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系列,會分析記敘文語言之妙,讓閱讀和寫作都上新臺階

2020-12-17 人生底色看語文

從初中語文輾轉教到本科基礎寫作,十多年的語文教學經歷,真的沒發現有什麼秘籍和訣竅,所謂快速提分方法,確實有,但提成績很有限。100分,可以保證80;150滿分,可以保證120分。但靠技巧,僅此而已。在語文上想得到高分,確實很難。

但是,如果學會分析記敘文的語言之妙,能打通閱讀和寫作的壁壘,就會大不一樣。

之前寫了許多關於初高中作文的文章,從結構到立意,從布局到謀篇,都說了好多。大家可以到之前的更新中去尋找閱讀。今天單說一說寫文章的細節——語言。

一篇好的文章之所以打動人,除了文章內容和寫作手法之妙,也離不開語言之美,記敘文的尤其如此。記敘文語言的要求,首先是準確生動,然後是有內涵和文採,可以精確的傳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許多大作家筆下的事兒,未必是波瀾壯闊的,我們讀起來覺得非常的美,就是因為語言極其美妙。一直非常喜歡舉例子,特別是一些大作家的文章。從各個角度看,都堪稱精品。今天仍然以朱自清的文章為例子。

例如《背影》,裡面描寫父親浦口送別買橘子時,有一段這樣的文字: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的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傾斜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的流下來了。」

這段文字為什麼經典?如果你將「蹣跚」「探」「攀」「縮」「傾斜」等字詞刪掉,再與原文進行比較,通過對比,就能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精妙之處,正是刪掉的詞語,突出了父親即使一大把年紀,行動艱難,對兒子深切的關愛,也絲毫沒有減退。

對於記敘文閱讀,如果我們能從文中讀到這些信息,那麼有關鑑賞類的題目,又有什麼問題呢?比分析更難的是創造和運用,再說說記敘文的寫作,語文的能力是必須完成遷移的,老師教的不考,試卷考的老師不教,但能力卻始終沒有變化。

從這一篇文章,我們可以得到啟發如何寫好作文。

對這些重點語句的賞析,要滲透在日常的閱讀中,時間久了,語言的敏銳度就會提升,積累的語言也會在作文中得以體現。

例如在寫《記暑期一件難忘的事》這樣的題目,一位學生寫自己和小夥伴一起瞞著家長去河邊玩耍,有這樣的句子:「偷偷地溜出門,躡手躡腳的走幾步,等到離家遠了,就一溜煙似的狂奔起來,躥進小樹林裡,奔向眼巴巴地等待著我的小夥伴們。」 「溜」「躥」「奔」這幾個詞語,相當傳神準確的將「我」的小心翼翼與迫不及待表現的淋漓盡致。

這個句子其實可以寫得更長,許多同學說,寫作文的時候沒有話說。原因除了對於生活觀察的不仔細,更有對課文學習的不認真。學以致用這樣的話,永遠都不過時。

再拓展開去,也提醒各位家長,語文並不僅僅是課堂裡的那一點,也不是佔用很多課外時間的無休止的刷題。古人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對於文科,對於語文來說,這近乎是真理。

比如同學們每天上學的時候,路上一定會遇到好多人。公交車上,或者人行道上,總會有一些有特點的人,大家有沒有能力抓住這些人物的特點,以這些人的動作來寫心情?放到學習語文的角度來說,要記住,動作永遠是展示心理的。學好一篇《背影》,意義不僅僅是知道朱自清如何寫好父親。

