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棒蘋果產業鏈,特斯拉概念開啟赤金十年

2020-12-16 選股寶

蘋果與特斯拉在美股周一開盤的時候拆股,導致股價雙雙大漲。一夜之間特斯拉市值漲520億美元(3550億人民幣),蘋果市值增加了723多億美元(5000億人民幣)。

特斯拉概念漲停潮

受此刺激,A股市場兩大產業鏈也集體躁動,但從9月1日收盤情況來看,特斯拉概念完爆蘋果產業鏈。雙林股份、銀邦股份等多股以20%漲幅封死漲停,新宙邦、法拉電子、三花智控等紛紛大漲。

科大智能等此前處於低位的概念近期股價更是持續上攻,自8月20日以來漲幅超35%。該股行情啟動初期因為:8月20日至22日召開「類腦智能」和「智能晶片」等2個評審組項目答辯評審會。

【早知道】對此解讀分析,挖出科大智能自2016年開始攜手復旦大學人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成為最核心的龍頭,股價也隨之啟動,後續再迎特斯拉概念加持,走出一波主升浪。

開啟十年赤金時代

特斯拉概念股表現遠超蘋果,核心是電動車遠期空間大於智慧型手機,當前電動車處於加速滲透期,未來潛力巨大。

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從蘋果產業鏈十年黃金路徑來看,特斯拉產業鏈行情才剛剛開始。

蘋果產業鏈分為三波機會 :

1)2009-2012 年,iPhone4 問世後蘋果手機銷量持續超預期帶來產業鏈的上漲。

2)2013-2017,蘋果新品持續銷量超預期,且產品創新帶來產業鏈新趨勢機會,16-17 年智慧型手機銷量已經達到頂峰,但蘋果引領的全面屏、FaceID、玻璃機身等新領域依然具有機會。

3)2019-2020,蘋果橫向拓展到可穿戴設備 Airpods,相關產業鏈再度受益。

對比蘋果產業鏈,興業證券認為當前特斯拉產業鏈相當於蘋果鏈的前期(2009-2012),特斯拉產業鏈的機會剛剛演繹至第一階段,後續仍有十年的赤金時代。

特斯拉概念的10倍牛股

機構人士皆認為,未來電動車產業鏈會出現「立訊精密」們。

那些想抓十倍牛股的人選擇的核心是看公司是否具備單一優質賽道的深度挖掘或者看準產品趨勢並進行多賽道拓展的能力。

哪些股具備這些潛質?興業證券整理出一份名單。

排在第一位的三花智控,不僅是特斯拉的合作商,公司還獲得大眾、寶馬等國際主流車廠的新能源訂單。

8月27日,恆大汽車公告上半年新能源車產生收益5300萬元,恆馳汽車明年量產。【早知道】對此進行解讀,挖出三花智控全資子公司三花汽零被確定為恆大新能源汽車恆馳系列車型多個熱管理閥類、泵類產品的獨家供應商。

從三花智控股價來看,確實也受到了較強催化,短期最高漲幅超10%

挖到一隻小市值績優概念

從興業證券預測的未來十倍股來看,流通市值都相對較大,這類股短期爆發性則不會那麼強。有沒有市值小,而且也不是那麼暴漲暴跌的股?

斯迪克就是符合要求的特斯拉概念,目前流通市值僅22億,中報業績暴增140%,而且還是多概念疊加。公司股價自5月以來穩步上漲。

正因如此,8月28日盤前【早知道】在解讀分析亞馬遜發布首款健身手環時,提到斯迪克,在利好催化下,股價短期漲幅近10%。

從近期A股市場表現來看,特斯拉概念、軍工、農業、環保等題材輪番上演,說明當前A股還是以消息催化的題材為主,如何才能準確把握熱點核心龍頭?

