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早期保胎,避免陷入這幾大誤區,孕婦要會判斷

2020-12-20 淘媽育嬰

文|淘媽

前兩天回娘家,碰到隔壁家嬸嬸,她家兒媳婦(小娜)懷孕2個多月了,我問小娜一切都還好吧。嬸嬸卻說不好,小娜前段時間見紅了,醫生讓她保胎,開了很多的保胎藥。現在整天在家躺著,除了吃飯、上廁所,地也不敢下。聽到嬸嬸說的這番話後,我再一次意識到:大多數人對保胎還是保持著傳統的觀念,認為不能動、要喝保胎藥等等。確實有些孕婦在懷孕早期需要保胎,但是應該避免陷入這幾大誤區當中,孕婦一定要學會判斷。

誤區一:保胎就是臥床不動

臥床休息,這是孕婦身邊七大姑八大姨,甚至是醫生會給出的首要建議。更有甚者,就連吃飯、大小便都要在床上解決,真的有這麼誇張嗎?其實早就有研究證實,通過臥床來保胎是沒有益處的。反而是孕婦長時間躺在床上不動,不利於血液的循環。孕婦保胎是需要靜養,但不是說躺在床上不能動,孕婦還是應該適當下地活動。

誤區二:動不動就吃保胎藥、打保胎針

說起保胎,好像不吃藥、不打針不能算作是真正意義上的保胎。其實真正有指徵用黃體酮的孕婦並不是很多,對於那些胚胎本身就有問題的孕婦來講,即使使用再多的黃體酮,也是沒有用的。所以孕婦不要盲目要求醫生給自己開各種保胎藥,具體聽從醫生的建議。

誤區三:頻繁做B超檢查

保胎期的孕婦都比較憂慮,這點我們可以理解。於是有些孕婦就想要不停地去做B超,看看胎兒是否「保住了」。B超確實是判斷胎兒發育情況最為靠譜的一種方法,但也不是說什麼時候去做都可以的。因為胚胎的生長也是需要時間的,如果在短期內頻繁做B超的話,基本上很難看到胚胎的變化,還會增加不必要的費用,增加孕婦的擔心。所以說,這樣做沒有實際的臨床意義。尤其是在孕早期,根本沒有這樣的必要。一般來講,必要的話,1-2周複查一次B超就可以了。

誤區四:寧願相信江湖郎中,也不相信醫生

在保胎這件事上,多數人都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很多正規醫院的醫生已經明確告訴孕婦應該如何保胎,可她們還是覺得不放心,託人去找各種江湖郎中,尋求偏方。她們基本上是這樣想的:反正多試一些方法也沒什麼壞處,萬一用了管用呢?但是這些郎中給你吃的都是什麼你可能都不知道,萬一不利於胎兒的發育呢?

誤區五:保胎就要多吃有營養的東西

民間和網上都有各種保胎期間能吃和不能吃的東西,還有一些說法是:保胎就要多吃有營養的東西。言外之意好像是,之所以胎兒發育不穩,是孕婦之前營養不良導致的。其實保胎和吃的東西沒有多大的關係,和平時吃的一樣就可以了,不過還是要遵循適量、均衡和多樣化的原則。

淘媽說:懷孕是一件全家重視的事,所以當出現需要保胎的情況時,孕婦和家人都很著急。但是著急歸著急,孕婦也要正確保胎,不要被那些謠言和毫無根據的說法給誤導,以上這些坑可別踩。

