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率高達15% 早孕期保胎有這8個誤區

2020-12-20 網易親子

流產的發生率在10%~15%,這不是個小概率事件,有先兆流產症狀和有過流產史在懷孕的人數不少,有些人就構成了龐大的「保胎」人群。在保胎方面,有太多的荒誕離奇的說法和沒有任何詢證醫學根據的做法。

臥床休息 臥床休息是三姑六婆甚至是一些醫生首先推薦的保胎做法。我曾經有個病人被自己的親媽逼著在床上躺著保胎大半年,等她來見我的時候,小腿的肌肉已經萎縮了。其實,早就有臨床研究證實臥床保胎是沒有任何益處的。

反覆抽血查hCG和孕酮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有些醫生和患者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一懷孕就開始抽血查hCG和孕酮,而且是反覆的抽血檢查。其實,對於正常的妊娠來講,根本沒有必要去抽血查hCG和孕酮。即使是對於保胎病人,也沒有必要頻繁檢查hCG,雖然檢查hCG可以幫助判斷胚胎的發育情況,但是最終判斷胚胎是好是壞,是宮內還是宮外的金標準還是超聲檢查。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專家共識是不推薦檢查孕酮水平判斷胚胎的發育情況的。

動輒就打保胎針吃保胎藥 對於很多的保胎患者來講,好像不吃藥不打針就不算是保胎,醫生也只好順水推舟開肌肉注射的黃體酮,口服的黃體酮,陰道塞的黃體酮。

真正有指徵用黃體酮的患者並不多。具體哪些患者需要用黃體酮保胎,請參閱2016年7月發表於中華婦產科雜誌的「孕激素維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產的中國專家共識」。

不停地做超聲檢查 判斷胚胎發育情況最可靠的手段是B超,可以清楚地看到孕囊的大小,胚芽的大小和心跳,以及卵黃囊的情況。

但是,由於胚胎的生長發育需要時間,在短期內複查B超除增加麻煩,增加費用,增加擔心以外,是沒有任何臨床意義的。特別是在孕早期的時候,根本沒有必要反覆檢查,原則上是有必要的話1~2周複查一次B超。

一出血就住院保胎 陰道少許出血是孕早期常見的症狀,也是先兆流產的症狀之一,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有些孕婦和醫生就會很擔心,要求住院保胎。住院以後就是臥床休息,吃黃體酮,塞黃體酮,打黃體酮,抽血檢查,做B超檢查。但早就有臨床研究指出,先兆早產住院保胎和門診隨訪治療是沒有差別的。

保胎要多吃有營養的食物 網上有很多所謂保胎不能吃的食物,和所謂的推薦的10大保胎食物或中藥和食物混在一起的配方。這些都是沒有確切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的,很多都是瞎扯。保胎時吃的食物和平時沒有什麼根本的區別,適量、均衡、多樣化就可以了。

相信江湖郎中 在保胎方面,很多人是寧願信其有,不願信其無。儘管大醫院的醫生很明確地說了如何做,還是去吃各種偏方。這種做法背後的普遍心理是:我知道可能不一定有用,但萬一有用呢?吃了藥,打了針,再不行也好給自己一個交代了,給老公和婆婆一個交代了。保胎實在承載了它不應該承載的很多事情。

中醫保胎誤區 和西醫一樣,中醫在保胎方面也有一些過頭的地方。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是個體化的治療,無法像西醫一樣做隨機對照研究,也就無法評價其保胎的效果。保胎保住的就記住了,沒保住的就忘記了,這樣就慢慢成就了一些著名的保胎「專家」和保胎方。

