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駒當年的一首歌,諷刺了香港娛樂圈,現在諷刺了整個華語樂壇

2020-12-20 小曼談大國科技

提起黃家駒,大家都應該有所了解吧。在很多小夥伴的心中,應該都有為他惋惜過,他也是很多人的意難平。

很多人都安慰自己,是因為上帝也想聽他的歌聲,所以又讓他回到了天上,也許只有這樣的說法,才能讓心裡不那麼難受。

黃家駒1964年生於香港,是Beyond主唱和創隊成員,他從小就對搖滾樂非常感興趣。在畢業之後,他做了很多種工作,但是都是和搖滾樂無關的。

17歲的黃家駒在鄰居搬家時,無意中撿到了一把木吉他,這是他接觸到的第一個樂器。然後開始了他的歌手生涯,他經常出沒在地下樂隊,因為他的技術不好所以經常會被隊友調侃,他開始發奮苦練吉他技術。

在80年代初期,在經過別人介紹之後,與葉世榮他們認識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就一起討論成立了Beyond樂隊,這就是樂隊剛開始成立的樣子。在當時,那個網絡不發達的年代,他們就已經在很有名氣了,甚至他們的歌傳到了世界各地。

可以說黃家駒是很有音樂天賦的,他並沒有籠統的學習過音樂的知識,很多時候都是靠自己摸索,但是卻創作了很多深入人心的歌,這些經典到現在也能經常聽到。

黃家駒很早就察覺到了香港娛樂圈裡有著很大的問題,公司和藝人對於音樂似乎都沒有什麼追求。通用手段就是將日本的爆火的曲譜搬運來,在填上華語歌詞,然後就對外宣稱這是自己創作的新歌。

稍微關注樂壇的人應該都聽說過「中島美雪養活了半個娛樂圈」這句話,這是在諷刺上述的現象。很多專業的音樂創作人都選擇了參加綜藝,把自己嫖娼的音樂領域丟棄了,中國的音樂也因此一直都沒有什麼起色。

黃家駒是原創主義者,無論是作曲還是寫詞,都堅持自己的想法。他不只局限於感情,還會寫關於和平、理想、世界,雖然他的歌比較難唱,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都喜歡他。

他被奉為殿堂級音樂家並不是無釐頭的,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其實不僅僅是香港樂壇,內地也是如此,表面看著光鮮亮麗,其實內裡已經腐朽不堪。

1990年,Beyond就發布了一首歌《俾面派對》,這在粵語裡的意思是給別人面子而參加派對,整首歌的歌詞也都是在不留情面的諷刺娛樂圈的名利作風。

當時的香港現狀就是歌手不想著如何把歌唱好,演員不想著如何把戲演好,製作人都不想著如何把作品創作好。大家都想著參加綜藝活動或者派對,大家都為了掙快錢,絲毫不在意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妥之處。

其實不止是Beyond不看好當時的作風,還有陳奕迅也是,他當時發表的作品《浮誇》,何嘗不是這個想法呢?

黃家駒一直都在堅持自己的想法,從不苟同照搬的做法。他認為作為歌手,歌曲應該有自己的風格,與此同時他的作品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眼界也沒有以前拘束,逐漸的開闊起來了。

隨著黃家駒態度的轉變,他的歌也被更多的人喜愛了。很多人不僅僅是在聽歌,還有在聽人生哲理,黃家駒便是導師,這也是他被那麼多人惦記在心裡的原因。

但是如今的娛樂圈還是那麼浮華,很多人的心思並不在創作身上,甚至有些人進娛樂圈根本就是為了撈錢,優秀的作品顯得愈發難得。

這些行為已經形成了潛規則,其實短時間很難再做出什麼改變了。如今的娛樂圈最看重的就是流量,才華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很多明星都是空有其表而無內裡的空殼,即便自己的作品並不優秀,但是卻有大批粉絲爭搶著買單。希望娛樂圈的風氣能早日振作起來吧。

