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時候,道德綁架也成為了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道德綁架也經常被網友熱議,公交車該不該讓座,倒地老人該不該扶,這些事經常登上頭條熱議。那麼,究竟什麼才是道德綁架呢?不道德行為又是什麼呢?道德綁架是不是已經成了不道德的擋箭牌?
在道德綁架這個詞還沒有流行起來的時候,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做了是情分,不做是本分。」強行要求別人沒必要做的事,這就是道德綁架。我的一位年長的叔叔說:「前年村幹部找到咱們村裡一個廠裡的老總給咱們村修路,好說歹說,人家就是不願意出錢,你們幾個以後有錢了可不能這樣。」聽完他的話後,當時我心裡就有點生氣,因為是長輩,沒有發作,你讓別人出錢修路,拒絕的有錯嗎?別人有錢就得捐錢修路,這就是典型的道德綁架。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被熊孩子弄壞了東西,家長說,他還小不懂事;家長做不到考高分,上好學,要求孩子要完成;不經過同意就用別人的東西,被發現了,說你怎麼那麼小氣。計較起來被別人說斤斤計較,等到他計較的時候卻理直氣壯,說的有理有據。道德都是個人來衡量的,是不是道德綁架,道德底線哪裡,都是那個人自己來決定的。
道德和道德綁架不是一回事,別讓「道德綁架」成為不道德行為的藉口。公交車上不給老弱病殘讓座這是良好的行為,但是被強行讓座就是道德綁架。如果行為對別人產生了不良影響,那這種行為就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違法的。比如公共場合抽菸,公交車上辱罵毆打司機,隨地扔垃圾吐痰,這都是不道德的行為,像是這樣的行為被人制止,這不是道德綁架,這是合理的要求。如果這樣都說是道德綁架,那這個人一定是一個沒有道德觀念的人。
隨著「道德綁架」這個詞在網絡上流傳,已經有很多人拿它當做了擋箭牌。作為子女理應報答父母,為父母養老,有些人卻用道德綁架來拒絕為父母養老;作為兄弟姐妹,理應互相幫助,但是卻有很多兄弟姐妹不願意伸出援手,血緣之情也打不破一句道德綁架。作為一個人與其它生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有自己的思想,會控制欲望,道德就是自制力,雖然不用做到聖人那樣神聖,但是平凡人要做的就是儘量靠近聖人,如果所有人都十分講究道德品質,可能道德綁架這個詞就不存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