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人帶娃,我容易嗎?」別拿著父母的不容易,道德綁架孩子

2020-12-24 三個麻麻

「我一人帶倆寶,忙不過來的時候孩子跟我吃過酸辣粉吃過方便麵,也吃過冰激凌喝過可樂,我是不是不合格啊?」一位讀者的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

是啊,獨自帶孩子沒有任何人幫忙的媽媽,消耗的體力,承受的精神壓力,都不是你能想像的。

獨自帶娃的母親,字典裡哪裡有「容易」兩個字

我的鄰居園園是就是一位全職媽媽,她選擇全職的原因非常簡單,媽媽有哥哥的孩子需要照顧,婆婆因為是園園生的女孩,言語之間儘是推脫

園園是一個明白人,正好老公也非常支持,於是二話不說,辭職自己照顧孩子

園園說:「自己生的孩子,必須得負責到底呀。兩個人之間,總有一個人是需要有所犧牲的。」

因為老公的工資比園園高,於是園園就順理成章地在家帶孩子

園園的孩子早產,比一般的孩子更難帶。體質弱,需要照顧得非常仔細。

6個月前,女兒幾乎完全需要大人抱著,才能睡得安穩。

於是,無數個日日夜夜,園園就這樣坐著抱著孩子到天亮。

再大一些,因為孩子容易過敏,所以孩子的輔食也需要做得特別精細。園園不僅需要做孩子的輔食,也要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

有時候為了吃點稍微好的,園園就狠狠心把孩子放在圍欄裡讓她自己哭,但是大多數時間,園園都只是簡單扒拉幾口,或者點個外賣將就一下。

我們眼見著園園累得瘦到脫了形,而她卻只是淡淡地說:挺好的,終於不用整天喊著減肥了。

我不相信單單只有園園,每天碎片的睡眠,24小時隨時待命,仿佛機器一般連軸轉,或許對大部分親力親為的媽媽們來說,這是常態吧。

甚至很多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媽媽們,其實也很不容易:因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很多的不容易堆積成了光鮮亮麗。

別拿著你的「不容易」,道德綁架孩子

我一朋友說:「突然覺得對孩子好不公平,他們沒有辦法選擇父母,沒有辦法選擇要不要來到人世,卻要無端承擔來自父母的壓力。」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義烏13歲的三胞胎女孩,在某一天凌晨,突然留下一張字條,集體失蹤了。

女孩們留下的字條上寫著下面這些話:

請幫我們退學吧,爸爸媽媽……你們不要為我們擔心了,千萬不要來找我們哦!我們會好的,照顧好自己。不是我們三個不想上學,是我們花了你們太多的錢……你們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我們不想讓你們辛苦了……不要傷心,弄壞了自己的身體,要好好照顧自己……再見……

有人說,這張紙條上,透露著女孩對父母和家庭的溫情和體恤,而我卻看到了,字裡行間充滿著拖累父母的深深愧疚感。

還好,只是虛驚一場,十多個小時後,三個孩子順利找回

得知真相後,我不禁唏噓不已。多懂事的三個女兒啊,本來還在享受全家寵愛的年紀,卻已經開始懂得生活的艱辛了。

在對女孩父親的採訪中,字裡行間裡透出的意思,都是經濟壓力挺大的

他說這麼多年來,他很不容易;孩子出生時,家裡經濟挺困難的;全家靠他賺錢補貼家用養活一家子。

他說孩子們人小鬼大,所以想著要為父母減輕壓力。

可我卻無端地覺得,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嗎?長期的耳濡目染,這一家的孩子們的壓力也不小吧,就連屏幕前的我,都有一種壓抑的感覺。

路是你自己選的,別用哭窮來激勵孩子

很多人的小時候,特別是那些家境一般,或者不是特別好的家庭裡的孩子,都有這樣的體驗,父母往往都喜歡用「哭窮」的方式試圖激勵孩子,動不動就向孩子倒苦水:

「都是為了讓你能夠安心學習,爸爸才早起貪黑出去賺錢!」「爸爸媽媽多辛苦啊,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讀書。」「我多賺點錢,這樣就能給你買新衣服了!」仿佛孩子就是自己的私有物品,甚至疲憊得累到脾氣上來的時候,忍不住就對孩子發了脾氣,更過分的時候,還會給孩子一頓揍。

