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座便是道德敗壞?讓座不應該成為道德綁架

2020-12-22 局外視界

因為公交車讓座引發的矛盾事件層出不窮,儼然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各色各樣的人都有著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要求讓座是一種道德綁架的行為,也有人認為,不讓座便是道德敗壞。總之看法不一,這一話題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爭論的熱點。

有一種觀點認為,不讓座是道德敗壞。如今越來越方便和便宜的公共運輸的發展,使得更多人選擇公交出行。主動為老弱病殘讓座成為了絕大多數人公認的社會美德,這樣的行為在社會上蔚然成風。然而讓座這件事終究還是由個人道德驅使的,讓不讓座和道不道德之間並不掛鈎。讓座並不是強制性的,而生活中總會有各種不同的情況。我想,需讓座者在被讓座時回復一個真心笑容即可,而未被讓座時也不必抓住一人不放,車上的善意者那麼多,又何必將己之欲強加到他人上。

一位乘客表示,我國自古倡導尊老愛幼,雖然給老年人讓座符合我國傳統的美德,但愛幼同樣是美德,如此逼人讓座也太過分了。如果是一位成年人,沒有為一位需要幫助的老年人讓座,理應得到道義上的譴責。但如果是小學生呢?到底是尊老重要,還是愛幼重要?

「讓座」這個問題本應該是一種自願行為,沒有讓座的人並不一定道德低下,也許他們抱病在身,也許他們另有隱情。「弱勢者」不能把讓座看成像是法律明文規定的教條,更不應採用極端的方式強求他人給自己讓座。眾所周知,野蠻的行為,是對社會秩序的踐踏,對文明和理性的褻瀆,孰輕孰重,不言自明。

