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南部軍區換裝新自行火炮 射速增至每分鐘10發

2020-12-14 和訊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 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11月27日報導,俄國防部開始為南部軍區裝備最新2S19M2「姆斯塔」-SM自行火炮,計劃將在一至兩年內交付完畢。該型火炮已大幅提高射速,具備「多發彈著」能力。

報導稱,這種自動化火炮不僅具有更遠的射程、更高的射擊精度,還可以使用「智能」高精度炮彈。專家認為,現代化自行火炮是對北約加強俄南側防禦的恰當回應。在前不久舉行的演習期間,北約在羅馬尼亞部署了遠程飛彈系統。

首批2S19M2自行火炮已經交付俄南部軍區。俄國防部消息人士告訴《消息報》,該軍區炮兵旅和某些炮兵團將在一至兩年內全面換裝「姆斯塔」-SM。配備這種新型自動化自行火炮將大幅提高俄南部陸軍的實力。

俄國防部此前發布通告稱,軍隊將在2020年接裝36門2S19M2自行火炮。過去幾年,它們主要被交付於和北約成員國直接接壤的西部軍區。

俄軍事專家弗拉季斯拉夫·舒雷金說:「與北約國家和熱點地區接壤的軍區近期將優先獲得最新的裝甲車和自行火炮。」

「姆斯塔」-SM的原型是1989年裝備的普通版2S19自行火炮。2S19M2則安裝了2A64M2型榴彈炮和更先進的電子設備。主要創新是將自行火炮連入戰術指揮系統的「拳擊臺」設備。為了充分利用一體化優勢,每門榴彈炮都安裝了自動瞄準和火控系統。每輛自行火炮都能自動與指揮所和炮兵雷達交換信息,接收和發送每一次發射的信息。如有必要,甚至可以從指揮所遠程瞄準。乘員只需確認開火。

俄軍事專家阿列克謝·赫洛波託夫認為:「新的『姆斯塔』-SM自行火炮是一種與高科技敵人作戰的武器。在現代軍事行動中面對無人機和反炮兵雷達時,火炮自動化和高射速是必要的(可實現『打了就跑』戰術,本網注)。」

新「姆斯塔」自行火炮大幅提高了射速——從每分鐘8發增加到10發。這種火炮能實施「炮火空襲」(又稱「多發彈著」),即每枚炮彈按照火控計算機算出的單獨彈道發射,使所有炮彈可同時命中目標。

資料圖片:在俄羅斯武器裝備博覽會上展出的2S19M2「姆斯塔」-SM自行火炮。(美國陸軍知識網站)

【延伸閱讀】95%命中率!俄軍2S19火炮北極實彈打靶

近日,俄陸軍第200摩步旅的2S19自行火炮部隊在北極地區舉行精確打靶演練,期間還使用了「紅土地」雷射制導炮彈,叫板美國意味明顯,本圖集就此解讀。圖為演練中,俄軍2S19自行火炮輪番射擊。

2S19「姆斯塔-S」(以俄羅斯境內的姆斯塔河命名)152毫米自行火炮,由烏拉爾運輸與機械工業設計局於20世紀80年代研發,1988年投產,1989年投入服役,至今仍是俄陸軍的現役主力火炮之一。圖為外國軍迷製作的2S19火炮CG效果圖。

2S19自行火炮戰鬥全重42噸,全車長7.15米,全寬3.38米,全高2.99米,搭載一門59倍徑2A65型152.4毫米主炮,使用底排彈時,最大射程45千米,使用火箭底排彈時可增至62千米。圖為2S19二視圖。

每輛2S19自行火炮備彈50發,車體前部還配有輕型自動挖壕系統,可在15至20分鐘內挖好防護壕。

圖為2S19的152毫米主炮特寫。

2K25型「紅土地」雷射制導炮彈是蘇聯(俄羅斯)列裝的第一種152毫米雷射末制導炮彈,主要用於反坦克作戰,也可用於消滅敵軍堅固工事等。圖為防展上展出的「紅土地」雷射制導炮彈。

圖為「紅土地」制導炮彈反坦克示意圖,作戰前,前方觀察員會在距離目標區5千米處設置前沿觀察哨所,並使用雷射照射瞄準器測定目標的距離和方位,並將相關數據傳回後方炮兵陣地,2S19開火後,照射器會持續對目標照射6至15秒,直至炮彈命中目標。

