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媽
最近有個家長在網絡平臺上吐槽,老師給班裡的孩子進行性教育,嫌老師給孩子普及這方面知識太早,準備去校長那兒投訴。
老師跟家長是這樣解釋的,因為班裡有老師懷孕了,班裡有同學在問,就想趁著這個時機,給孩子講一些性教育的相關知識。
沒想到,家長根本不聽老師的解釋。直接甩出一句:我女兒才9歲,是能聽這事的年紀嗎?
網友們聽完這事,炸鍋了,紛紛替老師抱不平。畢竟都2020年了,還有家長如此排斥性教育,是生活在石器時代嗎?
知乎性教育大V胡佳威老師說:/性/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可或缺,它不僅能保護孩子遠離危險和傷害,更關乎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在塑造孩子的人格。
認為/性/侵害離自己的孩子很遠,這是種錯覺
很多父母認為/性/侵案件雖然頻頻被曝光,但存在著一種僥倖心理,認為自己家的孩子不會那麼倒黴的。
這裡需要提醒家長,這種僥倖心理真的不能有,9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真的是觸目驚心:
根據監察機關統計,2017年到2019年三年中/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超過了4萬人,佔侵害未成年人總數的的1/3。
根據監察機關統計,2017年到2019年三年中/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超過了4萬人,佔侵害未成年人總數的的1/3。
這三年中,2017年性侵未成年人在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總數的佔比是22.3%,2018年數據是26.5%,2019年上漲到了30.7%
看到這接連上漲的數據,難道你還覺得/性/侵未成年人這事離你很遠,跟你無關嗎?
在犯罪學領域中,有個詞叫「犯罪黑數」,它是指實際發生的案件中,只有少部分人會去說出來,而說出來的這些人中,去報案的人數就又少了。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曾經指出:全世界範圍內,10%的女孩在未成年前,被/性/侵害或是/性/騷擾過。
之前郭麒麟在節目中,描述了自己兒時經歷的一件事:
他說,自己在六七歲的時候,在一家快餐店的廁所裡,遭遇過一次偽性侵,對方是個40歲左右的男人。
在場的嘉賓聽完他的描述,一致認為,這就是/性/侵。
儘管這事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他依然記得清清楚楚,可見/性/侵能夠帶給人的心理陰影有多大。
他還時常責怪自己,「難道是我錯了?這是不是對自己上廁所沒鎖門的懲罰。」
聽完真的覺得好心疼,那麼小的孩子,不知道如何鑑別對方做那些事是不是有惡意,不知道如何排解,還以為是自己的錯。
面對未成年人被/性/侵這件事,只能採取防患於未然的態度,給孩子做/性/教育的科普,只是讓他們能有保護自己的意識,在遇到侵害時候,知道採取什麼方式去應對。
父母對性的遮遮掩掩,是對壞人的變相縱容
隔著時空,都能感覺到女孩的絕望。如果她把自己被/性/侵的事情說出來,媽媽大概也不會相信的。
所以,她選擇了隱忍,獨自承受,等到這份沉痛自己兜不住了,她選擇了自殺。
在印度的《真相訪談》中有一期是兒童性侵主題的,受訪者叫哈裡什,他從6歲開始就被親戚/性/侵,一直延續了11年。
男孩幾次三番鼓起勇氣,想要說出自己被性侵的真相,但沒有人相信他,即便是最愛自己的媽媽都這樣,他還敢指望誰。
如果說沉默和不承認是一種無形傷害,那麼電影《嘉年華》中小雯的媽媽,大概就是真的像拿著刀子捅女兒的心了。
小雯跟自己同班同學,被當地某官員/性/侵,當媽媽知道這件事後,不是關心小雯有沒有不舒服,內心是什麼感受,而是把小雯柜子裡的那些衣服都給剪掉了,還剪掉了女兒的長頭髮。
她認為是被侵犯是因為女兒穿得太好看了,如果留著齊肩短髮,穿得再樸素點,肯定就不會給壞人盯上了。
很多時候父母不會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卻傳遞給孩子太多錯誤的/性/觀念,比如說/性/的汙名化,被/性/侵是因為自己「不檢點」等。
父母對/性/話題的遮遮掩掩,換個角度看,就是對壞人的變相縱容。
家長先有正確的/性/態度,才能給孩子傳遞正確的觀念
前幾年,印度出了一個性教育短片《父與子的/性/教尬聊》,非常火,看完真心覺得該安利給每個不知道怎麼開口做/性/教育的家長。
看完短片才發現,當孩子問到跟/性/有關的話題時,只要你用正常的語氣,自然的表情,孩子不會感覺到有啥異樣,他們也不會多想,更不會因為懂得多變壞。
影片裡,孩子提出的問題,各個都很帶感,不信你來體會下:
什麼是保險套?
