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席上的「十大碗」,也許只有豐縣沛縣人才懂!

2020-12-14 愚伯的自留地

文:張建設

圖:部分來自網絡

央視的《中國影像方志》以大手筆,和大時長專題推介過沛縣,央視就是央視,大腕就是大腕,專題片的策劃和拍攝以及製作都是位於讓人仰視的位置。推介片在《飲食篇》裡介紹的沛縣十大碗,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挑逗無數人的味蕾,引起了無數人的好奇,同時也喚醒了身處天南地北豐沛人對故鄉美食的記憶。

對於不顧嚴寒走街串巷尋找美食、酷暑之下個光著膀子在路邊大快朵頤的食客來說,世間萬物,唯有美食不可辜負,美食就是人生!圍繞沛縣十大碗前世今生的討論一直方興未艾,品嘗十大碗之風長盛不衰。在央視專題片中介紹的沛縣十大碗不是傳說中漢宴(官宴)十大碗,而大多帶有民間十大碗的元素,否則,如何能說起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呢。

作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漢代飲食,淵源流長,時至今日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其中當屬廣泛流傳於蘇魯豫皖四省接壤處的宴席十大碗為之最。從史料記載和人們的口口相傳來看,十大碗是有官宴和農家宴之分,官宴十大碗,可以斷定是精細精緻型的,民間鮮見,不敢妄評。但對於民間的十大碗見過吃過,多少算有些了解,所以還是有那麼一點兒發言權的。

上世紀中期群眾生活水平尚在溫飽線之下,十大碗在城區和農村紅白事上還很常見,筆者見歷過做十大碗的整個過程,對其做法和流程還有一些粊深刻的印象,近段時間還專程拜見了對沛縣飲食頗有造詣九旬高齡的陳二拔老先生,由此增加了對十大碗的認知。

從掌握的資料和對老人的訪談中,對比以前一些媒體上的介紹,總的感覺是有點扯,壓根沒有說到點子上,更沒有涉及到十大碗的靈魂,這可能是受訪者記憶上的差錯,抑或是各地製作及習俗上的不同,或許是作者的憑空臆造,誤謬產生的原因,三者必居其一。

首先從整體上來說,十大碗集美食、習俗與智慧與一身,突出的特點是彰顯了豐沛人的豪爽之氣,大碗上菜,大碗盛飯,大碗喝酒,這最能體現豐沛人豪爽,而豐沛間源遠流長的十大碗正是這種個性的張揚和體現。

五一節期間去鄉下吃大席,又特意與鄉間的大廚交流一番,當談及能否做出正宗的十大碗時,廚師當即表示可以做,可是做十大碗很是費時間,現在的大席用料多是當天採購當天製作,因食材大多是半成品,組菜相當方便,而十大碗需要提前幾天動手準備。說到這裡,大廚搖頭嘆息道:即便拿出全部能耐,也做不出以前的那種傳統地道,原汁原味味道了,其中緣故,不說也知。

十大碗是以最常見的食材,把每種食材的特長發揮到極致。再者,從數字上來說,古人認為十是數字完美的標誌,十全十美,所以「十」又表示完備、齊全、達到極點,如十分、十足。十又通「什」,什錦是指由多種原料製成或多種花樣拼成的食品,十大碗亦可稱為什大碗,這寓意是顯而易見的。

十大碗它主要特點是取料容易,實惠便宜,搭配得當,製作難度小,適合上到老人下到孩童的不同口味。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舊時群眾生活困難,但為了把一些紅白事辦的更加體面些,十大碗的主要特徵就是讓事主和飯菜要有足夠的——面子(臉面)。

下面嘗試把沛縣一帶的十大碗的組成和做法做個簡要的敘述,因「三裡不同俗,十裡改規矩」,其它地方的十大碗的製作將會有很多的不同,懇請指正和補充。

說起十大碗,必須先說碗,十大碗的碗,是指盛菜的碗,一般是稱為大件和大件碗,為什麼要有一個大字?這是說用的碗比其它宴席上的碗要大,雖然同是大件碗,可也有大小之分,精緻與粗陋之別。

