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通社通訊員 李萬愛 陳立明
吳國民校友,1998年進入清華大學水利系,2002年被免試推薦到清華航天航空學院力學系攻讀研究生,導師固體力學研究所殷雅俊教授,2005年作為改革開放後來所的第一批清華畢業生加入我國核心軍工事業單位——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4年來工作勤勤懇懇,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滲透到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清華不僅給了我知識
談到在清華度過的7年校園生活,吳國民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當然更多的是對母校的感激之情。從本科時的懵懂到研究生時的日益成熟,特別是研究生階段,導師殷雅俊教授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這使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和從事科研所需要的必備能力。
除了在學校學到的知識之外,他感受最深的是學校培養的一種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對日後的工作有著很大的作用。因為工作後接觸的新鮮東西多,這時候就得自己通過找資源自我學習,了解問題後再去解決問題,或者通過各種資源聯繫一些同行業的專家向其討教方法,這些都是學校裡在就培養過的,所以工作起來十分得心應手。
另外,清華豐厚的精神財富也使他獲益良多。清華有許多傑出的校友,從兩彈一星元勳,到國家領導人,再到各個行業的傑出領袖,這些都是他學習的對象,也對他日後工作的選擇起了很大作用。行勝於言的踏實工作作風,使他受益匪淺。這些都是清華的寶貴財富也是清華傳給清華學子的制勝法寶。
國企是青年學子理想的就業選擇
談到工作的選擇時,吳學長講到:2005年時,一些畢業生認為國企的待遇一般,工作效率不高,能夠發展的空間不大,但在他看來這都是片面的,相反,他認為在國有大型企業工作是大有作為,他4年的工作經歷也印證了這一點。為此吳國民專門提到,這還要特別感謝學院的多位老師的大力幫助。原來當初在他們擇業的時候,航院的老師了解到他和幾名同學對701所感興趣時,給他們提供了大力幫助和支持,如王錫瑞老師、岑松老師曾多次與他交流並幫助他與單位聯繫,另外導師殷雅俊老師也是極力推薦他到這樣的國企單位工作。結合自己的研究興趣,在學院的幫助下他堅定地選擇了適合自身發展的核心軍工事業單位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經過4年工作的磨練,今天的吳國民,為自己當初的這種選擇而慶幸。自己在國企研究所單位裡從事艦船結構設計工作,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發展潛力大、機會多,更重要的是能夠為國防現代化事業貢獻一份力量,這實在是自己展示自我能力的好舞臺。
當我們問到吳師兄以後有什麼規劃打算時,吳師兄很自信地告訴我們,他會一直在701所工作,甚至已經做好了工作一輩子的打算。他現在更多的是從事結構設計方面的研發工作,科研周期長,要長時間地潛心鑽研在一件事情上,才有可能得到好的成果,況且自己在這裡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離開這個崗位就會浪費自己多年的心血。
寄語清華學子
對於還在校園裡奮鬥的青年學子們,吳國民還有一些真切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首先,他認為紮實地學好理論知識是相當重要的,書到用時方恨少,學校裡是吸收知識的最有效率的地方。第二是要練就自己的表達能力,學會與人交流協作,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以後的工作都需要團隊合作來共同完成任務,大家共同分享交流才能一起提高水平,使問題得到更快解決。第三是定好人生的目標,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舞臺(供稿 研通社航院新聞組 編輯 襄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