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品牌價值與形象,增強企業軟實力?本土實戰派品牌營銷專家...

2020-12-16 杭州日報

「銷售是攻城,品牌是攻心。」——杭商大學9月課程精彩繼續!今天,由肩並肩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本土實戰派品牌營銷專家、全國最有影響力的百大品牌設計諮詢師之一王新國帶來關於《品牌的真相》的分享。

聚焦星巴克、可口可樂、寶潔、特斯拉等知名公司品牌營銷案例,王新國深入淺出講解實戰經驗,不斷輸出高能金句,內涵豐富、格局深厚,值得學習和借鑑。結合王老師的課程內容,小編為大家總結了以下高能濃縮金句,歡迎大家點擊收藏。

1、世界500強企業不等於500強品牌,真正的品牌需要上升到人格化、有思想。

2、一個企業的段位,不僅體現在一個完整的商業模式,也不僅僅體現在規模人數的大小或者多少。

3、品牌要成功,廣告不能隨波逐流,必須衝破一般廣告的傳統模式,在突出產品品質的同時,必須為其創造附加價值。

4、框架是企業法的肉身,文化是企業的靈魂。

5、品牌和銷售的區別在於銷售是攻城,品牌則是攻心。

6、從產品提升到品牌,一定是感性的,這個感性的品牌就是打開用戶心智的鑰匙。

7、品牌的締造者,不僅是造夢人,也是做夢人,更是在夢中醒著的人。

8、網際網路時代與其說「品牌廣告」不如說是「品牌布道」。品牌原形是打開心靈的鑰匙,是構成核心能力、核心價值的基因。

9、圍繞用戶的審美感受,才能生發品牌的核心能力,積澱品牌的核心價值。

10、以品牌理念和營銷戰略為載體,通過視覺語言表達企業的願景、使命、文化,為品牌建立心智識別。

文稿|劉金洋 敖煜華

攝影|王毅

編輯|劉金洋

相關焦點

  • 超越營銷效果的品牌價值提升
    在網際網路時代,傳統的商品零售模式已成為過去,品牌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關係變得至關重要,品牌理論具備重要價值。從營銷的角度,我們可以將品牌發展分為四個階段:交易營銷、關係營銷、價值營銷和價值觀營銷。TCL以中國品牌為載體,講述中國故事,通過廣告營銷、娛樂營銷和體育營銷等多元化的內容創新和渠道創新戰略,撬動全球IP資源覆蓋戰略市場,實現國家價值觀、企業價值觀、IP價值觀三觀共融,傳達企業發展歷程、產品、企業價值觀等內容,構建具有全球化、本土化特性的品牌傳播體系。
  • 營銷、廣告、品牌和戰略發展簡史
    2009年,《提前思考下兩步》被引進出版,作者是(美)國際權威廣告專家麥克,在本書中·麥克向你披露業內人士所採用的一切營銷法則及品牌塑造秘訣。作者論證了品牌塑造發揮作用的原理,避免讀者因為經驗匱乏而將金錢浪費在那些只能讓人一無所獲的市場營銷上。
  • 奶茶店如何塑造品牌形象
    原標題:奶茶店如何塑造品牌形象一個品牌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品牌的整體形象,好的形象是直抵人心的,消費者可以一下記住這個品牌,在這樣的市場競爭中,日出茶太奶茶能讓眾多消費者追捧,讓投資者選擇日出茶太奶茶加盟項目,就是因為品牌自創立之時就塑造了一個有辨識度的品牌形象。
  • 嬰兒溼巾的品牌定位與品牌形象調研經驗分享
    五.品牌定位與未來市場發展不協調  中國企業創造了許多國產品牌,但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許多國產品牌被擊敗。根本原因是這些品牌的定位太過地方色彩濃鬱。當初定位於本土市場,提升品牌在本土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然而,隨著企業規模和實力的不斷壯大,拓展市場勢在必行。
  • 三大品牌案例解讀:如何用內容塑造品牌形象?
    內容營銷不僅能夠促進銷售,而且有利於塑造品牌形象。B2B營銷者運用內容帶動需求,引領潮流。IBM正是憑藉在「智慧星球」內容和管理層報告方面做的大量努力來進行內容營銷的。一部分品牌正在拓展思路,考慮如何運用內容交流品牌和商業活動。除了「媒體演播室」,品牌還利用新興的社交媒體,以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講述故事和製作多媒體。
  • 「新東方精英英語」如何導入品牌營銷?
    「新東方精英英語」如何導入品牌營銷?   一、何謂「品牌營銷」(BRAND MARKETING)?   品牌營銷(BM)的過程,其實就是企業以目標市場的需求為中心,努力地去塑造和傳播產品或服務品牌形象的過程。
  • 中國實戰形象顧問2017年招生簡章
    由中國實戰形象顧問領軍人物、著名形象管理專家、形象平衡理論創始人、自然光色彩診斷工具發明人靜老師創辦,是業界最有口碑的品牌機構。靜老師 以權威專業的美學理念和獨一無二的互動教學風格,深受學員的高度尊崇。從事多年的一線專業教學工作,培養了全國萬餘名實戰形象顧問。
  • ​輕品牌: 中國企業出海第一站
    我們要賣的是不可替代的產品,不可複製的技術,傳遞品牌文化與價值,而不是輕易被機器取代的廉價勞動力或充斥於市場毫無差異化的貨物。 那中國企業如何從單一價格戰,向多維競爭力塑造轉型? 由領聚數字LINKJOINT昨日在海聚中心舉行的LINKJOINT杭州品牌中心開業儀式,暨「輕品牌:中國企業出海第一站」給出了回答。
  • 【品牌特色】學校品牌塑造的價值及策略研究
