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師:你忽視了陪讀的重要!(附小學全年級陪伴方法)

2020-09-19 核桃書院官方號


孩子的教育需學校與家長攜起手來

缺了哪一方都不行

而父母陪伴比你想像中更加重要

但「陪伴」也需要技巧

不然會適得其反


來看看這些錯誤的「陪伴」方式你中了嗎?

高質量的「父母陪伴」是什麼樣的?

父母陪伴的五個錯誤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


01 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

02 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


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動不動就發脾氣,對孩子又打又罵。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的陪伴,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毒藥」。


03 回應太少,和孩子距離很遠。


有些家長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麼,一句「好的」、「知道了」就應付過去了。對於3-12歲的孩子,父母參與度過低的陪伴,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04 說教太多,會使孩子產生厭惡。


說教並非教育,只是一種發洩,一場不負責任的指責。父母總是說教,就是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當父母用權威武裝自己的時候,孩子就會用情緒保護自己。


05 期待太高,給孩子施加壓力。


孩子並非機器,不是我們付出了愛與關心,就一定要最大限度得到孩子的回饋。


教育孩子,不應該抱有太強的功利心。

陪伴孩子,也不能只為了讓他考出好成績。

陪伴是個很複雜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邊,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害怕什麼。

只有深入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


五種高質量的父母陪伴


真正優質的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陪伴的質量。

01 用心的陪伴。


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用心關注,用心傾聽,用心幫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02 尊重的陪伴。


不要打擊孩子,不要一味指責,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給予應有的尊重與信任。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我們都要放低姿態,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03 耐心的陪伴。


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措辭和態度,講明道理,切忌發火、給孩子貼標籤。

有些道理我們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來教育孩子。


04 平常心的陪伴。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100分,有孩子登上第一名,就要有孩子在路邊鼓掌。成績並不意味著一切,孩子還有很多可能性。我們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找到最合適的成長道路。


05 共同成長的陪伴。


董卿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優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接下來小核桃整理了

名校老師給陪讀家長的建議

小學全年級都整理齊全了

這些建議,越早開始執行效果越好,

孩子到高年級後,

雙方都會越來越輕鬆。

現在看到還不晚!趕緊收藏!


小學全年級陪讀相關建議


  • 小學一、二年級


1.寫字工整

如果不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等到了高年級的時候再去糾正他,會讓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就直線下降,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2.做作業速度

成績明顯低於班級平均分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做作業速度慢。

所以一開始必須要求速度,嚴禁邊做作業邊玩,儘量做作業中途不吃東西、不上廁所。先做他不擅長的作業。


這個階段切忌把追求成績錯誤地表現為要孩子當第一名,更不該只重視分數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錯誤放大成績的意義與重要性。



鼓勵孩子追求&34;、&34;,讓孩子了解成績是一種自我檢驗而不是分數、名次的追求。


小學一二年級還要培養孩子每天朗讀、寫簡單日記的習慣。總之,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


  • 小學三、四年級


小學三年級的學習習慣直接決定高考的學習成績,小學三年級和高二成績相關係數為0.82,重要程度不用多說了。


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逐漸定型的重要階段,這時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所以又是一個不穩定的階段,孩子在一二年級養成的良好習慣一定要加強不能放鬆。


三年級後不用跟一二年級一樣再坐在旁邊陪伴孩子做作業了,他們開始主動積極的接受新知識,但你要教會孩子做計劃表、整理錯題、做筆記


1.語文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閱讀計劃表,記錄每個月的閱讀字數。中年級也是孩子寫好作文的關鍵時期,平時孩子寫日記要引導他多寫生活中發生的事兒,多描寫細節。



2.數學


從三或四年級開始,如果孩子學習輕鬆,喜歡挑戰,那麼可以學點奧數,但是千萬不能強迫。


學奧數要抱著訓練態度和平常心,但不是指隨隨便便應付,學奧數最難得的是堅持,首先家長要堅持,做好情緒的疏導,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既然選擇了就堅持,既然堅持了就努力做好。



3.英語


三四年級英語是從聽說到讀寫的過度期,平時多看看英文繪本,要求孩子拼寫單詞等。


三四年級開始教孩子畫重點、整理錯題本、簡單記筆記



記筆記
找重點是相輔相成的,但是要讓孩子儘量做到邊聽邊寫,記多少算多少,千萬不要為了記筆記而錯過老師的講課內容。


  • 小學五、六年級


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以後,不用再過問課業細節了,只要在他偶爾犯懶的時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時候鼓勵他,在他實在找不到解決辦法時跟他一起尋找方法,是不是很輕鬆?