我們就這樣被逼著、被推著,為了不辜負父母的含辛茹苦,埋頭苦讀,試圖變得更優秀,更聽話,這樣才能不負了父母。

長大了以後,我才發現,那是一段非常不好的回憶,仿佛欠了父母的債似的,我們為了報恩必須比其他人更優秀。

父母常常調侃,生了一個來討債的,因為需要好吃好喝地供著。

也有人說,世界上最大的債主是父母,最大的負債人是孩子。

但是卻我覺得,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互相造就的關係,那是一種自發的愉快的體驗:優秀的父母成就了更好的子女,而通過養育孩子讓父母實現了不斷的自我超越,豐富了人生閱歷,那是一種互相成就,而是不是欠債與還錢的關係。

父母和孩子,誰也不是誰的債主,不是嗎?

所以,在打算全職帶孩子前,建議你想清楚這兩個問題

1、是你自己決定要全職,不是孩子要你全職

談及工作與育兒之間的關係,《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中提到:問題不是媽媽要不要工作,而是要與寶寶保持親密關係。

所以,在做出這個決定以後,請把「都是為了更好地孩子,我才迫不得己要在家全職」這句話收回去。

因為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在於高品質的親子時間,而並不是只有全職在家陪伴,才可以培養出更好更有安全感的孩子。

雖然不乏真正負責任的好媽媽,但是又有多少人美其名曰在家帶娃,卻24小時與手機相伴,真的只是「陪娃」,只是保證孩子安全地活著,連最基本的交流都沒有

又有多少人人在曹營心在漢,只恨孩子捆綁了自己,無時無刻不嚮往著外面的世界。

其實除了全職,你還有很多可能:比如託付給老人,或者選擇其他比較靠譜的人。

但是既然選擇了全職,那不是你為孩子做出的犧牲,而是你權衡利弊,選擇了一種更合適的生活方式。

孩子是你們自己要生的,全職這條路也是你自己選的,你怎麼能怪孩子拖累了你呢?

2、育兒從來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孩子的爸爸也有責任

如今「喪偶式育兒」已經成了媽媽們互相調侃、吐槽爸爸的熱門詞彙。

但是吐槽歸吐槽,你要搞清楚,養孩子這些事,從來都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孩子的爸爸也是有責任的。

為什麼,只能媽媽全職,而不能是爸爸們全職呢?

又為什麼不能一起打配合,媽媽負責白天,爸爸負責晚上呢?

或者平時媽媽負責帶孩子,周末爸爸負責帶孩子呢?

有人說,爸爸不會帶孩子,可是又有誰是天生就會帶孩子的呢?媽媽也是第一次當媽媽,不是嗎?

誰帶孩子,誰賺錢,這只是一個家庭的分工不同而已,從來沒有理所應當。

寫在最後

是你選擇的生活,而不是孩子幫你選的。

請別說為了孩子!