提倡尊老、互助的社會風尚,主動讓座者固然應當得到人們的點讚;但在文明法治社會,同樣也要尊重別人不讓座的權利。無論如何,讓座都不應該成為一種道德綁架。

相關焦點

  • 公交讓座是道德還是義務?別讓讓座成為道德綁架!
    公交讓座是道德還是義務?別讓讓座成為道德綁架!說到公交車讓座,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陳凱歌導演拍的一部電影:《搜索》,因為沒給一個老人讓座,最後引發了一系列的悲劇,我想,這個後果即便是當時因為沒給他讓座的那個老人,也是不願意看到的。
  • 拒絕道德綁架:讓座是美德而不是道德
    (9月27 日 中國青年網)筆者看來,讓不讓座都是個人選擇,讓座是一種美德但不是道德,不讓座者最多是缺失這種美德但卻沒有違背道德,因此沒有理由接受輿論的責備,更不應該遭受人身攻擊。在讓不讓座這個問題上,我們應當拒絕道德綁架。
  • 公交車讓座,拒絕道德綁架
    因為別人不讓座,你咋就知道別人沒有特別的原因?或許是別人身體不舒服,低血糖,或許是別人困了累了需要坐著休息?或許別人根本就不知道旁邊有更需要座位的老弱病殘孕?我們看圖,「不給我讓座道德哪去了」。1,不給你讓座就是沒有道德嗎?誰說的?誰定的?夫子嗎?2,一個人是好是壞,是不是有道德,也不能就看這一個角度。公交車上讓座的人也更可能是逃犯,不讓座的人也許生活中還是個勞模呢。3,不給你讓座,首先你只是單純看我年輕而已,主管覺得我應該讓座給你。
  • 公交讓座是美德,但絕不是道德綁架的藉口
    這對夫妻不管不問就直接扇人耳光,這是對小夥子的不尊重,也是對小夥子的道德綁架。說了這麼多,那我們到底應不應該主動讓座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讓座是美德,我們應該做一個有素質的人。當我們遇到年邁的老人家或者行動不便的孕婦時,我們可以將自己的座位讓出來。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之上,沒有人可以強迫我們,甚至威脅我們。
  • 讓座是一種傳統美德,而不是道德綁架!
    近日大連一位老人劉增盛因上車身掛「請勿讓座」的LED燈牌登上人民日報的微信公眾號,一時間走紅網絡。他說「為不讓工作負擔很重的年輕人總給自己讓座,在身前掛了一塊寫著「一路鶯歌燕舞,請您勿需讓座,謝謝」的LED顯示牌,一掛就是兩年。
  • 把讓不讓座交給心中的道德律
    讓人想不通的是,讓座怎麼就成了一個焦點話題呢?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在公共運輸工具上,為老弱病殘和帶孩子的乘客讓座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美德。如果當事男子對警方說的並非假話,那麼,一個主動去做志願者的人,自然會選擇主動為需要幫助的人讓座。如果事情按照這樣的邏輯發展,地鐵上也就不會發生跟讓座有關的糾紛了。
  • 逼迫式軍人讓座,千萬別讓道德綁架了善良!
    逼迫式的道德綁架讓軍人讓座,無座票因為有座位的是軍人就冷嘲熱諷?就我弱我有理,道德綁架泛濫,我們不得不去深思,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別人花錢買的坐票,憑什麼要讓座?當兵的欠你的嗎?有句古話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主動讓座是美德,沒讓難道就沒道德了嗎?拒絕道德綁架
    我認為人都有權利選擇去不去做這件事,不能說這件事我沒做,我就是犯了好大的罪的人了,也不能因為我沒做,就想老鼠一樣,走到哪裡都被人指指點點的,人都有自己的難處,不能被道德綁架了。其實不讓座不應該是道德問題,現在有些老年人真的有時候讓人尊敬不起來,這個需要看人,看情況,看時間,也許有的人會覺得我這麼說很不禮貌或者說我沒有道德什麼的,我認為我的觀點就是這樣,不是沒有愛心只是有時候你讓座了還得不到好,這得分被讓座的這個人到底是什麼素質。
  • 孩子被要求為老人讓座?教會孩子拒絕「道德綁架」,試試這3招
    另一「讓座風雲」發生在浙江某小學附近,一名小學生在上完課後做上了回家的公交車,上了一天的課,坐到位置上休息的時候像受到了某種恩慈。可是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公交車上來了一位老大爺,小學生被要求讓座,似乎小學生不讓座就是不尊老愛幼。
  • 女孩讓座遭婉拒:讓不讓座不該再是一個道德問題
    &nbsp&nbsp&nbsp&nbsp關於公交車上不讓座的新聞已經有過很多了,通常都是不讓座的年輕人挨說挨罵甚至挨揍;這次雖然事情是發生在動車上,但是除了路程更遠、時間更長、讓座代價更大之外,其實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坐自己位置錯了嗎?」當然沒錯,這是花錢購買來的權利。被指責「年輕人應該多學學」的女孩之所以感到委屈,是因為她明顯感到自己被道德綁架了。
  • 讓不讓座不該再是一個道德問題
    關於公交車上不讓座的新聞已經有過很多了,通常都是不讓座的年輕人挨說挨罵甚至挨揍;這次雖然事情是發生在動車上,但是除了路程更遠、時間更長、讓座代價更大之外,其實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坐自己位置錯了嗎?」當然沒錯,這是花錢購買來的權利。被指責「年輕人應該多學學」的女孩之所以感到委屈,是因為她明顯感到自己被道德綁架了。顯然,事件中的老人女兒是不對的。
