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駒一首歌諷刺了娛樂圈,說的一句話現在依然諷刺著華語樂壇

2020-12-15 安否12

黃家駒一首歌諷刺了娛樂圈,說的一句話現在依然諷刺著華語樂壇

1990年Beyond推出了主打歌《俾面派對》,俾面派對在粵語裡是給點面子參加派對的意思,在這首歌裡面黃家駒赤裸裸的諷刺了香港娛樂圈的浮華作風,在香港,歌手不唱歌,音樂人不作曲,每天就是參加宴會派對和綜藝節目,所謂的新專輯,就是把歐美、日本的歌稍作改變,翻唱一遍。

娛樂公司對明星的偶像化包裝和運作使唱片公司反倒成了擺設,歌手再也不是依靠唱片銷量存活,對此,黃家駒表達了他的強烈不滿,但是正應了現在的一句話,我就喜歡看你不滿又打不倒我的樣子。

黃家駒認為香港人就要有香港人的樣子,香港人就要有香港人的歌,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Beyond的樂迷們發現,Beyond的音樂開始有了些微妙的變化,從以前的歐美重金屬音樂關注個人情感批判表達的方式轉化為對世界的關注,他們開始對世界,對人生表現出來了更大的更多的熱切和關懷。

這次轉變對於Beyond來說是巨大的,這是憑藉搖滾出道的Beyond樂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只到現在都不斷有人說Beyond背叛了搖滾,開始走上博愛和勵志路線,也有人說這是Beyond對於香港樂壇的妥協之舉,畢竟香港人不喜歡搖滾音樂。

他們的此次轉變是他們從港臺音樂慣有的傷春悲秋與個人情懷之中跳了出來,而那個時候能達到這種地步的港臺音樂人只有羅大佑和鄭智化。

羅大佑撕破了靡靡之音的虛假薄紗,帶領臺灣流行音樂走向毫無前例的批判與省思風潮,針對民族、時局、傳統、社會,進行前所未有的批判。而鄭智化則代表了人文,清醒的自我以及透徹的世俗,他勇於反抗,兼懷同情,保持憤怒,充滿關懷,尖銳又充滿力量。

而Beyond則少了尖銳,顯得更加博愛一些,追求理想崇尚自由,反映社會現狀和時事則成了Beyond歌曲中的主題,而我們現在聽到的很多歌曲就出在這一個時期。

1991年對於Beyond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作為香港世界宣明會的代言人,2月,前往東非的肯亞做親善訪問,他們在肯亞主要探訪學校和醫院,然而那裡的情況還是遠遠的想像,由於常年的戰爭肯亞的孩子,警惕性都特別的強,Beyond的成員剛一到,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看著這幾個陌生人,因為語言不通,互相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正當大家發愁的時候,黃家駒問翻譯:「愛和平,怎麼說?」

十分鐘,只用了十分鐘《AMANI》的副歌就出來了,AMANI是和平,NAKUPENDA代表愛,NAKUPENDA WE WE意思是我們愛你,TUNATAKEN WE WE則是我們需要你,因為旋律容易上口,歌詞也簡單,很快孩子就接受了這首歌,接受了他們。

這些小孩很需要幫助,Beyond的成員甚至準備收養一些小孩,從肯亞回到香港後,Beyond的身影頻繁的出現在各大慈善活動上,Beyond甚至還專門成立了第三世界基金,聽到些社會上的東西,就有不由自主得被吸引。

肯亞之行是Beyond樂隊的又一次轉變,也是黃家駒的創作眼光從香港傾注到了社會,也是他後期作品產生了徹底的蛻變,黃家駒的歌曲,越來越開始關注社會,關注世界。

而這一切的轉變是黃家駒更加確定香港沒有樂壇,香港沒有有真正的音樂,香港人聽的是歌而不是聽音樂,所以他認為香港出不了崔健,也出不了羅大佑,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那個時候的黃家駒及其羨慕在內地的崔健和在臺灣的羅大佑,那該是怎麼樣的自由環境才能塑造出他們的音樂風格,後期黃家駒夢想成真去往了內地和臺灣,只是卻敗興而歸,無奈之下轉戰當時亞洲音樂文化最燦爛的日本,就此斷送了生命,當然,這是後話,這裡我們不在細說。