家境差些的事主多是用黑碗礤,也叫黑碗帽。家境好的就用大海碗,不管是什麼樣的碗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質地粗糙,但很厚實,而且保溫。十大碗的菜餚差不多都是湯菜,需要保溫上籠蒸餾的,所以客人吃的熱乎和隨意,即便是遲到的客人,也能隨到隨吃,保證來客吃的熱乎。

十大碗雖然極接地氣,帶有鄉村的泥土氣息,但是製作並非人們想像那麼簡單,實際上有很多講究,比如裝碗、排面、上餾、認湯和上桌的順序,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規律。不象現在的酒席,涼菜、熱菜、大菜一擁而上,時間緊張的根本就讓人品不出味來。

再比如說人們看似最簡單的衝湯,在十大碗裡叫「認湯」,裝入碗中的菜餚即將上桌時,都要澆上滾開的鮮湯(用煮雞煮肉的湯配製而成,許多地方叫高湯),「認」湯時必須用勺子盛的熱湯貼著碗沿一周均勻灌入,切不可從菜餚的中間當頭澆下,這樣澆入湯汁後,菜餚呈懸浮狀,一碗菜在湯的浮力下顯得的豐滿,端上桌也好看,要是熱湯從菜的中間澆下,碗面和其中的酥菜就塌架了,不美觀也不好吃。

十大碗上桌的順序也很有講究的,歸納就是:一全碗、二白雞、三清魚、四散碗、五籤子、六燜子、七竹筍、八扣肉、九雜拌、十羹湯:

一全碗。所謂全碗,精在一個「全」字上,美在一個「色」字上,全碗也就是十碗的大集合和代表作。每道菜取一點放在碗中,菜的上面很是考究的覆蓋上五顏六色的「碗面子」。

碗面子是用紅黃綠各染色的化工染料(現在是在禁止之列),加入雞蛋液中煎製成的雞蛋皮,一般是紅、綠、黃、白的顏色,攤好的彩色蛋皮切成拇指寬的長條,輔以還有熟的白肥肉,逐片碼放在由雞魚肉蛋和素菜墊底的菜餚之上,每種顏色必定要用熟黃花菜(俗稱金針菜)間隔起來。

在這需要強調說明,黃花菜是十大碗的靈魂,基本上每個大碗裡都會有黃花菜的身影,民間一直就有「沒有金針菜,做不出十大碗」之說。

二清雞(魚)。如果是事主家中的閨女出嫁,第二碗肯定為雞,視事主的家庭生活的條件,雞可以成塊覆蓋在其它便宜的過油酥菜之上。

如有生活條件好的事主,為了不增加十大碗的數量,平衡鄰裡之家的關係,也可以做成整個的雞,條件更好些的還把雞骨剔除,於是就有了「清雞白魚」的說法,每每提及哪家十大碗做的非常好,就以「清雞白魚」來衡量,誰誰誰家的十大碗是「清雞白魚」,意思就是說清一碗的雞和魚,在當時生活條件下那就近乎於奢侈了。

有的廚師還會恰到好處的在碗邊擺上一對雞的小翅膀,暗喻出嫁的閨女是孔雀東南飛的「巧媳」。

三白魚(雞)。如事主是娶兒媳婦,魚和雞的上桌順序需要顛倒一下,先上魚後上雞。魚的製作多是採用微山湖的鯽魚,去鱗摳腮之後,從魚背上橫劈為兩片,頭尾不切斷,微微相連,加麵粉、蔥姜、花椒粉放油鍋裡炸至金黃,這就是酥魚。

現在看來根本不值錢的酥魚在當時還是用來當碗面子的,下襯為油炸的藕、土豆、山藥之類素菜,酥魚相對貴重,只能當碗面。條件好的事主可以一碗全是魚,沒有其它素菜襯底。

四散碗。這個菜上桌的時間一般沒有規定順序,散碗是隨意上的,一般是甜米飯,類似於現今的八寶飯。

做米飯時先在碗裡抹上熟豬油,間隔均勻地成條狀地撒上青紅絲、冬瓜酥、碎花生米,然後裝上有紅棗、葡萄乾和糯米,上籠蒸餾,甜米飯蒸好後,上桌時要反扣在大件碗裡,紅綠相間,香糯鬆軟,香甜可口,最受老人和孩子的喜愛。