這時候孩子有了自主的學習能力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不是很感概&34;這句古話?以後初中高中你也同樣省心的。


1.語文


語言素養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小學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進入初中語文再差也不會差哪去。


小學學過的或者要求必備的古詩詞,最好分類整理一下,並定期朗讀背誦,做到滾瓜爛熟。


成語和文言文詞句積累一定要知其意識其字,並且要體會文言文的語感


2.數學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家長可以選擇讓孩子去學奧數,不管孩子學不學得好,肯定不會讓孩子越學越笨!

那些學過奧數的孩子進入初中以後,他們的思維明顯比沒學過奧數的活躍,新知識接受能力也比他們強,這些孩子便越學越帶勁,考試分數就慢慢拉開了距離。



數學考試也是以中考為標準,很多題都是中考原題。


都是找規律、周期循環、圖形數數、簡便計算、定義新運算、數列求和、方程解題等等......運算律尤其是分配律要反過來倒過去地會運用。


總之小學奧數的知識多學一點最好。小學裡的所有幾何知識(圖形知識)一定要學好,初中才不會苦惱,小學的幾何與初中幾何聯繫得很緊密。


3.英語


現在初中英語雖然從字母學起,但進度很快,還沒消化又講新課,作業全是課外試卷,周末更是幾大張。


建議在小學將英語學得紮實點,學得多一點,進入初中英語學習也會輕鬆許多。小學英語聽、說、讀、寫、背一樣都不能少,不然就會變成老大難科目。



孩子的教育需多方面共同努力

以上高校老師的建議句句乾貨

建議收藏哦!

