就是把物件怎麼做出來,怎麼做得更好的一種技術,所以沒有工藝,就做不出來東西、做不好東西。工藝是製造業的核心技術,去年科技日報發了35個卡脖子的技術,這35個不是技術,35個是產品,產品的背後和核心是工藝,所以工藝是我們的核心技術,是製造企業的看家本領和商業秘密。

   

 

工藝創新至關重要

我們講到機械製造工藝無非就是成型、加工、改性,如果要做到淨成型,你就要做到更輕、更薄。我們看製造工藝當中流程工藝是至關重要的。拿冶金工藝舉例,20世紀40年代的時候工藝比較長,50年代工藝縮短了,到了80年代工藝更短了,所以叫短流程。由於有了短流程,使得冶金生產的過程大大的縮短,軋鋼的系統簡化了,企業得到明顯的經濟效益。我們如果工藝不改,你去搞智能製造,我想會事倍功半。

 

我們所有的鋼材都要經過各種工藝才能變成製件,拿焊接來講,工業發達國家,鋼材用量60%左右通過焊接工藝而成為製品的,我們國家為40%。我這裡舉了一個熱壁加氫反應器,早幾年是沒有焊縫的這麼一個環,才能承受高的壓力。現在這個熱壁加氫反應器在各種各樣的化工裡是一個關鍵部件。我們現在焊接的鋼板越來越厚,因此要有一個大厚度的窄間隙埋弧焊機,要有八萬噸模鍛壓機主油缸。過去的焊接,現在我們跟雷射複合。我們現在總講,航空工業沒有心臟,心臟就是發動機,航空發動機和重型燃氣電機要單晶葉片,這個工藝非常的複雜,我去成都工廠看到的,大的工序14道,還有很多小的工序,最終保證做出來焊割的單晶葉片。大家知道3D列印可以打出來很多原型,現在3D列印要打出來可以用的實物元件,我們有了在雷射成型當中微區超常冶金技術和大型構件雷射成形製造技術,通過這樣一種技術,我們就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雷射成形件,做出來以後不但質量小得多,而且性能比鍛件更好。

 

另外,我們很多原來冷加工的件,比較注重它的精度和尺寸,現在有很多零件尺寸精度固然重要,有很多特殊的性能跟尺寸精度有密切的關係,而這些件又是我們這些裝備裡頭的關鍵件,沒有這些關鍵件,我們的裝備做不出來。因此這些關鍵件的形狀、尺寸、精度和性能兩者之間是否有某種關聯度,我們就可以通過質量、性能和尺寸精度找到關係,既解決了它的精度,也解決了它的性能。於是提出了高性能製造的這樣一種技術,通過零件的性能和材料、幾何特性參數的相容性和敏度分析。

 

我們很多電子的器件裡要用到電感器,電感器當中的鐵氧體磁環線圈自動繞制工藝是電子基礎元件電感實現智能製造的前提。這樣一來,研發周期從8天縮短到3天,交貨期從35天縮短到7天,人員從70人減少到7人,可見首先要解決製造工藝的問題,然後再推進智能化製造。

 

我們在推進智能製造過程當中,如何把現在的技術賦能給工藝創新,讓工藝創新與我們智能製造能夠平行齊步地前進。我最近做了兩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跟幾個院士交談,工藝創新在智能製造當中的意義;第二,我們分析了2018年一等獎、特等獎獲獎項目當中它的工藝對這個項目的重要性,於是我得出一個結論,我們現在很多技術應該賦能我們的工藝創新,哪些方面賦能?我覺得可以在參數的優化、在反饋的補償上、在智能迭代、工藝仿真、數值模擬、方案比較、複合工藝、工藝裝備,這幾個方面可以賦能工藝創新,我們的工藝也趁著現在新一代的技術翅膀,能夠更好地前進。我們現在的工藝已經步入到集成計算材料工程這樣的技術,可以通過計算機工藝仿真預知到未來的技術。

 

因此我預計我們有了這樣一些技術賦能工藝創新,我們就有可能把原來工藝問題十年磨一劍,縮短到五年磨一劍。我前面講的我跟很多院士交談,他們都是差不多用了十年時間最終得出這個結論,為什麼?因為工藝非常複雜,要不斷實驗優化,還要常年的數據積累,所以工藝的問題就是要十年磨一劍。但是我們現在有了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在推進智能製造中,我們就有可能把原來工藝創新的十年磨一劍,縮短為五年磨一劍,能夠更好地加快發展我們國家的數字經濟。