五籤子。也叫千子。目前沒有準確的字來表述,籤和千都不準確,只是諧音而已。

籤子其實就是熟蛋皮卷的肉餡卷。用厚實的鐵鍋,微火,廚師一般要切上一塊大肥豬肉塊,在鍋裡轉上一圈,然後將雞蛋漿均勻地倒入,蛋漿凝固,出鍋,鋪展開來,把調製好的有碎粉絲、紅芋澱粉和肉餡混合的餡子攤鋪其上,再捲成擀麵杖精細的卷,上籠蒸熟就成了籤子,做十大碗時要改刀成厚片狀。

六燜子。籤子和燜子的材料和味道幾乎是一樣的,只是做法顛倒了一下,如同鎮江的金山和焦山一樣,金山上的寺廟多,稱為寺裹山,焦山的寺廟多在低處,稱為山裹寺。

燜子也就是山裹寺,把熟雞蛋皮包裹在肉餡裡面就稱之燜子,或許就是指把雞蛋皮燜在裡面,就叫做燜子的吧。籤子和燜子所使用的澱粉都是正宗的紅芋粉子,還一定要使用碎粉絲渣,越碎越好,籤子和燜子的餡有用豬肉的,也有用牛肉的。

現沛縣河口鎮有一家店名就叫「老飯店」的飯店,就是用牛肉做的籤子,味道極佳,但價格與此店的熟牛肉同價。

七香筍。是指竹筍。一碗筍片是席桌上必不可少的,也是無法替代的。再窮的人家也要想方設法買到竹筍來當碗面,條件好的下面鋪墊的是雞,反之就鋪墊些素菜,多是土豆和湖藕之類的油炸菜,也有用油條切段拌上面糊二次過油作為墊底菜的,味道獨特,口感不錯。

八扣肉。是用帶皮豬肉煮熟後切成八片,鋪在碗底裡,一般是五花肉為多。上面肯定要裝上黃花菜。肉中的油經過長時間蒸餾後,浸入黃花菜中,乾菜的清香同樣也浸入到肉中,相得益彰,此為一絕。

上桌前將碗反扣在大件碗裡,到桌上再揭開。黃花菜後來漸漸被便宜海帶所替代,風味自然要大打折扣。當下漸漸被關成品米粉肉所代替,口味當就見仁見智了。

九雜拌。這是一道很有意思的菜,因為可以當成碗面的原料全部用完,不能再重複,這個時候就要顯示廚師的能耐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有的廚師是用油炸的豆腐改成形狀不同的片或條當碗面,有的廚師是用油條拌麵粉,二次油炸做成酥菜,還有的是直接用剩餘的酥菜衝上湯直接上桌,剩餘的不管是什麼樣油炸酥菜,鋪在碗底,衝上湯就成了這道菜。大多是湊合和利用。

做事認真的廚師會露一手,馬虎的廚師就乾脆糊弄過去。不管是什麼菜,只要是衝上鮮湯,滴上幾滴不摻假的香油,再潑上一小勺醋,清湯點醋,沒喝到時叫你垂涎欲滴,喝在嘴裡讓你直呼過癮。

十羹湯。俗話說廚師的湯,唱戲的腔,一個廚師成功與否,關鍵就在湯上。十大碗的羹湯至今仍然為許多人所鍾愛。凡是去農村吃過大席的城裡人都是讚不絕口,羹湯,絕對的鄉村美味。

究其原因,一是湯汁的原料正宗,熬製濃鬱,全部是煮雞和肉的老湯;二是顏色搭配誘人,燒好的湯裡總有綠色的菜葉、紅黃色的雞蛋皮,還有雞血丁、肥肉丁,出鍋時勾芡,點上些香醋和香油,自然是味到十成,湯裡的各種顏色的雞蛋皮,金燦燦,紅豔豔,綠油油,色彩上精巧的搭配,別說是喝在嘴裡,就是看在眼裡,也得咽口水。

