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社會工作專業的全球性定義

2021-02-13 呼倫貝爾市社會組織

社會工作專業的全球性定義

社會工作專業的全球性定義由2014年7月召開的國際社會工作教育聯盟(IASSW)大會和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IFSW)大會通過發布。

社會工作是促進社會變革和發展,提高社會凝聚力,賦權和推動人類進步的一門實踐性職業和學科。維護社會公正、保障人權和集體責任,尊重多元化是社會工作的核心原則。基於社會工作、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諸多理論與本土化知識,社會工作致力於廣泛接觸民眾與社會組織,以應對生活中挑戰,增進人類福祉。

上述定義可以在國家和區域層面進行擴充。

注釋

評註用來解釋定義中所使用的核心概念和詳述社會工作專業的核心任務、原則、知識和實務。

1、核心任務

社會工作專業的核心任務包括促進社會變革與社會發展,提高社會凝聚力,促進賦權和人類進步。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的專業和學科,它認識到歷史、社會經濟、文化、空間、政治和個人等因素是人類福祉和發展的機會或障礙。結構性障礙導致長期存在不平等、歧視、剝削和壓迫。批判意識的發展通過反思壓迫、特權的結構性來源,在例如種族、階級、語言、宗教、性別、殘障與否、文化和性取向的標準基礎上,制定致力於解決結構和個人的障礙的行動策略以促進賦權和人類進步。通過幫助社會弱勢群體,推動減貧,以促進社會融合併加強社會凝聚力。

社會發展的概念是指幹預戰略、期望的最終狀態和政策框架,後者還包括較受歡迎的剩餘和體制框架。它是基於整體的生物、心理和精神評估,並超越了微觀與宏觀,結合多個系統級別、部門和跨專業的合作,旨在促進可持續發展。它把社會結構和經濟發展放在優先地位,不贊同經濟增長是社會發展先決條件的傳統觀點。

2、原則

社會工作的首要原則是尊重人的固有價值和尊嚴,無傷害,尊重多樣性,維護人權和社會正義。

倡導和維護人權與社會正義是社會工作的動力和正當性。社會工作專業認識到,人權必須與集體責任共存。集體責任的理念凸顯如果人們對彼此和環境負責,並創造社區內互惠關係的重要性的話,個人人權只能在日常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現實。因此,社會工作的一大重點是倡導各階層人民的權利,以及促成人們承擔彼此的福祉的責任,實現和尊重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依存的成果。

社會工作對人權的理解包含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人權是指公民和政治權力,如言論自由和道德心,並免受酷刑和任意扣押;第二層次的人權是指社會經濟和文化權力,包括合理水平的教育權、醫療保健、住房和少數民族語言權力的;第三層次的人權專注於自然世界和物種多樣性與代際公平的權力。這些權力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依存的,適應個人和集體的權力。

在某些情況下,「無傷害」和「尊重多樣性」可能代表相互衝突和對立的價值觀。例如,以文化的名義侵犯婦女和同性戀等少數群體的權利,包括生命權。《全球社會工作教育和培訓標準》處理這一複雜問題的辦法是,提倡社會工作者接受基本人權教育,解釋如下:這種方法可能有助於建設性的對抗和改變某些地方文化信仰,價值觀和傳統對人民的基本人權的侵犯。由於文化是社會建構和動態的,可以解構和變化。這種建設性的對抗、解構和變化可以通過調整促進尤其是文化價值、信仰和傳統的理解,並通過與文化群體的成員提供一個能與更廣泛的人權問題的批判與反思對話。

3、知識

社會工作是跨學科和跨專業的,並借鑑了一系列廣泛的科學理論和研究。據了解「科學」在這樣的背景下,其最基本的含義是「知識」。社會工作自身不斷發展理論基礎和研究,以及借鑑其他人文科學,包括但不限於社區發展、社會教育學、行政學、人類學、生態學、經濟學、教育學、管理學、護理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理論、公共衛生和社會學。社會工作研究和理論的獨特性在於其實踐性。諸多社會工作的研究和理論都是與服務對象共同建構的,這是一個互動的、對話的過程,因而會受到特定實踐環境的影響。

這個被倡導的定義認為社會工作不僅關注具體實踐環境和西方理論,也受到本土知識的影響。殖民主義遺留下來的部分原因是西方的理論和知識被過分推崇,而本土知識已經貶值、減量,被西方的理論和知識霸權。被提議的定義試圖通過承認每個地區、國家或地區的本地人士開展自己的價值觀,知道傳遞他們的知識的方式,以遏制和扭轉這一進程,並對科學做出寶貴貢獻。社會工作旨在通過聆聽和學習來自世界各地的本地人士,糾正歷史的西方科學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通過這種方式,社會工作知識將由本地人士共同創造和熟知,不僅在當地環境下更將在國際範圍內得到實踐。根據聯合國的定義,IFSW對本地人士的定義如下:

