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鳳凰財經視頻
原創:小馬哥
來源:每日經濟觀察(ID:xmjdy520)
2020年10月12號上午,"巴比饅頭"在上交所A股主板掛牌上市,開盤即上漲44.03%,佔據漲幅榜榜首,市值達45.43億!是無可爭議的包子第一股!
年銷20多億,坐擁3000多家門店,這是巴比饅頭的基本盤,在後疫情時代,巴比的巨大成功,給頻現倒閉關店潮的餐飲行業帶來了極大的信心提振與鼓舞。
很多人在祝福羨慕的同時,也不禁想問:
一個賣包子的居然能成功上市?憑什麼?
任何商業奇蹟都是人創造出來的,巴比的故事同樣不例外,只是相比較於其它上市公司的創始人的光鮮亮麗的履歷,巴比的老闆多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初中學歷,農村娃,沒錢沒資源沒人脈,甚至都沒幹過一份能上檯面的工作,就連外表也其貌不揚,就這麼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安徽人,如今卻坐擁30億身家!
他究竟是如何創造逆襲神話的?
解密|劉會平
麵點師之鄉走出來的包子大王
在安徽安慶,有一個位於皖河之濱的小鎮,名字叫江鎮,東距安慶市區約40公裡,北距懷寧縣城約50公裡,這裡山清水秀,資源豐富,環境優美,人傑地靈,它還有一個好聽名字——中國麵點師之鄉。
2020年10月12日起,它又多了一個名字,中國包子大王的故鄉
初中綴學|不甘刷油漆|轉學面點
1977年,劉會平在江鎮出生,1994年,初中畢業的劉會平,由於學習成績差,加上不想給本來就窮的家庭增添負擔,他決定出於闖蕩一番,打工掙錢,貼補家用。
苦於沒有手藝,經過家人的介紹,17歲的劉會平跟隨老家的一位油漆工師傅來外地謀生,第一站就到了山東,不過,幹了1年半,劉會平就獨自跑回了江鎮
面對父母的責問,劉會平說刷油漆太傷身體,不想再幹油漆工了,但在家無所事事也不是法子,剛好聽姐姐姐夫說她們開包子鋪1年也能賺個一兩萬,劉會平心動了,就跟著他們來學做這個包子了
1996年開始去江蘇常州學習,面點工一點不比油漆工輕鬆,每天晚上十一二點才能睡覺,凌晨兩三點就要起床,但劉會平很快適應了高強度的作息時間。並喜歡上了面點。
借500創業|連續失敗|負債10萬
1997年,學了一年多面點後,便借了幾百塊錢,租了個不到3平米的小門臉,就夠放一張案板和支一個麵缸,說幹就幹,自己既當老闆又當員工,起早貪黑賣起了包子。
但由於缺乏開店經驗,二個做的包子口感還有很大改進空間,果不其然,只堅持了2,3個月,就開不下去了,第一次借錢創業,以失敗告終。
不死心的劉會東,後來又陸續跟姐姐姐夫去過貴州,廣西南寧甚至雲南那邊開過包子鋪,但也都沒成功,還欠下了一大筆錢。
1998年年初,不服輸的劉會平決定去上海試一試,懷揣著東借西湊的4000塊錢,
便踏上了開往上海的火車,出站時,正下著小雨,上海的高樓大廈一眼看不到樓頂,那一刻,劉會平有點恍惚,不禁在想,如此繁華的大上海,會有人喜歡吃包子嗎?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最後劉會平以6000元租金,拿下了上海長寧區一個菜市場的門面,這麼好的位置賣包子,這回總能該賺錢了吧,彼時的劉會平信心滿滿,但事與願違,僅開了半個多月,實在撐不住,又倒閉了。
關門的那一天夜裡,在狹長黝黑的巷子口,劉會平哭了,這是他17歲走出社會以來,第一次流淚,如果說前幾次失敗,還沒有徹底打擊到他的信心,上海這一次,著實傷得不輕,他發現,把店做成,真得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
借錢開店,又打了水漂,上海還能待下去嗎?在最難熬的時候,在江蘇打工的姐姐聽說了弟弟的事,專程趕到上海,拉著他的手說道:"做生意哪有不嘗點苦頭的,鼓起勇氣,姐永遠支持你!"