酒足飯飽之時,打著飽嗝再喝上點羹湯,香噴噴、熱呼呼、辣嗖嗖,伴隨著濃濃鄉音和純樸的友情,肯定讓人多年之後也難以忘卻。不過,現如今人們都重視養生,那些雞湯和肉湯做成的羹湯,讓患有三高的人增加了不少擔心,所以羹湯漸漸地也失去了誘惑力。

十大碗的製作,簡易之中包含著精細,簡單之中蘊含著科學,集中反映出了人民群眾在烹調技藝上的智慧,所以富有旺盛的生命力而經久不衰,以至於引發不少老年人的懷戀,好在城區尚有幾家專門製作十大碗的飯店滿足需求。在懷念之情不可抑制之時,前去品嘗一番,至於製作是否還是符合傳統,流程是否還象過去的那樣規範,當是另一回事了。

舊時的十大碗,可謂是香飄鄉裡,回味無窮,美味至極,舌根繞香。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十大碗也在悄然中發生著變化,酥菜墊底的情形已經鮮見,四喜丸子(獅子頭)、虎皮雞蛋、海鮮等漸次出現,就連黑砂碗也都變成了精緻海碗,雖然變化明顯,但作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園中的一朵豔麗的花朵,十大碗將還會在堅守傳統上保持和煥發出飲食文化的風採,繼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和餐桌上。

古往今來,人們對美食的追求從未止步,在物質生活逐漸豐裕的當今,人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填飽肚子,吃好、吃出健康、吃出享受已經變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人生信條。畢竟,人生不易,夢想與美食,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十大碗,東方的,中國的,咱家的,最好的!