 

 

(根據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委員、智能製造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朱森第的最新演講整理而成,未經本人確認。)

相關焦點

  • 嘉興市製造業企業數位化轉型評估標準
    引言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從起步建設,到製造業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再到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逐步進入以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為核心特徵和重要模式的新階段。數位化轉型就是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將產品製造過程中的各種信息採用數位化手段進行表達,構建數據的採集、傳輸、存儲、處理和反饋的閉環,是製造企業走向智能製造的起點。
  • 新發展格局下的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最大的不同在於,數字經濟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是以使用數位化的知識信息和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通信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數字經濟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一系列新經濟活動。筆者以為,在製造業的數位化轉型進程中,把握好「四個新」:  一是「新基建」。新基建與傳統基建最大的區別在於新基建是立足於高技術端,尤其是數位技術端的基礎設施。
  •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賦能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方法論
    在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工業網際網路協助提升製造業數位化水平,支撐工業萬物互聯互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新基建」的熱潮下,工業網際網路必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釋放更多潛能,加快推動「中國製造」提質增效。
  • 驅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工業數位化轉型
    勇立時代潮頭,爭做創新先鋒卓朗科技創始人、總經理張坤宇接受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採訪卓朗科技創始人張坤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依託自身龐大的工業軟體產品體系,卓朗科技面向工業領域打造專業的網際網路平臺,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與製造行業的特點進行了深度的融合,充分發揮人工智慧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作用
  • 製造業全鏈數位化業務轉型實踐
    資訊時代背景下的製造業數位化市場機遇5G + 工業物聯網/網際網路浪潮推動的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無疑是企業升級生產效能,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的難得機遇。國內,國家在政策層面積極支持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2019 、2020年相繼出臺了《「5G+ 工業網際網路」512 工程推進方案》和《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明確了我國要由工業大國發展邁向工業強國的戰略目標,加快推進「網際網路 + 製造業」、「5G+ 工業網際網路」 的融合創新。2018、2019 年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增加值規模分別為 9808 億元、15953 億元。
  • 中國製造業加快數位化轉型 塑造發展新優勢
    與會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倒逼製造業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塑造了高質量發展新優勢。2020中國企業數位化峰會暨賽意信息用戶大會主論壇在廣東佛山舉辦。 程景偉 攝  今年以來,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動實施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行動,引導企業開展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強化5G、人工智慧在智能製造中的典型應用,加快培育製造業新模式新業態。
  • 為何中低端製造業不能被放棄,又該如何轉型升級?
    低端製造業尤其是其中關於基本民生需求的製造業,不可能被淘汰,中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會是世界最大的中低端製造業大國。企業為了生存,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中低端製造業的發展需要進行轉型升級。中低端製造業如何轉型升級?
  • 華為洪方明: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加速發展製造服務業是...
    今天,10月28日,在「智美蓉城·進而有為 華為成都城市峰會2020」上,華為雲中國區總裁洪方明指出,當前,「5機」協同正促進數位化轉型走向智能升級,政府和企業智能升級重點關注云邊端融合、行業知識、生態協同三大重點,在製造領域,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已迫在眉睫,加速發展製造服務業是關鍵。
  • 2018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國際峰會重磅來襲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9月13-14日,由上海希為(ECV International)舉辦的2018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國際峰會即將在上海盛大舉行。據調查,到2020年全球數位化轉型相關的行業增加值將達到10萬億美元,全球1000強企業中的67%、中國1000強企業中的50%都會把數位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戰略核心。儘管目前很多企業都在部署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及移動辦公等解決方案,但更多企業仍處於數位化轉型的探索時期,企業數位化進程仍受阻於IT實施的不足,鮮少企業有一個完整的數位化轉型藍圖。
