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恐懼,愛滋病已成可控的慢性病?

2020-12-24 騰訊網

自2000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提出防控愛滋病的目標以來,全球共避免新增3000萬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與愛滋病相關的死亡人數減少近800萬。

2016年,全球新發HIV感染人數180萬,較2000年的300萬下降了39%。聯合國計劃在2030年之前終結愛滋病(AIDS)疫情這一公共衛生威脅。

據中國疾控中心、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估,截至2018年底,我國估計存活愛滋病感染者約125萬。愛滋病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

2005-2016年,青少年(15-24歲)新發感染者大幅增長!由6%增長到16%。

性傳播取代毒品注射和血液傳播成為愛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9成以上都是以性途徑而感染。

我國對青少年關於愛滋病的教育,性傳播知識的普及越發重要。

愛滋病的傳播

愛滋病,又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AIDS),是由於機體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亦稱愛滋病病毒,而引發的全身性疾病。

HIV感染可導致人體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未經治療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於並發各種嚴重感染和惡性腫瘤,最終導致死亡。具有傳染性。

眾所周知,愛滋病有3種傳播途徑:性行為、血液和母嬰傳播。但有很多人並不了解傳播愛滋病到底有哪些高危行為。

1.愛滋病的傳播誤解

很多人害怕與愛滋病人接觸。其實離開了人體的HIV病毒,體外生存能力差,不耐高溫,常溫下僅能存活數小時正常生活、工作、娛樂、運動等是不會傳染愛滋病的。

2.傳播愛滋病的高危行為

由於衛生條件的提高及相關知識的普及,血液傳播風險有所降低。母嬰傳播也得到控制,如果在孕前或孕期進行及時的幹預措施,感染風險可以控制在 5% 以下,有些情況甚至可以低於 1% 。

性行為是危險的傳播方式

以下兩種性行為最易感染愛滋病:男性同性性行為,直腸易破損,傳播機率更大;性健康體檢意識較低、感染HIV未發現,更易傳染他人。

經調查,其中66.67%受訪在校大學生,認為僅僅1次不安全性行為不會傳染HIV或不知道。只要是不安全的性行為,都有可能感染HIV,哪怕只有一次!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發生高危行為後怎麼辦?

1.儘快服用HIV阻斷藥

如果發生了高危行為,要儘快服用 HIV 阻斷藥物,連服28天,越早越好(1~2 小時內),超過 72 小時後再服用,阻斷效果就很弱了。

根據現有數據回顧性分析,服用阻斷藥之後,愛滋病阻斷失敗的機率大概為5/1000左右。

愛滋病阻斷藥在國內較大的醫院性病愛滋病門診或疾控中心可以取到藥,如果是非上班時間,可以到急診科,一般在2小時之內就可以拿到藥物。

2.進行愛滋病檢測

感染愛滋病毒後如果不治療,病毒可潛伏在體內長達數年時間,感染者也沒有什麼特異症狀。但愛滋病毒在體內瘋狂複製,逐漸摧毀免疫系統。

主動檢測,儘早獲知身體狀況,有問題儘早治療。

主要是通過抽血檢測,檢測血中某些細胞是否減少(愛滋病患者會出現 CD4 陽性 T 細胞減少)。

最準確的是檢測血中有沒有 HIV 抗體,如果有就說明感染了 HIV。

可在藥店購買愛滋病檢測試紙自我檢測。但唯一正確可靠的方法是去醫院或疾控中心進行專業檢測

3.注意愛滋病檢查時的「窗口期」

HIV 抗體是診斷愛滋病的金標準,但是 HIV 抗體是在感染後數周才出現,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窗口期」。

所以剛剛感染時可能抗體還是陰性,所以如果是懷疑自己有 HIV 接觸史,可能要不同時間多次檢查。

愛滋病能治好嗎?

就目前來說,愛滋病是無法治癒的。

目前愛滋病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病毒複製,最大限度的保存免疫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愛滋病傳播。

1.愛滋病的治療方法

愛滋病的治療主要是抗病毒治療,治療感染與腫瘤及相應的對症治療。

抗病毒治療:抗病毒的藥物有很多種,由於 HIV 易變異,對單種藥物容易產生抗藥性,現在主張多種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目前已制定出針對不同人群的治療方案供不同人群使用;

治療感染、腫瘤:針對不同的感染,包括肺孢子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進行相應的治療;

對症治療:加強營養支持,同時給與心理治療。

2.愛滋病正在逐漸成為可控的「慢性病」

雖然目前沒有根治愛滋病的藥物,但是抗病毒藥物可以控制病毒的侵襲,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堅持服藥,愛滋病感染者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回歸社會。

進入21世紀之後,新型抗艾藥物不斷湧現。隨著多種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以及蛋白酶抑制劑獲批上市,以及雞尾酒療法的廣泛應用。

