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特斯拉會成為下一個蘋果公司?特斯拉的「野心」不僅僅如此

2020-12-11 繁華車視界

有人說引進特斯拉會促使其成為繼蘋果後的下一個蘋果公司,其實不然。特斯拉的「野心」已經從進軍國內市場到現階段,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已經顯現出來了,其不僅能成為蘋果後的代表,其野心也要比蘋果公司更強大。

特斯拉汽車

兩者「進入」的姿態就很重要

當年蘋果手機進入中國市場時,聯通只是跟其籤約了獨家的銷售協議,而且不收取任何業務提成,只是按照相關的協議進行銷售,但是蘋果只是參與安裝軟體,蘋果公司只有想消費者售賣軟體和服務的利潤。而聯通公司只是保證每年能夠銷量多少臺蘋果手機,並沒有硬性的規定和各種扶持政策出臺「保護」。

而特斯拉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基本上屬於「八抬大橋」抬入的,除了後期要向政府交納所協商的稅收外,基本上可以說是風光的進入。而且有自主的生產和研發,除了特斯拉國內沒有第二家能夠在中國建廠生產,完全都是自己說了算。就算是豪華品牌,要不進口,要不進行和國內有背景的企業進行合作生產,所以兩者進入的姿態就不同。

蘋果手機店

特斯拉的商業價值更重要

蘋果進入中國市場不僅僅是中國市場需要測試3G,更是因為刺激國內手機市場而引進的陪伴,但是沒成想蘋果手機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就以獨特的外觀和運行,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而手機的載體相對汽車來講,就顯得微不足道。就看最近幾年的國產手機,就完全可以「翻身」。

但是特斯拉不同,特斯拉的引進可以改變國內的「汽車市場」。不同於手機,只需要配件廠和生產車間這種硬性條件,但是汽車需要一系列的產業鏈作為輔助,才能有條件的完成汽車的組裝和生產等等。尤其是兩者的價格和形成的效益,都是不能相互比較的,而特斯拉能夠進入中國市場,就說明已經有了心理預期準備。

特斯拉汽車

特斯拉遠比蘋果要「幸運」

兩者雖然都是以「引進」的身份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兩者也沒有可比性。蘋果手機是類似於開擴中國市場進入,但是沒有相關的福利和補貼,以至於蘋果手機前期即使進入中國市場,也沒有可觀的收入和銷量。

但是特斯拉不同,特斯拉基本上屬於被「抬」進中國市場,而且有相關的補貼和福利在裡面,這就導致兩者在福利待遇上面就沒有可比性,顯然特斯拉要比蘋果手機更幸運。外加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還不具穩定性,特斯拉現階段進入,完全可以「掌控」中國市場,畢竟品牌和影響力能夠左右消費者的選擇。

而兩者的相同點就在於打入中國市場,顯然特斯拉用的時間要比蘋果手機短很多,但是兩者的結局有可能會相似。蘋果手機是有過短暫的輝煌(當然現在也不錯),而特斯拉從進入就已經進入了高潮期,但是能堅挺多久就看國產新能源汽車的造化。