本文來源:健康時報 責任編輯:馬麗_NQ3052

相關焦點

  • 80%的流產發生在孕早期,如何做好孕早期精準保胎?
    其中胎齡<12周的妊娠丟失,約佔自然流產的80%,顯然我們必須要對早期保胎給予極大重視,做好早期保胎將能極大地降低流產率。對於反覆流產的治療,首先要做到精準診斷,才能做到對症下藥、因症施治,避免藥物大包圍、全覆蓋,甚至出現「無意中損害胚胎」的情況。
  • 女子為保胎臥床六個月,醫生表示這幾類方法並不可取!
    為了讓大家對流產保胎的事情有個正確的認識,今天中六君請出我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曾海濤副主任醫師! 首先告訴大家一些關於懷孕和流產的一些基本事實:在整個女性人群中,臨床妊娠總的流產率大約為15%左右,如果計算生化妊娠的話,總的胚胎丟失率要高達60-70%,在所有受孕的胚胎中,大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能夠轉化為存活的新生兒。 小知識點:何謂生化妊娠?
  • 早孕出血,補孕酮真能保胎嗎?
    很多孕媽有疑慮,口服或肌注孕酮,到底能不能保胎呢?首先我們要明白,流產並不是孕酮低導致的,而是由於胚胎本身質量比較差,基於大自然優勝劣汰的原則而導致的。質量比較差的胚胎,分泌孕酮的能力也差,就會導致母體孕酮水平比較低。這種情況,是不能夠通過額外補充孕酮來保胎的,因為孕酮是無法改善胚胎質量的。
  • 「這到底是懷了沒?」早孕期的小夫妻,鬧的烏龍太多了
    「醫生,我孕酮低需要保胎嗎?」 「醫生,我保胎需要躺在床上不動嗎?」 關於這些問題,雖然醫生可能在門診已經回答上百次了,但每個小孕婦都是第一次當媽媽,還不知道該怎麼應對。 下面這4個問題,都是小孕婦不知道具體答案,但可能會「聽別人說」而相信的!
  • 保胎的學問 黃體酮不是保胎的靈丹妙藥
    保胎的需求  保胎實際上分為早孕期保胎和中晚孕期保胎。14周以後的中晚孕期保胎和早孕期不太一樣,今天不講。今天主要談談大家最常遇到的,也是治療最為混亂的早孕期「先兆流產」進行的保胎。  在懷孕14周以前,有些人會有少量的陰道出血,有的還有輕微的腹痛,這就是所謂的「先兆流產」。好多人,包括一些醫生,出現「先兆流產」的症狀時不做進一步的分析,一律用上黃體酮保胎,認為黃體酮是「保胎神藥」,這是大錯特錯了!  黃體酮的作用  胚胎在體內需要一種叫「孕酮」的激素來維持生長。
  • 孕期保胎:6個保胎誤區,準媽媽不要中招哦!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孕早期,剛剛懷上,很多的孕媽媽會有胎兒不穩定的情況,需要保胎,但是保胎可不是想當然的。
  • 孕酮低就需要保胎,是真的嗎?
    」小寶告訴你,其實「這只是你以為」,孕酮低是否需要保胎,要先搞清楚一些概念。1、黃體功能不好因為孕酮是黃體分泌的當孕婦的黃體功能不好就容易出現孕酮低下的情況2、檢查孕酮的時間懷孕期間的孕酮值是不斷變化的早孕期孕酮的分泌呈脈衝式分泌在一天不同的時間測量孕酮水平即使是同一個孕婦的孕酮水平都會有一定波動。
  • 懷孕早期保胎,避免陷入這幾大誤區,孕婦要會判斷
    聽到嬸嬸說的這番話後,我再一次意識到:大多數人對保胎還是保持著傳統的觀念,認為不能動、要喝保胎藥等等。確實有些孕婦在懷孕早期需要保胎,但是應該避免陷入這幾大誤區當中,孕婦一定要學會判斷。誤區一:保胎就是臥床不動臥床休息,這是孕婦身邊七大姑八大姨,甚至是醫生會給出的首要建議。更有甚者,就連吃飯、大小便都要在床上解決,真的有這麼誇張嗎?其實早就有研究證實,通過臥床來保胎是沒有益處的。反而是孕婦長時間躺在床上不動,不利於血液的循環。
  • 保胎做法滿天飛,早孕保胎的 8 大誤區,孕媽要知道
    媽媽的懷孕象徵著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這是兩個相愛靈魂的結晶,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家庭走向了完整,代表著香火的延續,家族的開枝散葉,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但是這個時候媽媽的身體是需要特別的照顧,才能夠保證孩子的健康出生,在我國流產的發生率在 10%~15%。
  • 孕期安胎保胎小心踏入4大誤區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孕期安胎保胎那些事。 孕期安胎保胎4大誤區 誤區一:安胎等於臥床休息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安胎是為了讓胎盤在子宮內順利發育,避免因為激烈的運動等意外情況,而造成胚胎脫落。