可以關注【早知道】!上面的案例足以說明【早知道】解讀分析的實力。

相關焦點

  • 先峰|蘋果VS特斯拉,誰才是科技巨頭?
    蘋果產業鏈VS 特斯拉產業鏈前者引領消費電子黃金十年,後者將開啟相關產業鏈赤金十年。蘋果產業鏈造就了消費電子黃金十年的三波機會:01. 2009-2012 年,iPhone4 問世後蘋果手機銷量持續超預期帶來產業鏈的上漲,先漲估值後漲業績;02.2013-2017,蘋果新品持續銷量超預期,且產品創新帶來產業鏈新趨勢機會,16-17 年智慧型手機銷量已經達到頂峰,但蘋果引領的全面屏、FaceID、玻璃機身等新領域依然具有機會;03.2019-2020
  • 美股牛市新遊戲:拆分首日特斯拉創始人登上全球第三富豪寶座,蘋果...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麻曉超 陳鋒 北京報導美股兩大炙手可熱的科技股,蘋果、特斯拉,在美國當地時間8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正式實施拆股,當日均實現大漲。「1拆4」後的蘋果,在「價格加權」編制方法下的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稱「道瓊指數」)中權重降低。
  • 蘋果造車芯,劍指特斯拉
    蘋果欲造汽車芯Digitimes 報導指出,據汽車產業鏈消息,蘋果近期確立了在美設廠、生產的計劃,並開始與全球車用電子供應鏈上下遊展開合作洽談,進一步了解現階段的技術規格、報價及未來技術成長動能。產業鏈預測,Apple Car 可能將於 2024~2025 年亮相。
  • 蘋果汽車提前問世 特斯拉股價猛跌!
    毫不誇張而言,蘋果汽車一旦上市,將會成為特斯拉最大敵人,或許更會延續蘋果手機的高光,開啟一個新的汽車時代。但在敘述優劣勢之前,買買君要明確的一點就是,以下觀點是站在客觀的角度分析,而並非一昧主觀吹捧以及詆毀國產的意思,請各位手下留情。如果說到蘋果公司的創新,其獨到之處就是獨自一條路。
  • 7月機會多但難普漲 特斯拉概念中線潛力大
    主要方向還是高送轉預期、超跌次新、中報預增、漲價概念、時尚白馬等,但不會是普漲格局,受制於資金面和遊資的情緒,板塊效應也不會太強。所以雖然有投資機會,但更考驗選股能力和操作技巧。  重點要放在漲幅較小、有業績支撐、行業前景向好的二線藍籌,主要還是以業績為首要參考標準,再疊加驅動性事件。本周可喜的是,盤面活躍度有所增加,鋰電池板塊全面爆發,也出現了多隻三連板甚至四連板的個股。
  • ...的蘋果依然看不到天花板,「被誤讀」的特斯拉正開啟萬物互聯
    高瓴資本前董事總經理趙小兵:「十倍創新」的蘋果依然看不到天花板,「被誤讀」的特斯拉正開啟萬物互聯
  • 挖人、建廠、造芯,蘋果造車想要直剛特斯拉?
    最早在2015年年初,蘋果就從特斯拉挖走了5名高管,而後特斯拉與蘋果的「人才角逐」賽持續了整整五年。蘋果與特斯拉在互相挖角上樂此不疲。前特斯拉高級工程副總裁Doug Field 在被特斯拉挖走五年之後,於2018年重返蘋果。Doug Field 的回歸無疑重燃了蘋果造車的決心,自2017年至今,蘋果就已經獲得了100餘項汽車領域的專利,並於去年收購了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Drive.ai。
  • 橫店東磁:軟磁材料確有供應特斯拉、蘋果等客戶
    集微網消息,2月5日,橫店東磁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軟磁材料確有供應特斯拉、蘋果等客戶,在新能源汽車上主要用在車載電源、BMS、EMC等地方。據悉,橫店東磁的軟磁材料在2018年處於穩步增長的階段,增量主要來自於汽車電子和無線充電領域。
  • 特斯拉降價背後:產業鏈經歷「甜蜜的煩惱」
    「甜蜜的煩惱」席捲產業鏈受益於降價消息,特斯拉產業鏈在二級市場上光彩奪目。2021年開局,特斯拉概念股便在資金追捧中一路高歌。效仿蘋果的垂直採購模式,特斯拉向大量零部件廠商開放自己的供應鏈體系,而隨著國產化進程的推進,更多的國內供應商得以與特斯拉」結緣」。雖然備受資本青睞,但在近乎嚴苛的管理體系和強烈的降本訴求下,成本傳導已成為必然,多數供應商正在經歷「甜蜜的煩惱」。
  • 熬夜、頻繁出差、學英文……蘋果產業鏈如何聚斂精英?
    受惠於iPhone11的熱賣,蘋果又重回萬億市值,人們對這家企業的興趣再度濃厚,各路專家紛紛解構之,蘋果的技術創新、產業鏈建設、用人制度等等,都在小範圍內引發了熱烈討論,雖然有點「冷飯熱炒」的感覺,但細細地咀嚼之後,依然會有些收穫,總之,蘋果能有如此成績,能如此得基業長青,看似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 大立光電業績預警 蘋果產業鏈「受驚」