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這句話一出口,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音樂在當時香港,只是為明星做包裝的漂亮外衣,對很多明星來說,唱歌只是讓人認識自己的手段,唱而優則演,則是香港娛樂圈一貫的套路,真正單純唱歌的歌手很少。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說出來又是一回事,有時候鮮花和掌聲,就像一種毒品,一旦你嘗試過那種被人追捧的滋味,就會上癮,然後迷失自我。很多明星為了維護這種所謂光環,反過來討好粉絲的例子也不少,反正很多的時候藝人眼中,粉絲是可以利用的,用廢了,再換一波就好了。

黃家駒可能沒有想到他當年的觀點可以用到現在的整個華語樂壇,30年過去,就像一個輪迴,當年的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如果他還活著,可能會感慨,華語音樂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現今的華語樂壇,音樂人更熱衷於參加綜藝,當導師,當評委,還有演戲,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不想當好演員的歌手不是一個好的音樂人,歌手排電影,拍電視劇的不在少數,甚至有的還親自操刀上陳當導演,這仿佛是一種潮流,你看連周杰倫、林俊傑、李健等不斷的參加綜藝節目。

當歌手容易,這些年見過太多的漢化原創歌手,裁縫原創歌手,他們一樣功成名就,賺著大把的錢,有名有利,何樂而不為,有了名氣什麼綜藝啊,節目啊,活動啊賺起錢來更是給流水一樣。

無論是承認不承認,這就是現狀,經歷了眾神之後就是群魔亂舞,當年我們也不否認沒有真正在做音樂的人,有,而且還不少,但是想到樂壇龐大的基數卻顯的稀有,而且這個時代沉默往往意味著被遺忘,沒有幾個人像樸樹和許巍不管什麼時候歸來,依然是少年。更多的是要不沉淪,要不消失。