相關焦點

  • 股價又創新高,特斯拉會成為下一個蘋果?股價和產品是兩碼事!
    最近特斯拉股價又漲了一大波,超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成為美國市值第六大公司,總市值超過5500億美元。很多特斯拉的擁躉開始積極嚷嚷,特斯拉已經或者即將顛覆汽車行業,因為它的市值比豐田和大眾加起來還高。但大家要知道,在很多時候,股價和產品完全是兩碼事。資本可以在短時間內造就一出市值神話,卻永遠不能一瞬間讓科技進步十年。
  • 國產Model 3車主交付 特斯拉會成汽車界的蘋果嗎?
    (原標題:特斯拉會成為汽車界的蘋果嗎?)所以,和蘋果相比,特斯拉的工廠放在中國生產的意義更重。汽車的本地化程度是比較高的,下一步,更多的中國企業也將進入到特斯拉的產業鏈當中。特斯拉的落地也證明了,中國可以掌握生產汽車領域中的高精尖技術。而如此大規模高效的生產能力,中國是首屈一指的,這不僅僅是降低人力成本就能做到的。
  • 股價「一天漲出一個福特」 誰是下一個特斯拉?
    (原標題:股價「一天漲出一個福特」,誰能成為下一個特斯拉?) 「特斯拉有望再現蘋果過去10年的發展歷程,帶動整條產業鏈的繁榮。」東興證券在研報中判斷,特斯拉只是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浪潮的開端,智能汽車產業的變革浪潮或比10年前手機產業更為驚人。 就像蘋果掀起智慧型手機的革命,在傳統車企夾縫中長成的「新物種」特斯拉,已經開啟智能汽車發展的下一個10年。
  • 為何特斯拉會棄用18650改用21700鋰電池呢?
    打開APP 為何特斯拉會棄用18650改用21700鋰電池呢?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28 11:35:23 近幾年,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快速興起,動力電池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就拿特斯拉來說,拉風又炫酷。
  • 蘋果造車芯,劍指特斯拉
    雷鋒網註:圖為網傳「蘋果汽車」概念圖,來源:appleinsider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預測與郭明祺在 2018 年發布的預測報告極為接近——郭明祺預測,蘋果將為消費者帶來 L4 或 L5 全自動駕駛,Apple Car 可能會在 2023-2025 年間問世,該車型將成為下一個蘋果明星產品,因為蘋果在軟硬體及服務整合上有巨大優勢
  • 昔日馬斯克「求收購」不見,蘋果與特斯拉必有一戰?
    原創 方凌 華爾街見聞導讀:蘋果多年前已表露了在造車方面的野心。正如蘋果COO Jeff Williams在2015年所言:「汽車就是一個終極行動裝置,不是嗎?」
  • 我為什麼看好特斯拉:長期看好特斯拉的一千個理由
    在強敵環伺的背景下,股神有充分理由不看好特斯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特斯拉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現在所能用到的一切模型和假設,他已經坐上火箭朝著外太空一路狂奔而去。那麼,到底是什麼支撐著特斯拉的市值一路狂奔?我總結了如下幾點,供大家參考。第一,現實層面。
  • 解讀特斯拉 Masterplan 背後的 7 點戰略
    特斯拉不但克服疫情實現連續盈利,股價還一飛沖天直接讓百年巨頭們無法企及,自己更是躋身全球巨富行列。對鋼鐵俠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基於網絡化能源系統打造一個全新的行業。眼下,各家汽車公司也看到了單一作業系統平臺的好處,大眾就在試圖模仿出自己的新架構,但進行的並不順利。隨著電動/自動駕駛革命的加速,特斯拉自然也佔據了先機,它們一馬當先,正在用算力替代馬力。與蘋果類似,特斯拉的晶片也是自研的,而且目的性非常明顯,比如自動駕駛。在能耗控制上,尖端的定製化晶片/架構系統也相當重要。
  • 特斯拉:一個神奇的科技綜合體
    通過車型平臺化、生產國際化,特斯拉不斷擴大汽車交付數量,從而實現規模效應與成本領先。   2、特斯拉正從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成為一家科技公司。特斯拉2014年推出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2016年著手布局光伏新能源、2019年推出自研的自動駕駛FSD車載晶片、2020年宣布將自研自製電芯並開始部署神經網絡訓練集群Dojo system。
  • 挖人、建廠、造芯,蘋果造車想要直剛特斯拉?