相關焦點

  • 黃家駒一首歌諷刺了娛樂圈,說的一句話現在依然諷刺著華語樂壇
    黃家駒一首歌諷刺了娛樂圈,說的一句話現在依然諷刺著華語樂壇1990年Beyond推出了主打歌《俾面派對》,俾面派對在粵語裡是給點面子參加派對的意思,在這首歌裡面黃家駒赤裸裸的諷刺了香港娛樂圈的浮華作風,在香港,歌手不唱歌,音樂人不作曲,每天就是參加宴會派對和綜藝節目,所謂的新專輯,就是把歐美、日本的歌稍作改變,翻唱一遍。
  • 1990年,黃家駒的這首歌諷刺整個港娛,現在諷刺的是整個華語樂壇
    黃家駒的名字對於很多90後來說是難以忘記的名字,尤其是當年他和整個Beyond樂隊帶來的那些經典歌曲,直到現在依然讓人忍不住循環播放。可在看現在的樂壇,很多所謂的歌手都是被「粉絲經濟」撐起來,真正能夠做到單曲循環的沒有幾個。
  • 如果當年黃家駒沒有去日本……如今的華語樂壇應該是這樣子吧
    當時的信息技術並不像今天這麼傳播得這麼迅速,早在6月23日的時候,黃家駒就已經出了意外,從高達數米的舞臺上跌落下來,頭部著地,昏迷了一個星期之後,便撒手人間了。一個星期之後,噩耗才傳至香港,整個香港為之震驚。
  • 當年黃家駒為什麼說:「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但不同的是,黃家駒一直致力於做原創音樂,由始至終都是超這個方向發展。因為當時的香港樂壇很多都是靠翻唱外國的音樂,或者是用國外的曲調,填上中文詞,然後再由當時比較有熱度的明星演唱的,所以會有很少人注重原創的音樂。也許有人會說,我管你是原創還是改編,只要有好歌給我聽就行,外國有好音樂,歌星翻唱過來給我們聽,這不是好事嗎?
  • 很多人說,黃家駒是死後才成名的,你贊同嗎?
    Beyond樂隊的這次內地之行可以說是失敗了,現在很多人說是因為當年的觀眾還不太容易接受粵語歌曲,其實這是不成立的,那個時候的張國榮、譚詠麟、四大天王很多歌曲都是粵語歌曲,就連去香港發展的北京女孩王菲也唱了很多粵語歌,這些歌手當時在內地都很火。
  • 以黃家駒的影響力,當時他在香港樂壇的地位高嗎?
    黃家駒已經遠離我們了,但是他的歌曲卻一年比一年紅,在很多大型音樂類節目上,每當有人翻唱家駒的歌時,必然又會讓這首歌再次在街頭巷尾響徹一段時間。比如鄧紫棋翻唱黃家駒的《喜歡你》,又才造成了一次全民K歌熱。
  • 遼寧有那英,臺灣有羅大佑,香港有黃家駒,而廣西有她!
    但不管大家喜不喜歡那英,她的成績就擺在那裡,她是內地樂壇數一數二的女歌手,在內地樂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那英在90年代的內地樂壇,絕對是個大姐大級別的人物。樂壇的名聲與地位已經沒有人能超越他,羅大佑寫出了一個時代的輓歌,從諷刺社會的搖滾到追溯光陰的美好,充滿了對社會的反思人文的思考。羅大佑之所以被忽視,是因為他的歌太大偏向社會,個人情感的東西少一些,歌迷也少,但是論高度論成就毫無疑問的第一。
  • 《俾面派對》只有黃家駒敢唱,但除了家駒只有他敢寫卻沒人敢罵
    香港樂壇早年稱當紅歌手為紅歌星。怎樣才能成為紅歌星,就是必須有極流行熱門歌曲,所謂Top Hit的,就是紅歌星!熱門歌越多,歌星便越紅。現在,紅歌星的定義,似乎要改一改了。因為很多很紅的歌星,都沒有什麼熱門歌,新唱片出來,主打歌到處播,傳媒極力催谷宣傳,但往往幾星期不到就已經聲渺音沉,再也聽不見。這類曇花一現的歌,算不算流行過?真難說。沒有熱門歌的歌星,卻見報率奇高。電視上天天是他們的身影。以在傳媒曝光率來看,的確是紅人。可是沒有紅作品的紅人,這在早年的香港樂壇是前所未有的!只有如今這個時代才會有這樣的人出現。
  • 周杰倫當年被金曲獎套路後寫這首歌來諷刺,尷尬的是結果火了16年
    周杰倫大家都很熟悉了,華語樂壇的原創型歌手,他在華語樂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代人心中的青春偶像,而且他從出道到現在獲獎無數,最佳歌手,最佳專輯,最佳作曲人等幾乎是各個獎項包攬其中,周杰倫獲得的臺灣金曲獎無數,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他和臺灣金曲獎有一段不得不說的恩怨。
  • 從窮人家的小孩,到當紅巨星,黃家駒的一生都在為音樂拼搏
    從一個無名小子,到香港樂壇的巨星、beyond樂隊的領唱,黃家駒的人生堪稱精彩、榜樣。可惜的是,1993年,黃家駒認為香港沒有音樂的土壤,帶著自己的吉他樂隊去了日本發展。因為一場演出事故,他的頭部著地,6天過後去世,他那滄桑的聲音也停留在了1993年。對於此事,很多人至今想起來都感覺很難過。
  • 1991年的華語樂壇有多「恐怖」?每一首放到現在都是金曲!
