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昆明:匠心傳承 臭豆腐飄香

2020-12-19 人民網

原標題:匠心傳承 臭豆腐飄香

  呈貢臭豆腐非遺傳人李勇至今都沿用傳統手工藝製作臭豆腐。

  呈貢七步場臭豆腐「聞之味臭,食之異香」。

  製作呈貢臭豆腐要把井水浸泡後的黃豆打碎。

  勾兌滷水和石膏。

  七步場社區舉辦的豆腐文化節。

  豆漿放入適量的滷水和石膏,攪勻後變成豆腐腦,這個過程叫點豆腐。

  豆漿冷卻後表面層形成豆腐皮。

  豆渣也可以做出美味又營養的菜餚。

  豐盛、美味的七步場豆腐宴。

  豆腐腦用紗布包裹,經過擠壓、收水變成板豆腐。

  昆明人說起去哪吃最道地的臭豆腐,總會津津樂道地說:「呈貢七步場。」

  經過在傳承中創新,有近700戶村民的呈貢七步場社區把從前自家餐桌上的臭豆腐通過煎、炸、煮、燉多種烹飪形式,發展成了「上得廳堂」的豆腐宴。如今,全社區13家豆腐宴餐廳日均能吸引5000食客前往消費。日前,七步場社區舉辦了以「品豆腐百味,揚非遺文化」為主題的豆腐文化節,更是把曾經僅在集市零售的小本生意升級到了文化旅遊的高度。

  呈貢七步場古名渠卜場,諧音為七卜場,彝語意為產稻穀的凹子,有大小二塘子。為取豐收快樂之意,清初曾名為豐樂村,後改為七步場。七步場人除世世代代辛勤耕種勞作之外,還精於一門手藝——手工製作臭豆腐。

  七步場手工製作的臭豆腐質地細膩,聞之味臭,食之異香,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據1992年版《呈貢縣誌》記載,「明洪武年間,七步場生產板豆腐、滷腐、臭豆腐,興盛時加工豆腐者一二百戶,名馳四鄉……除省內銷售外還遠銷中國香港、尚比亞、坦尚尼亞等地。」

  幾百年過去了,在如今的七步場,仍然可以看到人們沿用傳統手工藝製作臭豆腐。

  來到七步場社區,呈貢臭豆腐非遺傳承人李勇和兒子李志剛開的豆腐宴餐廳——保記豆腐宴很是受人歡迎。餐廳斜對面小巷裡的一間土房是李勇家的豆腐坊,豆腐坊內的牆面已經被長年累月的蒸汽燻得微黃。用於做豆漿的工具還是李勇用了幾十年的「老夥計」:煮漿的還是柴火灶,磨豆的還是老石磨。每天清晨5點,李勇準時鑽進豆腐坊,開始重複他做了大半輩子的工序。

  選擇上好的大豆,經過去皮篩選、井水浸泡、濾漿去渣、柴火煮沸、滷水點制、石墩壓制、自然發酵等十多道繁雜工序精製,一粒粒飽滿的黃豆在李勇的巧手下變成了遠近聞名的「保記」臭豆腐。李勇說,做豆腐的水質格外重要。七步場有一口歷史久遠的水井,井水出了名的溫潤、甘甜。清甜的水浸透飽滿圓潤的黃豆,研磨出潔白的汁水,再加上李勇嫻熟的技藝,做出來的豆腐觀之潔白、撫之柔嫩、食之清香,臭豆腐更是一絕,不管用何種方法來烹飪,都是美味。

  李勇說,做豆腐過程中,磨豆成漿、水分添加、點滷時機,都有講究。但至於比例和方法,李勇強調,只有長年累月的經驗和手感,並沒有什麼秘訣。

  而這種「手感」也是李勇從小跟在父親李保仁身邊,認真練習才得以傳承。這種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手感」的背後,是最樸實的汗水、最真誠的工序,以及耐得住寂寞的心性,是數百年前傳承下來的「匠心」製作。

  七步場社區主任晉文明介紹,目前,七步場社區共有這樣的手工豆腐作坊十多家,豆腐製作專業人員150餘人,日均生產豆腐製品6000公斤以上。為了守護、傳承好這樣的傳統,七步場社區還建造了「豆腐博物館」。因此,今天到七步場,遊客吃到的不僅僅是美味,還有這舌尖上的百年歷史和匠心傳承!(記者趙偉/圖 萬婭/文)

(責編:徐前、朱紅霞)

