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1967年出生於遼寧瀋陽,流行樂女歌手及演員。關於那英,網上有很多負面的評價,罵她的黑她的都有。但不管大家喜不喜歡那英,她的成績就擺在那裡,她是內地樂壇數一數二的女歌手,在內地樂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那英在90年代的內地樂壇,絕對是個大姐大級別的人物。
她的嗓音具有磁性和爆發力,無論是早期的《山不轉水轉》到後來的《徵服》,她的所有歌曲在不同環境中播放都很有流行度,《徵服》《白天不懂夜的黑》《不能沒有你》《一笑而過》等歌曲也被傳唱至今。
羅大佑,1954年出生於臺灣臺北,是臺灣苗慄縣客家人,是數一數二的創作歌手及音樂人。羅大佑是著名鼎鼎的音樂教父,他的童年已寫進教科書中,他的東方之珠等等都唱響非凡。
樂壇的名聲與地位已經沒有人能超越他,羅大佑寫出了一個時代的輓歌,從諷刺社會的搖滾到追溯光陰的美好,充滿了對社會的反思人文的思考。
羅大佑之所以被忽視,是因為他的歌太大偏向社會,個人情感的東西少一些,歌迷也少,但是論高度論成就毫無疑問的第一。
黃家駒,1962年出生於香港,原創音樂人、搖滾樂隊Beyond主唱。家駒是一個學歷不高,只有高中學歷。而且黃家駒也不是音樂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憑著對音樂的熱愛,就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說是天才也不為過。
他創作的作品很有世界觀,簡單的旋律、激昂的歌詞,讓另類的主題和動聽的旋律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起,讓人聽後能夠激發昂揚的鬥志。有家駒的BEYOND,每一首歌都是經曲,是勵志的篇章,是唯一不靠情情愛愛呻吟而取得巨大成功的組合!
十多年了,港臺,大陸,甚至整個亞洲沒有一個組合能達到當年BEYOND的水準。黃家駒已經去世22年了,曾經美國著名NNT雜誌評出的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其中包括第一個是李小龍,第二個是黃家駒。
魂斷日本富士山,淚灑香港將軍澳,世間縱有千萬曲,人間再無黃家駒。以前聽黃家駒單單只是為了聽歌,現在黃家駒這三個字是一種精神!
梅豔芳,1963年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西合浦,歌影雙棲發展藝人,被後人稱為「香港的女兒」! 1982年,梅豔芳以低沉沙啞的嗓音演唱了一首《風的季節》,一舉奪得第一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的冠軍。
梅姐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香港演藝協會的女會長,她一直熱衷於為演員、演繹事業發展盡心盡力!
除開歌壇魅力,梅姐24歲就憑《胭脂扣》拿到臺灣金馬和香港金像雙料影后。其中1992年與周星馳合作的《審死官》在當年就收穫了近5000萬的票房,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記錄。
我想梅豔芳也不是用幾句話就能描述的,如果真要描述她的偉大,我想也只有四個字足以形容她傳奇的一生:風華絕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