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已經到來,又有一批孩子進入到初中階段進行學習。在適應初中講課的節奏與內容的同時,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的語文學習難度相對於小學又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這兩周也頻繁地接到很多熟悉的家長朋友們來電訴苦,其中最讓大家頭疼的問題即是閱讀理解題和作文。如何攻克讀寫的難關?如何在考試中取得更多的分數?孩子需不需要像理科一樣去拼命刷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何謂語文?
語文其實就是解決語言和文字表達問題的一門學科。說白了,只要是張嘴說話的中國人,就會在日常生活中用到這門學科,大到電視中播放的中央新聞,小到街邊的小廣告,無一不散發著這門學科獨特的藝術魅力。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孩子們在現階段學語文,就是從最基礎的方面入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將知識集中地積累起來,理解消化,最終用合理的語言輸出出來,這就是對學生來說學習語文的最基本流程。因此,在語文學習中,作為輸入端和輸出端的能力,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訓練都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之前提到的,剛剛進入初中階段有很多家長朋友們都在問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已經讀了很多書了,為什麼對語文的分數沒有提升呢?
語文學習並不想我們想的那麼簡單,看書只是提升語文素養的必要條件,但對於成績的提升並不充分。如果從小比較關注孩子們的語言學習,我們確實可以讓孩子去有選擇的閱讀,但從長久學習方式來看,還是要從「字詞句段篇」五步分別進行提升。
從字的角度看,一篇文章中不出現一個錯別字,不只是對於孩子,相對於家長來說也是不太容易做到的。比如說,現在讓我們的家長朋友們寫一篇3000字左右的文章來詳細介紹一下您的公司及您的工作,在寫的過程中不能使用電腦,只用紙和筆來進行寫作,要求整篇文章沒有一個錯別字,您可以做到嗎?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多人都是做不到的。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的地得」這個問題從小學我們就一直在強調,但現在這三個字完全能用得很精準的確實不多,往往都會有一些小錯誤。
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究其根本就是對於知識點掌握不紮實。語文不同於其他理科,不需要講將每一個知識點都大量地進行練習以保證充分見題;但語文也像理科一樣,雖然有一些特定的答題思路和答題技巧,但沒有經歷過反覆的訓練是不可能全會的。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確實可以多去看書,因為它具有人文性的特點,一些技巧是可以通過大量閱讀獲得,但是它的工具性也決定了這個學科的練習是不能避免的。
從詞的部分看,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最尷尬的一件事就是在文章中需要用到的詞不會寫--想另外的同義詞來替換原來的詞吧,但換出來的詞往往不那麼精準,總是覺得和自己一開始想的有一些距離。而我們大量的去積累詞語,反覆矯正一個詞的音和形,其目的就是規避這種風險。除了一些日常生活中運用到的詞語外,我們在寫作時經常會運用到成語,在我的課程中也會給孩子們進行成語接龍的訓練,幫助孩子強化記憶生僻字並反覆記憶,日積月累起來的基礎功底。三年堅持下來對我們中考分數是有益的;從長遠的角度,對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基礎知識的持續輸入只是語文學習路程的一半,另一半一定是知識的輸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往往在語文學習中事半功倍。語言類的學科都具有此類特點,在英語學科中我們知道要努力的去擴充孩子的詞彙量,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詞彙量積累要求,語文學科詞彙的積累何嘗不是如此呢?
同樣的,單純只知道詞怎麼寫是不夠的,還得知道這個詞的準確含義,更需生動用詞。
我們來舉個例子,例如:差強人意。請選擇正確的翻譯選項:
A.基本使人滿意
B.和人心中所想差的很遠(答案位於文章最後)
在考試中我們經常會見到一類題,將成語帶入一句話後問成語是否使用的恰當,如果當時只是單純的死記硬背了成語,沒有明白成語的含義,這類題是肯定做不對的。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對於初中生而言,我們在做題積累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忽視了理解詞義這一步驟,因為句子就是由字詞構成的。
對於一個句子來說,一句話都會用到固定的語法。中文的語法沒有那麼的複雜,「主謂賓定狀補」從小學就在學一直學到大學也都沒什麼變化,雖然語文的語法概念不被我們重點強調,但不強調語法絕對不代表語法不重要,在這部分環節的缺失也許或多或少對未來孩子做題會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說我們中考常見的一種題型--病句題,在憑藉經驗判斷不出句子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劃分句子成分的方法來解題,這對於應試考試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解題方法呢?在明白語法的基礎上,掌握句子基本規律的方法就是去培養語感了,例如我們進行續寫、仿寫和擴寫,以及縮句、擴句和連詞成句,都是培養語感的重要手段。
句子按照一定的邏輯的順序進行組合即為一段文字,幾個段落有機組合即成一篇文章。在進行文學創作時更要考慮敘述順序和表達效果等細節問題,例如在整體描述時加入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等,使文章更加立體;在描寫人物時適當加入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描寫的內容刻畫人物形象;在描寫環境的時候加入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等等。只有經歷反覆又全面的訓練,才能體現在最後的寫作中。
最後需要提醒各位家長朋友,語文並不是一個短期內就能提升的學科,需要我們長久的積累與練習。不要因為孩子的一次成績不理想就著急上火,更不要因此給孩子施加更大的壓力,家長和老師們這時候只需要適當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後期的學習中多多關注字詞句和語感的培養,將閱讀量增大、閱讀面鋪開,鼓勵孩子多多看書並帶入感情的理解,時不時還可以寫一些隨筆與習作,這樣持續的輸入和輸出,才是語文學習的長久之道。
(選擇題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