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40周年 | 美籍教授潘維廉:我是廈門人

2020-09-06 臺海網

(特區40年)美籍教授潘維廉:我是廈門人

中新社廈門9月6日電 「我系誒蒙郎。」(閩南語,意為「我是廈門人」)在廈門生活30多年的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不僅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學會了幾句閩南語。他笑稱自己為「廈門人」。

1988年,潘維廉舉家來到廈門,「本來打算住幾年,後來一年、兩年……住了三十幾年。」

如今,潘維廉是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也成為中國高校最早引進的MBA課程外籍教師之一、福建第一位獲得在華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中國友誼獎獲得者、福建省榮譽公民、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別叫我老外,我是『老內』。」30多年來,潘維廉已成為廈門乃至中國發展的見證者,「我們見證了中國經歷的前所未有的變化,從某些方面來說,我們甚至也參與了這些變化。」

潘維廉還記得,剛剛搬來廈門居住的時候,廈門道路狹窄、坑坑窪窪,一家人用一輛人力三輪車穿梭於廈門的大街小巷;房子每天停電,公寓樓斷水有時會持續三四天。

「今天,這裡與當年已是天壤之別。」潘維廉說,廈門已經發展成為非常現代的城市,在這裡生活也十分便利,「這座美麗的『海上花園』發展經濟和環境保護並重,不僅吸引了很多商業和高科技創新產業入駐,也吸引了大量遊客,是中國數一數二的度假勝地。」

潘維廉打趣道:「很多人特地來廈門旅遊,我和妻子卻一年365天都在享受廈門假期,我們從不厭倦。」

「我們也愛上了這裡的人們。」潘維廉回憶道,當他踏上廈門這片土地的時候,他就被這裡熱情、好客的人們所感染。「面對問題,他們保持樂觀的精神,相信事情會變得更好。從那時起,他們的自信深深地感染了我們。」

「當我了解到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以及中國高效的治理時,我也開始與當地人分享對未來的信心。但我們誰也沒有想到中國的轉變會如此迅速和徹底。我原以為我們只是為子孫後代種樹,以讓後人享受蔭涼,但不到20年,我們就在一個被聯合國都被評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的地方享受生活。」潘維廉說。

而今,潘維廉正在以親身經歷為中國「代言」。

2018年底,潘維廉的新書《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首發,精選作者30年間47封寫給美國家人朋友的私人信件,從一個長期在華生活的外國人的獨特視角,記錄和展現了中國的發展。他還為廈門等城市獲得國際花園城市金獎出力。

1994年,潘維廉驅車4萬公裡環遊中國,並在2019年重溫了該次行程。「我親眼看到,不僅是廈門,連西部偏遠城市也不再遭受停電斷水之苦;不僅是廈門,甚至偏遠的山區城鎮和村莊都被高效的鐵路公路網連接起來,現在還因『一帶一路』倡議與世界其他地區連接起來。」

在潘維廉看來,中國在工程和科學方面的發展,為廈門乃至整個國家提供了基礎。而且,中國城市擁有大多數外國城市所沒有的東西——各級政府高效追求一個共同目標的體系,這樣的體系不以政治為基礎,而是以實用的經濟、科學和工程為基礎,以滿足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需要。

「30年後,我們還在這裡,而且沒有離開的計劃。」潘維廉相信,更好的事情還在前面。( 作者 黃詠綢 閆旭)