    蘋果造車登上熱搜榜在新能源造車領域,大家都想成為第二個特斯拉。但正如庫克所說的,「純電動汽車不過是大型電子產品而已」,如今,「起了早卻趕晚集」的蘋果似乎並不想放棄在造車這件事上的野心。挖角、換帥如何能夠減少競爭對手的威脅?庫克的解決方式是正面硬剛——挖角。美國媒體Business Insider 曾表示,不少特斯拉員工跳槽至蘋果。
  • 先後跳槽阿斯頓馬丁、特斯拉、蘋果,大神加入電動超跑公司Rimac
    波利特在為特斯拉服務期間的一個主要項目是克服Model S在寒冷氣候下行駛裡程的損失。不過,他也為公司的內部功能做出了貢獻,比如碰撞測試和車輛分期付款評估設施。Aston Martin V12 Vantage Zagato2016年1月,他離開特斯拉為蘋果工作,他的領英帳戶顯示他是特別項目組的一員。
  •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當獵頭的故事
    喬治在兩人的午餐後,接受了賈伯斯的邀請,正式加盟蘋果公司,在賈伯斯身邊工作了 6 年,幫助發展了 160多家蘋果零售店。為蘋果公司的銷售、利潤和消費者忠誠度的持續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 特斯拉市值為什麼那麼高?特斯拉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當「矽谷基因」遇到「中國市場」「中國製造」,今年以來特斯拉大漲5倍,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已經超過傳統汽車龍頭豐田(2200億美元),登頂全球第一大市值汽車公司。特斯拉近年快速崛起,意味著汽車百年大變局正在到來,市場對新能源和智能汽車技術及商業模式變革的未來充滿巨大期待。
  • ARK方舟基金特頭號重倉股票特斯拉這究竟是一家什麼公司?
    汽車及自動駕駛業務 (modal Y) 同時馬斯克還擁有SpaceX 這家公司 SpaceX 和特斯拉也有很多的合作。,星鏈計劃發射42000顆衛星,這個項目的成功受益於spaceX的火箭回收技術,這極大的降低了發射成本,使其成為可能,目前這個項目已經進入測試階段,美國有超過70萬人註冊試用。
  • 馬斯克稱曾聯繫蘋果收購特斯拉遭拒 專家認為或與蘋果戰略重心有關
    蘋果曾拒絕收購特斯拉。在蘋果造車消息陸續曝光後,昨日(12月22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稱,「在Model 3項目最黑暗的日子裡,我曾試圖找到蒂姆·庫克,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以我們當前市值的十分之一)。他拒絕參加會議。」
  • 接棒蘋果產業鏈,特斯拉概念開啟赤金十年
    蘋果與特斯拉在美股周一開盤的時候拆股,導致股價雙雙大漲。一夜之間特斯拉市值漲520億美元(3550億人民幣),蘋果市值增加了723多億美元(5000億人民幣)。特斯拉概念漲停潮受此刺激,A股市場兩大產業鏈也集體躁動,但從9月1日收盤情況來看,特斯拉概念完爆蘋果產業鏈。
  • 埃隆·馬斯克稱蘋果曾拒絕了收購特斯拉的提議
    原標題:埃隆·馬斯克稱蘋果曾拒絕了收購特斯拉的提議
  • 特斯拉:車圈蘋果還是電動玩具?
    ModelS面世之初曾遭受諸多質疑,外界對特斯拉跨界造車的唱衰之聲不絕於耳。有人認為ModelS是一個龐大的「電動玩具」,與有著百年工業歷史的燃油車無法相提並論。但如今,特斯拉已經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無可爭議的標杆,強調科技感與未來感的Model系列電動車也成為智能汽車的典範。在消費者眼中,特斯拉依然是一個極富爭議的企業。
  • 蘋果汽車:庫克拒絕收購特斯拉是要做終結者嗎
    過去五年時間,蘋果造車項目一直籠罩在神秘的面紗下。 外界只知道蘋果可能會在未來幾年發布一款電動車,卻對新車的具體技術知之甚少 。蘋果汽車會成為特斯拉的終結者嗎?他是個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業者,以投資者的身份進入特斯拉,帶領這家電動車公司連續推出幾款顛覆性產品,成為了新興電動車行業的領頭羊。  儘管表面上對蘋果各種公開貶低,但或許馬斯克自己也清楚,特斯拉未來的最大對手可能不是那些傳統車企巨頭,而是消費電子行業的巨頭蘋果。沒人喜歡自己的競爭對手,馬斯克多次嘲諷的對象還有貝佐斯的 Blue Origin——Space X 的最大競爭對手。
  • 蘋果造車,能終結特斯拉神話嗎?
    臺灣的《經濟日報》更是指出,蘋果首款電動車Apple Car將在明年第三季度發布,蘋果正在籌備整車生產線。再到之前,蘋果更換無人駕駛部門負責人,和臺積電一起研發專門針對無人駕駛的晶片。蘋果造車這個話題,年末再度引起了外界的熱議。眼見特斯拉的市值超過6000億美元,從公司資源到技術儲備,尤其是無人駕駛技術上,並不遜色於特斯拉的蘋果,進軍整車領域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