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因為發明全球首種宮頸癌疫苗「加德西」,溫州醫科大學知名校友、已故癌症研究專家周健和澳大利亞免疫學家伊恩·弗雷澤獲2015年歐洲發明獎「非歐洲國家」獎項提名。昨天,周健的同學、溫醫大校長瞿佳還向記者傳遞了一個好消息:目前,國家科技部已在審核有關申請,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宮頸癌疫苗就能進入中國內地。
成就
他的研究降低了宮頸癌的致死率
周健於1957年出生,杭州人,是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後溫州醫科大學(原溫州醫學院)招收的第一屆學生。瞿佳和周健既是同班同學,也是室友。昨天,在得知周健獲此殊榮後,正在海外進行學術訪問的瞿佳激動不已。
「他的成就在醫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已經得到業界公認。首先,讓癌症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被疫苗所預防和治療,其次是極大地降低了宮頸癌的致死率。」瞿佳說,他為溫醫大能培養出這樣優秀的校友感到光榮和自豪。
採訪中,瞿佳還透露:目前,國家科技部已在審核澳大利亞方面提交的申請。宮頸癌疫苗在進入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後,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就能進入中國內地。
學習
改裝收音機,堅持收聽英語節目
大學5年間,周健的勤勉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買了無線電元器件將自己的收音機改裝,接收「美國之音」,並堅持每天早晨6點收聽學習。
談起對丈夫的最初印象,同為溫醫大77級的孫小依記憶猶新:「他每天拿著收音機在操場上聽英語,一聽就是很久。」學校操場的角落、大教室旁的空地,時常能見到他學英語的身影。為了學好英語,周健幾乎每個周末都步行去溫州第一百貨公司,盯著貨架上電視機播放的英語節目學習。
「我2002年去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進修時,經常聽到實驗室裡的人談起周健,說他勤奮的故事,說他對於科研的執著和追求。」在追憶周健的一篇文章中,他的同學、溫醫大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波蓓回憶說,「有人告訴我,一次上藥理實驗課,老師講解尼古丁的毒理作用時,拿來香菸去燻關在籠子裡的一隻小老鼠,但實驗沒有成功。接著,老師繼續講解其他內容,卻發現整包香菸沒有了。原來是周健拿去把小老鼠燻死並做了解剖。他告訴同學,他就是想知道小老鼠中毒後血液的顏色是否改變。直到後來,他在實驗室裡度過了他的大半生,將最美好的光陰都獻給了他熱愛的科學實驗。」
紀念
英年早逝,昆士蘭大學為他設立獎學金
在完成國內的學業後,周健於1988年到劍橋大學的英國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ICRF)的腫瘤和病毒實驗室做研究,並成為國際HPV研究先驅Lionel Crawford教授接收的第一位中國研究員。
據《科學時報》報導,1989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伊恩·弗雷澤博士來到劍橋大學病理系的實驗室進修,此後,他和周健成為搭檔。「弗雷澤與周健在很多方面很相像,他們都很努力,兩人是一見如故,」孫小依說,「每天早上一定是他們倆最早到實驗室,晚上一定是最晚走的。他們很合得來。」
當弗雷澤準備回澳大利亞時,他盛情邀請周健夫婦到昆士蘭大學他所在的實驗室一起工作。1990年,周健攜全家來到了昆士蘭。在澳大利亞,他們終於擁有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科研條件和獨立實驗室,開始了研製宮頸癌疫苗的合作。
1991年,周健和弗雷澤利用重組DNA技術人工合成了HPV的病毒樣顆粒。1999年3月19日,當其研究成果「加德西」疫苗開始全面臨床試驗時,42歲的周健積勞成疾,突發肝病英年早逝。
在周健的研究成果基礎上,2005年底,默克公司成功研製宮頸癌疫苗並於2006年6月在美國、墨西哥和澳大利亞上市。
為紀念周健做出的傑出貢獻,昆士蘭大學於2013年設立了周健紀念獎學金。該獎學金用於資助前往昆士蘭大學進修的溫醫大博士生。
牽線
他促成溫醫大和昆士蘭大學合作
周健曾對當年的同學和室友瞿佳說,溫醫大5年的求學經歷對他的影響非常大,到了國外後,他一直想儘自己的能力為母校做些事情。
1994年,得知瞿佳在美國波士頓學習,在芝加哥的周健主動聯繫上對方,並寄送了往返兩地的機票。「幾天的時間,我們一直在討論如何幫助母校開展科研。每天我們都聊到凌晨兩三點鐘,甚至更晚。」回想當年的歲月,瞿佳歷歷在目,「可以說,溫醫大許多科研的起步,跟那個時候周健的幫助和指導是分不開的,尤其是他的一些理念和想法,特別有高度,很有國際眼光。」
1997年,周健帶著伊恩·弗雷澤教授來溫,促成了溫醫大與昆士蘭大學免疫與癌症研究所的合作。在周健幫助下,溫醫大與昆士蘭大學在科研、學者交流、學生互換等方面開展了深入廣泛的合作。「HPV感染及其預防的研究」等合作項目獲得了WHO(國際抗癌聯盟)和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研究成果曾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2014年,溫醫大茶山校區校園內樹起了周健的銅像,以此紀念他所作出的學術成就和對母校的貢獻。這也是溫醫大校史上第一次為校友設置銅像。
延伸閱讀
歐洲專利局局長伯努瓦·巴蒂斯泰利4月21日在一份公告中說:「他們的發明已經挽救了無數生命,並且將繼續保護眾多女性,使她們未來不會患宮頸癌。」
歐洲專利局的公告顯示,全球每年超過50多萬名女性被確診為宮頸癌患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宮頸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見癌症,同時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疾病之一。歐洲專利局表示,截至目前,這種疫苗已相繼由美國製藥公司默克公司、英國製藥商葛蘭素史克公司生產,使用範圍擴展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積注射超過1.25億次。
「周健和伊恩·弗雷澤是現代醫學領域的無名英雄。」伯努瓦·巴蒂斯泰利在公布入圍名單時表示,「在與宮頸癌抗爭的過程中,他們關注發病原因而非疾病症狀。開發出的疫苗已經挽救無數女性患者的生命,同時還幫助眾多女性患者避免手術和化療過程。」
歐洲發明獎由歐洲專利局於2006年設立。授獎宗旨是獎勵全世界取得創造性成果的發明家。其中的發明成果必須對技術進步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足以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該獎共設立5個獎項:工業發明獎、中小企業獎、研究獎、終身成就獎和非歐洲國家獎。前4個獎項的獎勵對象是歐洲籍發明人,非歐洲國家獎的獎勵對象是取得歐洲專利的非歐洲國家發明人。
綜合歐洲專利局官網、新華網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