相關焦點

  • 高校老師:你忽視了陪讀的重要!
    ▼ 孩子的教育需學校與家長攜起手來 缺了哪一方都不行 而父母陪伴比你想像中更加重要 但「陪伴」也需要技巧 不然會適得其反
  • 父母的陪伴才能教出優秀的孩子(附1-9年級陪伴方法)
    第五種:共同成長的陪伴。董卿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優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 (附1-9年級陪伴方法)
    第五種:共同成長的陪伴。董卿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優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9年級陪伴方法)
    陪伴孩子,也不能只為了讓他考出好成績。陪伴是個很複雜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邊,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害怕什麼。只有深入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第五種:共同成長的陪伴。董卿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優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9年級陪伴方法)
    陪伴孩子,也不能只為了讓他考出好成績。陪伴是個很複雜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邊,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害怕什麼。只有深入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第五種:共同成長的陪伴。董卿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優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到9年級陪伴方法)
    的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是,怎麼陪卻是大有學問的!這是一篇名校老師給陪讀家長的建議,1-9年級都整理齊全了!這些建議,越早開始執行效果越好,孩子到高年級後,雙方都會越來越輕鬆。現在看到還不晚!趕緊收藏!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新學期1-9年級陪伴方法)
    第五種:共同成長的陪伴。董卿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這是一篇名校老師給陪讀家長的建議,1-9年級都整理齊全了!這些建議,越早開始執行效果越好,孩子到高年級後,雙方都會越來越輕鬆。現在看到還不晚!趕緊收藏!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6年級陪伴方法)
    陪伴孩子,也不能只為了讓他考出好成績。陪伴是個很複雜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邊,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害怕什麼。只有深入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董卿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優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 「育兒」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9年級陪伴方法)
    第五種:共同成長的陪伴。董卿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優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 家長陪讀出錢又出人!陪讀,究竟陪的是什麼? | 特別關注
    她給每一科都準備了一個筆記本,裡面記滿老師強調的重點部分。她還會觀察同班學霸們的學習方法,向他們取經,回去後再和兒子一起探討。就這樣,在代繼華的努力下,兒子的成績從倒數穩居年級上遊。今年小華參加了中考,當時,班主任毛老師說:「她現在去中考都沒有問題。」
  • 比高考和中考更重要的,是小學四、五年級!決定孩子一生
    大多數家長,心目中都會覺得中考和高考才是最為重要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能夠決定孩子一生的,卻往往是容易被家長和學生們忽略的年級段,即小學四、五年級!那麼,面對小學生在四、五年級的「突變」,家長應該如何去做呢?小學四年級和五年級,家長如何和老師配合,幫助孩子們,度過這個「叛逆期」,健康成長呢?在小學四、五年級這個階段,小學生之間的差異,會特別明顯。
  • 一生E本分享|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陪伴方法)
    第五種:共同成長的陪伴。董卿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優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6年級陪伴方法)
    優秀孩子都是「陪」出來的最需要這五種高質量的陪伴真正優質的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陪伴的質量。小學三、四年級小學三年級的學習習慣直接決定高考的學習成績,小學三年級和高二成績相關係數為0.82,重要程度不用多說了。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6年級陪讀方法)
    父母陪伴的五個「坑」正在毀掉孩子的潛力學習哥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有些孩子越陪越疏遠,越管越糟糕。為什麼呢?因為方法用錯了。孩子做題慢,錯的多,家長就在旁邊不停地提醒孩子:你錯了,你真笨。陪伴的方式有很多,忙碌並不能成為父母缺席的理由。的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是,怎麼陪卻是大有學問的!這是一篇名校老師給陪讀家長的建議,1-6年級都整理齊全了!這些建議,越早開始執行效果越好,孩子到高年級後,雙方都會越來越輕鬆。現在看到還不晚!趕緊收藏!
  • 小學1-6年級家長這樣「陪讀」,孩子成績肯定好!
    作為父母,知道如何陪讀嗎?每個年級的孩子其實陪讀要求各不同,今天小編與你分享這篇文章。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逐漸定型的重要階段,這時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所以又是一個不穩定的階段,孩子在一二年級養成的良好習慣一定要加強不能放鬆。三年級後不用跟一二年級一樣再坐在旁邊陪伴孩子做作業了,他們開始主動積極的接受新知識,但你要教會孩子做計劃表、整理錯題、做筆記。
  • 兩個全職陪讀媽媽的經歷說明:陪讀,不僅僅是陪伴
    媽媽們全職陪讀的原因不盡相同,有的是為了學習,有的是為了陪伴,有的兼而有之,當然也可能是別的原因。第一個媽媽,陪讀孩子高二、高三兩年。她一整天都是以兒子為中心的:叫兒子起床,給兒子買早點,洗衣、拖地,買兒子愛吃的菜,把兒子的鞋洗刷乾淨,跟著網上學做菜,把飯菜送到學校門口;晚上,兒子晚自習後還要和幾個同學去老師家補習,她就等在樓下,然後和兒子一起走回去。這時,路燈很亮,行人很少。每個晚上、每個周末和每個寒暑假的時間,小天基本上都在補習,補習是班主任要求和安排的。
  • 1-2年級看圖寫話專項練習(含答案),沒上超前教育,真的很難?
    朋友的女兒就是這樣,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天天嚷著不去學校。等到一年級暑假,孩子老師告訴朋友,你閨女學習認真,看圖寫話寫得也有模有樣了,整體成績平穩都有所上升。小學初階段,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有些家長說人家都去上幼小銜接,其實幼小銜接無非是老師提前教一些基礎的內容,但真正對於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沒有很大幫助。
  • 孩子上學有必要陪讀嗎?
    尤其在今年的疫情期間,學生每天用家長的手機上課,而且在家裡上課,老師管不到,所以只能由父母管孩子了,增加了父母陪孩子完成作業的時間。所以今後應適當為家長「減負」。很多爸媽聽到「陪讀」一詞,就覺得牴觸,因為普遍認為,學習本該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長期「陪讀」還是擔心會造成孩子依賴!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位媽媽的分享:作為家長,有沒有必要陪讀?正確的「陪讀」是怎樣的?
  • 我的高三陪讀之路(十)
    看著孩子中午回來興高採烈的樣子,為娘的也挺開心,感覺陪讀的意義越來越大了。這次模考是四縣一市的統一考試。學校很重視,特地給孩子們開了考前預備會,叮囑考試注意事項,並預祝同學們都能取得好成績。孩子說本來無所謂,給學校這麼一搞反而有一點小緊張。我說學校這樣做是對的,就是提醒你們要重視這次的考試。聽人家說一模分數是最接近高考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 1-9年級這樣陪讀,高中就輕鬆了
    而你會發現,身邊這樣的家長陪讀一族正越來越多。一位名校校長曾跟課長語重心長地說:現在學校裡各方面優秀的孩子,大部分是家長陪出來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其實與學校教育沒啥大的關係,多半是這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做的好;而一個所謂「差生「也多半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的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是,怎麼陪卻是大有學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