相關焦點

  • 美籍教授潘維廉:我是廈門人
    (特區40年)美籍教授潘維廉:我是廈門人中新社廈門9月6日電 題:美籍教授潘維廉:我是廈門人作者 黃詠綢 閆旭「我系誒蒙郎。」(閩南語,意為「我是廈門人」)在廈門生活30多年的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不僅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學會了幾句閩南語。他笑稱自己為「廈門人」。1988年,潘維廉舉家來到廈門,「本來打算住幾年,後來一年、兩年……住了三十幾年。」
  • 廈門經濟特區成立40年 走出一條「速度與質量齊升、發展與生態共贏...
    央廣網北京8月29日消息(記者周步恆 陳庚)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廈門經濟特區成立40年來,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擴大對外開放的「窗口」、對臺交流合作的「橋梁紐帶」作用,走出一條「速度與質量齊升、發展與生態共贏」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 祝賀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教授成為感動中國2019人物
    昨晚(5月17日),《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1套黃金時間播出,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新航道「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榮獲「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尊敬的潘維廉教授:欣聞您榮膺「2019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消息,新航道所有師生及員工倍感榮耀和振奮。在此,謹向您及家人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崇高的敬意!「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
  • 「不見外」教授潘維廉講述「黃金圈法則」
    2020年1月6日恰逢中國二十四節氣的小寒,經一夜大雪,北京街頭已千樹萬樹「梨花」開,可謂寒意凍人,而在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總部卻因為一位特殊客人的到來而洋溢著濃濃暖意,他就是「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候選人、廈門大學外籍專家、新航道「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教授。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回信精神 學習...
    東南網2月15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蘭鋒 周琳) 14日,省委書記于偉國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回信精神,研究我省貫徹意見;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暨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
  • 廈門大學潘維廉: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向世界傳播...
    因寫作新書《我不見外》而獲得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廈門大學教授、美國人潘維廉近日再添新身份——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向世界推廣、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帶領更多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極具文化魅力的中國。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成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昨晚(5月17日),《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1套黃金時間播出,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新航道「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榮獲「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1988年,懷揣著對中國強烈的嚮往和好奇,潘維廉變賣了自己在美國的公司,拖家帶口來到福建廈門,這一呆就是31年。
  • 教書育人不忘詩與遠方 廈大「不見外」教授潘維廉重走中國路
    潘維廉一行縱橫中國大地2萬公裡。廈大供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許蔚菡 通訊員 杜筠) 8月2日下午,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外籍教授潘維廉一行風塵僕僕出現在廈門大學科學藝術中心。
  •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經濟特區」英文這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經濟特區」英文這麼說? 2018-12-19 10:23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經濟特區   special economic zone   經濟特區是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為探索改革開放(reform and
  • 廣東省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美術作品展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展_深圳...
    原標題:全景記錄「雙區」大美畫卷「大美『雙區』——廣東省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美術作品展」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展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9日訊 10月9日,「大美『雙區』——廣東省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美術作品展」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開展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當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
    40年來,在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中,湧現出一大批勇立時代潮頭、銳意改革創新、敢於實踐探索的先鋒模範,為推動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發揮了突出的示範引領作用,是特區建設者的優秀代表。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鼓舞鬥志,進一步激發全市人民幹事創業熱情,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市委和市政府決定對萬捷等40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10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當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
  • 臺灣媒體關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臺灣媒體關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2020-10-16 18:42:02 40周年來的發展成就,並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14日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做出顯著報導和解讀。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教授成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潘教授一直關注和支持著新航道的發展,並親任新航道「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帶領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介紹中國。對於他的獲選,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第一時間發出賀信,表達祝賀。尊敬的潘維廉教授:欣聞您榮膺「2019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消息,新航道所有師生及員工倍感榮耀和振奮。在此,謹向您及家人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崇高的敬意!
  • 廈門特色小吃怎麼譯 標準譯法預計年底推出
    「方法派」的代表人物,是廈門大學潘維廉教授,他在所著的《魅力廈門》一書關於廈門小吃的介紹中,將土筍凍譯作boiled seaward embedded in cold jellyfish,大體的意思是把海裡撈上來的漁獲,煮沸之後放涼變成凍。
  • 北大光華EMBA校友高雲峰上榜「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鼓舞鬥志,進一步激發全市人民幹事創業熱情,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深圳市委和市政府決定對40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其中,光華EMBA校友、大族雷射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雲峰榮列其中。
  • 美國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傅高義:經濟特區是中國發展的先鋒隊
    來源:南方日報原標題:美國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傅高義:經濟特區是中國發展的先鋒隊美國哈佛大學榮譽教授、「中國先生」傅高義:經濟特區是中國發展的先鋒隊編者按:今天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日子。
  •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從區位角度講,深圳的地理優勢在哪?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深圳經濟特區已經成立40周年了,40年時間裡,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到地級市、省轄市、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一線城市,可謂步步飛躍。特別是當前深圳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隔壁廣州,一躍成為國內經濟第三城市,僅次於北京、上海, 發展速度可謂火箭一般。
  • ...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同濟大學...
    瀏覽: 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校長陳杰表示,在10月14日舉行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並強調「在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上都要交出優異答卷」。對於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來說,「兩手抓、兩手硬」主要體現在,除了要強化傳授專業知識的「硬實力」,更要提升築牢大學生理想信念之基的「軟實力」。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改革創新研究特輯》
    為了總結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改革探索的經驗,為深圳改革探索提供學者的觀察和視角,深圳市社科院組織市內外的專家學者對深圳經濟特區4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路徑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十部著作,作為《深圳改革創新叢書》的特輯出版。《深圳改革創新叢書》作為深圳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成果,此前已經出版了六個專輯,在國內引起了一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