    蘋果產業鏈集體走低,雖然與美國稅改大環境下,全球科技股集體下跌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市場對蘋果推出新品預期並不樂觀。但機構認為,從長期來看產品方面的創新仍將為蘋果產業鏈帶來新機遇。  供應商股價下跌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光學鏡頭設計及製造商,於2002年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蘋果公司的手機鏡頭製造商。
  • 新能源汽車十年解析:國家補貼3000億,撬動起十萬億產業鏈
    但是從產業格局上,已經悄然發生改變,自動特斯拉造出了純電超跑,業內人知道,機會來了。電動車和燃油車的核心技術完全不同,百年的技術差距被抹平,這時,全世界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終於來了。
  • 引進特斯拉會成為下一個蘋果公司?特斯拉的「野心」不僅僅如此
    有人說引進特斯拉會促使其成為繼蘋果後的下一個蘋果公司,其實不然。特斯拉的「野心」已經從進軍國內市場到現階段,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已經顯現出來了,其不僅能成為蘋果後的代表,其野心也要比蘋果公司更強大。特斯拉汽車兩者「進入」的姿態就很重要當年蘋果手機進入中國市場時,聯通只是跟其籤約了獨家的銷售協議,而且不收取任何業務提成,只是按照相關的協議進行銷售,但是蘋果只是參與安裝軟體,蘋果公司只有想消費者售賣軟體和服務的利潤。
  • 股價「一天漲出一個福特」 誰是下一個特斯拉?
    「特斯拉有望再現蘋果過去10年的發展歷程,帶動整條產業鏈的繁榮。」東興證券在研報中判斷,特斯拉只是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浪潮的開端,智能汽車產業的變革浪潮或比10年前手機產業更為驚人。 就像蘋果掀起智慧型手機的革命,在傳統車企夾縫中長成的「新物種」特斯拉,已經開啟智能汽車發展的下一個10年。
  • 蘋果造車,能終結特斯拉神話嗎?
    2013年,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繼任者庫克正式推出了「iOS in the Car」車載系統(後更名為CarPlay),宣布蘋果開始進軍汽車領域。 2014年,蘋果傳出啟動了保密級別極高的「泰坦計劃」,計劃打造自己的汽車產品。並從特斯拉、大眾、通用這些車企大肆挖人,這也引起了馬斯克的不滿,曾公開宣稱,蘋果挖走的都是特斯拉不要的。
  • 蘋果汽車:庫克拒絕收購特斯拉是要做終結者嗎
    2015 年蘋果大舉挖角特斯拉的時候,馬斯克曾經對媒體嘲諷說,「蘋果只能招我們不要的人,我們把蘋果戲稱為』特斯拉墳墓』(Tesla Graveyard)。如果你在特斯拉幹不下去,那就去蘋果吧。我可不是在開玩笑。」  那年矽谷開始熱傳蘋果秘密造車的消息。蘋果從傳統汽車行業招了不少資深人士,包括克萊斯勒菲亞特的品控主管以及戴姆勒奔馳的自動駕駛研發主管等等。
  • 蘋果和特斯拉為什麼不怕「社死」
    光看新聞,你會覺得,蘋果和特斯拉的結局,不是奶死,就是社死。賈伯斯時代的iPhone,一年小迭代,兩年大改款,每次發布會,都是圈內盛事,現在的處境是友商強行碰瓷,媒體推波助瀾,看客瘋狂吐槽。每次風吹草動,就有企業高喊開除用iPhone的員工,有沒有開除特斯拉車主的不清楚,但龐大的產業鏈和用戶群體給了蘋果和特斯拉迴旋空間,大佬們的格局和智慧也是滿級的,蘋果的雲上貴州,特斯拉的浦東臨港工廠就是證明。
  • 騰訊入股特斯拉浮盈約60億美元,帳面回報率超三倍
    方正證券分析師蘭飛表示,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車龍頭,一舉開創了新能源車大趨勢。2019年全球交付36.78萬輛,帶動股價大漲,同時給傳統車廠帶來壓力和動力,特斯拉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革命,其意義堪比當年蘋果iPhone引領智慧型手機大浪潮。
  • 蘋果「造車」,「特斯拉」們該慌嗎?
    同時,蘋果公司一些現有或潛在合作夥伴的股價也迎來上漲,比如美股雷射雷達概念公司Luminar Technologies、Velodyne Lidar漲幅分別達6.32%、10.94%
  • ...產業鏈上下遊;特斯拉上半年碳積分收入8億美元;威馬EX6 Plus...
    來源:第一電動網 2、寧德時代斥200億投資產業鏈上下遊 8月11日晚,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擬圍繞主業,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遊優質上市企業進行投資,投資總額不超過190.67 億元,其中境外投資總額不超過 25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