  • 雲棲大會:博威合金數位化轉型 引領行業發展
    如何把握時代機遇,描繪製造業的智慧未來?新材料行業龍頭博威合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致力於打造數位化轉型的標杆。近年來,博威合金攜手埃森哲,在戰略規劃上制定了轉型之策,啟動博威合金在數位化研發、數位化製造、數位化供應鏈、數位化營銷、數位化管理等多個層面的數位化轉型。
  • 長三角(杭州)製造業數位化能力中心揭牌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浙江新聞12月15日電(記者 張煜歡)日前,2020(第五屆)中國工業大數據大會暨未來智造大會在杭州市蕭山區舉行,研討工業網際網路及未來智造發展模式。會上,長三角(杭州)製造業數位化能力中心(下稱能力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將面向全球引進一批優質的數位化服務資源,成為服務長三角地區製造業數位化的「策源地」,輻射長三角10萬家企業數位化轉型。
  • 數位化轉型是我國製造業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徑
    其中,積極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先進位造和智能製造,是各國普遍採取的重要舉措。 我國製造業規模龐大、體系完備,但大而不強問題突出。尤其是傳統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生產管理效率較低。在我國製造業低成本優勢逐步減弱的背景下,必須著力提高產品品質和生產管理效率,重塑競爭優勢,數位化轉型正是提升製造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 2019第三屆全球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與首席數字官峰會即將召開!
    定於3月11-12日於成都棕櫚泉費爾蒙酒店由國際策展公司BanYan Wisdom主辦、e-works數位化企業網支持的第三屆全球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與首席數字官峰會2019 / 成都費爾蒙酒店 / 3月11日-12日,來自於全球創新製造企業全球首席數字官及企業高管高層代表促進研發合作並共同聚焦於
  • 長三角(杭州)製造業數位化能力中心正式揭牌
    它就像是浙江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總醫院」,專門診治傳統製造企業在數位化轉型升級過程中碰到的各種「疑難雜症」。這個智能製造「總醫院」的運作邏輯,好比「路由器」。將海內外製造領域的數位化服務商聚集到「路由器」,形成規模效應後,為傳統企業的數位化改造輸出「新能力」,進而大大提升企業的智造水平。
  • 剖析我國製造業數位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數位化戰略已成為全球先進位造業創新發展的前沿,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成為催生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關鍵。筆者在分析數位化對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要作用的基礎上,剖析我國製造業數位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通過數位化推動我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建議。支撐製造業數位化發展的 工業網際網路快速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
  • 如何看待智能製造與風電製造業的轉型?
    這期間,中國製造業主要經歷了三大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與經濟體制改革促進中國製造業高速發展,社會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開始活躍;第二階段:20世紀90年代,裝備現代化大大提升生產效率,規模化經濟開始發展,由改革開放初期的初級產品為主向工業製成品轉變;第三階段:21世紀以來,設計、工藝、管理模式創新開始帶動製造業升級,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改變著製造業從底層控制到高層管理的方方面面
  • 傳統製造企業如何攜手IBM Garage破解數位化轉型難題
    IBM Garage又對新昇電業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有哪些助力?什麼是IBM Garage在了解IBM Garage對新昇電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起到哪些助力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IBM Garage,這樣可能很多問題就會更容易理解。
  • PLM: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基石_記者觀察_信息化新聞_新聞_e-works...
    所以在製造業發展新常態下,企業更需要以多維度管理、跨業務域協作、快速應對客戶需求變化的新業務管理系統。    這也使得製造企業將目光投向了「端到端、完整、閉環、連續、模型彼此依賴、學科相互交織」的數字主線(Digital Thread)建設,或者說投向了更加廣義的PLM系統。    數字主線的核心是將原來製造業的流程驅動變為數據驅動。
  • 1688永嘉超級產地節:看傳統製造業如何實現數位化轉型
    但近年來面對日新月異的數位化時代,製造商們逐漸顯出疲態,單一的銷售模式與日益收縮的傳統市場,不斷敲響催促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警鐘。今年8月至12月,1688將電商這股新鮮血液輸入永嘉這座城市,掀起電商+直播的熱潮。接連三場超級產地節,將如何促進永嘉傳統製造業向數位化方向轉向?
  • 頤柏科技夯實熱處理基礎,瞄準製造業轉型升級
    全國熱處理學會理事長徐躍明表示,熱處理是製造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序,是確保產品質量、提高產品水平、增強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基礎工藝。上海頤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楊景峰認為,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於參與其中的企業而言,熱處理是搶佔制高點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