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教育需學校與家長攜起手來
缺了哪一方都不行
而父母陪伴比你想像中更加重要
但「陪伴」也需要技巧
不然會適得其反
來看看這些錯誤的「陪伴」方式你中了嗎?
高質量的「父母陪伴」是什麼樣的?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
01 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
02 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
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動不動就發脾氣,對孩子又打又罵。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的陪伴,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毒藥」。
03 回應太少,和孩子距離很遠。
有些家長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麼,一句「好的」、「知道了」就應付過去了。對於3-12歲的孩子,父母參與度過低的陪伴,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04 說教太多,會使孩子產生厭惡。
說教並非教育,只是一種發洩,一場不負責任的指責。父母總是說教,就是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當父母用權威武裝自己的時候,孩子就會用情緒保護自己。
05 期待太高,給孩子施加壓力。
孩子並非機器,不是我們付出了愛與關心,就一定要最大限度得到孩子的回饋。
教育孩子,不應該抱有太強的功利心。
陪伴孩子,也不能只為了讓他考出好成績。
陪伴是個很複雜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邊,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害怕什麼。
只有深入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
真正優質的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陪伴的質量。
01 用心的陪伴。
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用心關注,用心傾聽,用心幫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02 尊重的陪伴。
不要打擊孩子,不要一味指責,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給予應有的尊重與信任。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我們都要放低姿態,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03 耐心的陪伴。
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措辭和態度,講明道理,切忌發火、給孩子貼標籤。
有些道理我們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來教育孩子。
04 平常心的陪伴。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100分,有孩子登上第一名,就要有孩子在路邊鼓掌。成績並不意味著一切,孩子還有很多可能性。我們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找到最合適的成長道路。
05 共同成長的陪伴。
董卿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優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接下來小核桃整理了
名校老師給陪讀家長的建議
小學全年級都整理齊全了
這些建議,越早開始執行效果越好,
孩子到高年級後,
雙方都會越來越輕鬆。
現在看到還不晚!趕緊收藏!
1.寫字工整
如果不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等到了高年級的時候再去糾正他,會讓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就直線下降,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2.做作業速度
成績明顯低於班級平均分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做作業速度慢。
所以一開始必須要求速度,嚴禁邊做作業邊玩,儘量做作業中途不吃東西、不上廁所。先做他不擅長的作業。
這個階段切忌把追求成績錯誤地表現為要孩子當第一名,更不該只重視分數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錯誤放大成績的意義與重要性。
鼓勵孩子追求&34;、&34;,讓孩子了解成績是一種自我檢驗而不是分數、名次的追求。
小學一二年級還要培養孩子每天朗讀、寫簡單日記的習慣。總之,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
小學三年級的學習習慣直接決定高考的學習成績,小學三年級和高二成績相關係數為0.82,重要程度不用多說了。
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逐漸定型的重要階段,這時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所以又是一個不穩定的階段,孩子在一二年級養成的良好習慣一定要加強不能放鬆。
三年級後不用跟一二年級一樣再坐在旁邊陪伴孩子做作業了,他們開始主動積極的接受新知識,但你要教會孩子做計劃表、整理錯題、做筆記。
1.語文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閱讀計劃表,記錄每個月的閱讀字數。中年級也是孩子寫好作文的關鍵時期,平時孩子寫日記要引導他多寫生活中發生的事兒,多描寫細節。
2.數學
從三或四年級開始,如果孩子學習輕鬆,喜歡挑戰,那麼可以學點奧數,但是千萬不能強迫。
學奧數要抱著訓練態度和平常心,但不是指隨隨便便應付,學奧數最難得的是堅持,首先家長要堅持,做好情緒的疏導,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既然選擇了就堅持,既然堅持了就努力做好。
3.英語
三四年級英語是從聽說到讀寫的過度期,平時多看看英文繪本,要求孩子拼寫單詞等。
三四年級開始教孩子畫重點、整理錯題本、簡單記筆記。
記筆記和找重點是相輔相成的,但是要讓孩子儘量做到邊聽邊寫,記多少算多少,千萬不要為了記筆記而錯過老師的講課內容。
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以後,不用再過問課業細節了,只要在他偶爾犯懶的時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時候鼓勵他,在他實在找不到解決辦法時跟他一起尋找方法,是不是很輕鬆?
這時候孩子有了自主的學習能力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不是很感概&34;這句古話?以後初中高中你也同樣省心的。
1.語文
語言素養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小學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進入初中語文再差也不會差哪去。
小學學過的或者要求必備的古詩詞,最好分類整理一下,並定期朗讀背誦,做到滾瓜爛熟。
成語和文言文詞句積累一定要知其意識其字,並且要體會文言文的語感。
2.數學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家長可以選擇讓孩子去學奧數,不管孩子學不學得好,肯定不會讓孩子越學越笨!
那些學過奧數的孩子進入初中以後,他們的思維明顯比沒學過奧數的活躍,新知識接受能力也比他們強,這些孩子便越學越帶勁,考試分數就慢慢拉開了距離。
數學考試也是以中考為標準,很多題都是中考原題。
都是找規律、周期循環、圖形數數、簡便計算、定義新運算、數列求和、方程解題等等......運算律尤其是分配律要反過來倒過去地會運用。
總之小學奧數的知識多學一點最好。小學裡的所有幾何知識(圖形知識)一定要學好,初中才不會苦惱,小學的幾何與初中幾何聯繫得很緊密。
3.英語
現在初中英語雖然從字母學起,但進度很快,還沒消化又講新課,作業全是課外試卷,周末更是幾大張。
建議在小學將英語學得紮實點,學得多一點,進入初中英語學習也會輕鬆許多。小學英語聽、說、讀、寫、背一樣都不能少,不然就會變成老大難科目。
孩子的教育需多方面共同努力
以上高校老師的建議句句乾貨
建議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