圖為俄軍前沿觀察哨所中的雷射照射瞄準器。

圖為2S19自行火炮開火瞬間,可見出膛的炮彈。

「紅土地」彈頭內的雷射導引頭可搜索直徑為1千米的區域。導引頭接收到目標反射的雷射信號後,鎖定所照射的目標。命中目標前,炮彈會在彈翼操控下變為俯衝彈道飛行,對坦克防護薄弱的頂部實施攻擊。圖為雷射照射器進行前沿照射,輔助炮彈命中示意圖。

2S19自行火炮開火,發射的「紅土地」制導炮彈在雷射引導下命中目標動態圖。

「紅土地」制導炮彈準確命中目標視頻截圖。

2S19自行火炮開火,在無人機空中雷射照射引導下,精確命中目標動態圖。

圖為無人機進行空中雷射照射後,命中目標視頻截圖。

防展上展出的「紅土地」雷射制導炮彈與雷射照射器。

圖為參加2018「勝利日」閱兵彩排的2S19「姆斯塔-S」152毫米自行火炮。

圖為參加2015年勝利日閱兵的2S19自行火炮。

(2018-05-10 08:49:00)

【延伸閱讀】俄媒:俄軍工企業完成「全球最強大自行火炮」升級

參考消息網4月8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軍工企業已經完成對一款性能強大的自行火炮的現代化改裝,即將交付部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4月7日報導,俄羅斯技術集團下屬烏拉爾車輛廠新聞部門透露,全球最強大自行榴彈炮之一——2S7M「馬爾卡」自行榴彈炮已完成現代化改裝,首輛樣車將準備交付部隊。

報導稱,烏拉爾車輛廠下屬的烏拉爾運輸機械製造廠負責該款自行榴彈炮的現代化改造工作。改造期間,「馬爾卡」自行榴彈炮進行了機械部分和指揮偵察系統的更新。此外,還將進口零件替換為俄羅斯國產零件。

俄媒援引烏拉爾車輛廠新聞部門發布的消息稱,對自行榴彈炮的駕駛性能、機動性和移動性、控制指令和所有其他性能都進行了現代化改裝。

目前,2S7M自行榴彈炮已成功通過全測試周期,其間檢測了機動性和行駛裝置、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運行可靠性。此外,測試期間還檢測了裝彈裝置的運行可靠性以及2A44炮和火力控制系統的強度。

烏拉爾車輛廠新聞部門表示:「首輛樣車已準備好交付俄羅斯武裝部隊,企業也已準備好批量改裝2S7M『馬爾卡』自行榴彈炮。」

俄媒介紹稱,2S7M「馬爾卡」自行榴彈炮最主要的優勢是能發射混凝土爆破彈、化學炸彈以及核彈藥。

(2020-04-08 16:07:11)

【延伸閱讀】美俄火炮哪家強?外媒:美軍信息化程度高 俄軍火力更兇猛

參考消息網3月21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3月3日發表了格林內爾學院政治學及計算機科學學者、國防及國家安全問題評論員查理·高的題為《俄羅斯和美國:誰的陸軍擁有最好的「大炮」?》的報導。

火炮一直被認為是地面戰鬥中的主要殺傷力量。隨著美國和俄羅斯為新一輪軍事現代化增加國防預算,火炮系統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修改。美國最新的系統是155毫米M109A7自行榴彈炮,它將慢慢取代佔據了美國自行火炮大部分的M109A6「帕拉丁」自行榴彈炮。在俄羅斯地面部隊中,冷戰時期的152毫米2S3式加榴炮仍在使用中,但同時使用的還有更現代化的2S19「姆斯塔河」自行榴彈炮及其升級版2S19M1、2S19M2和2S33。然而,與美國不同的是,俄羅斯保留了122毫米2S1和120毫米2S34系統的中型自行火炮。但這些系統有何不同?美國和俄羅斯的系統各自有何優點?