他們生活在(或維持在)地理上不同的祖傳領地。

他們傾向於保持其領土內獨特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

他們通常嚮往的仍然是文化、地理和制度上的不同,而不是完全同化納入國家社會。

他們自我認同為土著或部落。

4、實務

社會工作的合法性和任務在於它對人與環境互動的幹預。該環境包括人們嵌入的各種社會系統和自然、地理環境。他們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主張在社會工作中的參與方法要體現在「改變人們及其所在環境,以解決生活中的挑戰,提升幸福。」社會工作儘可能支持一起工作,而不是僅僅是助人的工作。符合社會發展範式,社會工作者運用各種技能、技巧、策略、原則和不同的系統層次,直指系統維護或系統變革活動。社會工作實務跨越了一系列活動,包括各種形式的治療和輔導、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制定和分析政策;宣傳和政治幹預。從進步的角度來看,這一定義支持社會工作的戰略目標是提高人們的期望、自尊和創造潛力,以應對和挑戰壓迫力量和不公正的結構性因素,從而將幹預層面的微宏觀、個人政治層面要素納入一個連貫的整體。廣義的社會工作的重心是普遍的,但社會工作實務的優先序則會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而變化,並根據歷史,文化,政治和社會經濟條件發展的不同時間段會有所不同。

全世界的社會工作者都有責任捍衛、豐富和實現這一定義所反映的價值觀和原則。只有當社會工作者積極地致力於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和願景時,社會工作的定義才有意義。

原文出處:

https://www.iassw-aiets.org/global-definition-of-social-work-review-of-the-global-definition/