    塑造良好的學校品牌,有利於增強學校自身的競爭力、增加學校的吸引力、形成學校的良性循環發展。學校可以從構建系統的學校理念、創新學校課程、打造師資隊伍三方面入手塑造學校品牌,從而增強學校的競爭力、吸引力並產生激勵效應。
  • 品牌管理包括哪些內容?企業如何做好品牌管理工作?
    如果說營銷管理的內容就是組織、計劃、協調、控制、監督、指揮和推動的話,那麼品牌管理的內容也差不多。這裡的核心區別在於,營銷管理針對的是產品、人員和市場,而品牌管理,針對的則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品牌作為一種資產,我們要想管好它,就應該明白這份資產包括什麼內容,如何讓資產得到良好的維護與管控,如何發揮資產的最大效益。
  • ...營銷 品牌形象 品牌價值 報告 降低成本 中國 網民使用 英文...
    《報告》顯示,32%的江蘇省百強企業已經完成「.中國」域名註冊,其中,超63%已開通啟用。   此外,江蘇省百強企業「.中國」域名的平均註冊年限高達7年,可見,我省百強企業普遍看好「.中國」域名的品牌價值和應用前景。在江陰開展的「.中國」域名應用普及知識宣講中,「.中國」域名同樣受到了與會中小企業代表的歡迎。
  • 牛奶飲品企業品牌戰略的缺失和品牌獲利根本
    那牛奶飲品企業的品牌戰略是怎麼樣的呢?我國牛奶飲品企業品牌戰略上存在的缺失品牌概念在我我國經過這些年的傳播,在我國大城市消費者中已有很強的品牌消費意識,中小城市及農村市場品牌意識也漸漸增強。年輕人以追求品牌高的消費來實現自我價值,已成為一種時尚,但在眾多牛奶飲品品牌中,如若消費者對於國外品牌的復購率高於本土企業,這是我國牛奶飲品企業在品牌戰略上缺失造成的。在中國市場,外資品牌通過合資、獨資或兼併收購等多種方式,創造了一個個成功的本土化品牌。
  • 水果品牌營銷策劃應該怎麼做,水果品牌策劃方案
    下面言歸正傳,品牌益眾幫,為水果企業家朋友們解答一些水果品牌策劃,水果品牌營銷策劃應該怎麼做,如何做好水果品牌策劃方案等相關方面的資訊信息。希望可以幫助水果企業帶來一些參考。所以水果品牌想要做好品牌,就需要走水果思想差異化之路,塑造水果品牌獨有的品牌訴求。與其他水果企業有著明顯差異化的品牌定位。
  • 品牌聲譽管理助力中企更好走進去
    「中國企業走出去較容易,但走進去比較難。」近日,一見塑造CEO王麗麗在「智造出海」——品牌與數位化轉型峰會上表示,中國企業出海不僅需要具備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應當注重品牌信譽度傳播、組織能力提升、本土化經營等。「產品質量和品牌知名度不高,是困擾中企的主要問題。」王麗麗說,在中國品牌跨國併購中,有許多未達到預期。
  • 知名的品牌營銷公司有哪些?
    企業的生存之道,要緊緊圍繞企業品牌推廣策略,無論何種營銷方式,都是對自己企業品牌的植入傳播,而網絡時代為企業品牌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同時也提供了全新的傳播形式,尤其在WEB2. 0 時代,網絡已經成為品牌口碑傳播的陣地。品牌推廣,塑造企業品牌形象,進行品牌營銷。
  • 保時捷獲評2019最具營銷價值汽車品牌排行榜100強
    2019年8月,過硬研究院發布了2019年最具營銷價值汽車品牌100強排行榜。保時捷以G-BMI指數75.34獲得「2019年最具營銷價值汽車品牌100強排行榜」第12名。該榜單以國內外百餘個汽車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包括進口品牌、中外合資品牌、中國自主品牌,整理分析第三方數據,綜合計算品牌營銷價值得出過硬品牌營銷指數(G-BMI),助力企業形成更加清晰品牌定位和營銷戰略制定。保時捷是國際知名汽車企業,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豪車品牌,其別名為波爾舍。
  • 本土高端品牌是怎樣煉成的?
    在人們印象中,中國製造就是低端的代名詞,血拼價格戰,低利潤無研發,重營銷輕品牌,高端品牌成為歐美企業的專享。然而,近年來出現一批優秀的本土企業開始重視品牌建設,甚至不惜巨大投入,其中有的已經成功打造出高端品牌,獲得了高端人群的心理認同。
  • 奶瓶品牌如何實現差異化定位,為企業創造價值
    奶瓶企業在面對大眾用戶時,為了凸顯自家奶瓶產品的差異化,就可從品牌、價格、奶瓶設計、品牌理念來吸引不同的消費者,已實現產品到商品轉化的目的,為奶瓶企業塑造度高的品牌打好基礎。那奶瓶品牌定位如何做才能實現差異化經營呢?
  • 後疫情時代國外品牌本土化-電商營銷新思考
    7月15日16日兩天超過30多位行業領軍人物在大會上分享了許多實戰案例和營銷新思路,博屋(BrandHouse)和銳客廣告(CREATEC)也受邀與會,博屋商務總監Dean Ding在現場參和銳客廣告(CREATEC)
  • 國潮和本土意識:從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品牌,國貨品牌崛起在提升硬實力的同時,中國也應更加注重軟實力的塑造與輸出。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傳承為軟實力打造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講好中國故事,才能創新中國品牌。但在這方面過去的幾十年其實我們做的並不好,比不上歐美、日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