相關焦點

  • 徐州人吃大席就是辣麼牛!每人腰包帶著塑膠袋,還沒等吃完就折菜
    什麼是為吃大席?原本徐州人是坐在涼蓆上一邊吃肉一邊喝喝酒。沿襲至今,就成了現在的「吃大席」。吃大席在漢代就有了,鄉間常有婚喪嫁娶紅白大事,必須是十道菜,雅稱漢宴十大碗。徐州的大席的涼菜涼菜 一般八個涼(麻汁豆角、白斬雞、醬牛肉、涼拌黃瓜、海蜇、河蝦,烤鴨、捆蹄。。。)
  • 如今鄉村婚禮吃大席,端託盤的婦女為何越來越多?
    因為幹好這樣活,需要幾個基本素質,譬如,身體要強健有力,腳底下還要穩當不能莽撞,要形象尚可,另外還得會說幾句客套話,讓來吃大席的客人聽著舒坦。從我記事起,每次吃大席都是這樣「水到渠成」,隨著端託盤之人的吆喝聲「大家讓一讓,菜來了,免得濺到身上!」,在接菜口的人會順手接過盤子,然後放在餐桌上,讓大家分享。
  • 高校名單的沛縣人呢?
    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自主招生方面已確認徐州17名考生入選,其中10人來自徐州一中,3人來自運河中學,2人來自新沂一中,還有2人分別來自豐縣中學和沛縣中學。東南大學朱浩宇高流中學司想江蘇省豐縣中學張曉琳江蘇省豐縣中學邵博江蘇省豐縣中學孫丁馳江蘇省豐縣中學蔣大為江蘇省豐縣中學劉迪江蘇省豐縣中學張彤江蘇省豐縣中學朱思名江蘇省豐縣中學韓海祥江蘇省豐縣中學陳昂江蘇省豐縣中學張振華江蘇省豐縣中學閆睿江蘇省豐縣中學宋晨瑩江蘇省豐縣中學史經雨江蘇省豐縣中學李雪雨江蘇省豐縣中學李莎江蘇省豐縣中學劉明婧江蘇省豐縣中學馬天笑江蘇省侯集高級中學李曉茹江蘇省矦集高級中學張詩晨江蘇省矦集高級中學李晴江蘇省矦集高級中學耿瑞澤江蘇省賈汪中學邢逸飛江蘇省沛縣中學袁鑫江蘇省沛縣中學黃洪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胡恆瑞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趙旭陽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張峻瑋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曹津銘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丁文杰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朱子豪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王雨凡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王朝陽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吳優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胡紫怡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夏雨晴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邱子芮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王蔚然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梁寶鸝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趙毅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高尚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潘安琪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倪夢晗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趙子健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葛子龍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張家爽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林槿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邵前程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韓雨彤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張益鳴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仲雨樂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王佳新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梁安琪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黃洪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朱羽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週遊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周豔琳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武楚東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王宋子晗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田睿