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中華文明的代表之一------漢字。漢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號稱賈湖刻符。有的學者認為只是刻符,有的認為是文字),從一開始的象形文字到今天我們所學習的簡體字,漢字也隨著中國的發展進步而不斷的被發展創新著。
中國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不論是經濟還是社會都在飛速的發展進步,到今天已經成為了世界大國。世界其他國家已經不能像過去一樣壓迫歧視我們,同時,漢字也受到了其他一些國家的重視。我們也不乏看到很多諸如有的國家的學校開了漢語的學習班。可見,中國的影響力所帶動的漢字的影響力是很大的。那麼今天就說一說,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的學習並且使用漢字的國家。
首先要說的當然是中國的鄰國-----日本。日本這個國家,可以說與我國來往密切。據傳說,日本的先輩是中國人遷居過去的,進而把中國的文化包括漢字傳到了日本。當然,這是否具有可信度就需要我們自己的判斷力了。但就現在來說,日本確實是使用漢字的,很簡單的比如說,身邊總是不乏有看日本動漫的朋友,看到其中字幕的時候,有很多都是漢字。
而且據了解,其政府還明確規定了他們的學生要學習漢字,對不同級別不同年齡大小的學生也做了相應的需要學習多少漢字的標準。雖然在近代中國與日本發生過很多戰爭,中國人備受日本的摧殘,那段屈辱的歷史是中國人永遠的痛。但在現在這個和平的時代,中國在不斷地進步,漢字也在日本廣泛的使用。我們都應該秉承以和為貴的理念,進一步增加漢字的影響力,促進兩國的共同發展。
然後就是韓國了。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韓劇韓妝等在中國有多火熱,尤其是在中國的無數女生中,幾乎是被迷得神魂顛倒,於是才有了前段時間出臺的限韓令。但重點不在這,重點是在韓語中也不乏看到漢字的影子,可見,韓國也是使用漢字的。
此外,還有新加坡。這個國家的華僑的數量很多,甚至有很多移民的人。資料顯示,新加坡華人的數量佔居民人口很大的比重。從這個數字看就很顯然,可以說華人是該國最大的群體了,因為地理位置的因素,新加坡位於中國的南邊,所以有很多的華裔都是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的人。
他們的先輩在很久以前的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中,逐漸就在新加坡定居,有這麼龐大的華人數量,其漢字在新加坡的使用量自然也是很龐大的了。更何況在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中,華人會把漢字帶給新加坡本土的人們,這樣一來,又增加了漢字的使用量,同時也傳播了中國的文化。
還有一個和新加坡一樣是個島國的馬來西亞,其中的華人後裔也很多。追溯歷史,早在中國的唐朝時期,中國就和馬來西亞開始有來往了,當時還只是一些商業上的交往,並沒有出現大量國人在馬來西亞定居的現象。
後來,兩國的交流也日益密切,漸漸地出現了很多在馬來西亞定居,其中尤以福建等東南沿海省份的居民居多,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也不足為奇。馬來西亞使用漢字的人數可見一斑。並且其政府規定收入的簡化漢字,和中國的漢字幾乎相同,同時也開設了一些華人教育的課程,由此一來,漢字也得到了更加廣泛的使用。
使用漢字較多的一個國家還有泰國。一說到泰國,相信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泰國的人妖了,它位於中國的西南地區,毗鄰雲南。這也是一個和中國有著淵源的國家,早在明朝時期,泰國就和中國有往來了。
據說,當時有一個泰國的公主想要嫁給一個日本人,她的父王知道後勃然大怒,說應該嫁給中國人,並且當時泰國規定其國民只能和中國人結婚,不能和其他的鄰國通婚,可見泰國歷來還是和我國友好相處的,其使用漢字也是必不可少的了。泰國的華裔數量也很多,其文化也和我國相仿,同樣信奉佛教文化,在這樣的條件下,更加有利於增加漢字在該國的使用。
中國不斷的發展,漢字在世界範圍內的使用正在不斷的增加。但是似乎現在卻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我們感覺習以為常的文字在我們的視野裡慢慢變的淡化,得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更加應該努力學習漢語知識,提高自己的積累,促進漢字的發展,同時增加其在世界各地的使用。
轉自:指點江山(頭條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