相關焦點

  • 黃家駒當年的一首歌,諷刺了香港娛樂圈,現在諷刺了整個華語樂壇
    在當時,那個網絡不發達的年代,他們就已經在很有名氣了,甚至他們的歌傳到了世界各地。可以說黃家駒是很有音樂天賦的,他並沒有籠統的學習過音樂的知識,很多時候都是靠自己摸索,但是卻創作了很多深入人心的歌,這些經典到現在也能經常聽到。黃家駒很早就察覺到了香港娛樂圈裡有著很大的問題,公司和藝人對於音樂似乎都沒有什麼追求。
  • 1990年,黃家駒的這首歌諷刺整個港娛,現在諷刺的是整個華語樂壇
    黃家駒的名字對於很多90後來說是難以忘記的名字,尤其是當年他和整個Beyond樂隊帶來的那些經典歌曲,直到現在依然讓人忍不住循環播放。可在看現在的樂壇,很多所謂的歌手都是被「粉絲經濟」撐起來,真正能夠做到單曲循環的沒有幾個。
  • 當年黃家駒為什麼說:「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也許有人會說,我管你是原創還是改編,只要有好歌給我聽就行,外國有好音樂,歌星翻唱過來給我們聽,這不是好事嗎?其實,將外國好歌改編過來唱,確實也有其道理,無可厚非。但是,這要有個度。如果一個地方淪落到沒有自己原創的音樂,完全靠改編來支撐樂壇時,淪落到音樂獎項全都發給翻唱的歌星時,淪落到對本土的原創音樂絲毫不加重視,並且給予打擊時,那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所以黃家駒對於當時的香港樂壇缺乏原創並以翻唱和改編作品為主而感到不滿。
  • 很多人說,黃家駒是死後才成名的,你贊同嗎?
    Beyond樂隊的這次內地之行可以說是失敗了,現在很多人說是因為當年的觀眾還不太容易接受粵語歌曲,其實這是不成立的,那個時候的張國榮、譚詠麟、四大天王很多歌曲都是粵語歌曲,就連去香港發展的北京女孩王菲也唱了很多粵語歌,這些歌手當時在內地都很火。
  • 如果當年黃家駒沒有去日本……如今的華語樂壇應該是這樣子吧
    beyond在短短數年期間便寫出了幾百首歌,我們現在所聽到的歌曲,是經過黃家駒整理發表出來的,還有很多音樂demo其實沒有正式發表,比如《紐幾內亞》《怨曲demo》《長城demo》《遙望demo》等等,這些音樂demo成了黃家駒的一首首遺憾。
  • 被黃家駒扔掉的一首歌,被撿回填詞後卻成為了一首經典歌曲
    被黃家駒扔掉的一首歌,被撿回填詞後卻成為了一首經典歌曲。說起國內的搖滾樂隊,就不得不提Beyond樂隊,即使靈魂人物主唱黃家駒去世20多年後的現在,他們創作的無數經典作品依然影響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如果說那個樂隊在華人之中受眾最多無意就是Beyond,多少年輕人收到Beyond的影響學習吉他,多少支樂隊深受Beyond的影響。一曲《光輝歲月》至今流傳不休,出現在許多選秀類的舞臺上,出現在街邊的流浪歌手口中,出現在KTV的熱門點歌榜單上……一首多年的老歌,有著不輸於任何新歌的成績,而且一直如此。
  • 《俾面派對》只有黃家駒敢唱,但除了家駒只有他敢寫卻沒人敢罵
    香港樂壇早年稱當紅歌手為紅歌星。怎樣才能成為紅歌星,就是必須有極流行熱門歌曲,所謂Top Hit的,就是紅歌星!熱門歌越多,歌星便越紅。現在,紅歌星的定義,似乎要改一改了。因為很多很紅的歌星,都沒有什麼熱門歌,新唱片出來,主打歌到處播,傳媒極力催谷宣傳,但往往幾星期不到就已經聲渺音沉,再也聽不見。這類曇花一現的歌,算不算流行過?真難說。沒有熱門歌的歌星,卻見報率奇高。電視上天天是他們的身影。以在傳媒曝光率來看,的確是紅人。可是沒有紅作品的紅人,這在早年的香港樂壇是前所未有的!只有如今這個時代才會有這樣的人出現。
  • 從窮人家的小孩,到當紅巨星,黃家駒的一生都在為音樂拼搏
    王菲的成名作《容易受傷的女人》、任賢齊的《傷心太平洋》、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梅豔芳的《夕陽之歌》、陳慧嫻的《千千闕歌》。除了歌詞之外,基本都是在剽竊!可是,卻很受市場大眾的歡迎,翻唱風在1990年-1991年達到高潮。在那段時間,有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中島美雪養活了半個香港音樂圈」。
  • 1991年的華語樂壇有多「恐怖」?每一首放到現在都是金曲!
    有人說:90年代的華語樂壇是神仙打架,每年都會湧現出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而現在的華語樂壇是小丑爭鋒,偶爾出一兩首佳作也只是曇花一現。事實也確實如此,特別是1991年的華語樂壇,大家知道「恐怖」到什麼程度嗎?可以說每一首放到現在都是金曲,今天小編就為各位盤點一下。
  • 被批炫富、博眼球、吃老本的楊臣剛,25歲憑一首歌狂賺1.7億
    娛樂圈就是一個圈,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被困住。這個圈容納的人數是有限的,無數的人靠機遇一夜爆紅擠進圈子,也有無數的人過氣慢慢地淡出了圈子。 蕭伯納曾經說:「生活中有兩個悲劇。一個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另一個則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滿足。」