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王雨琛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孫子龍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胡筱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王偉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劉恩揚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王仕釗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王晶晶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仝博文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李雨卿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曹穎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許一凡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孫梓翔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楊彬訾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尚建宇江蘇省運河中學吳一塵江蘇省運河中學周子琛江蘇省運河中學周子雯江蘇省運河中學李怡增江蘇省運河中學張文軒江蘇省運河中學趙之心江蘇省運河中學李諾江蘇省運河中學劉小龍江蘇省運河中學莊文韜江蘇省運河中學周權江蘇省運河中學顧雨彤江蘇省運河中學董可雯江蘇省運河中學張醒醒江蘇省運河中學孫晴晴江蘇省運河中學張犇犇江蘇省運河中學石璇江蘇省運河中學孫耀鵬江蘇省運河中學衡鵬宇江蘇省運河中學楊興淑江蘇省鄭集高級中學李一凡江蘇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張碩邳州市第四中學劉亞偉邳州市明德實驗學校張翔宇睢寧第一中學時仔睢寧第一中學劉尚昆睢寧第一中學李上上睢寧第一中學許皓文睢寧第一中學李文杰睢寧第一中學張翔宇睢寧第一中學趙晨宇新沂市第三中學陳韜宇新沂市第三中學朱梓軒新沂市第三中學胡益新沂市第三中學任俊羽新沂市第三中學楊旭新沂市第一中學王子寧新沂市第一中學吳安琪新沂市第一中學胡昊東新沂市第一中學馬慧新沂市第一中學王俊新沂市第一中學馬梓峻新沂市第一中學沈雪琦新沂市第一中學李瑞新沂市第一中學韓蔚新沂市第一中學李夢雨新沂市第一中學吳雨昊新沂市第一中學胡琪瑤新沂市第一中學房子藝新沂市第一中學範博文新沂市第一中學朱雅茜新沂市第一中學喬湘淇新沂市第一中學倪好新沂市第一中學許純新沂市第一中學馬勝楠新沂市第一中學吳雨勳新沂市第一中學張政陽新沂市第一中學劉夢堯新沂市第一中學董甜甜新沂市第一中學張家碩新沂市第一中學張芝瑞新沂市第一中學晁梓桐新沂市第一中學曹翔遠新沂市第一中學花盈盈新沂市第一中學劉勁松新沂市第一中學顧軒寧新沂市第一中學李家瑞新沂市第一中學朱騰飛新沂市第一中學張丁瑞新沂市第一中學孫乙冉新沂市第一中學王佳碩新沂市第一中學舒文新沂市第一中學陳益琪新沂市第一中學馬嘉祥新沂市第一中學李睿新沂市第一中學劉力僑新沂市第一中學宋飛霏新沂市第一中學閆競文新沂市第一中學吳世寧徐州市第七中學厲海若徐州市第一中學何遠洋徐州市第一中學丁暢徐州市第一中學
  • 早上五點開始,晚上六點結束,沛縣挖洋蔥大軍來豐縣,日賺200元
    圖文:愚伯的自留地如今,是豐縣種植大戶收穫洋蔥的日子,由於豐縣的農民麥收臨近,種植洋蔥的業主,不得不到臨近的沛縣招聘工人,以每天200—300元之間的價格,支付他們報酬。在此挖洋蔥的工人,來自沛縣棲山鎮和鹿樓鎮的鴛樓,從他們家中到這裡,距離遠的人,光路上就要將近一個小時。穿藍衣服的這位大姐說:為了趁著涼快多幹點活,他們往往三點鐘就要起床,四點準時出發,五點之前就要到這裡。收工的時間基本是晚上6點,到家時已經是晚上7點,稍微洗漱一下,就要馬上休息了。
  • 豐縣1名考生入選北大自主招生!還有這些人上了「985」高校.....
    中國人民大學司品赫江蘇省豐縣中學時興堯江蘇省運河中學吳俊怡徐州市第七中學張景桐徐州市第三中學中國農業大學杭晉江蘇省豐縣中學張嘉軒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蔡萍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武佳瑞江蘇省運河中學周弋巽睢寧第一中學天津大學王夢宇江蘇省沛縣中學程淼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仝博文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楊金鑫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張斐琛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沈飛鴻江蘇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史允正沛縣歌風中學李文安新沂市第一中學楊晨新沂市第一中學姚謙新沂市第一中學朱威達新沂市第一中學邵佳玉新沂市第一中學湯博新沂市第一中學鄭侶陽徐州市第七中學
  • 豐縣老家的「大席湯」
    文:程守忠說起羹湯,不能繞過號稱「天下第一羹」的雉羹。早在4300多年以前,中國烹飪的先師-——彭鏗(也就是彭祖),曾用野雞配麥仁製作的雉羹獻給堯帝,得到堯的賞識,封邑於大彭氏國(今徐州市)。雉羹可謂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羹湯。
  • 2020年豐縣中學、沛縣中學、沛縣二中、徐州七中高考喜報