相關焦點

  • 懷孕前三個月胎兒不穩,這幾個保胎誤區,孕媽一定要避免
    姐妹結婚三年終於懷孕了,這可把一家人開心壞了。於是開始了養胎計劃。每天大魚大肉不間斷供應不說,各種營養補品也開始出現在餐桌上,可前幾天突然出現了腹痛和少量流血的症狀,嚇得趕緊去醫院找醫生求助。好像很多孕媽媽在孕初期都會出現這樣的小煩惱而進入保胎的行列。那怎樣保胎才算是科學的呢?這幾個誤區很多孕媽都在犯,看看你有嗎?首先:頻繁的查孕酮,HCG情況。很多孕媽認為只要是出現先兆流產的狀況就是孕酮偏低。
  • 早孕保胎的7大誤區,很多孕婦還不知道!
    對於孕婦來說,出現先兆性流產是一件讓人很揪心的事情,此時及時保胎很關心。但是保胎也要注意科學保胎,避免陷入一些不必要的誤區。1.絕對臥床休息這是很多醫生都推薦的方法,但是孕媽們千萬不要誤解,臥床休息並不是指絕對的臥床,那些連吃飯、大小便都必須在床上的做法是不對的。
  • 懷孕早期要養胎,孕婦容易陷入這3個誤區,你中了幾個?
    很多朋友評論說孕婦就得多吃點好的,其實這是很多人都容易中的一個誤區。在懷孕早期養胎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孕婦會陷入這3個誤區,看看你中了幾個?1. 補充的營養越多越好在懷孕初期,多數孕婦會出現孕吐反應,胃口不是很好,什麼都吃不下。
  • 孕期安胎保胎小心踏入4大誤區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孕期安胎保胎那些事。 孕期安胎保胎4大誤區 誤區一:安胎等於臥床休息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安胎是為了讓胎盤在子宮內順利發育,避免因為激烈的運動等意外情況,而造成胚胎脫落。
  • 孕早期出血、孕酮偏低,需要保胎嗎?根據實際情況,不要陷入誤區
    導語:孕早期容易出血,孕酮偏低,出現這種情況需要保胎嗎?可能很多孕媽媽覺得需要保胎,其實是要根據實際情況的,看引起出血和孕酮偏低的原因是什麼?一、孕早期出血孕早期出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的出血,還有一種是病理性的。出血不一定就和流產有關係,如果只是生理性的就不需要保胎。
  • 孕酮是萬能保胎藥?懷孕流血是孕酮低?孕酮保胎5大誤區,孕婦必須知道!
    而懷孕初期這個狀態不穩定的階段,孕婦媽媽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更多更細緻。懷孕初期孕婦媽媽們去醫院產檢時,必查的一項便是孕酮(黃體酮)水平,因為這項檢查能直觀反映出孕婦在懷孕期間的激素分泌水平是否正常,同時也關係到胎兒能否在子宮中順利成長。如果懷孕初期孕酮水平持續過低,很可能造成先兆流產、胚胎停育等嚴重後果。因此,及時補充孕酮對於孕酮低的孕婦媽媽來說極為重要。
  • 孕酮是特效保胎藥?流產是孕酮過低?孕婦媽媽別被這4個誤區迷惑
    提到胎兒健康,就必須要提及懷孕初期胎兒發育情況的監測指標,孕酮值就是其中的一項。孕酮值是一種孕激素,能放映出胎兒在子宮中的生長情況,分泌水平持續過低時,有可能阻礙胎兒的發育進程。而合成孕酮能減輕孕酮值異常帶來的風險,因此很多孕婦媽媽已經將其視為保胎「特效藥物」。但孕酮的效果真的那麼神奇?
  • 保胎藥別亂吃,孕早期安胎指南送給剛懷孕的你!
    懷孕了,爸爸媽媽們都欣喜著準備迎接小寶寶的到來。孕早期的胎寶寶比較「脆弱」,如何保胎也成了新爸媽們關注的重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懷孕前3個月的保胎事宜吧。
  • 保胎做法滿天飛,早孕保胎的 8 大誤區,孕媽要知道
    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參考標準,我並不是想詆毀中醫,是每一個事物都有每一個事物的長處和短板,我相信西方的科學手段肯定要為中國的脈搏更加直觀,如果有些母親想要利用中醫保胎一定要擦亮眼睛。2,要吃的有營養其實在孕婦懷孕期間,確實要吃的有營養,但是也不是說每天就要大魚大蝦。
  • 懷孕早期見紅懷的是男孩?這3點孕婦要知道,不要被忽悠了
    文|淘媽嬌嬌懷孕不到3個月,這天上廁所的時候她發現內褲上有血跡,嚇得她趕緊出去跟婆婆說。婆婆知道後卻笑了,說在懷孕早期見紅是好事,這暗示著懷的是男孩,不用擔心。嬌嬌半信半疑,心裡很沒有底,然後就問了幾位生過孩子的朋友。
  • 孕婦懷孕早期,除了小心保胎外,還應該注意營養素的攝入