如果覺得生活不易,可以怪自己,怪不給力的另一半,但是別把自己的苦,讓無辜的孩子來擔

相關焦點

  • 「你不孝順我,我就算白養你了!」父母別用孝順來「綁架」孩子
    不管是80,還是90後,總會聽到這樣一句熟悉的話,「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你要是不孝順我,我就算白養你了。」很多父母在說這句話或者類似這句話的時候,或許沒有想太多,其實本意是好的,可實際上這是處於道德制高點上對孩子的綁架。
  • 你不曾了解一個人的過去,就別隨便對人道德綁架
    仔細一想也是,在公開場合要求別人犧牲排練時間來幫忙,不就是道德綁架嗎?礙於面子,別人也不好意思直接拒絕,這就是將別人陷入兩難之地,不答應顯得不近人情,答應了自己更累。公演臨近,時間緊迫,每個團的排練壓力都很大,而節目的本質就是比賽,輸掉的一隊會有人直接被淘汰。
  • 「不給我帶娃,每月給2000!」父母不幫帶娃就要拿錢,你怎麼看?
    ,上午跟一個寶媽聊天,聽她講了自己家的事情,我發現現在已經不是討論父母該不該無償帶娃的時候,因為很多年輕人的概念中認為:你不幫我帶娃,就要給我生活貼補,也就是說,父母不幫子女帶娃,就要每月給子女一些經濟補貼。
  • 「我是為你好」,是家庭暴力,也是道德綁架
    由此可見,"我都是為了你好"看似是無私奉獻,實則是以愛之名綁架了孩子。這種讓孩子感到亞歷山大的說教方式,其實是一種家庭暴力,也是一種道德綁架。有句老話這麼說"兒大不由娘",先不論這句話是不是符合當下的時代語境,單看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中國的父母自古以來都是對自己的孩子有一些控制的欲望。3.是一種道德綁架"我是為你好"是一種不易察覺的道德綁架。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別用道德綁架我」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父母給他生弟弟妹妹?並不是表面上的擔心自己不受寵了,害怕父母偏心了,這些只是佔了一部分,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過早地在未婚的年齡成為「父母」。近日,一條新聞消息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 別拿孝敬父母 來道德綁架我的狗,謝謝!
    別拿孝敬父母 來道德綁架我的狗,謝謝! 愛父母和愛狗、朋友、事業 這些根本就不衝突啊 愛父母和愛狗,並不衝突 按照那些人的說法 那我們花在寵物身上的錢 可能還要比下面這些都要更多 疼愛孩子
  • 懂事的孩子背後,是父母的道德綁架
    的確,這樣的孩子不會讓父母很操心,不用讓父母勞神費力,他們會主動學習,主動寫作業,不需要父母大呼小叫地輔導;他們會主動幫忙承擔起一部分家務,因為擔心父母上班太累;他們總是站在父母的角度為他們著想,不管自己多麼委屈。
  • 道德綁架"我都是為了你好"
    致所有家長很多家長都會說&34;,可是當你孩子哭著鬧著拼命反抗的時候,你是不是還只是覺得孩子不聽話?覺得孩子還小,不能把事情思考的面面俱到,得由你們父母隨時保駕護航?你去左右孩子的學習時間&34;,可是你知不知道孩子吃完晚餐就上樓學習了啊,你還要怎樣?
  • 道德綁架下的養老「我生了你你就該養我,這樣正確嗎?」
    道德綁架下的養老:「我生了你,你就該養我,否則你就是不孝,這樣想正確嗎?」從道德的角度上試問一下大家覺得正確嗎?宋陳元靚《事林廣記》:「養兒防老,積穀防饑。」在「只生一個好」的政策鼓勵下,孩子從小是父母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手心裡的肉」。父母特別心疼孩子,從懷孕開始到吃奶粉,到上託兒所,到上小學、初中、高中,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不惜給孩子大把大把地花錢。對於一般工薪家庭而言,除了按揭住房還款,孩子就是最大的開支。在每月家庭的基本開銷中,一半以上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使得現在的孩子極為自私,才會覺得贍養老人是道德綁架下的養老。
  • 「百善孝為先」,但父母養育孩子,不能用孝順來「道德綁架」孩子
    在我國孝順是一種傳統美德,但是我們身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用「孝順」來道德綁架我們的孩子。孝順本身沒有錯,但是子女也是一個獨立、有自己思想的人,我們沒有資格要求子女按照我們的要求、模板來成長、生活。 仿佛只有無條件地服從才能配得上我們的養育之恩,也只有百依百順也能當得上孝順兩個字。
  • 某些父母是如何「道德綁架」孩子的?
