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位「小馬哥」終於可以一起笑逐顏開,這裡說的是騰訊控股(00700.HK)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和特斯拉(TSLA.NASDAQ)執行長馬斯克。
三年前,騰訊控股入股特斯拉,到今天獲得了近四倍的豐厚帳面回報,帳面浮盈近60億美元。從2017年3月以每股203美元入股特斯拉,到如今特斯拉一度逼近一千美元大關,在對京東(JD.NASDAQ)、美團點評-W(03690.HK)的成功投資後,騰訊控股的「高超投資水平」再度讓人刮目相看。
特斯拉在2019年第四季度歸屬於股東淨利潤同比下跌25%,2019年下半年的淨利潤同比下跌近45%,全年依然無法擺脫虧損近10億美元的命運,但現金流狀況明顯改善。特斯拉主要投資人巴倫資本(Baron Capital)創始人羅恩·巴倫(Ron Baron)鼓吹特斯拉未來營業收入可能達到一萬億美元級別。
經過第一財經記者測算,要達到萬億美元收入的話,這意味著特斯拉未來銷量將會遠遠超越豐田(TM.NYSE)。
從半年前「被套」到獲利約60億美元
時間回到2017年3月底,騰訊控股以17.7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特斯拉816.75萬股股票,持股比例達到5%,躍升為特斯拉第五大股東,持股成本大約為203美元。但騰訊此次獲得的股份為被動股權,持有者不能參與公司具體運營決策,只能通過買賣股票獲得投資收益,只是財務投資。對此,特斯拉行政總裁伊隆·馬斯克當年在社交平臺中稱,「很高興騰訊能夠成為特斯拉的投資人和顧問。」
2019年6月的時候,特斯拉股價依然低於200美元,馬化騰依然處於「被套」狀態,市場一直質疑連續虧損多年的特斯拉,到底有沒有能力實現盈利;然而,隨著特斯拉連續兩個季度盈利,雖然全年依然虧損8.62億美元,但半年內股價暴漲近四倍之後,馬化騰終於熬過來了,騰訊控股實現了約60億美元的浮盈。
方正證券分析師蘭飛表示,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車龍頭,一舉開創了新能源車大趨勢。2019年全球交付36.78萬輛,帶動股價大漲,同時給傳統車廠帶來壓力和動力,特斯拉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革命,其意義堪比當年蘋果iPhone引領智慧型手機大浪潮。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蘋果產業鏈和特斯拉產業鏈依然有著本質區別,尤其是在用戶體驗和政府補助影響方面。2007年開始,蘋果引領手機行業全面變革,最終實現了智慧型手機對功能手機的取代,一臺蘋果手機的價錢幾千元,一方面是其實大部分人可以負擔得起,另一方面智慧型手機的用戶體驗遠遠好於功能手機,而國產手機後來居上已經是後話。過去國內的電動車,因為充電的不夠方便和花費時間,用戶體驗並不見得比燃油車更好。
而更關鍵的是,電動車產業鏈上下遊都有著政府補助的影子,從買車到零部件的生產,政府補助無處不在;而且一輛車從十幾萬元到幾十萬元都有,消費者對價格顯然更加敏感。
引領國內電動車真實消費需求
中國製造的特斯拉Model3於2020年1月7日實現規模交付。此外,特斯拉發布國產Model3版本的官方降價,價格由此前的補貼後價格33.105萬元降至29.905萬元,價格降至30萬元以下,降價節奏和力度超出市場預期。
北京一位知名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過去10年來看,國內電動車並不是一個消費者真實需求驅動的行業,裡面一直有各種大量的政府補助支撐,成本也比燃油車高,更多應用於計程車和公交系統;但特斯拉實現國產化之後,MODEL 3隻是賣30萬元左右的價格,預計會受到更多中國消費者的青睞。
滴滴打車平臺上,特斯拉的MODEL S其實是消費者可以選擇的一個車型之一,第一財經記者曾經有一次乘坐MODEL S,司機告訴記者,進口MODEL S售價80多萬元,續航能力其實比MODEL 3更好一些,車的空間也更大,動力也更好。
雖然以後特斯拉MODEL 3國產了,但自動駕駛模塊需要花五六萬元選裝,也不像以前進口產品那樣可以免費充電和保養等,消費者也要自己花幾千元在家裡停車位安裝充電樁,相比進口版本四五十萬元的價格,其實優勢並不算很大。該司機認為,另外電動車保值率較低也是購車人士必須留意的一個問題,普遍來說遠遠不如燃油的日系車,行駛不到幾萬公裡,可能二手價格就已經幾乎「腰斬」。
一位曾經開奧迪的汽車消費者就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後來換車換成了保時捷,但跟朋友的特斯拉交換使用一段時間以後,有一點後悔買了保時捷,因為保時捷跟奧迪相比沒有本質改變,但很羨慕朋友那輛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功能。
對於特斯拉最近的股價暴漲,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表示,雖然他一直堅持認為,十年內,智能汽車領域會有多家市值在1000億~1000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但汽車和手機差異巨大,很難形成巨大的贏者通吃和超高毛利,因此他暫時沒有看到特斯拉當前如此高估值的邏輯。
四季度淨利潤同比大跌25%
「特斯拉此輪股價飆漲源於四季度業績超預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盈利,以及自由現金流大幅改善,而在這之前是銷量大增,以及中國國產讓未來銷量大幅增長有保障。」有分析人士如是說。
特斯拉重要投資者巴倫資本(Baron Capital)的創始人羅恩·巴倫(Ron Baron)就大膽預測,十年內特斯拉營收有望突破一萬億美元,然而特斯拉2019年全年營收依然沒有超過250億美元;2018年和2019年特斯拉都是在上半年錄得逾10億美元虧損,下半年略微盈利,從而實現連續兩個季度盈利。
一萬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是什麼概念?如果按照特斯拉2019年銷量36.78萬輛,營業收入245.78億美元,每輛車均價不高於6.7萬美元計算,特斯拉一年需要賣超過1500萬輛車,這意味著特斯拉未來銷量也會遠遠超越豐田。2019年,豐田汽車在全球範圍內累計銷量為1074.21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4%,連續7年實現銷量破千萬。當前豐田近2000億美元的市值,略高於特斯拉1600億美元左右的市值。
1月29日,特斯拉發布的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第四季度營收73.8億美元,淨利潤為1.05億美元;2019年全年營收245.78億美元,高於2018年同期的214.6億美元;公司2019年全年淨虧損仍達到了8.62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8.1億美元,與2018年同期9.76億美元的虧損額相比,已有所收窄。
2019年全年特斯拉經營現金淨流入為24.05億美元,高於2018年的20.98億美元,淨利潤和經營現金流的差異,主要因為21.54億美元的折舊、攤銷和減值損失等(Depreciation, amortization and impairment)。
同時,第四季度是特斯拉在2019年第二次實現單季盈利,但卻同比下跌25%;2019年四個季度特斯拉的淨利潤分別為-7.02億美元、-4.08億美元、1.43億美元和1.05億美元;而2018年四個季度特斯拉淨利潤分別為-7.09億美元、-7.18億美元、3.11億美元、1.39億美元;這意味著2019年下半年特斯拉盈利同比下跌近45%。
特斯拉表示,由Model Y帶來的更高的交付量、上海工廠的投產,以及更優化的經營槓桿、進一步的成本降低,這些將使公司的營業利潤率達到行業領先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