  • 公交車被逼讓座?網友出新的結論想法,拒絕道德綁架
    公交車被逼讓座?網友出新的結論想法,拒絕道德綁架公交車是現在普通人上班,上學等等的主要出門工具。公交車讓座一直被稱為道德綁架。主要是指老年人利用道德換取權力。但是,有一種新觀點,我覺得值得思考。是的,我們不該用道德高標去要求別人。但是,我覺得自己起碼知道別人的權利。讓我們追根溯源一下,為什麼要給老人讓座?很多人都會說:老年人年紀大了,身體虛弱,需要坐著。
  • 「不讓座」是道德問題 不能剝奪「坐車權」
    原標題:「不讓座」是道德問題 不能剝奪「坐車權」  9月24日,南寧市徵求意見,擬規定如果乘客拒絕給老、弱、病、殘、孕等特殊乘客讓座,司機可以拒絕為其提供營運服務(9月26日《京華時報》)。  在已有法律條文的各種司機可以「不讓坐車」的禁止行為中,其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屬於關係到公共利益的,包括公共環境、公共安全,這些禁令的執行是不能打折的。例如,對攜帶易燃性、易爆性、毒害性、腐蝕性、放射性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者、攜帶犬類或其他有礙他人健康、車船運行安全和車船衛生物品者拒絕上車就是如此。
  • 如何看待公交車讓座問題?是理所應當,還是道德綁架
    「尊老愛幼」一直是我們經常推崇的,公交車讓座一直對於我們很重要。但是,現在這種禮貌仿佛變了味道。如何看待公交車讓座問題?是理所應當,還是道德綁架?我們經常在公交車上見到一些老人,很多時候大家都是選擇讓座。畢竟,尊老愛幼一直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但是,我們也經常會見到有些人對這些假裝看不見。
  • 道德解決不了讓座問題
    頂的最高的一條評論是:「有些過分,讓座是人情,不讓是本分,憑啥依老欺小,這樣的老人不值得人尊重,不讓也罷。真不要臉。」話說的很重,但兩個群體之間的撕裂對立,確屬事實。老年人嫌年輕人沒道德,年輕人認為老年人不自重。類似公交車上的讓與不讓的糾結,每天都在上演。筆者也是窮人,坐公交上班,已經近10年,每天在異常擁擠的公交車上,要度過近兩個多小時。
  • 讓座是一種美德,不是義務!請不要進行道德綁架
    旁邊也有人給老人讓座,但是他就是不坐,一直在那罵那個孕婦。後來我就下車了,我也不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讓座兩面性不管是老人也好,年輕人也罷,都是人,都是生老病死,都有不舒服的時候,如果一個身強體壯的年輕小夥某天不舒服,高燒不退,而不給一個看似老弱病殘實際上卻沒有毛病的老頭讓座,表面看起來是小夥子是沒有道德素質
  • 讓不讓座不只是個道德問題
    這兩天有兩條事關讓座的新聞挺讓人不舒服的。一條是杭州一個小夥子沒有給抱小孩的婦女讓座,被該女士的老公連扇了5個耳光,後來有消息說這個小夥子是殘疾人,腿腳不夠靈便,但這個細節沒有得到證實;另外一條則是江城一位老人在公交車上,叫坐在「老弱病殘孕」專座上的小夥子讓座,小夥子不但不讓,還要打該老者。關於這種事原本我以為應該是有基本共識的,但後來才發現不是這樣。
  • 不讓座被罵 讓座行為是美德還是義務?
    今天,京華時報發布了一則《地鐵上年輕女孩沒讓座 大叔連罵3站路》的消息,受到了眾多媒體的轉發和評論。報導稱,9月25日,一位名為「桃紙的圍脖」的網友在微博中發布消息稱,自己在南京地鐵三號線上親眼所見一起倚老賣老強行讓座事件。一年輕女孩由於沒有及時讓座,被一大叔連罵了3站。人民日報、瀋陽晚報、新聞晨報、人民網等眾多媒體的官方微博也發布了這一事件。
  • 讓不讓座、換不換鋪咋成了道德衝突?別讓助人變得沉重
    面對輿論關於其「道德綁架」的質疑,他回應稱,不理解年輕人的道德觀念,將就某些網友的惡意詆毀訴諸法律。其實,類似於此的事件這些年頗為常見,由此引發的爭執也時常見諸報端。僅以「讓不讓座」論,從老人對不讓座女士大打出手,到孕婦將不讓座者上網「示眾」,再到高鐵上大學生對號入座卻被佔座老人聲討「沒愛心」,本來沒多大點的事兒,卻屢屢鬧得雞飛狗跳,甚至釀成肢體衝突,演變為輿論事件,箇中緣由著實引人深思。不難發現,這類衝突事件中,不問情由的當事一方掛在嘴邊的往往都是「道德」。似乎依此就能佔據高點,立於「不敗」之地。
  • 請不要道德綁架任何人與被道德綁架。人生短暫,活好自己!
    道道德從古至今都是拿來律己的法律才是律人的,不懂道德的人才會用道德律人。生活中出現道德綁架現象發生最普遍的就是出行方面。也是我最不理解的:年輕人必須給老人讓座。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但這不代表年輕人就必須得讓座,這並不能成為某些老人強行讓年輕人給他們讓座的理由。年輕人可以體諒老人,一些真正需要幫助的老人年輕人還是會自動讓座的。但也請老人能體諒一下大多年輕人因為工作的疲憊。在一次地鐵上,正是晚上下班高峰期。許多年輕人都是忙碌了一天疲憊的擠著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