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榮:匠心有傳承 鋼絲擰成繩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少則幾十根,多則上百根,細如髮絲的鋼絲,如何做成一根鋼絲繩?每根鋼絲繩的強度、韌性、使用壽命該如何精準控制?從一竅不通的門外漢到自學成才的行業專家,52歲的貴州鋼繩(集團)有限公司二分廠技術員、高級技師周家榮,已經和鋼絲繩較了30多年的勁。

初中畢業後,周家榮做過泥匠,挑過沙石,賣過大米,19歲那年進入貴州鋼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二分廠鋼絲繩製造車間上班。進廠後,周家榮勤奮好學、善於鑽研,一有機會就站在老師傅身後,觀察他們的操作,學習規範化動作。周家榮負責股繩工序,要把幾十根鋼絲組合、排列到一塊兒,還得講究粗細搭配,每層都不一樣,一旦出錯,生產出來的鋼絲繩就報廢了。工作難度不小,但細心的周家榮從未出過岔子。

因為表現突出,工作剛滿4個月,周家榮便在同批職工中最先獨立上機操作,晉升為一線青年技術骨幹。「有機會,我還會向工程技術人員請教鋼絲繩接觸面、破斷拉力等理論知識。」在他看來,只有弄懂理論,再加上實際摸索,才能實現創新創造。

後來公司準備研發壓實股鋼絲繩,任務落到了周家榮身上。「之前的鋼絲繩,在跟滑輪接觸時,受力點少,接觸面小,磨損快,壽命短。」周家榮說,要改變這些屬性,難度著實不小。「鋼絲之間直徑和長度不同,張力有大有小,只能靠排列組合改變鋼絲繩的特性。組合好鋼絲,還得選擇合適的模具進行定型,避免鋼絲交叉亂套。」沒有捷徑可走,周家榮只能憑多年積攢的經驗手動調試,前後用了一個多月才攻克技術難點。由於操作技術精湛,周家榮先後參與神舟號飛船用鋼絲繩、「遼寧號」航空母艦用鋼絲繩、衛星用鋼絲繩等研發生產,參與修訂了30多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工匠精神,貴在傳承。從工作第二年起,周家榮便開始帶徒弟,他說:「光我一個人有技術哪行?懂技術的越多,咱們國家做鋼絲繩的底氣才越足!」2013年他創辦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理論培訓、實操演練等課程。30多年時間,他已帶出近百名徒弟,有36人得過省部級、行業、公司技能比賽表彰。「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只有全身心投入,人生才能出彩。」在今年公司新進員工的第一堂課上,周家榮這樣說。(記者 蘇濱)

