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引進特斯拉會促使其成為繼蘋果後的下一個蘋果公司,其實不然。特斯拉的「野心」已經從進軍國內市場到現階段,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已經顯現出來了,其不僅能成為蘋果後的代表,其野心也要比蘋果公司更強大。
特斯拉汽車
兩者「進入」的姿態就很重要
當年蘋果手機進入中國市場時,聯通只是跟其籤約了獨家的銷售協議,而且不收取任何業務提成,只是按照相關的協議進行銷售,但是蘋果只是參與安裝軟體,蘋果公司只有想消費者售賣軟體和服務的利潤。而聯通公司只是保證每年能夠銷量多少臺蘋果手機,並沒有硬性的規定和各種扶持政策出臺「保護」。
而特斯拉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基本上屬於「八抬大橋」抬入的,除了後期要向政府交納所協商的稅收外,基本上可以說是風光的進入。而且有自主的生產和研發,除了特斯拉國內沒有第二家能夠在中國建廠生產,完全都是自己說了算。就算是豪華品牌,要不進口,要不進行和國內有背景的企業進行合作生產,所以兩者進入的姿態就不同。
蘋果手機店
特斯拉的商業價值更重要
蘋果進入中國市場不僅僅是中國市場需要測試3G,更是因為刺激國內手機市場而引進的陪伴,但是沒成想蘋果手機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就以獨特的外觀和運行,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而手機的載體相對汽車來講,就顯得微不足道。就看最近幾年的國產手機,就完全可以「翻身」。
但是特斯拉不同,特斯拉的引進可以改變國內的「汽車市場」。不同於手機,只需要配件廠和生產車間這種硬性條件,但是汽車需要一系列的產業鏈作為輔助,才能有條件的完成汽車的組裝和生產等等。尤其是兩者的價格和形成的效益,都是不能相互比較的,而特斯拉能夠進入中國市場,就說明已經有了心理預期準備。
特斯拉汽車
特斯拉遠比蘋果要「幸運」
兩者雖然都是以「引進」的身份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兩者也沒有可比性。蘋果手機是類似於開擴中國市場進入,但是沒有相關的福利和補貼,以至於蘋果手機前期即使進入中國市場,也沒有可觀的收入和銷量。
但是特斯拉不同,特斯拉基本上屬於被「抬」進中國市場,而且有相關的補貼和福利在裡面,這就導致兩者在福利待遇上面就沒有可比性,顯然特斯拉要比蘋果手機更幸運。外加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還不具穩定性,特斯拉現階段進入,完全可以「掌控」中國市場,畢竟品牌和影響力能夠左右消費者的選擇。
而兩者的相同點就在於打入中國市場,顯然特斯拉用的時間要比蘋果手機短很多,但是兩者的結局有可能會相似。蘋果手機是有過短暫的輝煌(當然現在也不錯),而特斯拉從進入就已經進入了高潮期,但是能堅挺多久就看國產新能源汽車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