翻譯 |  IASSW 李春凱

相關焦點

  • IASSW | 社會工作專業的全球性定義、任務、原則、知識和實務
    來源:南大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專業的全球性定義社會工作專業的全球性定義由
  • 想做社會工作專業督導嗎?
    晚報訊 想成為社會工作專業督導嗎?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在我市最新出臺的《社會工作專業督導人才選拔和培養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中均可以找到答案。
  • 社會工作專業關係到底是啥?
    比斯臺克(Biestek,1978)在《個案工作關係》一書中將「個案工作關係」定義為「有目的地協助當事人達到個人與環境較佳的調適的一種個案工作者與當事人之間,在態度與情緒上的動態互動」。凱斯(Keith,1986)定義專業關係為「一種媒介,提供給處在困難的人,透過關係給予服務對象機會,以選定接受協助,並運用來做決定」。
  • 專業社會工作介入社會救助的路徑與策略
    【摘要】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加速期,社會問題呈現複雜化特徵。受其影響,社會救助也遇到挑戰。文章認為,增強專業社會工作介入社會救助的社會認同、尊重專業社會工作介入社會救助過程中的專業特色與專業優勢、構建專業社會工作介入社會救助的聯絡合作平臺,可以更好發揮專業社會工作在社會救助實踐中的專業優勢。
  • 一文讓你了解那些冷門的專業以後可以從事哪些工作!
    2020志願填報已經結束,幾千種專業中,你選擇了哪個專業呢?你又是否真正了解過你所填報的專業呢?也有一些學生,可能會因為分數不夠高,被調劑到一些冷門的專業,光看一些專業名字,可能不知道這些專業的就業方向與前景。今天,小編搜集了一些往屆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帶大家了解那些冷門專業以後可以從事哪些工作!
  • 一文讓你了解那些冷門的專業以後可以從事哪些工作
    2020志願填報已經結束,幾千種專業中,你選擇了哪個專業呢?你又是否真正了解過你所填報的專業呢?也有一些學生,可能會因為分數不夠高,被調劑到一些冷門的專業,光看一些專業名字,可能不知道這些專業的就業方向與前景。今天,小編搜集了一些往屆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帶大家了解那些冷門專業以後可以從事哪些工作!
  • 【看世界】教育是全球性的話題,一文認識世界各國的教育培訓行業
    【看世界】教育是全球性的話題,一文認識世界各國的教育培訓行業 作者:麥子 發布時間:
  • 麥肯錫長文解析,你必須知曉的全球性增長驅動力九大變革
    麥肯錫長文解析,你必須知曉的全球性增長驅動力九大變革 2017-04-12 11:13
  • 以社會服務能力定義一流大學—新聞—科學網
    上述現象讓我們反思:究竟應該如何定義一流大學?我們花大力氣建設的一流大學,應該有怎樣的價值追求? 面對各國城市發展的重大社會變遷和產業構調整,身處其中的大學應該如何通過智力成果和人力資源輸送,主動應對城市的變革?這方面,許多國際一流高校體現了鮮明的創新和開放氣質。
  • 考研專業PK:社會工作VS社會學
    >對於社會學與社會工作你了解多少呢,通常的觀點認為社會學是研究理論知識,社會工作是研究實際應用,這是一種常見誤解。     ▶社會學VS社會工作   傳統意義上對社會學的定義是研究社會的科學,包括社會行動和社會組織等內容。社會學在研究對象上對個人、家庭、團體、社區、社會、制度等系統皆有涉及,這些研究對象的範圍和社會工作是非常吻合的。但社會學更關注的這些社會單位的特點、成因、組成形式和未來的發展和彼此互動。
  • 這所「雙一流」迎來一全球性研究與交流中心
    這所「雙一流」迎來一全球性研究與交流中心 2020-12-12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文了解工業工程與管理專業
    本學科是一門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學和管理學等的綜合型學科,本學科是以人、物料、設備或設施、能源和信息組成的集成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綜合應用工程技術、管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理論方法等知識,使其達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效益的目的,同時為科學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的學科。
  • 被爭議的杜蕾斯全球性調查
    一時間,質疑杜蕾斯調查有無科學性的呼聲四起。質疑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公司的商業炒作;網友搗亂;大部分人旁觀不願分享信息,導致採集樣本不準……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杜蕾斯全球性調查在中國數據上的波動。不過,從英國來到中國市場不久的陶峻對記者說,所有的數據都來自調查的真實情況。陶峻是杜蕾斯在中國地區合資公司的商務總監。
  • 解讀什麼是「社會工作」:既是職業也是專業
    國外又是如何推動社會工作發展的?記者帶您一起來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  既是職業,也是專業  「社會工作」,是指在社會服務與管理領域,遵循專業倫理規範,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技能和方法,整合社會資源,協調社會關係,幫助有需要的個人、家庭、群體、組織和社區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促進社會和諧的職業活動。
  • 路怒症是全球性的精神疾患 需要專業應對
    導 語路怒行為在日常駕駛中十分常見,已成為全球性的精神疾患和安全威脅。路怒症的主要表現有哪些?駕駛人為什麼會路怒?應採取哪些專業的應對措施來避免和減少路怒?隨著機動車的快速普及,人們生活節奏大幅加快,路怒症已成為全球性的精神疾患和安全威脅,需要交管部門採取更為專業系統的措施加以應對。
  • 被資源化:我國專業社會工作發展的困境與出路
    一、概念界定與問題提出(一)資源概念界定討論被資源化,首先就要界定何為資源。依據商務印書館2002年所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定義,資源是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如地下資源、水力資源、旅遊資源等,它所強調的是一種自然的來源。
  • 一場全球性核戰,人類消亡,孤獨荒涼的星球上危機四伏的軟科幻文
    一場全球性核戰,人類消亡,孤獨荒涼的星球上危機四伏的軟科幻文很多書迷朋友們都喜歡用手機來閱讀小說,閱讀小說能讓人心情愉悅,這近二十年的網絡小說數量加起來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但小說雖然多,真正重量級的則很少,能算得上豐碑作品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 一文了解物流工程與管理!
    如今,我國的碩士研究生中,專業碩士佔比達到56%,這是2009年以來專業碩士規模首次超過學術型碩士。在這專碩十周年之際,鑫全為大家特別策劃了【一文了解物流工程與管理】推送,為大家深度解讀物流工程專碩的發展。請大家關注與期待。近些年,專碩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報考熱度也逐漸走高。
  • 防疫期間 網絡社會工作大有可為
    「網絡社會工作」一詞最早見於2006年吳小永《關於建立「網絡社會工作」的幾點設想》一文,但文中主要分析的是在我國網絡社會初級發展階段,建立網絡社會工作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存在的困難,並沒有明晰「網絡社會工作」的概念內涵。
  • 對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反思
    主持人: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倫理的構建是一個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逐漸提高的過程。為使社會工作者能夠嫻熟地運用社會工作倫理去指導其工作技巧的運用,從而更好地為服務對象提供專業服務,我們該如何塑造這一倫理內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