來源:中工網

相關焦點

  • 貴州鋼繩(集團)有限公司二分廠技術員、高級技師周家榮——匠心有...
    從一竅不通的門外漢到自學成才的行業專家,52歲的貴州鋼繩(集團)有限公司二分廠技術員、高級技師周家榮,已經和鋼絲繩較了30多年的勁。初中畢業後,周家榮做過泥匠,挑過沙石,賣過大米,19歲那年進入貴州鋼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二分廠鋼絲繩製造車間上班。進廠後,周家榮勤奮好學、善於鑽研,一有機會就站在老師傅身後,觀察他們的操作,學習規範化動作。
  • 勞動者之歌|在一根鋼絲繩上爭毫釐
    生產航空用繩時,一根鋼絲繩有200多根細鋼絲,最粗的4毫米,最細的0.2毫米。」周家榮說,0.2毫米的鋼絲繩和頭髮絲差不多粗細,但生產它肩負著很重的責任,必須精益求精。  技能大師  周家榮從小生活在貴州鋼繩廠附近,目睹廠裡繁忙的場景,夢想有朝一日成為其中的一員。
  • 一課譯詞:擰成一股繩
    Photo by Victor Freitas from Pexels「擰成一股繩」,中文俗語,字面意思是「twist into a rope」,比喻彼此團結一致,像繩子一樣匯成同一股力量的行為(banded together like strands
  • 一課譯詞:擰成一股繩
    Photo by Victor Freitas from Pexels「擰成一股繩」,中文俗語,字面意思是「twist into a rope」,比喻彼此團結一致,像繩子一樣匯成同一股力量的行為(banded together
  • 麻花、麻花繩、鋼纜繩,都是怎麼擰成一股不會散的?
    還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紮成股的麻花辮是很容易鬆散的,中間有一點沒卡牢斷開,整個麻花辮就會鬆散。但我們知道麻繩是非常緊固的,即使中間有一點斷,也不影響其他部位的緊緊相擰。那麻繩是怎麼編的呢?再來看看麻花的生產線,或許能找到答案。
  • 將村民擰成一股繩
    通過向村幹部了解情況,到村民家挨家挨戶走訪,我和同事齊鵬彥很快達成共識: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增加村民之間相互了解,將村民擰成一股繩。拔河、打籃球、下象棋……一系列集體活動在村兩委的組織下陸續開展,村部的文化中心也熱鬧了起來。我們特意把來自不同村組的居民打亂後重新分組參加比賽。
  • 董睿 李全喜:靠什麼把產學研擰成一股繩
    原標題:靠什麼把產學研擰成一股繩(專題深思)   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之一,其實質是通過利益驅動把產學研各方擰成一股繩。那麼,怎樣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抑或說,靠什麼把產學研擰成一股繩?
  • 擰成「一根繩」 下好「一盤棋」 織好「一張網」
    擰成「一根繩」 下好「一盤棋」 織好「一張網」  ——雄關區努力開創法治宣傳教育新局面  本報記者 楊亮  今年以來,雄關區以普法教育為基礎,以推進依法治理為重點,以「民主法治社區(示範村)」創建為主線,不斷創新法治建設新環境。
  • 嬰兒遊泳館經營管理:6個步驟讓你的員工和你擰成1股繩
    這也就出現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可以看出你的團隊並沒有擰成一股繩!要知道,在嬰兒遊泳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下,如果員工和領導者不一心,並不全是為店鋪的利益考慮,這是很危險的! 那麼,如何讓員工和自己擰成一股繩,團結一心,共求發展呢?這6個步驟值得深入學習!
  • 非遺傳承人張國慶的繩編情結:傳承幸福中國結 編織祥和中國年
    1月7日,記者走進青羊區送仙橋社區的張國慶工作室,一眼便望見窗臺旁的木桌上擺放了各類編藝作品,老鼠、蝴蝶、鳥……今年66歲的張國慶自幼與繩編結緣,系統鑽研繩編技藝28年,她用幾根繩子、一根針線、一把剪刀、一隻打火機,以匠心傳承幸福中國結,編織祥和中國年!
  • 「微信群」能否將家與校擰成一股繩
    本該成為家長和老師之間融合溝通好幫手的微信群,怎麼變成了「壓力群」「衝突群」——  「微信群」能否將家與校擰成一股繩  光明日報記者 姚曉丹在教育漩渦中載沉載浮的雙方,應該如何攜手出發,新時代的家校合作,有範本嗎?  1 家長困惑:「一旦上學,永不下課」  新聞事件發生後,李黎曾在某調查網站就教師和家長孰是孰非隨機做了一個小小的投票,共收到3585份有效投票,其中認為「教師問題大」的為2600票,超過總票數的7成。
  • 都有哪幾種鋼絲安全繩?
    不鏽鋼安全繩是由多層鋼絲捻成股,以繩芯為中心繞成螺旋狀的繩,不鏽鋼安全繩由鋼絲、繩芯及潤滑脂組成。用於機械搬運物料時起到提升、牽引、拉緊和承載有作用。不鏽鋼安全繩的強度高、自重輕、工作平穩、不易驟然整根折斷,工作可靠。
  • 景泰藍鑑賞與傳承之十一姜亦波:匠心與傳承
    不過聽說這是國營大廠,很有前途,我就留下了。這一幹就是40年。」40年,姜亦波在車間裡當過工人,掐絲、點藍,各道工序都幹過;又在廠裡做過管理人員,做過部門經理。問起他這些年的心得,他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一個是匠心,一個是傳承」。他說,「匠心就是不論你做什麼事,你必須用心,必須踏踏實實地去做,今天是這樣,明天、後天也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
  • 把國企黨建經營「兩張皮」擰成「一股繩」
    面對新時代對國企基層黨建明確的新定位、提出的新要求,國有企業應積極探索基層黨建與生產經營管理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方法途徑,真正將「軟實力」轉化為「硬支撐」, 把「兩張皮」擰成「一股繩」, 奮力開創國企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通常而言,國企黨建經營「兩張皮」, 具體表現在對黨建工作重視程度不夠、黨建隊伍不強、謀划水平不高、考核運用不硬。
  • 胡海軍調研招商工作要求:凝聚一條心 擰成一股繩 下活一盤棋
    要擰成一股繩全速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各部門既要各司其職又要通力合作,通過提高服務效率、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等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掀起招商引資熱潮。要下活一盤棋全面推動招商引資工作,要心懷「一盤棋」的思想,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在牢固樹立大局觀和全局觀的同時,也要立足實際,切實統籌好長遠和當前的關係,科學智慧地考慮問題,策略擔當地解決問題。
  • 《金剛川》堪稱「催淚炸彈」,拍攝幕後:擰成一股繩,通過那座橋
    「從影片後面的字幕也能看到,劇組有五千多人,我們擰成一股繩,就像影片中孩子講的那樣,『我們都想通過這座橋』。」導演郭帆說,雖然《金剛川》是他和管虎、路陽合作,但越做到最後,特別是最後的成片,發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簡單區分開哪段是誰拍的。
  • 擰成一股繩迎頭趕上,實現「彎道超車」
    省委書記「三問」科技創新,黨委政府、市場主體、科技工作者紛紛表示——擰成一股繩迎頭趕上,實現「彎道超車」■ 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領導幹部要捫心自問,花了多少精力在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上面?
  • 「微信群」能否將家與校擰成一股繩?
    微信群的一點一滴都有被放大的危險,上海市楊浦區某小學二年級班主任李黎用「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形容自己的工作狀態,她告訴記者:「每天發通知、發作業之前都要想好措辭,很擔心一不留神就被截圖發出去」。本該團結在一起的家長和教師,本來有同一個目標的雙方,忽然之間變成了「拉鋸」的兩端,「大家勉力維持著表面的和平。無事則已,一旦有一點點衝突,就有可能釀成很大的矛盾,帶來嚴重的後果。
  • 味道昆明:匠心傳承 臭豆腐飄香
    呈貢臭豆腐非遺傳人李勇至今都沿用傳統手工藝製作臭豆腐。   經過在傳承中創新,有近700戶村民的呈貢七步場社區把從前自家餐桌上的臭豆腐通過煎、炸、煮、燉多種烹飪形式,發展成了「上得廳堂」的豆腐宴。如今,全社區13家豆腐宴餐廳日均能吸引5000食客前往消費。日前,七步場社區舉辦了以「品豆腐百味,揚非遺文化」為主題的豆腐文化節,更是把曾經僅在集市零售的小本生意升級到了文化旅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