相關焦點

  • 堅守老味道|大米廠月餅以傳承致匠心
    原標題:堅守老味道|大米廠月餅以傳承致匠心大米廠月餅,以傳承致匠心這是一個求快,求新的時代,但在立意標新之下,很多事物變味了,比如寓意團圓的月餅。
  • 老昆明的記憶:臭豆腐魚火鍋,請了解一下!
    便是屬於老昆明人的外婆味道小臭狗餐吧位於麻園智庫空間內的美食店在昆建路的108智庫空間內老廠房與現代創意元素在這裡碰撞藝術家用個性的塗鴉和雕塑喚醒了老廠房而美食的入駐則給它加入了城市人的情感來之前剛下過雨 此時又是陽光明媚春城昆明永遠這樣燦爛我恍惚間想起了年少的某個午後
  • 獨領東方「味道」,傳承中國匠心文化
    Renaissance 蘇州太湖萬麗酒店 獨領東方「味道」,傳承中國匠心文化 蘇州太湖萬麗酒店 上榜2019黑珍珠餐廳指南 以匠心精神,為您用心打造鑽級美味
  • 香滿堂:用匠心傳承「老字號」品質
    本報訊(章淑娟 記者陳家華 發自廈門)一家真正的老字號,不僅是一座城市、一個時代、一種商業文化的最好註腳,更是一味停留在唇齒舌末之間的城市味道,歷久彌新。日前,廈門市商務局嚴格依照《廈門老字號保護發展辦法》和《廈門老字號認定辦法》認定核定首批113個「廈門老字號」商號,廈門香滿堂食品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 昆明美食之味蕾呈貢
    呈貢現在是昆明的新區,說起大學城和鬥南花卉,大家會更熟悉。呈貢美食亦有自己的特點,這和呈貢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呈貢屬低緯度高原平壩地區,地勢平緩,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獨特的自然條件,特別適合豆類作物生長,因此呈貢的美食大多與豆類有關,臭豆腐、滷腐、豌豆粉......
  • 匠心成就舌尖經典 面點大師蒸出「瓜果飄香」
    冉文娟 攝中新社北京12月5日電 題:匠心成就舌尖經典 面點大師蒸出「瓜果飄香」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捲曲的柿子蒂,桔子和檸檬表皮細緻的紋理,香梨表面漸變的顏色,甚至連果蒂裡都帶著白芯……中國面點大師王志強創作的「面果兒」不像是面點,更像是藝術品。
  • 雲魁過橋米線 「匠心傳承滇菜文化」 一口鮮湯熬了30年
    飲食是與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兩個字,承載的是千百年來中國勞動人民代代相系的根和魂,一種非遺美食就是一個故事,無不濃縮了一群人、一座城地道的生活習慣,帶著人間煙火傳承其獨特的歷史味道。
  • 武穴市上廟口飄香的臭豆腐,是一對世紀老人油炸出的精緻情詩!
    而對於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武穴人而言就有些不公平了,時空無法即時穿越,故鄉這個符號,或許只剩下讓他們魂牽夢繫的小吃的味道。宛若你愛一個人,他卻不在你身邊。幸好有下面的圖文,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開啟這趟虛幻的臭豆腐美食之旅吧。無論周遭如何喧囂,只要爐火一生起,老兩口心都會默契地沉醉在油炸臭豆腐的安靜世界裡夫唱婦和,一產一銷。
  • 泉州市奧特斯食品有限公司【杏緣村月餅】——匠心傳承,「圓」期許...
    而月餅品牌杏緣村則一脈傳承早期江浙一帶的匠心與工藝。作為泉州市奧特斯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知名月餅品牌,杏緣村用匠心「圓」世人期許的中秋。  匠心傳承專注廣式經典味道  在機器工業時代,流水線生產月餅早已普及,手工匠心製造顯得尤為可貴。
  • 雲魁過橋米線I"匠心傳承滇菜文化" 一口鮮湯熬了30年
    飲食是與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兩個字,承載的是千百年來中國勞動人民代代相系的根和魂,一種非遺美食就是一個故事,無不濃縮了一群人、一座城地道的生活習慣,帶著人間煙火傳承其獨特的歷史味道。
  • 傳承百年的匠心之作,好記醬油讓中國味道更好記
    好記醬油用它自然鮮香、味道醇厚的口感,徵服了所有人的味蕾。好記這樣一個新入市的企業,靠什麼引起了市場及消費者這麼高的關注呢?通過對企業的深入了解,你會發現,好記這個企業確實有很多與其它企業不同之處。除了產品質量、口感、價格之外,其深層次的原因究竟在哪兒?