    父母與孩子之間矛盾,是我一直不敢細想,自我欺騙逃避現實的問題,但如果我想掙脫這種關係給我帶來的影響,就必須正視它,將一直捂住的傷口下的腐肉割掉,這樣傷口才能痊癒。,父母:「你是我辛辛苦苦生下來的,養大你,你以為容易嗎?」
  • 別讓「道德綁架」成為不道德行為的藉口
    不知道什麼時候,道德綁架也成為了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道德綁架也經常被網友熱議,公交車該不該讓座,倒地老人該不該扶,這些事經常登上頭條熱議。那麼,究竟什麼才是道德綁架呢?不道德行為又是什麼呢?道德綁架是不是已經成了不道德的擋箭牌?
  • 不要再被道德綁架,你需要學會反擊,人生短暫,別委屈了自己
    這些標題佔據道德的制高點讓你不得不去按照他們的方式去做,用道德綁架你。還有類似大過年的,人都死了,來都來了,都不容易,還是孩子,歲數大了,為了你好,習慣就好等等中國式常見道德綁架讓人很是無奈。因為承受的非議太多,她也許只是不喜歡將自己脆弱袒露,她只是想為了父親好好活著,積極向陽的去愛著生活。可是他們看不見,他們只知道她沒有發微博,所以他們就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李詠的女兒,拿著所謂的高尚道德,綁架一個無辜的女孩。
  • 「你親妹妹你帶帶怎麼了?」,大女兒反駁:這是給我生的孩子嗎
    產生矛盾的點一般是帶娃的問題,如果家裡寶寶沒人帶,父母會要求家裡的老大幫忙帶孩子、管孩子。「你親妹妹你帶帶怎麼了?」,大女兒反駁:這是給我生的孩子嗎秀華今年39,最近感覺家裡很冷清。因為女兒今年上高三,平時住校,回家就進屋學習,總是很忙。
  • 「你親妹妹你帶帶怎麼了?」,大女兒反駁:這是給我生的孩子嗎
    產生矛盾的點一般是帶娃的問題,如果家裡寶寶沒人帶,父母會要求家裡的老大幫忙帶孩子、管孩子。,大女兒反駁:這是給我生的孩子嗎秀華今年39,最近感覺家裡很冷清。因為女兒今年上高三,平時住校,回家就進屋學習,總是很忙。
  • 「我出嫁了,沒責任孝順父母了」這是我聽過最無恥的道德綁架
    如果不是因為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她可能真的從窗戶上終身一躍結束這個操蛋的人生了。她老公是一家很大公司的業務主管,經常出差。小喬自己經營一家工作室。婚後不久懷孕生孩子,婆婆說沒義務照顧,於是她一邊操勞自己的工作室,一邊自己帶娃,其中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二胎政策開放了,經濟條件允許,誰都想給孩子留個伴,於是毫不猶豫生二胎。有了第一胎的經驗,小喬知道婆婆肯定是不管的,於是提前請好月嫂。
  • 常給孩子灌輸以下思想,娃長大容易被當「軟柿子」捏,父母別犯傻
    文|文兒為什麼你的孩子容易被人當成「軟柿子」捏?為什麼你明明對孩子說「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回去」,結果孩子還是不敢還手,窩窩囊囊地回來?身邊有很多父母都說,面對被人當「軟柿子」捏的孩子,他們都是氣不打一處來,真是恨鐵不成鋼。
  • 論道德綁架
    還有更令人憤怒的是那些妄想拿道德綁架他人,而試圖要求他人無償幫他分擔義務與責任的偽君子,這類人才是真正的厚顏無恥、超級自私的傢伙 ,不是嗎?這類人比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更令人瞧不起。在此,順便告訴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請記住還有句老話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既然道德高尚,那你就帶頭去幫助、照顧你所認為的所謂的最需要被幫助的人唄!
  • 「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
    她還說:「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在她看來,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一分錢都沒出,現在給自己帶娃應該是一種補償,結果還問她要錢,真的太過分了。所以,她就想以後公婆養老不要找她,找她就得給她錢。這位寶媽說的還理直氣壯的,周圍還有好多人附和,覺得老人不幫著帶孩子,給他們養老太吃虧了。當然,也有人說帶娃和養老沒啥關係。
  • 你有被道德綁架的經歷嗎?
    在我們平時生活中,道德綁架現象最容易滋生在以下兩對關係的評判中,即長輩與晚輩,社會公德與個人私慾,當這兩對關係出現矛盾或分歧的時候,暫且不論孰對孰錯,最先被筆誅口伐的往往是晚輩與個人私慾,這就是道德綁架最突出的表現,舉個例子,比如我們最常見的年輕人不給老年人讓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