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澗西某學校一年級學生王某從學校拿回家一份移動公司校訊通簡訊業務合同,說是學校讓家長自願訂。此業務每月交納5元至7元費用,老師將統一通過簡訊給家長發送家庭作業、學生在校表現等信息。多數家長質疑:為什麼要通過有償簡訊布置作業?
該學生的家長王先生說:「家庭作業不在課堂上布置,而是用手機發信息的方式告知,不訂吧,孩子怎麼寫作業?訂吧,5塊錢雖然不多,但讓人有種被脅迫消費的感覺。」
提起老師用校訊通布置作業的事,一年級學生的家長張先生一肚子意見,他說:「我和孩子他媽都上夜班,孩子放學時我們都不在家,我只好給孩子買了部手機,讓他自己接收作業信息。」
已用了一年校訊通的二年級學生的家長劉女士對學校用校訊通布置作業也很反感,她說:「去年孩子一入學,學校就要求家長開通校訊通簡訊業務,到現在一年多了,我除了每天下午準時收到班主任群發的孩子作業信息外,沒有收到過其他信息。」劉女士說:「老師在課堂上布置作業很方便,為什麼非要改用簡訊息方式呢?如果家長不訂校信通,孩子就不用做作業了?」
校方對老師使用校訊通布置作業持何態度?澗西某學校一位姓李的辦公室人員告訴記者:「校訊通是學校通過移動公司開辦的一個學校和家長之間通過簡訊方式溝通的信息平臺,老師通過簡訊將家庭作業、學生在校表現等信息發給家長,有助於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成長情況。信息所產生的費用由移動公司在家長手機費裡直接扣除,學校不存在亂收費問題。另外,每天的家庭作業,我們都要求老師要當堂告知學生。」
我市某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海說,學校讓家長自願訂校訊通並無過錯,但在實際操作中,不排除老師會因家長不訂閱便對其孩子「另眼相看」,家長往往因擔心孩子受到老師冷落而無奈訂閱,於是「自願」變成「變相強制」。(武逸民)
返回洛陽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