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結構的改變,超重及肥胖人口佔比不斷增加。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稱現階段超重和肥胖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有蔓延趨勢。
據世界衛生組織今年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自1975年以來,全球肥胖人數已增長近三倍。截至2016年,超過19億成年人超重,其中,超過6.5億患有肥胖症,而肥胖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高發病率密切相關,因此肥胖確實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
在對抗肥胖的策略中,完全飲食替代已成為越來越流行的手段,它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用營養配方食品替代整體飲食模式。此外,還有一種流行的體重管理策略是高蛋白飲食,它通過增加飽腹感、能量消耗和保持或增加無脂肪體重的能力來促進體重減輕和體重維持。但如果將完全飲食替代與高蛋白飲食相結合,會不會是一種更有前景的體重管理策略呢?事實上,一些高蛋白完全飲食替代產品在市面上已經很普遍了,但問題是:它們真的有效嗎?
近日,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中,來自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高蛋白全飲食替代品對抗肥胖的有效性進行了評估。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完全飲食替代和典型北美飲食(作為對照飲食)對能量代謝特定成分的影響。
該研究第一作者、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農業、食品與營養科學系人類營養研究室的博士生Camila Oliveira指出:「考慮到肥胖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及其對健康的影響,像完全飲食替代和高蛋白飲食等用於體重管理的營養策略越來越受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然而,圍繞這些主題的研究卻沒能跟上它們日益普及的節奏。」
為了進行這項實驗,該研究團隊通過在阿爾伯塔大學校內公告板招募了43名年齡在18到35歲之間符合條件的體重正常的健康志願者(19名女性,24名男性)。隨後,他們被隨機分為兩組(按性別分開):一組採用高蛋白完全替代飲食,包括35%的碳水化合物、40%的蛋白質和25%的脂肪;另一組作為對照組,他們的飲食也含有相同的熱量,但包含55%的碳水化合物、15%的蛋白質和30%的脂肪,這是典型的北美飲食模式。實驗分兩個階段交叉進行。
實驗開始前,研究人員為參與者提供了3天個性化磨合飲食,包括每天三餐(早餐,午餐和晚餐)和2種零食(下午和晚上)。在此期間參與者可以隨意飲用水,但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食品或進行劇烈的體育鍛鍊。
在對身體成分和靜息能量消耗(REE)進行評估後,參與者在32小時內住在代謝室(WBCU)內,以測量能量代謝成分和代謝血液標誌物。
在這期間的第一天提供3頓飯(早餐、午餐和晚餐)和2頓點心(下午和晚上);第2天提供1頓飯(早餐)。瓶裝水可以隨意飲用。對照組飲食由標準食品組成,高蛋白完全替代飲食由大豆蛋白營養補充劑組成,主餐混合有橄欖油和低脂牛奶(含1%脂肪),零食混合有橄欖油和蘋果汁。WBCU中首次隨機提供的飲食幹預旨在維持參與者的能量平衡。兩組飲食中包括的每頓飯和零食的能量相同。每個參與者在測試過程中,被抽血3次,並在整個時間內被收集尿液。
這項受控代謝平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標準的北美飲食模式相比,高蛋白完全飲食替代導致了參與者更高的能量消耗、脂肪氧化增加和脂肪負平衡。而且,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了熱量與熱量也有所不同。也就是說,與熱量相同但蛋白質比例較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比例較高的飲食相比,蛋白質比例較高的飲食可能會導致能量消耗和脂肪氧化的增加。
該研究通訊作者、阿爾伯塔大學農業、食品與營養科學系人類營養研究室教授Carla Prado博士評論說:「雖然這些結果僅限於體重正常的健康成年人這一特定人群,但它可以幫助營養科學家和醫務人員更好地了解高蛋白飲食替代品對人體的真正生理影響。在我們看來,首先必須了解高蛋白完全飲食替代品對健康人群的生理影響,才能在肥胖及其相關的合併症患者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總之,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高蛋白完全飲食替代可能是一種用來對抗全球日益肥胖化的有效營養策略。
Oliveira補充說:「未來的研究需要更好地了解這種飲食幹預對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生理學的長期影響。」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93/ajcn/nqaa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