M109A6「帕拉丁」是美國自行火炮的中堅力量。作為M109系列榴彈炮家族的一員,它保留了相同的緩慢手動裝填方式,包括在發射前手動安裝拉火繩的步驟。因此,M109A6的持續射速為每3分鐘1發。相較於之前的型號,M109A6的主要改進之處在於戰場聯網協同作戰能力,以及能夠在停止後迅速獲取發射方案,以有效實施「打了就跑」戰術。雖然可靠且準確,但就純粹火力而言,它遠遠不如俄羅斯、歐洲和亞洲的同類武器系統。

M109A7旨在糾正這種情況。雖然從名稱來看它是M109的另一個版本,但M109A7實際上使用的是全新的火炮底盤和旋轉炮塔。它配有自動裝彈機,將持續射速提高到每分鐘1發,最高可以達到每分鐘4發。它還具有許多增強生存能力和戰場聯網功能,並有一個模塊化裝甲包通過增加底部裝甲來提高在平叛環境中的(防地雷)生存能力。

俄羅斯現役最老的榴彈炮是2S3及其現代化改進型。這些都是相對簡單的手動裝填的152毫米榴彈炮。2S3的現代化改進主要涉及安裝新的火控計算機和導航設備,而武器本身沒有任何真正的改變。在手動裝填的情況下,它的射速約為每分鐘2至3發。這是因為與2S19相比,它被認為是一種過時的設計。

2S19「姆斯塔河」是俄羅斯地面部隊的主要自行榴彈炮。它研製於1988年,至今仍是相當先進的設計。2S19的設計結合了裝甲彈藥載具,可以搭載50發炮彈,發射數量比任何型號的M109都有顯著增加。它們被儲存在2S19炮塔後方的一個高「塔」內,然後利用自動裝彈機按照程序預定的順序快速裝入主炮。利用這種系統,2S19的持續射速能達到每分鐘7到8發。2012年前後研製和採購的2S19M2型提高至每分鐘10發。2S19M2還整合了「格洛納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以提高精度和速度。新研製的型號2S33的速度更快。

然而,俄羅斯也擁有強大的輕型自行火炮能力。雖然上述重型榴彈炮絕大多數屬於師級或旅級裝備,但俄羅斯也擁有團級自行榴彈炮,如122毫米2S1和120毫米2S34輕型自行榴彈炮。美國自105毫米M108火炮以來還沒有生產過類似的裝備,而M108在越戰結束後也逐漸被淘汰。2S1是一種輕型、精確但短程的榴彈炮,仍然具有相當大的衝擊力。2S34不過是120毫米口徑火炮的一種現代化版本,它使用的是來自俄羅斯120毫米迫擊炮設計的更現代化的炮彈。2S34還對電子設備進行了重大升級。美國軍方提出要用105毫米口徑「鷹眼」系統等項目來恢復這種輕型火炮能力,但這種系統並不成熟,也沒有像2S1那樣經過實戰的檢驗。

所有榴彈炮的彈藥選擇都是相似的。兩種版本的M109都能發射全部數量的底排增程彈、雷射制導炮彈等標準彈藥。現代化的2S19和2S34也是如此。蘇聯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曾使用過雷射制導的「克拉斯諾波爾」火炮。儘管相對於109的39倍口徑身管,2S19使用的是更長的47倍口徑身管,但底排增程彈的射程基本是相同的。

總的來說,榴彈炮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射速和戰場集成。美國陸軍擁有集成更好的榴彈炮,但射速較慢。俄羅斯似乎優先考慮火力,配備了快速榴彈炮和更加集成化的火炮。兩種理念各有各的道理,但安裝或更新一套電子設備總是比重新設計一門主炮更容易。(編譯/熊文苑)