  • 出現這些流產徵兆,保胎還是順其自然?
    自 查 並非人人需要保胎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並不是每個孕婦都需要保胎。臨床上確認的自然流產發病率據報導大概是15~20%,大部分孕婦還是能自己順利度過妊娠期。
  • 孕酮低,就一定要保胎嗎?
    目前黃體酮的補充方法主要有肌肉注射、口服和陰道栓劑幾種,具體用哪種方法以及補充多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03—陰道出血,就會流產?一個孕酮低就夠讓準媽媽緊張的了,如果再遇上陰道出血,相信沒幾個人會保持淡定。
  • 試管嬰兒保胎的五大誤區
    有些家庭在這條路上來來回回的折騰,心神俱疲。在試管嬰兒懷孕後,前三個月是非常關鍵的,這個階段的胎兒是非常不不穩定的。所以,很多人就需要通過藥物或者其餘方式進行保胎。但是有些孕媽不懂也盲目去進行,這樣是不可取的。貝安曉曉說說保胎過程的五大誤區,可別再犯了。
  • 孕酮是萬能保胎藥?懷孕流血是孕酮低?孕酮保胎5大誤區,孕婦必須知道!
    但事實上,很多孕婦媽媽對於孕酮的了解,其實已經走入了誤區!誤區一:做足孕酮補充,胎兒就「萬無一失」?很多孕婦媽媽一看到產檢單的結果顯示孕酮數值低,就會要求醫生開藥或注射孕酮激素,一用就長達數周之久。但實際上,孕酮並不是「萬能保胎藥」,關係到寶寶生長發育的因素方方面面,單純關注孕酮水平只是冰山一角。誤區二:孕酮數值低,就要持續補充?
  • 躺床上有利保胎是誤區 媽媽生8斤兒子流掉半身血
    原標題:生個8斤胖兒子,媽媽流掉半身血   「看你家這娃,胖乎乎肉嘟嘟的,真可愛」,每當家裡添了新丁,大人把孩子抱出去,聽到親朋好友這樣的稱讚,就樂得眉開眼笑。   昨天(18日),寧波市婦兒醫院產科大科主任範琦慧說起這個話題哭笑不得,孩子並不是越大越好。新生兒出生後1小時內體重等於或大於8斤的,被稱為「巨大兒」。
  • 孕早期保胎 準媽媽不必大驚小怪
    現在的女人一懷孕就小心翼翼,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聞,防輻射衣服穿上就不能脫下,沒事躺著數胎心,啥活都不幹緊怕閃著腰,更別提坐公交地鐵上班,一有風吹草動,就要休假上醫院保胎……這幾年來,婦產科門診接診的保胎孕婦越來越多,弄得婦科門診水洩不通。其實,小編真的想說:有一些孕早期症狀,您真的不用大驚小怪!
  • 這裡有套保胎大法
    這就是先兆流產的兩種最常見結局:好了和掉了。第三種結局,嚴格意義上不能算作先兆流產,只是這類情況的表現很像先兆流產。同樣有停經後的陰道流血和下腹痛,但是經過檢查,結果卻是宮外孕或者葡萄胎等非正常妊娠。還有一些原因,如果能在懷孕前幹預最好,不過懷孕之後才保胎的,也有成功的希望,比如內分泌問題(黃體功能不足、甲減、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感染的因素和宮頸機能不全等。當然,早孕期的陰道流血或者下腹痛,可能只是一過性的,比如受精卵著床。這種情況,啥事都不用做,自己也會好。
  • 面對可能到來的流產,醫生為什麼不贊成盲目保胎?
    編輯:平薄倩雲欄目:孕期疾病/十月菌態度預讀時間:4分鐘懷孕之後,孕媽擔心最多、疑慮最多的要屬「流產與保胎」了,只要出血或發生先兆流產就一言不合開始保胎,不管內行還是外行都一股腦給你推薦N個不靠譜保胎法。
  • 孕媽辛辛苦苦保胎8個月,卻迎來了「空月子」,這個月子太難了
    導讀:孕媽辛辛苦苦保胎8個月,卻迎來了「空月子」,這個月子太難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媽辛辛苦苦保胎8個月,卻迎來了「空月子」,這個月子太難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一聽先兆流產就要盲目保胎,這樣反而會傷害自己!
    個不靠譜保胎法。菌菌行醫近二十年,在這方面看了太多不可思議的故事,實在讓我這個婦產科醫生滿腦袋問號。曾經見過最奇葩的一個案例:一位準媽第一次懷孕自然流產了,第二次懷孕後家人就逼著她臥床休息,整整7個月都不允許她下床,吃喝拉撒全部在床上搞定。等家人帶著她來找菌菌時,檢查發現她的下肢肌肉已經明顯萎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