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WHO:愛滋病已逐漸變成一種可控的慢性病

2020-12-13 網易新聞

易:近年來,愛滋病的治療取得了許多突破,通過一些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也能抑制病毒的複製。這是否意味著愛滋病已經成了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可控慢性病?

WHO:過去十年中,抗逆轉錄藥物的發展進步使得愛滋病變成了一種可管理的慢性病,這一點與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終身慢性疾病類似。但是,愛滋病和糖尿病、高血壓有所不同——愛滋病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如果沒有使用恰當的保護措施(比方說性交全程使用安全套、比方注射吸毒者要使用清潔針頭不要共用針頭)的話,可能會把疾病傳給其他人。儘早開始抗逆轉錄治療,最好是能在機體免疫系統弱化之前開始治療,可以防止病情惡化,同時降低將愛滋病毒傳給他人的機率。

網易:2013年,兩名感染愛滋病病毒的患者曾因「明顯清除」體內的病毒而廣受關注,但最終他們體內的病毒卻依舊捲土重來。目前治癒愛滋病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WHO:目前沒有治癒愛滋病病毒感染或愛滋病的方法。雖然抗逆轉錄治療能夠抑制愛滋病病毒,但不能將體內病毒完全清除。多年來,人們積極開展了大量工作,來開發治癒愛滋病的辦法和愛滋病毒疫苗。愛滋病病毒感染後潛藏在免疫系統細胞裡,稱為CD4細胞。通常這些感染了愛滋病病毒的CD4細胞會產生更多愛滋病病毒然後死亡。抗逆轉錄藥物阻斷這一複製過程——因此抗逆轉錄治療可有效地將愛滋病病毒降至較低水平。所以,世衛組織推薦在免疫系統受損之前儘早開始抗逆轉錄治療。在抗逆轉錄治療過程中,血液中愛滋病病毒的濃度常常會低到標準檢測(病毒載量檢測)無法探知的程度。但至今為止尚未發現任何療法能夠去除感染了愛滋病病毒的細胞或使之永久潛伏。

網易:很多醫學資料中表示,HIV是完全可控的,只要合理堅持治療,HIV患者的壽命已和正常人沒有太大的區別了。何謂「合理治療」?

WHO:終身抗逆轉錄治療是管理愛滋病病毒慢性感染的基礎。有效的抗逆轉錄治療包括三種藥品的組合。世衛組織推薦使用「固定劑量複合製劑」,即,把所有的藥物成分都放在一片藥裡。這使得終身抗逆轉錄治療變得更加容易。

網易:今年7月,美國坦普爾大學研究人員利用一種被譽為「基因組編輯的魔術刀」的基因組編輯技術,首次成功地把愛滋病病毒從培養的人類細胞中徹底清除。這對愛滋病的治療是一個實質性突破嗎?

WHO:全世界都在進行很多研究,積極尋找愛滋病的療法,包括今年7月份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醫學院報告的基因療法項目。其他項目在研究不同途徑,但尚未找到治癒的方法。

網易:根據2012年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的報告(2012China AIDS Response Progress Report),在中國各類感染愛滋高危人群中,在過去12個月中進行過愛滋病檢測並知曉檢測結果的都不到一半。針對愛滋病檢測,WHO將會在中國推出什麼項目?

WHO:在性工作者及其客戶、男男性行為人群、變性人和注射吸毒者等重點人群中推廣愛滋病檢測,一直困難重重。有感染風險的人因為覺得羞恥或害怕知道檢測結果,所以不進行愛滋病檢測;還有一些人不了解愛滋病的風險及檢測的必要性。世衛組織推薦促進及早進行愛滋病診斷,與醫療衛生服務相結合,以及為需要的人提供終身抗逆轉錄治療。要給重點人群提供更多選擇,使他們能在安全友善的環境中接受到愛滋病檢測——要把檢測帶到他們身邊,包括當天出結果的快速愛滋病檢測、讓檢測結果呈陽性的人優先獲得愛滋病關懷治療服務等。

網易:有些愛滋病人擔心被歧視不願意去公共衛生機構檢測,市面上也有一些可在家檢測的簡易工具,這些簡易檢測的方法能否保證準確性,WHO對在家檢測的有沒有什麼建議?

WHO:現在,能夠當天出結果的快速檢測試劑、自我檢測試劑等愛滋病檢測技術的進步,讓愛滋病檢測更方便易得,尤其是對男男性接觸者和性工作者等高危人群。這很好,但同樣重要的是要有醫生或醫療機構對快速檢測結果或自我檢測結果進行確認。原因是,愛滋病檢測與妊娠自我檢測等其他檢測類似,存在著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的可能。

網易:這一年世界愛滋病日的主題為「彌合愛滋病毒防治領域的差距」。WHO針對中國具體會做什麼工作區彌合這種差距?