《柳葉刀》發表的論文指出,一個20歲的年輕人如果在2008年後感染了HIV,並開始堅持服用ART藥物,那麼平均地,他的壽命大概在78歲左右——和正常人相差無幾。抗逆轉錄藥物在90年代就已經被研製和使用,但其藥效是在後來不斷提升的。

因為有效抗病毒治療,HIV感染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接近當地人群的預期壽命,愛滋病已經不再等同於「死刑判決」,而是成為了一種可控的慢性疾病。

免費的抗病毒治療藥物

2003年底,隨著國務院「四免一關懷」政策的出臺,衛生部向全國符合入選標準的感染者發放免費的抗病毒治療藥物。

如今,一旦發現感染HIV,即可到當地疾控或醫院免費申請領取抗病毒治療藥物

防艾於未然

1.對青少年的教育

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性觀念,開始告訴他們如何保護自己和別人、如何正確使用避孕措施等實際行為。

2.ABC原則

要實現禁慾並不現實,而性伴多的話,感染性病和愛滋病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堅持使用安全套可以大大降低傳播風險

愛滋病雖然已經得到控制,但還是應該預防並潔身自好。

相關焦點

  • 愛滋病是慢性病 可防、可控、可治療
    此外,統計顯示,在今年新報告的病例中,98%是性傳播,婚外性傳播已成為河南省愛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同時,同性傳播增長也很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愛滋病已進入公眾視野多年,這些年醫學研究在愛滋病防治方面也取得不小進展,但很多人對愛滋病的認識仍停留在20多年前,認為愛滋病是絕症,感染了就得死。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 專訪WHO:愛滋病已逐漸變成一種可控的慢性病
    網易:近年來,愛滋病的治療取得了許多突破,通過一些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也能抑制病毒的複製。這是否意味著愛滋病已經成了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可控慢性病?WHO:過去十年中,抗逆轉錄藥物的發展進步使得愛滋病變成了一種可管理的慢性病,這一點與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終身慢性疾病類似。
  • 愛滋病發現40年:「世紀絕症」已變成可控慢性病
    在中文裡,它被稱為愛滋病,全名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圖片來源:東方IC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對於愛滋病的治療研究也越來越多。21世紀之後,新型抗艾藥物層出不窮。6大類30餘種抑制劑藥物獲批上市,連同「雞尾酒療法」一起,將原先的「世紀絕症」變成了一個可以長期控制的慢性病。
  • 愛滋病已變成可控的慢性病 四位感染者的抗艾生活
    原標題:四位愛滋病感染者的抗艾生活閱讀提示第32個世界愛滋病日即將來臨,數據顯示,中國報告存活愛滋病感染者已經超過95萬人,雖然整體疫情處於低流行水平,但近年來青年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報告數呈增多趨勢,引起社會關注。
  • 愛滋病已成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看臨床診療團隊如何戰「艾」
    愛滋病作為一種不可逆且傳染方式隱秘的傳染病,一直備受關注。認識上的誤區讓很多人談「艾」色變。而如今,通過雞尾酒療法等抗病毒治療,愛滋病已經成為了一種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在抗「艾」的徵途中,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愛滋病診療團隊既是見證者又是實踐者。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中總結經驗,治癒更多患者,並推動學科不斷向前。
  • 從致命絕症到慢性病,我們本該生而無畏
    愛滋病早已從「絕症」轉變成一種慢性病。患者如果遵循醫囑,按時服藥定期複查,能效抑制體內病毒複製,重建免疫功能,恢復機體的抗感染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只要積極治療,愛滋病患者的預期壽命也與健康人群幾乎是一樣的。
  • 普法專欄 | 認識愛滋病、預防愛滋病、遠離愛滋病
    邵剛隱瞞了自己在2014年2月已經檢查發現患有愛滋病的情況,未採取安全措施多次與李麗發生性關係。2019年4月,經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李麗的確被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後邵剛被公安機關抓獲,並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審理認為,邵剛明知自己感染愛滋病病毒,故意不採取防範措施而與被害人李麗發生性關係,致使被害人李麗感染愛滋病病毒,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
  • 感染愛滋病後被 「離崗休息」?
    突然得知這個消息,恐懼、悲傷、焦慮、絕望等負面情緒一下湧上了阿明的心頭,「我是不是快死了?我的人生是不是完了?我的父母家人怎麼辦?」這時候,求生欲望讓阿明清醒了,他開始瘋狂地在網絡上搜索各種與愛滋病相關的信息。通過學習,他了解到,隨著醫學的發展,愛滋病現在已經不再是一種絕症,而是一種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堅持治療可以活到與正常人一樣的壽命,他這才稍稍平靜下來。
  • 愛滋病的6個誤區,你知道嗎?