說著,她從包裡取出4000元錢塞到劉會平手裡,"拿著,繼續搞,不夠回頭姐再想辦法。"有了姐姐的鼓勵,痛定思痛之後,劉會平重新振作了起來。
他認為之前店倒閉是因為不了解上海人的口味,後來經過一番調研,他發現生煎店在上海更受歡迎,於是跟風,也開了一家生煎店。但才開沒多久,又趕上了"豬瘟",上海人對生煎的熱情徹底降到了冰點,整個上海生煎店的生意跟著蕭條起來,劉會平的更不例外,這一次創業,又失敗了……
鹹魚翻身|創業首成
經歷過這麼多次失敗,劉會平開始了徹底的反思,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生煎店雖然倒了,但不至於跟之前的包子店賠得那樣慘,他還有了點積蓄,還能再折騰,此時的劉會平,也比之前更成熟了。
他放下了當老闆的架子,找到上海最好的包子店去打工學習,幾個月的學習後,他終於知道人家的產品優點在哪裡,也明白了人家包子賣得好,是有道理的。積累了經驗還不夠,他後來又從包子店出來,吃遍了江浙滬一帶的包子、饅頭,甚至拜面點名師學習……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逐漸打造出了自己有競爭力的產品!
2001年,捲土重來的劉會平,重新找了個店鋪,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劉師傅大包"。開始生意也不好,但3個月後,奇蹟發生了,生意是蒸蒸日上,天天排隊,劉會平夫婦終於迎來了創業來的第一次曙光。
生意紅火後,劉會平對這家店更加用心,店鋪很小,也沒怎麼裝修,但每天營業結束後,他都會給桌子的每一個角落擦乾淨,人家一看,這麼一個小店,搞得這麼幹淨,包子又好吃,位置也不錯,慢慢地口碑就做起來了。
2002年,前面幾次創業失敗的累計10幾萬負債,劉會平一次性全還完了,而且還剩下了30萬塊,那時候,他已經不滿足於只開一家店了。受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啟發,他下了決心,準備搞連鎖經營。
深入學習了KFC和麥當勞的商業模式後,劉會平首先拍板的項目,便是策劃自己的品牌,想了幾個月無果,突然有一天,腦袋靈光一現,冒出了一個叫"巴比"的名字。
巴比饅頭|驚豔登場
2003年,劉會平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0萬!"劉師傅大包"正式更名為"巴比饅頭"。
圖源:百度外賣
2004年初,巴比饅頭已經有了10多家直營店,加上親戚朋友的加盟門店,共20多家,巴比饅頭連鎖初具規模。此後幾年業務水漲船高,門店連鎖規模逐年擴大。營收與淨利潤也同比攀升。
2008年,劉會平註冊成立了上海中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飲集團"),下轄"巴比饅頭"等子公司。
2014年,巴比饅頭的一年零售業績超過15億,巴比饅頭門店數量達到1700餘家。
2015年,門店數量已超過1800家。
2016年,巴比饅頭的年業績達到19億。
2017年,巴比饅頭的年業績達到23億。
2019年底,巴比食品的加盟店已經達到2915家
截止目前,巴比饅頭的年業績已超25億
……
憑藉著驚人的業績表現,巴比無懸念穩坐國內包子、饅頭第一品牌!
截止2020年,劉會平已經坐擁3000家巴比連鎖門店,10月12日,伴隨著巴比的成功上市,標誌著一個包子帝國的崛起,劉會平也迎來了人生巔峰!
後記:
30億身家,3000家門店,3萬個家庭……,這就是劉會平的包子帝國版圖。回頭去看,這個有著坎坷創業經歷的農村娃的華麗蛻變,能否給我們留下可借鑑的方法論?
成功無法複製,但經驗值得學習,拿巴比饅頭來講,它的巨大成功,在站穩腳跟的初期,可以完全歸功於劉會平的專業面點技能與永不言敗的鐵漢精神。
從入行到創業首成,劉會平用了6年時間
從創業成功到全國連鎖,劉會平用了10年時間
從全國連鎖到上交所成功上市,劉會平走了25年
……
在不斷發展壯大的成長期,除了劉會平夫婦的執著堅守付出外,還有更多的商業哲學浮出水面:
劉會比對產品的精益求精,讓巴比的包子饅頭等相比於友商,有更佳的口感與更好的賣相,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力。
摒棄小作坊思想,花2000萬巨資打造巴比專屬的"中央廚房",讓品質,口味,食品安全都有了高度統一的保證。
對連鎖加盟模式的成功鑽營,讓巴比的規模一飛沖天,形成了極強的品牌影響力的同時,極限提升了盈利能力。
對店面裝修風格與營銷宣傳,在模仿肯德基與麥當勞的基礎之上,又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最終形成了完美融合街邊早點攤的印跡與時尚輕小資環境的獨家風範。
有產品,有品牌(管理),有工廠,有技術,有創新,有的是錢……劉會平花25年時間實現了巴比饅頭全產業鏈的生態閉環。
……
初中輟學,不被看好的安徽農村娃,如今成了備受尊敬的知名企業家,從借500塊創業開始,到坐擁30億身家!
劉會平的勵志傳奇還在延續,下一個**大王會在哪裡?
——完——
#饅頭#
參考資料:
1,包子大王-鳳凰網財經
2,《中國營銷成功寶典》- 於建民
3,職業餐飲網、今日新餐飲、紅餐網、華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