WHO:這一年世界愛滋病日的主題為「彌合愛滋病毒防治領域的差距」。過去30年時間裡,中國在對抗愛滋病方面不斷取得進步,採取了一系列成功的幹預手段。不過,中國仍面臨很多挑戰。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博士發布的新聞稿和意見書中提出:2013年,全世界約有3500萬愛滋病感染者,210萬新發感染者。2013年,亞太地區約有480萬愛滋病感染者,其中約有80萬在中國。中國可以在諸多方面加速行動。首先,進一步加強預防,例如,通過100%使用安全套促進更安全的性行為。其次,在社區提供便利的愛滋病快速檢測,尤其是為性工作者人群、男男性接觸人群、吸毒人群等被汙名化和歧視的人群提供這種檢測。第三,應為愛滋病感染人群儘早提供抗病毒治療,而且應採用更簡便的每天一片的固定劑量複合製劑。包括世界上最貧困國家在內的所有非洲國家,基本上都在本國的規劃中採用了這種簡便、高效的固定劑量複合製劑。這樣做可以提高服藥率,讓人們保持健康和生產力,減少新發感染數量。在這方面,中國真的落在了後面。

網易: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的報告,人類有望於2015年後終結愛滋病的流行,並在「2030年終結愛滋病」。WHO對這個前景的預測樂觀嗎?

WHO: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呼籲到2020年實現「90-90-90目標」,到2030年終止愛滋病流行。這意味著到2020年,90%的愛滋病感染者應獲得愛滋病檢測並了解自己的感染情況;90%的愛滋病陽性者應接受抗病毒治療;90%的接受抗病毒治療者應獲得有效治療(通過檢測血中的病毒濃度表示)。這些目標十分遠大,同時伴隨著眾多的問題和挑戰,但如果政府、社會團體、受累人群、發展合作夥伴和聯合國系統各方攜手合作,實現上述目標是可能的。中國有能力發揮牽頭作用,從而到2030年終止愛滋病流行。