    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球約有170萬新發愛滋病感染者,其中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愛滋病已成為威脅全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殺手」。愛滋病的強大破壞力,導致很多人談「艾」色變。恐懼源於未知,今天我們就一起揭秘愛滋病常見的六大誤區。
  • 三招助力,終結愛滋病流行指日可待
    ■今日視點  過去15年中,全球在應對愛滋病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已遏制並扭轉愛滋病的蔓延趨勢。專家們認為,治癒愛滋病現在仍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經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巨大的防治投入和長期的宣傳教育,愛滋病已從幾近「死刑」變成可控慢性病。以下三招被認為將力助實現聯合國2030年終結愛滋病流行的目標。
  • 門診慢性病小常識
    門診慢性病小常識 2020-12-15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無法停止的愛滋病恐懼,恐艾症患者的掙扎
    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陳曉宇發布了一條《恐懼愛滋病的人》的短視頻,當天他就收到了2000多條網友的私信。 一、恐懼愛滋病的人 6年了,他不知道樓下的世界變成了什麼樣子,他甚至不敢站在窗口往外面張望一下。這一切都源於之前在娛樂場所隨意有過一次性生活,自從那次之後,他沒有辦法擺脫恐懼愛滋病的陰影,他走不出來,於是便選擇了退縮。
  • 自信心不足是影響愛滋病恐懼症的重要因素
    對於愛滋病恐懼症患者,按照恐懼原因,恐懼程度,性格人格成因等可以分為好幾類,如下我們就說說這一類恐友,不自信的愛滋病恐懼症恐友。用心理學來進行評價,這類愛滋病恐懼症恐友從本質上都是:在內心深處對自己抱有極大的負面核心信念,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能力不行才導致了自己目前遭此厄運,才覺得為什麼其他人常常出入風月場所遊戲人生都不恐艾,恰恰自己這麼一個極其平凡的人卻那麼的恐艾。恐懼到深入,不斷強迫自己,總覺得自己配不上美好的人和事物,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自信和低自尊。
  • 中疾控:「病毒儲存庫」成愛滋病功能性治癒主要障礙
    當前,將愛滋病終身治療轉變為階段性治療,是亟待解決的可持續治療戰略問題。今天,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發文稱,要達到愛滋病功能性治癒,主要障礙在於「病毒儲存庫」的存在。由於抗愛滋病藥物治療的重大突破和全球推廣免費治療方案,已讓愛滋病從超級癌症變成可控性疾病,但藥物治療只能抑制病毒複製,並不能清除病毒,一旦停藥,潛伏的病毒會迅速複製,因此患者需要終身服藥。由此帶來的藥物副作用、服藥依從性差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均成為終身服藥的阻礙。到2020年,全球有38個國家將無力承擔高達42億美元的藥物治療費用。
  • 老年群體感染愛滋病人數9年翻5倍 什麼是愛滋?愛滋病是怎麼傳播的?
    老年群體感染愛滋病人數9年翻5倍 什麼是愛滋?愛滋病是怎麼傳播的?時間:2020-12-02 13: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年群體感染愛滋病人數9年翻5倍 什麼是愛滋?愛滋病是怎麼傳播的?
  • 生命故事:我懷疑自己得了愛滋病
    在過去的數月中,他每時每刻都被浸泡在巨大的恐懼中,茶飯不思。恐懼的對象很明確——他害怕自己被感染了愛滋病。恐懼的緣由則並不明確——無論如何求證,他的每一張化驗單上都明明白白地寫著「陰性」。阿關是一個典型的「恐艾症」患者,即「愛滋病恐懼症」患者。這是一個龐大且痛苦的群體。虛幻的恐懼意念像真實存在的病毒一樣折磨著他們,令他們惶惶不可終日。
  • 《連雲港市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防治行動...
    其中慢性病是嚴重威脅居民健康的一類疾病,全市居民慢性病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比例高達82.2%,愛滋病和結核病仍是嚴重危害居民身體健康的重大傳染病,精神和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出,精神衛生已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 愛滋病長效注射治療方案已經來了,「全員」U=U還會遠嘛?
    「人們對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感染者的恐懼需要反覆地釋放。」作為目前全球發病率較高的經性傳播疾病,愛滋病一直受到廣泛關注。但因其摧毀生命的特性以及至今沒有能夠使其治癒的藥物,公眾始終對愛滋病病毒(HIV)和HIV感染者存在恐懼心理。
  • 世界愛滋病日|「恐艾」是種心理病
    安徽網滁州消息 愛滋病恐懼症即恐艾症,主要指的是指一部分人群受不良社會輿論導向,對愛滋病知識不了解,對愛滋病字眼過度排斥和敏感,在強烈的恐懼狀態下,常伴隨焦慮、抑鬱、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症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
  • 愛滋病(HIV)罪犯抗病毒治療(ART)的實踐和意義探索
    目前,對HIV感染者尚無徹底治癒方法,ART可有效針對HIV進行長期抑制性治療,愛滋病已被定義為可控的慢性疾病。全球大量科研數據證實[5]:早期ART,可能讓患者獲得與正常人一樣的壽命和生活質量,而且能更早抑制病毒的複製,降低HIV傳播風險。2016年初,「獲得預防行動」提出了「檢測不到=傳播不了」(U=U)[6]的口號來倡導這一科學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