更重要的是,要完成能力的遷移。這個才是對未來最有意義的。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真正學會閱讀記敘文,切實有效提升記敘文寫作能力
    相當一部分初中的同學,語文學習存在著誤區:把閱讀僅僅看成閱讀,把寫作僅僅看成寫作,忽視了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聯繫。事實上,作文能力是讀出來,悟出來,借用來,而後才寫出來的。不管承不承認同學們記敘文寫作的能力,基本都是來自閱讀的。
  • 中考語文:初中現代文閱讀考點梳理及答題要點總結之記敘文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所佔比例較大,而其中記敘文是必考的文體。今天文史老師給大家把關於記敘文的重要考點進行梳理匯總,幫大家形成系統性的知識框架,並附有每個考點的應對方法和技巧。考點一:概括能力。3、結構上的作用可以根據詞句段所在的位置,判斷作用。例如,在開頭,往往有開篇點題、渲染氣氛、總領下文、為下文做鋪墊等作用。在文末往往有總結照應、首尾呼應、揭示中心等作用。在句中一般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 初中語文:閱讀與作文並重,理清記敘文的結構,選好記敘的順序
    初中語文的重頭戲,當然是記敘文。這一部分在中考卷面上所佔的分數,連同閱讀帶寫作,會超過總分的50%。比如150分制的卷面,閱讀的部分大約20分,寫作的部分這是60分,合計起來有80分,其重要性,不由分說。
  • 語文記敘文閱讀理解有哪些考點和解題技巧?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主要考查記敘文和說明文;偶爾也會考查童話類文章、現代詩歌閱讀、寓言類文章等。初中語文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古代詩文閱讀(古詩詞鑑賞、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高中語文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古代詩文閱讀(古詩詞鑑賞、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論述類文本、實用類文本)穆老師不可能一下解析那麼多,就選擇「記敘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與大家分享
  • 中考語文衝刺,記敘文閱讀能力如何養成?
    語文的高度是人生的高度,學好語文不但可以提升成績,好的理解溝通能力,也是提升教養的基礎。而閱讀,是語文的重頭戲。閱讀的核心是思維,大家務必能夠篩選、加工信息,進而捕捉到文章的思想,才能答對題。閱讀特別是記敘文閱讀過關,中考的寫作也相對容易。
  • 初中語文學習之從閱讀到寫作
    開學季已經到來,又有一批孩子進入到初中階段進行學習。在適應初中講課的節奏與內容的同時,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的語文學習難度相對於小學又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這兩周也頻繁地接到很多熟悉的家長朋友們來電訴苦,其中最讓大家頭疼的問題即是閱讀理解題和作文。如何攻克讀寫的難關?如何在考試中取得更多的分數?孩子需不需要像理科一樣去拼命刷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初中語文寫作技巧全攻略!
    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作文作為重點項目,很多同學的寫作能力差,沒有好的表達方式,沒有靈活的詞語運用,沒有描寫的修辭手法,更沒有好的文章結構,種種原因導致了許多同學不會寫作文不想寫作文不敢寫作文。其實寫好作文是有一定的技巧的,那麼初中語文作文寫作技巧有哪些呢?
  • 初中語文,寫人記敘文閱讀題目,基本答題思路點撥
    初中階段所學的寫人為主的記敘文,除小說外,還有散文。中考語文中,經常會出現這類記敘文。這裡說說解答此類題的基本思路文章儘量短,例子分析皆從略。文中不涉及答題公式和技巧,以展示答題的思考角度為主。再說說聯繫:通過武松打虎的例子,會發現二者的聯繫:寫人離不開記事,因此,有關敘事記敘文的閱讀方法大多適用於寫人記敘文;同樣,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的閱讀方法也大多適用於敘事記敘文。看圖片,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既有人物描寫,又有敘事的內容,二者是緊密結合的。
  • 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題型及解題技巧
    由於女兒在閱讀理解上面失分相對較多,最近我從幾本語文學習資料上面總結了一部分答題技巧和方法,不知道對大家是否有幫助?B 、環境描寫又可以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季節和環境特點;推動情節發展;渲染氣氛; 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另外,人物描寫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可以分為: 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2·議論:記敘文中議論是以記敘為基礎,對記敘的內容進行分析或評論。
  • 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構思的四個角度