相關焦點

  • 不再恐懼,愛滋病已成可控的慢性病?
    據中國疾控中心、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估,截至2018年底,我國估計存活愛滋病感染者約125萬。愛滋病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2.進行愛滋病檢測 感染愛滋病毒後如果不治療,病毒可潛伏在體內長達數年時間,感染者也沒有什麼特異症狀。但愛滋病毒在體內瘋狂複製,逐漸摧毀免疫系統。 主動檢測,儘早獲知身體狀況,有問題儘早治療。
  • 愛滋病發現40年:「世紀絕症」已變成可控慢性病
    在中文裡,它被稱為愛滋病,全名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圖片來源:東方IC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對於愛滋病的治療研究也越來越多。21世紀之後,新型抗艾藥物層出不窮。6大類30餘種抑制劑藥物獲批上市,連同「雞尾酒療法」一起,將原先的「世紀絕症」變成了一個可以長期控制的慢性病。
  • 愛滋病是慢性病 可防、可控、可治療
    此外,統計顯示,在今年新報告的病例中,98%是性傳播,婚外性傳播已成為河南省愛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同時,同性傳播增長也很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愛滋病已進入公眾視野多年,這些年醫學研究在愛滋病防治方面也取得不小進展,但很多人對愛滋病的認識仍停留在20多年前,認為愛滋病是絕症,感染了就得死。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 愛滋病已變成可控的慢性病 四位感染者的抗艾生活
    原標題:四位愛滋病感染者的抗艾生活閱讀提示第32個世界愛滋病日即將來臨,數據顯示,中國報告存活愛滋病感染者已經超過95萬人,雖然整體疫情處於低流行水平,但近年來青年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報告數呈增多趨勢,引起社會關注。
  • 愛滋病已成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看臨床診療團隊如何戰「艾」
    愛滋病作為一種不可逆且傳染方式隱秘的傳染病,一直備受關注。認識上的誤區讓很多人談「艾」色變。而如今,通過雞尾酒療法等抗病毒治療,愛滋病已經成為了一種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在抗「艾」的徵途中,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愛滋病診療團隊既是見證者又是實踐者。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中總結經驗,治癒更多患者,並推動學科不斷向前。
  • 獨家專訪王廣發:「一種抗愛滋病病毒的藥對我很有效」
    對於一種新的疾病,認識確實有一個過程。對於記者問及,如果再給他一次重新修正表述的機會,他是否仍堅持「可防可控」這個表述。王廣發表示,他依然認為此次疫情「可防可控」,只是有所升級。社會為此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包括親情、人情、健康和經濟。
  • 從致命絕症到慢性病,我們本該生而無畏
    愛滋病早已從「絕症」轉變成一種慢性病。患者如果遵循醫囑,按時服藥定期複查,能效抑制體內病毒複製,重建免疫功能,恢復機體的抗感染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只要積極治療,愛滋病患者的預期壽命也與健康人群幾乎是一樣的。
  • 普法專欄 | 認識愛滋病、預防愛滋病、遠離愛滋病
    邵剛隱瞞了自己在2014年2月已經檢查發現患有愛滋病的情況,未採取安全措施多次與李麗發生性關係。2019年4月,經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李麗的確被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後邵剛被公安機關抓獲,並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審理認為,邵剛明知自己感染愛滋病病毒,故意不採取防範措施而與被害人李麗發生性關係,致使被害人李麗感染愛滋病病毒,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
  • 三招助力,終結愛滋病流行指日可待
    ■今日視點  過去15年中,全球在應對愛滋病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已遏制並扭轉愛滋病的蔓延趨勢。專家們認為,治癒愛滋病現在仍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經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巨大的防治投入和長期的宣傳教育,愛滋病已從幾近「死刑」變成可控慢性病。以下三招被認為將力助實現聯合國2030年終結愛滋病流行的目標。
  • 愛滋病,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然而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愛滋病早已從致死性疾病轉變為慢性、可防可控的疾病。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在渡過急性期之後,感染者會進入無症狀期,這一階段將持續6-8年,在這一階段中由於病毒感染逐漸削弱人體免疫力
  • 門診慢性病小常識
    門診慢性病小常識 2020-12-15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專訪公共衛生專家湯勝藍:WHO正在失去主角光環
    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曾任WHO駐華代表處高級項目官員的湯勝藍教授在接受《返樸》專訪時表示,在過去的20年中,隨著多家國際衛生機構影響力的上升,WHO面臨著資金和人才的雙重流失,在全球和區域範圍內的地位不斷削弱。湯勝藍同時表示,WHO總幹事和高層官員的任命本應唯才是舉,但實際在很大程度上是國際政治博弈的結果。
  • 四位愛滋病感染者的抗艾生活
    「艾」與被愛新華社發繳園園作閱讀提示第32個世界愛滋病日即將來臨,數據顯示,中國報告存活愛滋病感染者已經超過95萬人,雖然整體疫情處於低流行水平,但近年來青年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報告數呈增多趨勢,引起社會關注。
  • 愛滋病防治知識與自我檢測,了解一下!
    珍惜愛 明白「艾」 預防愛滋病 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這些防治愛滋病的有關知識
  • 專訪公共衛生專家湯勝藍:WHO正在失去主角光環_健康界
    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曾任WHO駐華代表處高級項目官員的湯勝藍教授在接受《返樸》專訪時表示,在過去的20年中,隨著多家國際衛生機構影響力的上升,WHO面臨著資金和人才的雙重流失,在全球和區域範圍內的地位不斷削弱。湯勝藍同時表示,WHO總幹事和高層官員的任命本應唯才是舉,但實際在很大程度上是國際政治博弈的結果。
  • 老年群體感染愛滋病人數9年翻5倍 什麼是愛滋?愛滋病是怎麼傳播的?
    老年群體感染愛滋病人數9年翻5倍 什麼是愛滋?愛滋病是怎麼傳播的?時間:2020-12-02 13: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年群體感染愛滋病人數9年翻5倍 什麼是愛滋?愛滋病是怎麼傳播的?
  • 中疾控:「病毒儲存庫」成愛滋病功能性治癒主要障礙
    當前,將愛滋病終身治療轉變為階段性治療,是亟待解決的可持續治療戰略問題。今天,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發文稱,要達到愛滋病功能性治癒,主要障礙在於「病毒儲存庫」的存在。由於抗愛滋病藥物治療的重大突破和全球推廣免費治療方案,已讓愛滋病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藥物治療只能抑制病毒複製,並不能清除病毒,一旦停藥,潛伏的病毒會迅速複製,因此患者需要終身服藥。由此帶來的藥物副作用、服藥依從性差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均成為終身服藥的阻礙。到2020年,全球有38個國家將無力承擔高達42億美元的藥物治療費用。
  • 愛滋病比癌症還可怕?四位感染者的抗艾生活
    四位愛滋病感染者的抗艾生活第32個世界愛滋病日即將來臨,數據顯示,中國報告存活愛滋病感染者已經超過95萬人,雖然整體疫情處於低流行水平,但近年來青年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報告數呈增多趨勢,引起社會關注。
  • 專訪愛滋病臨床專家:做好專業防護基本可避免醫生手術感艾
    面臨這種事務,一般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醫生本身一點都不怕,但另一種是知道的不多,亂害怕。網易:這些年普通大眾對愛滋病的認識一步步加深,為什麼有些醫生對愛滋病的基本常識反而不太了解?李太生:可能相關部門對這方面宣傳還不夠。說實在的,除了感染科、內科這些,其他有些醫生對愛滋病認識可能和老百姓差不多。醫院也一般沒有針對愛滋病專門的培訓。
  • 《連雲港市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防治行動...
    其中慢性病是嚴重威脅居民健康的一類疾病,全市居民慢性病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比例高達82.2%,愛滋病和結核病仍是嚴重危害居民身體健康的重大傳染病,精神和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出,精神衛生已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