當孩子看到電視上保險套廣告時,他以為是糖果,此時爸爸沒有矇混過關,而是告訴他什麼是保險套,它是用來做什麼的。
隱藏在我們內心的信念,是阻礙我們正常行事的關鍵所在。
美國醫學博士大衛.魯本所言: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從陰/莖到陰/道的七寸之旅,我們也都曾經在母親的子宮中生活過280天,所以我們沒有理由為我們曾經旅行和生活過的地方而感到困擾。
/性/教育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課題,它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只要我們能夠用正確的態度看待它,加以練習,就能自然的談跟/性/有關的話題了。
逃不開的性教育,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李銀河老師在接受採訪時,曾經這樣說:
也許TA知道了這個事,TA要去嘗試,這是會造成一些損害。但是另一方面,TA沒有受這個教育,TA也不知道從哪兒得著信息,TA也去看也去做了這個事,同時是沒有保護的,TA不知道怎麼避孕,然後又去流產,然後又傳染性病,那你應該怎麼選?還是要做,這個東西(/性/教育)一定要推動。
我們只能抓大放小,兩害相權取其輕。父母面對逃不開的/性/教育,其實可以這樣做:
首先:只要是孩子主動問的,就大大方方的說
這個嫌棄老師普及/性/教育知識早的父母,真該像這個老師學學,對於孩子們的發問,認真對待,因為孩子每一次提問,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不管是孩子問,我是從哪兒來的,同性戀是什麼,衛生巾是做什麼用的,什麼是無痛人流,這些問題真的不可怕。
如果暫時不知道怎麼回答,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網上找靠譜的科普資料,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話,告訴TA事實的真相。
父母也可以選擇把/性/知識的普及跟生活場景聯繫在一起,比如跟孩子一起洗澡時,或是看電視看到有擁抱或是接吻的鏡頭,或是孩子看到父母性生活的場景,這些時刻都是進行/性/教育的好時機。
其次,反覆跟孩子強調,要守好自己身體的邊界
從孩子一兩歲時,就要告訴孩子自己的私密部位有哪些,這些部位是別人不能碰的,就算是爸爸媽媽也要經過TA的允許。
同時,也要告訴孩子,ta自己也要遵守這個規則,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第三,務必要告訴孩子,如何應對侵害者的威脅
有些孩子身體受到侵犯之後,之所以不敢告訴家人,就是因為侵害者的威脅。
有些侵害者會威脅孩子,如果你告訴你爸媽,我就會殺了你。
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喜歡誠實的孩子,在外邊發生了任何讓他感覺不舒服的事,都要跟爸爸媽媽說。因為不管發生什麼,爸媽都會愛你。只有父母知道TA身上發生了什麼,才知道如何保護TA,幫助TA。
最後,如果侵害者是老師,鼓勵孩子要勇敢的說出來
這些年曝光了不少無德老師侵害孩子的事件,這裡單獨提出來,是要家長警惕,並且提醒孩子,如果老師是壞人,不要害怕,要告訴父母,因為父母會不顧一切的保護TA。
此時家長萬萬不可抱有息事寧人的態度,不管這老師教學上有多優秀,只要TA侵害了孩子,請以孩子的身心健康為主,一定要給孩子討回一個公道。並且讓更多人知道這老師是個壞人,避免這種無德老師,再去侵害別的孩子。
寫在最後
儘管這些年整個社會對/性/侵未成年人這件事越來越重視,不管是從立法還是教育方面,都採取了一些措施。但這些案件並沒有減少,他們是切切實實存在的。
壞人的手,不會因為孩子年紀小就收回,也不會因為孩子的性別而放棄。
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是,讓孩子擁有辨別侵害行為的能力,並且有勇敢求救的勇氣。
當然,沒有/性/教育,孩子也能長大,但有了性教育,孩子的成長會更有保障,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