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rvan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中,我們一般認為中國除了四大銀行之外,其他銀行都是小銀行。那麼,中國四大銀行究竟有多大呢?
眾所周知,中國四大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這四家銀行的綜合實力在中國銀行中是最強的,所以被稱為中國四大銀行,這四家銀行的資產也非常大。中國四大銀行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全球都很有名。
5月中旬,《福布斯》公布了第18屆全球2000強公司年度榜單。「中國四大銀行」躋身前十,中國工商銀行位列第一。
長期以來,中國的「四大」銀行一直被描述為「中國最賺錢的公司」。工行2019年的淨利潤增長4.9%,達到3122.2億元,使其成為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東應佔淨利潤2667.33億元,增長4.74%。
中國農業銀行公布淨利潤為220.9.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4.6%。中國銀行淨利潤1874.05億元,同比增長4.06%。因此,關於「當今社會最賺錢的行業」的這個問題上,答案不是房地產行業,而是中國的銀行業!
據公開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3839家a股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中,銀行業已成為a股市場最賺錢的部門。雖然銀行數量僅佔a股市場的1%左右,但銀行業對a股淨利潤的貢獻率超過40%。
據《中國時報》報導,在2020年第一季度「最賺錢」的20家上市公司中,銀行佔了13家,佔比達65%。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中,共有4家上市公司淨利潤超過500億元。巧合的是,這四家銀行就是「中國四大銀行」。唯一能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賺這麼多錢的行業,就是中國的銀行業!
那麼,為什麼銀行業能賺這麼多錢呢?專業人士表示,這離不開中國房地產行業的貢獻。
想想看,現在無論是個人購買貸款,還是房地產開發貸款,都要經過銀行辦理。銀行放貸越多,賺的就越多。此外,人們總是選擇向大銀行借錢,因為這樣更「可靠」。所以,大銀行賺的錢越來越多,小銀行賺錢的速度越來越慢。
而且存貸差也是賺錢的因素。存貸差聽上去非常簡單,存款和貸款中間利率的差額,但其實裡面的道理一點兒也不簡單,因為這涉及到了銀行的本質。它是通過資金的規模、期限和風險轉換,來實現資金的更優配置,然後從中間賺取這個利率差額的。
而且銀行的業務也能投資,銀行吸收了存款以後,也想享受高額的利潤回報,因此它們也會想盡辦法投資各種領域。總而言之,作為一個擁有超過10億人口的壟斷企業,利潤肯定是非常高的。
然而,現在「四大」可能即將成為「七大行」。據報導,在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上公布的中國各大國有銀行的人民幣信貸資產負債表中,明確標註了7家大型銀行。除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外,其他三家銀行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該排名是基於2008年底國內和外匯資產超過2萬億元的銀行。
許多人對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可能不太熟悉。而這家銀行是非上市銀行,國務院直屬政策性銀行。截至2018年底,國家開發銀行總資產16.18萬億元。在上述七家大型銀行中,排名第五。
考慮到這些銀行的資產規模,它們確實是「大銀行」。不過,除了「中國四大銀行」的說法外,國家還有「五大銀行」(四大銀行加一交通銀行)和「六大銀行」(四大銀行加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的說法。除上述銀行外,其他未列入名單的銀行應被視為中小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