圖為M109自行火炮開火瞬間。

(2018-03-21 00:12:01)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大炮兵主義的創始國很鬱悶:為什麼中國火炮賣得更好?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官方消息,西部軍區一駐紮在莫斯科地區的集團軍近日接收了一批2S19M2"姆斯塔-S"自行火炮系統。"部隊已經從軍工複合體手中接收了這一批武器裝備,並且將其投入服役,儘快為其車組成員進行相關培訓。"集團軍司令亞歷山大少將說。
  • 俄羅斯2S7M型203毫米自行加農炮升級
    這種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自行壓制火炮,前身是令人生畏的2S7「芍藥」自行加農炮(簡稱2S7),能夠在50千米距離上發射高爆破片榴彈、混凝土爆破彈、化學彈甚至戰術核炮彈。然而,在遠程壓制火炮領域,203毫米口徑早已落伍,取而代之的是52倍徑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那麼,為何俄羅斯仍死抱這種「冷戰恐龍」不放手呢?
  • 俄稱解放軍已裝備第5個PLZ-05自行榴彈炮營
    解放軍重型PLZ-05式自行榴彈炮部隊進行遠程實彈打擊演練東方網7月30日消息:據俄羅斯軍事平等網7月26日報導,中國軍方的第5個PLZ-05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營已經服役。PLZ-05自行榴彈炮的重量為35噸,由5人操作,採用半自動裝彈方式。PLZ-05的重量雖然較PLZ-45增加了兩噸,但兩種火炮的尺寸卻幾乎完全相同,車體總長10.5米,寬3.3米,高2.6米(如果算上安裝在炮塔頂部的12.7毫米口徑機槍,則高度為3.5米)。PLZ-05的炮管長度較PLZ-45增加了15.5%。
  • 75式自行榴彈炮:日本陸上自衛隊首代國產自行火炮
    但是世界大戰中使用的火炮大多都是牽引式火炮,移動時需要卡車牽引,到位後還要花時間展開,靈活性上略顯不足。為了改善牽引式火炮機動力不足的缺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發展出了使用坦克底盤的自行火炮,並且在戰後成為了火炮新的發展趨勢。
  • T18自行榴彈炮,美國二戰前早期自行火炮嘗試
    嚴格來說美國的自行火炮起步並不算晚,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少有相關方面的研究,但是一戰結束後以購買的法制雷諾FT-17輕型坦克進行了研發,製成了早期自行火炮,這種自行火炮畢竟技術基礎薄弱,加上使用的底盤本身就很小巧,實戰能力堪憂。
  • 俄稱解放軍已裝備240輛PLZ05火炮 38軍數量最多
    PLZ05自行火炮橫空出世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國軍方視點的變化,以及90年代初之前國際軍火市場上出現的新趨勢,尤其是國外採購商對155毫米52倍徑火炮系統的興趣日益濃厚。人民解放軍同樣希望得到炮管較長、射程較遠的新型火炮,因此中國北方工業公司開始在90年代中期研發這種新項目。中國新型自行火炮的基礎是PLZ45戰車,後者從80年代末開始生產,並向國外供應。
  • 法獨立研製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可安裝在其他國家坦克底盤之上
    155GCT 155mm自行火炮,是1978年起進入法國陸軍服役的一種自行榴彈炮。該火炮以AMX-30的底盤為基礎,搭配GIAT公司的155GCT AUF1 155mm 39倍逕自行火炮,配備全自動裝填系統,最大射速達8發/分。
  • 法國一戰1904TR 155毫米速射榴彈炮,每分鐘15發的爆燃射速
    當法國擁有了跨時代的M1897式75毫米野戰炮後,這款世界上第一種使用現代化液壓復進結構的火炮,就成為那個時代火炮的技術標杆,儘管法國一開始還將它藏著掖著,不過法國內部也並沒有固步自封,而是打算繼續拓展此類火炮的型號,Rimailho 1904TR型155毫米速射榴彈炮就是這種思路下的產物。
  • 火炮重巡洋艦最強「王者」:粗大艦炮一分鐘射90發
    火炮重巡洋艦最強「王者」:粗大艦炮一分鐘射90發 一般認為重巡洋艦的艦炮口徑上限為8英寸(即203毫米) 德梅因級最強的優勢在於優秀的火炮火力:其裝備的MK16型55倍口徑203毫米艦炮,是同時代性能最強的203毫米艦炮,每分鐘的射速達到了10發,相當於艦炮齊射火力密度達到一分鐘射
  • 最近爆火的「謝爾曼M1坦克,射速350發每分」是什麼梗?
    接著,這哥們更是補上了關於這個「謝爾曼M1」的一系列詭異的性能數據:「自重五十六噸,射速每分鐘三百五十發,穿甲、爆破燃燒,瞬間完成,是戰車裡的豪傑。」這話一說完,稍微有些軍事知識的觀眾立刻就坐不住了,因為這一段實在是太過離譜,槽點太多了。且不說歷史上壓根就沒有「謝爾曼M1」這種東西,謝爾曼能和坦克相關聯起來也是在二戰時期的事情。