  • 黃家駒被迫寫了一首關於「性」的歌,一句話說出了中國人的通病
    1988年,beyond發行了一張專輯《現代舞臺》,裡面有一首歌叫《赤紅熱血》,該作品的詞曲創作者均為黃家駒。《赤紅熱血》和家駒寫的其他歌完全不同,這是一首「Dance Beat」的歌,其實了解家駒的知道,他基本上是非常抗拒寫這樣風格的歌曲,但是在樂壇上想要屹立不倒,某些時候必然還是需要迎合歌迷口味,迎合大眾市場。
  • 周杰倫當年被金曲獎套路後寫這首歌來諷刺,尷尬的是結果火了16年
    周杰倫大家都很熟悉了,華語樂壇的原創型歌手,他在華語樂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代人心中的青春偶像,而且他從出道到現在獲獎無數,最佳歌手,最佳專輯,最佳作曲人等幾乎是各個獎項包攬其中,周杰倫獲得的臺灣金曲獎無數,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他和臺灣金曲獎有一段不得不說的恩怨。
  • 1991年的華語樂壇到底有多「恐怖」?每一首放到現在都是金曲!
    有人說:90年代的華語樂壇是神仙打架,每年都會湧現出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而現在的華語樂壇是小丑爭鋒,偶爾出一兩首佳作也只是曇花一現。事實也確實如此,特別是1991年的華語樂壇,大家知道「恐怖」到什麼程度嗎?可以說每一首放到現在都是金曲,今天小編就為各位盤點一下。
  • 黃家駒: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很快,第二張專輯《秘密警察》發行,相較第一張專輯在銷量上有很大的進步,其中一首《大地》得到了世人極大的肯定,這時候的beyond即將走向成功。這首歌的火爆給了Beyond極大的信心進行下一步的創作。熱衷音樂的黃家駒珍惜每一次創作的機會,他似乎有太多的話想在音樂裡說,於是每一首歌曲都像是和這個社會的一次對話。
  • 在華語樂壇公認的最好聽的五首歌,劉德華僅上榜一首!
    本文由娛樂通知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在華語樂壇公認的最好聽的五首歌,劉德華僅上榜一首!眾所周知,如今的華語樂壇雖然呈現出了一片繁華的景象,但是要說起一些被公認的最好聽的歌曲,還是寥寥無幾,估計真能夠稱得上華語樂壇經典歌曲的,就要數八九十年代的歌吧。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華語樂壇公認的最好聽的五首歌,不知道裡面有沒有你喜歡的呢?
  • 黃家駒《海闊天空》:一首歌讀懂人生,可以唱一輩子
    香港樂壇30年,既有香港音樂的風雨史話,也有很多人共同的青春旅程。每一首從心上經過的粵語歌曲,都像是一封潛藏在時光下的情書。有一個人,對香港樂壇的影響卻舉足輕重。張學友說沒有他,就沒有所謂的四大天王;周潤發說沒有他,自己根本不會去聽音樂;羅大佑說,香港樂壇除了他沒有真正的音樂人……這個人,就是黃家駒。
  • 華語樂壇完了?年度十大金曲都是抖音神曲
    我們一起看一看星途年度十大金曲,它們分別是:《一曲相思》、《綠色》、《心如止水》、《往後餘生》、《知否知否》、《等下一個他》、《像魚》、《100萬個可能》、《那女孩對我說》和《落》。除了知否知否的演唱者胡夏和鬱可唯,其餘的都是網絡歌手。而且大家一定也發現了,這些金曲實際上就是這一年的抖音神曲。
  • 紀念黃家駒的歌,那麼他的哪些歌值得我們紀念呢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紀念我們的天空》也稱作是《我們的天空》這首歌,這首歌是由Beyond的狂熱粉絲黃藝明所演唱的作品。這首歌的創作目的非常的簡單,就是為了紀念和懷念黃家駒而創作的。這首歌是由單行線譜曲、作曲,Sanmuel填詞的。歌詞都是由Beyond的歌曲名所組成的,是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意義的懷念黃家駒的歌曲。
  • 一首《不見不散》,Beyond成員致黃家駒的歌,Beyond解散「前奏」
    確實,這是一支偉大的樂隊,在樂壇上留下難以超越的成就,也激勵著許許多多彷徨在路上的人們,而這支樂隊最終還是解散了。侃侃小編本期來解說著一首《不見不散》,談談Beyond解散」前奏「。Beyond曾經是一支無名小卒樂隊,在當時情歌流行音樂盛行的香港,非情歌的搖滾風格樂隊,在那個時代是很難生存下去的,何況還是創作型的Beyond。
  • 以黃家駒的影響力,當時他在香港樂壇的地位高嗎?
    黃家駒已經遠離我們了,但是他的歌曲卻一年比一年紅,在很多大型音樂類節目上,每當有人翻唱家駒的歌時,必然又會讓這首歌再次在街頭巷尾響徹一段時間。比如鄧紫棋翻唱黃家駒的《喜歡你》,又才造成了一次全民K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