    有人說:90年代的華語樂壇是神仙打架,每年都會湧現出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而現在的華語樂壇是小丑爭鋒,偶爾出一兩首佳作也只是曇花一現。事實也確實如此,特別是1991年的華語樂壇,大家知道「恐怖」到什麼程度嗎?可以說每一首放到現在都是金曲,今天小編就為各位盤點一下。
  • 《海闊天空》成為絕唱,是Beyond當年的境遇,亦黃家駒心境的寫實
    如果你喜歡Beyond的歌,那麼一定聽過《海闊天空》這首金曲,也是Beyond樂隊最具有色彩的一首歌,看著簡簡單單的一首歌,裡面卻包含著一代歌才黃家駒短暫又輝煌的一生所經歷的一切,寫實了Beyond樂隊當年的境遇。
  • 1991年的華語樂壇到底有多「恐怖」?每一首放到現在都是金曲!
    有人說:90年代的華語樂壇是神仙打架,每年都會湧現出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而現在的華語樂壇是小丑爭鋒,偶爾出一兩首佳作也只是曇花一現。事實也確實如此,特別是1991年的華語樂壇,大家知道「恐怖」到什麼程度嗎?可以說每一首放到現在都是金曲,今天小編就為各位盤點一下。
  • 1985年紅磡之夜,一首歌串起了整個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
    這就是當年香港娛樂圈的精神與情義。而這場群星閃耀的音樂盛典也註定載入華語流行音樂史。  它,就是在紅磡體育館舉行的TVB「1985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  在這場頒獎禮上,「歌隱」林子祥炸裂般的十分鐘升調串燒《十分十二寸》,引領了「歌曲串燒」的風潮。
  • 被批炫富、博眼球、吃老本的楊臣剛,25歲憑一首歌狂賺1.7億
    次年,楊臣剛憑藉這首歌上了春晚。《老鼠愛大米》就像一股無法抵擋的龍捲風,席捲了無數的聽眾,衝擊了整個華語樂壇,也將故事的主角推向悲劇性的高潮。 瘋狂的蔓延時期 2004年,楊臣剛作詞作曲並演唱的《老鼠愛大米》像一個轟炸能力和範圍都極強的炸彈,迅速佔領了當時的華語樂壇。
  • 被黃家駒扔掉的一首歌,被撿回填詞後卻成為了一首經典歌曲
    被黃家駒扔掉的一首歌,被撿回填詞後卻成為了一首經典歌曲。說起國內的搖滾樂隊,就不得不提Beyond樂隊,即使靈魂人物主唱黃家駒去世20多年後的現在,他們創作的無數經典作品依然影響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一曲《光輝歲月》讓多少艱苦奮鬥的年輕人,曾在寂寥的深夜痛苦,一曲《光輝歲月》鼓勵了許多喪失鬥志的年輕人,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懂,有時候一首歌就是激勵人的良藥。這首歌是黃家駒南非領袖曼德拉的歌曲,同樣也是反映自己對夢想和自由的嚮往,他唱給了很多人聽,也是寫給所有人的歌曲。
  • 日本國寶級歌星中島美雪,真的是她養活大半個華語樂壇?
    中島美雪是日本國寶級的歌星,為何總說她是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的人呢?其實這種說法有道理也沒道理,有道理的是,我們確實看到了很多非常經典的老歌都是翻唱於她創作的歌曲。從某個角度來說,中島美雪的歌確實對華語樂壇貢獻了很多,很多歌手依靠翻唱她的歌曲而走紅,甚至有些翻唱的歌曲成為其代表作品,不得不說翻唱歌曲所帶來的收穫是強大的。不過,縱觀整個華語樂壇,在90年代左右翻唱日本歌曲曾達到了一個頂峰時期。
  • 周杰倫當年被金曲獎套路後創作了一首歌來諷刺,沒想到火了15年
    周杰倫當年被金曲獎套路後創作了一首歌來諷刺,沒想到火了15年。作為中國華語樂壇難得的創作型人才,周杰倫的歌曲一直在大眾傳唱度頗高。在第二年他就寫了一首歌來反應這次事件,歌詞中提到「我告訴外婆,我沒輸不需要改變。」確實,《八度空間》能得到五項提名說明它是非常優秀的,但這麼多提名卻一個獎項也沒得,著實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表哥說不要覺得可惜,這只是一場遊戲。」這句則暗指金曲獎只是「遊戲」,說明他已經不再期待金曲獎,不再信任了。
  • 華語樂壇最強音,整個娛樂圈的大佬都在臺下聽他唱,還為他打拍子
    導讀華語樂壇最強音,整個娛樂圈的大佬都在臺下聽他唱,還為他打拍子他是華語樂壇最強音,還有個「天生奇喉」的外號,他就是林子祥。一個時代的標誌性人物,很多娛樂圈的大佬們都要對他恭恭敬敬的,他的地位是在娛樂圈不可撼動的,有一大批追求他的粉絲,大家都很尊敬他。林子祥是香港樂壇高音方面很厲害的男歌手之一,他天生有一副極具衝擊力和爆破力的嗓音,換句話說就是歌喉特別「嗆」,幾乎無法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