  • 「東方第一」火炮---新加坡「普賴默斯」155毫米自行榴彈炮
    為此,由新加坡武裝部隊、國防科技局和新加坡技術動力公司三方聯合研發了 "普賴默斯" 的新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歷經六年的聯合技術開發,該系統已經研製成功並作為第一種全履帶式自行榴彈炮於2003年11月正式裝備新加坡陸軍。目前,新加坡陸軍第21炮兵營裝備了18門"普賴默斯"榴彈炮。
  • 美俄火炮哪家強?外媒:美軍信息化更高 俄軍火力更猛
    火炮一直被認為是地面戰鬥中的主要殺傷力量。隨著美國和俄羅斯為新一輪軍事現代化增加國防預算,火炮系統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修改。美國最新的系統是155毫米M109A7自行榴彈炮,它將慢慢取代佔據了美國自行火炮大部分的M109A6「帕拉丁」自行榴彈炮。
  • 俄稱中國PLZ-07式自行榴彈炮性能先進 令俄震驚
    中國期刊指出,PLZ-07式自行榴彈炮是在中國第二代步兵戰車基礎之上研製而成的,這裡的「第二代步兵戰車」指的應該是以俄制BMD-3「瓜園」傘兵戰略為基礎研製而成的ZBD-04履帶式步兵戰車,中國第一代步兵戰車則是蘇制BMP-1步兵戰車的克隆品。PLZ-07車長6.66米,寬3.28米,高2.5米,總體配置上與89式自行榴彈炮類似,裝配一門122毫米PL-96榴彈炮,炮塔頂上有一挺12.7毫米機槍。
  • 以色列原創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可靠自身導航設備完成定位攻擊
    1980年代初期,以色列開發了一種猛擊者式(Slammer)自行火炮。該火炮採用梅卡瓦MK-1的底盤,換裝一座配備155mm 52倍炮的封閉式炮塔。該車克服了原來以軍老式自行榴彈炮敞開式炮塔防護太差、高大笨重的缺點。
  • 國產新155毫米外貿自行火炮公布 戰場定位超出傳統大口徑火炮
    因為傳統上155、152毫米的大口徑火炮,在我軍中是屬於集團軍炮兵的裝備,因此將大口徑火炮從軍下放到旅,可以說是一個超出傳統定位之舉。當然,目前解放軍也有一些重型機械化旅裝備了PLZ-52大口徑履帶式自行火炮,但橫向來看,國際上,中型機械化旅實際裝備的155毫米自行火炮,尚無成功先例。
  • 非洲大陸最強的自行火炮---南非G-6「犀牛」155毫米自行榴彈炮
    與G5相比,二者外觀上的區別是G-6式火炮身管在離炮口1/3處裝有抽氣裝置,用以抽出火炮射擊時炮膛內的火藥燃氣。G-6火炮後部的搖架部分也做了改進。炮口處蘑菇狀的炮口制退器與G-5式的一樣。G-6火炮的裝彈系統是半自動的,裝填手可以在任意射角下裝彈。火炮的俯仰角為一5度-+75度。最大射速為4發/分,持續射速為2發/分。
  • 都有05自行火炮了,解放軍為何還裝備卡車炮?一優勢05火炮比不了
    ▲由於是履帶式自行加榴炮,故而05/05A也就自然會重點貴點(圖片來源於:網絡) 的確,作為一款據稱在發射底排彈時能達到40公裡左右,且射速能達到
  • 2018全球自行榴彈炮排名:中國PLZ-05居首
    1,PLZ-05 (中國)主要武器:52倍口徑155毫米榴彈炮有效射程:40公裡~100公裡(視不同彈藥決定)最大射速:每分鐘8至10發PLZ-05於2007年首次在軍事博物館展出,現有3種變體:PLZ
  • 俄稱解放軍裝備第5個PLZ-05自行榴炮營(圖)
    準備參加國慶閱兵的PLZ-05自行榴彈炮身披數碼迷彩中國PLZ05型155mm自行加榴炮開火圖據俄羅斯軍事平等網7月26日報導,中國軍方的第5個PLZ-05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營已經服役。PLZ-05自行榴彈炮的重量為35噸,由5人操作,採用半自動裝彈方式。 PLZ-05的重量雖然較PLZ-45增加了兩噸,但兩種火炮的尺寸卻幾乎完全相同,車體總長10.5米,寬3.3米,高2.6米(如果算上安裝在炮塔頂部的12.7毫米口徑機槍,則高度為3.5米)。PLZ-05的炮管長度較PLZ-45增加了15.5%。
  • 俄媒稱中國PLZ-07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性能先進
    中國期刊指出,PLZ-07式自行榴彈炮是在中國第二代步兵戰車基礎之上研製而成的,這裡的「第二代步兵戰車」指的應該是以俄制BMD-3「瓜園」傘兵戰略為基礎研製而成的ZBD-04履帶式步兵戰車,中國第一代步兵戰車則是蘇制BMP-1步兵戰車的克隆品。PLZ-07車長6.66米,寬3.28米,高2.5米,總體配置上與89式自行榴彈炮類似,裝配一門122毫米PL-96榴彈炮,炮塔頂上有一挺12.7毫米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