    其實,若懂方法會套路,高分作文的思路,也可分分鐘搞掂滴。中考記敘文的寫作,讀懂材料沒問題,如何構思,卻往往會有問題。下面給出一些建議:一、圍繞材料主題展開構思。大多數地區的中考,是給材料作文,從材料裡,容易讀出材料的指向,也容易確定文章的主題。
  • 乾貨:中考語文之記敘文的寫作手法與技巧-初中語文考試知識講解
    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寫作手法賞析是語文考試中考察頻率非常高的體型,對於這類題目,大多數同學都是一看就會,一做就錯。 那麼今天小蝶老師就為大家講解這類題目的解題技巧。① 描寫句:根據語境,分析描寫對象的特徵和意義。② 抒情句:聯繫全文所表達的情感,結合語境,分析句子所表達的感情。③ 議論句:聯繫全文主旨,結合語境,分析句子所表達的基本意思。
  • 中考語文,記敘文的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運用方法示範分析
    按照寫作對象的不同,記敘文可分為寫人,敘事,寫景,狀物等幾類。同學們初中學習的記敘文,重點是寫人敘事的,特別是作文,更是如此。學習記敘文,重頭戲是在描寫上。先說說描寫中最常見的環境描寫。敘事記敘文和寫人記敘文都會涉及到景物描寫(小說叫環境描寫)。
  • 中考語文,舉一反三靈活用,衝刺階段記敘文閱讀題型精要總結
    記敘文乃中考保留項目,出題形式的確不少:有時考小說,有時考散文,有時是中國的作品,有時也選外國的篇目……天下文章數不盡,篇章雖無從把握,題型卻可盡在掌握。解千牛之後目無全牛,學會套路之後忘掉套路。語文學習最後還是要化繁為簡,且臨試卷之時又能穩拿高分。
  • 中考語文:滿分作文精選之記敘文,以描寫取勝、小標題結構等!
    什麼叫記敘文?記敘文就是指記人、敘事、描寫景物的文章。記敘文可以議論,但議論不可過多。要學會用「事實」說話,讓事實本身去表達作者的喜怒哀樂就可以了。學生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時候,常常會被要求寫文章,或者是記敘文,或者是說明文,或者是抒情文等,我相信每個文章類型學生都學過。但是記敘文是考試常常被要求寫的。對於作文,很多人都覺得很難,寫不出來,不知道些什麼,常常是「廢話」一大堆,還沒寫到主題上。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中學生寫作文,也不能脫離生活。
  • 寫作教學:從籠統概念化走向分層可操作 ——以敘事記敘文寫作教學為例
    據此,筆者提出了「可操作寫作教學」的概念,試圖從「評分標準」和「閱讀課文」兩個方向尋求突圍。從評分標準突圍,旨在把籠統概念化的評分標準進行教學轉化,力求理出一條線索,使寫作教學目標層次化、可操作化;從閱讀課文突圍,旨在把靜態陳述性的概念化寫作知識,轉化為動態可操作的程序性寫作知識。這樣,寫作教學才能更有成效。
  • 只會死記硬背,能學好國際初中英語課嗎?
    英倫雲初中英語語文課程我們的 KS3 英文課程集中於閱讀、寫作、文法、會話與聆聽的基本技巧。學生有機會閱讀多種虛構與紀實文學作品,包括莎士比亞的劇作、第一次世界大戰詩詞和維多利亞時代的小說。為了建立寫作技巧,我們會給學生創意性、充實和吸引的寫作作業,而且每個單元也會強調文法和標點符號的運用。
  • 中考語文,記敘文以寫景狀物展現精彩,讓作文水平和分數比翼齊飛
    大家更關心如何寫好作文,其實多留意寫作中的不足之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也是提升自己寫作水平的好方法。多年教學,百家號人生底色看語文很清楚大家喜歡成功經驗而不大感冒失敗的教訓,就作文來說,教訓——也就是別人是如何寫殘的——有時候更能震撼我們。
  • 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向經典課文學擬題寫法,取好標題三條原則
    試著把人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中記敘文標題進行歸納和總結,就會發現,這些標題呈現出三個特點,這也是我告訴大家給記敘文取好好標題的三條原則,:第一,內容上有簡潔的也有深刻的。記敘文主要以寫人,敘事,描景,狀物為內容,所以詞語類的標題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將近三分之一,這些標題簡單明了,能夠使學生對文章的所述事件,描寫對象一目了然,更符合同學們現有的認知水平。許多的標題在簡潔的背後也蘊含了較為深刻的隱性含義,而這層含義是和文本內容緊密相連的。例如《變色龍》,這類標題看似簡單,實則深刻,頗有以小見大的功能。
  • 【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15個技巧,助力作文!
    4穿插流動在敘述過程中,插入一些與情節相關的內容,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這種用在謀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動。穿插流動的手法,是插敘的一種特殊用法。如吳伯蕭的《難老泉》和翦伯贊的《內蒙訪古》,前者記敘山西晉祠難老泉的景物時,不時穿插文史資料、傳說故事;後者描寫內蒙風光和古蹟時,插入文獻和歷史事實。
  • 高中語文與初中語文有什麼差別
    隨著新高考的施行,高中語文對學生的文學素養、答題、思維、邏輯、語言組織、文章鑑賞、課內外知識點滲透,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求和初中差別很大。教改後都在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到底為什麼會這樣講?先一起來看看高中語文與初中語文有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