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SW | 社會工作專業的全球性定義、任務、原則、知識和實務

2021-02-19 社工百科

來源:南大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專業的全球性定義
社會工作專業的全球性定義由2014年7月召開的國際社會工作教育聯盟(IASSW)大會和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IFSW)大會通過發布。

社會工作是促進社會變革和發展,提高社會凝聚力,賦權和推動人類進步的一門實踐性職業和學科。維護社會公正、保障人權和集體責任,尊重多元化是社會工作的核心原則。基於社會工作、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諸多理論與本土化知識,社會工作致力於廣泛接觸民眾與社會組織,以應對生活中挑戰,增進人類福祉。


上述定義可以在國家和區域層面進行擴充。


注釋
評註用來解釋定義中所使用的核心概念和詳述社會工作專業的核心任務、原則、知識和實務。

1、核心任務

社會工作專業的核心任務包括促進社會變革與社會發展,提高社會凝聚力,促進賦權和人類進步。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的專業和學科,它認識到歷史、社會經濟、文化、空間、政治和個人等因素是人類福祉和發展的機會或障礙。結構性障礙導致長期存在不平等、歧視、剝削和壓迫。批判意識的發展通過反思壓迫、特權的結構性來源,在例如種族、階級、語言、宗教、性別、殘障與否、文化和性取向的標準基礎上,制定致力於解決結構和個人的障礙的行動策略以促進賦權和人類進步。通過幫助社會弱勢群體,推動減貧,以促進社會融合併加強社會凝聚力。


社會發展的概念是指幹預戰略、期望的最終狀態和政策框架,後者還包括較受歡迎的剩餘和體制框架。它是基於整體的生物、心理和精神評估,並超越了微觀與宏觀,結合多個系統級別、部門和跨專業的合作,旨在促進可持續發展。它把社會結構和經濟發展放在優先地位,不贊同經濟增長是社會發展先決條件的傳統觀點。


2、原則
社會工作的首要原則是尊重人的固有價值和尊嚴,無傷害,尊重多樣性,維護人權和社會正義。


倡導和維護人權與社會正義是社會工作的動力和正當性。社會工作專業認識到,人權必須與集體責任共存。集體責任的理念凸顯如果人們對彼此和環境負責,並創造社區內互惠關係的重要性的話,個人人權只能在日常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現實。因此,社會工作的一大重點是倡導各階層人民的權利,以及促成人們承擔彼此的福祉的責任,實現和尊重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依存的成果。

社會工作對人權的理解包含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人權是指公民和政治權力,如言論自由和道德心,並免受酷刑和任意扣押;第二層次的人權是指社會經濟和文化權力,包括合理水平的教育權、醫療保健、住房和少數民族語言權力的;第三層次的人權專注於自然世界和物種多樣性與代際公平的權力。這些權力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依存的,適應個人和集體的權力。


在某些情況下,「無傷害」和「尊重多樣性」可能代表相互衝突和對立的價值觀。例如,以文化的名義侵犯婦女和同性戀等少數群體的權利,包括生命權。《全球社會工作教育和培訓標準》處理這一複雜問題的辦法是,提倡社會工作者接受基本人權教育,解釋如下:這種方法可能有助於建設性的對抗和改變某些地方文化信仰,價值觀和傳統對人民的基本人權的侵犯。由於文化是社會建構和動態的,可以解構和變化。這種建設性的對抗、解構和變化可以通過調整促進尤其是文化價值、信仰和傳統的理解,並通過與文化群體的成員提供一個能與更廣泛的人權問題的批判與反思對話。

3、知識

社會工作是跨學科和跨專業的,並借鑑了一系列廣泛的科學理論和研究。據了解「科學」在這樣的背景下,其最基本的含義是「知識」。社會工作自身不斷發展理論基礎和研究,以及借鑑其他人文科學,包括但不限於社區發展、社會教育學、行政學、人類學、生態學、經濟學、教育學、管理學、護理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理論、公共衛生和社會學。社會工作研究和理論的獨特性在於其實踐性。諸多社會工作的研究和理論都是與服務對象共同建構的,這是一個互動的、對話的過程,因而會受到特定實踐環境的影響。


這個被倡導的定義認為社會工作不僅關注具體實踐環境和西方理論,也受到本土知識的影響。殖民主義遺留下來的部分原因是西方的理論和知識被過分推崇,而本土知識已經貶值、減量,被西方的理論和知識霸權。被提議的定義試圖通過承認每個地區、國家或地區的本地人士開展自己的價值觀,知道傳遞他們的知識的方式,以遏制和扭轉這一進程,並對科學做出寶貴貢獻。社會工作旨在通過聆聽和學習來自世界各地的本地人士,糾正歷史的西方科學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通過這種方式,社會工作知識將由本地人士共同創造和熟知,不僅在當地環境下更將在國際範圍內得到實踐。根據聯合國的定義,IFSW對本地人士的定義如下:


他們生活在(或維持在)地理上不同的祖傳領地。
他們傾向於保持其領土內獨特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
他們通常嚮往的仍然是文化、地理和制度上的不同,而不是完全同化納入國家社會。
他們自我認同為土著或部落。


4、實務
社會工作的合法性和任務在於它對人與環境互動的幹預。該環境包括人們嵌入的各種社會系統和自然、地理環境。他們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主張在社會工作中的參與方法要體現在「改變人們及其所在環境,以解決生活中的挑戰,提升幸福。」社會工作儘可能支持一起工作,而不是僅僅是助人的工作。符合社會發展範式,社會工作者運用各種技能、技巧、策略、原則和不同的系統層次,直指系統維護或系統變革活動。社會工作實務跨越了一系列活動,包括各種形式的治療和輔導、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制定和分析政策;宣傳和政治幹預。從進步的角度來看,這一定義支持社會工作的戰略目標是提高人們的期望、自尊和創造潛力,以應對和挑戰壓迫力量和不公正的結構性因素,從而將幹預層面的微宏觀、個人政治層面要素納入一個連貫的整體。廣義的社會工作的重心是普遍的,但社會工作實務的優先序則會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而變化,並根據歷史,文化,政治和社會經濟條件發展的不同時間段會有所不同。

全世界的社會工作者都有責任捍衛、豐富和實現這一定義所反映的價值觀和原則。只有當社會工作者積極地致力於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和願景時,社會工作的定義才有意義。

原文出處:https://www.iassw-aiets.org/global-definition-of-social-work-review-of-the-global-definition/