  • 昆明這素食館,1碗臭豆腐小鍋米線都能吃出高級感
    五穀飄香最誘人,腹若飢時它為尊。來這裡食上一餐定會顛覆你對素菜的固有印象!極品小鍋臭豆腐米線這碗用特製石屏臭豆腐、自製精湯和當季時蔬、小鍋煮的臭豆腐米線。搭配紅鹽腰果、素雜醬、開花菌子、香菜、秘制猴頭菇一起吃,魅力無法阻擋!
  • 李錦記飄香龍舟宴,傳承中國味
    李錦記多款經典產品飄香龍舟宴,帶來傳統中國味道 俗話說:吃過龍舟飯,全年龍精虎猛。 百年「醬」心·傳承中國味 李錦記的味道,源於中國。自1888年,李錦記由創始人李錦裳先生在珠海南水偶然發明蠔油開始建立,至今走過了131個年頭,始終紮根於中國,在祖國的懷抱中成長、騰飛。
  • 外國人是如何評價臭豆腐的味道?瞧瞧老外是怎麼說的
    吃臭豆腐的外國人那麼在外國人眼裡臭豆腐的味道是什麼樣的?很有意思在quora上老外們也沒閒著,就有老外提問到:「臭豆腐是什麼味道,What does stinky tofu taste like?」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吃過臭豆腐的外國人是如何評價臭豆腐的味道。有老外說道:「臭豆腐的氣味像哪家馬桶洩漏的味道。」
  • 中國到底哪裡的臭豆腐最好吃?
    於是,中餐裡就有了豆腐、豆漿、豆皮、豆乾、腐乳、臭豆腐……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豆製品。尤其是臭豆腐,在細菌和時間的作用下,原本味道平淡的豆腐,擁有了獨特的氣味和鮮味。臭豆腐標誌性的味道,讓愛它的人如痴如醉,不喜歡它的人避之不及。為什麼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
  • 匠心釀造、堅守品質傳承,紅太陽2019「度夏頭排酒」開窖
    九月金秋時,「度夏頭排酒」開釀;嘉山祥水地,美酒正飄香。經歷了長達三個多月漫長醞釀後,沉睡了一整個夏季的「度夏頭排酒」終於迎來收穫和新生。在紅太陽酒業集團生態釀造園,千餘口蘊藏著酒香的窖池被再度喚醒,窖池內的五穀精靈們,在百餘天的時光歷練中,默默發酵,黯然生香,終於迎來了出窖開釀的最佳時機,新的釀酒季由此開啟。
  • 匠心大師技藝傳承 肥叔炕餃爭霸賽第二季圓滿落幕
    美食,可能是兒時記憶中的味道美食,或是奮鬥路上補給的良藥美食,亦或者久別重逢片刻歡聚的時光對於烹飪人間風味的人來說,磨鍊一份地道的好手藝也顯得尤為重要。這味道承載著無數人的回憶、榮耀與團聚時光……【肥叔】餃王爭霸賽第二季匠心大師,技藝傳承,延續著中華好味道……任憑時光如何飛逝、城市發展變遷、食客如何變換。我們不忘初心,只為傳承好手藝、延續人間好滋味!
  • 王致和臭豆腐
    其中醃製是關鍵,鹽量和佐料的多少將直接影響臭豆腐的質量,鹽多了,豆腐不臭;鹽少了,易造成腐乳的糟爛甚至腐敗。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是一種產生蛋白酶的黴菌分解了蛋白質,形成了極豐富的胺基酸使味道變得非常鮮美,臭味主要是蛋白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了硫化氫氣體所造成的。另外,因醃製時用的是黃漿水、涼水、鹽水等,使成型豆腐塊經後期發酵後呈豆青色。
  • 大街小巷上賣的那種臭豆腐,味道怎麼樣,教大家做一桌這個臭豆腐
    大街小巷上賣的那種臭豆腐,不知道有沒有吃過的感覺,味道怎麼樣,來教大家做一桌這個臭豆腐。大街小巷上面的小吃特別多,小吃它的類別也是數不勝數,有一種小吃叫做臭豆腐,我想大家都應該吃過,但是我們大街小巷上面的小吃可不止這一種,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我們這邊大街小巷都有什麼小吃?
  • 景泰藍鑑賞與傳承之十一姜亦波:匠心與傳承
    問起他這些年的心得,他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一個是匠心,一個是傳承」。他說,「匠心就是不論你做什麼事,你必須用心,必須踏踏實實地去做,今天是這樣,明天、後天也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景泰藍有過輝煌,琺瑯廠也走過彎路,一些人幹著幹著就走了。現在的社會比較浮躁,特別是年輕人,這山望著那山高,這是做不成大事的。像我們這樣,一幹就是40年,周而復始,始終不渝。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