    相信很多已經過來人的媽媽,還有一些新手準媽媽都聽身邊人嘮叨過,說懷孕前三個月特別關鍵,在懷孕前三個月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保胎,這個時候腹中胎兒特別脆弱,要小心保胎。至於別的都不重要,吃不好喝不好,或者孕吐都不要緊,這個時候,胎兒不需要啥營養,等到後期胎兒大點的時候再補也沒關係。
  • 懷孕早期要養胎,孕婦儘量避開這幾個誤區,早知早好
    懷孕的頭三個月,也是很多媽媽比較緊張的一個時期,因為在孕早期的時候,肚子裡的小傢伙不太穩定,有孕媽媽說自己看到一位懷孕三個月的孕媽媽,在網上曬自己的營養餐,其中雞湯、燕窩很多的營養品,讓她不得不感嘆有錢人的生活,真的是讓人無法想像,其實很多孕媽媽都想著自己在懷孕之後多吃點好的,對肚子裡的小傢伙有好處
  • 懷孕保胎,別總拿黃體酮說事兒!
    懷孕以後,孕媽媽們最怕聽到的應該就是流產這個詞了,一旦跟流產扯上關係,大多數人的首選肯定是保胎。殊不知,盲目的保胎可能帶給你更多的麻煩。誤區1:保胎要吃藥、補品保胎並不一定要服藥。部分孕婦的保胎方式就是多休息,如果需要服用保胎藥,則要根據孕婦的激素水平和症狀等具體情況來決定。另外,保胎時也不能亂用補品,最好不要吃含有參類的補品。參類能活血,同時具有「抗凝」的作用,有可能會引起出血甚至流產。誤區2:保胎一定要少動仍有不少孕媽錯誤認為:安胎就等於臥床休息。
  • 流產率高達15% 早孕期保胎有這8個誤區
    流產的發生率在10%~15%,這不是個小概率事件,有先兆流產症狀和有過流產史在懷孕的人數不少,有些人就構成了龐大的「保胎」人群。在保胎方面,有太多的荒誕離奇的說法和沒有任何詢證醫學根據的做法。反覆抽血查hCG和孕酮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有些醫生和患者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一懷孕就開始抽血查hCG和孕酮,而且是反覆的抽血檢查。其實,對於正常的妊娠來講,根本沒有必要去抽血查hCG和孕酮。即使是對於保胎病人,也沒有必要頻繁檢查hCG,雖然檢查hCG可以幫助判斷胚胎的發育情況,但是最終判斷胚胎是好是壞,是宮內還是宮外的金標準還是超聲檢查。
  • 先兆流產到底要不要保胎?
    在確定懷孕的幸福時刻,以流血為主要症狀的先兆流產成了很多準媽媽們在孕早期揮之不去的「陰影」。然而,關於孕早期要不要「保」,如何「保」的爭議卻越來越多。據專家介紹,50%以上流產原因為胚胎染色體異常,盲目保胎不可取!北京婦產醫院主任醫生丁新表示,不能「一刀切」地認為出血了就要保,也不能任何情況下都不保胎。
  • 初懷孕要如何保胎?|懷孕|保胎|流產徵兆_網易親子
    對孕婦來說,在懷孕初期,最危險的事情莫過於異位妊娠與流產,而發生這兩種情況時孕婦都會發生腹痛、陰道流血,所以孕早期保胎非常重要。對孕婦來說,在懷孕初期,最危險的事情莫過於異位妊娠與流產,而發生這兩種情況時孕婦都會發生腹痛、陰道流血,所以孕早期保胎非常重要。
  • 準媽媽須知:妊娠早期要避開安胎的三個誤區
    然而,遺憾的是,五年前,龔茵第一次懷孕,卻在孕兩個月時,陰道出現連續幾天流血後,流產了。當時龔茵淚流滿面,痛不欲生,乃至今日,清宮術時那揪心的痛,仍讓她心驚肉跳。出於對寶寶的百般渴望和對人流的恐懼,第二年,當她得知再次懷孕之後,就索性請假在家,幾乎整天躺在床上,怕的就是胚胎又再掉出來。
  • 保胎針不能隨便打,曾臥床百天打300針的徐若瑄,現在怎麼樣了
    女人在懷孕前3個月的時候,還是很危險的,因為體內的各項指標忽高忽低,導致胎兒不穩定,有些女性便會採取打保胎針的方法來保胎,但有人擔心保胎針會對胎兒不利,造成先天畸形等問題。那些打了保胎針的人,現在怎樣了?成為媽媽的路上有多不容易,走過的人才能體會。
  • 試管嬰兒保胎的五大誤區
    有些家庭在這條路上來來回回的折騰,心神俱疲。在試管嬰兒懷孕後,前三個月是非常關鍵的,這個階段的胎兒是非常不不穩定的。所以,很多人就需要通過藥物或者其餘方式進行保胎。但是有些孕媽不懂也盲目去進行,這樣是不可取的。貝安曉曉說說保胎過程的五大誤區,可別再犯了。
  • 孕早期保胎的方法
    孕早期保胎的定義對孕婦來說,在懷孕初期,最危險的事情莫過於異位妊娠與流產,而發生這兩種情況時孕婦都會發生腹痛、陰道流血,所以孕早期保胎非常重要。發生流產徵兆後都要保胎嗎發生流產徵兆後,孕婦及家屬總希望醫生能千方百計地保胎。但是,如果不客觀地分析病情,可能會將原本有缺陷、應自然淘汰的胎兒保存下來,從而使新生兒出現殘缺、呆傻、智力低下、白化病等畸形。胚胎也會「優勝劣汰」,有些畸形胎兒會通過自然流產的方式脫離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