翻譯 |  IASSW 李春凱
編輯 | 潘靖涵
審核 | 彭華民、李春凱

相關焦點

  • 一文了解:社會工作專業的全球性定義
    社會工作專業的全球性定義社會工作專業的全球性定義由2014年7月召開的國際社會工作教育聯盟(IASSW)大會和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IFSW)大會通過發布。社會工作是促進社會變革和發展,提高社會凝聚力,賦權和推動人類進步的一門實踐性職業和學科。維護社會公正、保障人權和集體責任,尊重多元化是社會工作的核心原則。
  • 《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頒布
    《社工規劃》全文約12000餘字,共分序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目標、主要任務、體制機制、重大政策、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內容。    《社工規劃》強調要按照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切實增強推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像高度重視選拔培養經濟建設人才那樣,高度重視選拔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 2020年社會工作實務(初級)備考指南
    社會工作實務(初級)主要考查考生對社會工作理論和服務原則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程度。根據筆者5年來的考試培訓經驗,很多考生是因為備考方法不對而沒通過考試。下面筆者就依據考生特點和備考難點,從搭建考試框架、知識框架和備考框架三方面入手,協助考生提煉社會工作考試核心內容,聚焦備考重點和難點,打通社會工作專業知識與實際工作的壁壘,在通過考試的同時,轉化專業知識,指導自身工作。一、基本情況:這個考試什麼樣社會工作實務(初級)的題目為客觀題,共80題,分值100分。
  • 社會工作專業關係到底是啥?
    臺灣的學者結合國外的定義與本土實踐情況也作出了相應的定義。廖榮利(1984)將專業關係界定為:「專業人員和當事人的內心感受和態度表現的動態交互反應關係,社會工作人員透過此種交互作用以協助當事人社會生活適應能力的改善和增強。」
  • 對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反思
    在促進社會工作者專業倫理內化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角度著力:一是引導社會工作者識別自我的價值體系、思維模式與理念偏好,承認與接納自我的價值「盲點」,對自身有一個較為客觀的認識, 在面臨倫理衝突時可以冷靜地辨析;二是注重專業倫理守則的解讀與學習,引導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一般倫理原則、專業倫理抉擇模式進行探討,培養社會工作者對於倫理議題的敏感度並從知識體系上了解相關的處理方向;三是在實務中督導與陪伴社會工作者
  • 2020年社會工作實務(中級)備考指南
    這需要社會工作者具備社會問題的評估、服務策劃及執行能力,而中級社會工作實務考試就是基於這個目標來出題,考查考生是否具備專業的實踐能力。為了更好地考查考生的綜合實務能力,中級社會工作實務為5道主觀題,類型為案例分析題和方案設計題兩種。
  • 張和清、閆紅紅、尚靜丨社區為本的農村社會工作實務模式探索
    這種農村社會工作實務模式能夠回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之專業個案救助和社區能力建設。源自西方的社會工作專業擁有一整套價值理念和方法技術,這套專業知識體系與本土複雜的村落文化處境產生交集或發生碰撞時, 往往會使社會工作者產生文化震撼和文化偏見,甚至是文化衝突,導致外來的社工陷入專業知識的陷阱。這就是人類學所說的「文化識盲」。古學斌等學者基於雲南農 村的研究發現,當社工實務缺乏文化敏感性時,就已經處於「文化識盲」的狀態,必然會遭遇本土實務的困境。
  • 近十年我國社會工作實務發展回顧與反思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社會治理變革和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國家層面先後有150多項政策法規對發展社會工作、發揮社會工作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其中,25項社會工作專項政策和7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相繼出臺。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政策與資金支持促進著社會工作實務領域的迅猛發展。政策制度逐步完善,社會組織大量增加,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 浙江2011年10月自學考試社會工作實務真題
    、行為和情感方面的問題C.可以用於解決親子互動問題、婚姻關係問題以及與(外)祖母的關係問題D.目的不是為了治療6.社會工作實務的主要技巧是(  )A.諮詢 B.督導C.計劃 D.教育7.一個經常用來解決價值矛盾的價值觀是___________原則。
  • 浙江省2012年1月自學考試社會工作實務真題
    《社會診斷》是第一本有關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的教科書,該書主要集中於______工作。2.提供______是社會工作與心理學、精神治療和精神病學的基本區別。3.______和臨床社會工作是總體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4.尊重案主的尊嚴和個性化原則的理論基礎是______的理論。
  • 考研專業PK:社會工作VS社會學
    ▶社會學VS社會工作   傳統意義上對社會學的定義是研究社會的科學,包括社會行動和社會組織等內容。社會學在研究對象上對個人、家庭、團體、社區、社會、制度等系統皆有涉及,這些研究對象的範圍和社會工作是非常吻合的。但社會學更關注的這些社會單位的特點、成因、組成形式和未來的發展和彼此互動。
  • 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
    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專業價值倫理不斷強化,專業理論與知識不斷豐富,專業方法與技術不斷完善,專業實務能力不斷增強,綜合素質大幅度提升。  ——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效能不斷增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在提供社會服務、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降低社會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增進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專業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 2020年中級經濟師《農業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考試大綱
    2020年中級經濟師《農業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的考試大綱已經公布,考試大綱內容有哪些?中科建安教育小編特意為各位考生整理了相關信息,供廣大考生參考。以下是2020年中級經濟師《農業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的考試大綱內容,趕緊來看看吧~更多經濟師資訊公眾號:經濟師服務中心(領免費學習資料
  • 大連海事大學 社會工作專業 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社會工作理論和實務素質,能夠勝任社會調研和社會活動策劃工作,具備海事社會工作介入能力的專業社會工作人才。 專業特色:本專業立足學校航運特色和業緣優勢,將「海事社會工作」作為主要發展領域,積極培養學生在海員船上關係協調、危機幹預、船下社會化整合、權益倡導、家庭服務等領域的理論和實務能力。本專業注重學生實務素養的培育,在專業教學中,鼓勵學生自主開展社會調研,積極利用各種資源策劃開展社會活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 社會工作相關知識要點總結(一)
    社會工作是指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方法,為有需要的個人、家庭、機構和社區提供專業社會服務,幫助其舒緩、解決和預防社會問題、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的職業活動。它與人們把本職工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專業性助人活動稱為的社會工作,有本質不同。 2. 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有哪些?
  • 防疫期間 網絡社會工作大有可為
    2014年,陳勁松在《網絡社會工作的特性及基本原則探討》一文中提出,所謂網絡社會工作,就是以網絡為媒介而開展的社會工作,即憑藉網際網路的各種技術優勢,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遵循網絡社會工作的特殊原則,協助虛擬社會或者網絡社會中的案主解決問題,是一種以網絡社會中的個人、家庭、有共同問題的網絡社區或小組等為服務對象的社會工作。
  • 最新:高級社會工作師考試大綱發布 考試科目為《社會工作實務(高級...
    二、高級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科目為《社會工作實務(高級)》。三、高級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為閉卷考試,在答題卡上作答。四、考試試題類型及時間如下:五、高級社會工作師考試考點原則上設在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大、中專院校或高考定點學校。
  • 「組織的知識」的定義及管理原則
    「組織的知識」的定義及管理原則1.「組織的知識」的定義「組織的知識」是為一個企業的產品和工作輸出服務的、是組織特有的知識,通常從企業經驗中獲得。「組織的知識」更關注和強調的是企業內的各級組織從成功或失敗的工作中得到經驗或教訓,進而獲得知識。
  • 北京大學437社會工作實務考研大綱視頻講解——才聰學習網
    ③Work即工作或勞動,意指個案工作是工作者為幫助案主而做的工作,是工作者體力和腦力的付出,是工作者將個案工作的價值理念、理論知識、技術方法進行整合併作用於案主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個案工作是一種藝術,這種藝術以人際關係的科學知識和改進人際關係的專業技術為依據,啟發與運用個人的潛能和社區的資源,促使案主與其所處環境之間有較佳的適應關係。
  • 浙江省2012年10月自考社會工作實務真題
    1.賦權者致力於提高案主的以下哪些能力A.理解自己生活於其中的環境 B.作出恰當的選擇C.承受所作選擇可能帶來的結果 D.通過呼籲和有組織的活動改善自己的環境2.下列屬於中觀社會工作的是A.個案工作 B.小組工作C.政策分析 D.小組活動3.明確知識與價值在社會工作實務中的作用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