    豐縣中學江蘇省豐縣中學,是江蘇乃至中國近代普通教育的先驅者之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國家級示範性高級中學,同時也是江蘇省屬首批重點中學。學校創辦於1923年。沛縣中學沛縣第一中學,中國礦業大學等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的「優質生源基地」,其高中部為江蘇師範大學(原徐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校創辦於1923年,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德育先進學校」、「全 國 百 佳 校園」、「省雙文明單位」和「省十佳重點中學」等稱號。
  • 豐縣、沛縣、魚臺人,當年打「紅五」的撲克遊戲,你還記得嗎?
    文:春煦文苑今天,看到這個文題,你很可能不知道我在講什麼,也許會給你一種空穴來風 突兀詭譎 雲山霧罩的感覺。這種撲克牌的玩法恐怕退出娛樂圈子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現在很少有人會玩,也許今天你已經不願意再玩這種過時的遊戲。
  • 紀實:沛縣影視第一人,拍攝六十六集電視連續劇《農家樂》
    文:朱迅翎圖:來自網絡沛縣沛城鎮前裴塘村中學教師王德榮,迷上電視劇,自編自導《農家樂》六十六集,當年在沛縣電視臺生活頻道連續播放一個月,成為微山湖畔,大沙河兩岸,劉邦故裡,漢文化發源地的一件新鮮事。當時的文化館房舍,設施十分簡陋,兩排帶走廊的平房,中間通道,後一排幹部宿舍,房前東排三間會議室,前兩排一間暗室,和當時沛縣師範學校連在一起,一個食室就多。我那時二十九歲,王德榮和我年齡相仿。前天,在漢街遇上他,說起文化館業餘文學培訓班,奠定了他熱愛文學,為後來創作六十集《農家樂》成為基石。
  • 在農村吃大席,飯桌上的這幾幕真讓人受不了,我是餓著肚子回家的
    文:小沛老頭圖:愚伯的自留地酒席,在我們老家稱為大席,吃酒席也就叫吃大席。在以前生活困難的年代,人們時常盼望吃一次大席來增加點營養,大席之上大快朵頤,所以有了「一頓大席飽三天」的說法。親友圍成一桌,涼菜上齊之後,也不見有人動筷,一直待到大老執一聲令下宣布開席,人們才在相互謙讓中共同舉筷,一直吃到最後的盤淨碗光,都在打著飽嗝拱手辭別,從未聽說有人在大席之上搶吃搶拿的傳聞。
  • 豐縣沒啥好吃的?就這幾碗湯,就足夠了!
    豐縣的美食種類非常多對於我們以麵食為主的豐縣人而言湯類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快到飯點的時候經常聽到人們相互問候一句在豐縣人的餐桌上有這幾碗湯,百喝不厭它們不是大餐但豐縣人對它們卻情有獨鍾……大席味丸子湯一口丸子,一口湯,簡直賽過活神仙,
  • 鄉村紀事:在農村吃大席
    在一些朋友那邊,他們把「吃大席」稱為「吃桌」、「吃老酒」、「吃喜宴」……我在鄉村度過的日子,大多已被二十多年水流般的時光,衝刷的了無痕跡,那時的點點滴滴,猶如老屋的蛛絲一樣,被輕輕抹去。但當年吃大席的畫面,卻是歷久彌新,卻像安插在心底的時鐘,稍微給發條上點勁,就可以發出清亮的脆響。
  • 作為兩個逆襲君主,劉邦和朱元璋跟沛縣有何關係?他們是哪兒人
    劉邦和朱元璋,在歷史上是非常著名的逆襲人物。他們從底層逐漸往上爬,最終爬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從韭菜成為了割韭菜的,何其難也。那麼這兩位逆襲英雄都是哪兒的人呢?其實他們都跟一個地方有聯繫,那就是江蘇徐州沛縣。這個地方一度被人們認為,是這兩位逆襲英雄的故鄉,那麼事實是這樣嗎?
  • 豐縣歡口育英中學的前世今生……
    在課堂操作上,他要求從領導到老師認認真真落實「三帶」、「五重」即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競賽帶進課堂。重基礎,重能力,重習慣,重情感,重實踐。以心換心,以情激情,千方百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先進的理念,科學的管理,給育英中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這是育英中學鼎盛的十年,說鼎盛原因有三。
  • 豐縣人不能忘卻的紀念:華山這段「烽火」歲月,還有幾人記得?
    1928年春天,中共中央為了擴建在豐縣、沛縣、肖縣、碭山縣、銅山縣、魯南、湖西的革命革命根據地,沛縣中學學生、共產黨員趙萬友受中央沛縣黨組織派遣,來豐縣華山北尹小樓一帶進行宣傳活動。期間,先後吸收了陳殿祥、王厚隆、尹學淵、趙萬慶、尹振宇、侯志傑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建立了豐縣歷史上第一個黨小組。
  • 農村大席上的小炒菜是怎麼做的,香油是關鍵
    因為膽子小,我從一年級開始就是個從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人,對於老師課堂上的提問,哪怕自己有肯定的答案,也只會眼巴巴的看著老師的板書。不過這也逃不過陳老師的眼睛,以至於在期末的家庭報告書上,我的陳老師留下一行字:曉琳上課注意力很集中、很專注,但是明明知道答案,卻不主動回答,以後要有勇氣!
  • 為什麼小小的沛縣居然擁有蕭何曹參樊噲這麼多優質人才?
    我認為在秦末,小小的沛縣之所以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人才,最主要的有個好的帶頭大哥劉邦,是他的人格魅力團結了駕車的、賣狗肉的、縣裡小吏等各色人等,在他的帶領下茁壯成長,逐步成為國家棟梁。項羽幾乎打勝了所有正面戰爭,可是身邊的人越來越少,直到垓下眾叛親離含恨自盡。
  • 舌尖上的豐縣:這個酒樓的笨火鍋,實在不一般
    圖文:程守忠先有徐州後有軒,唯有豐縣不記年。古老的豐縣出帝王將相,亦不乏美食文化。說到美味佳餚,自然要說到位於翡翠城東門的「躍福酒樓」:夏秋龍蝦冬羊肉,一品便知滋味長。上有高堂白髮稀疏,下有小輩發黑眼亮,同齡人皆不再年輕,說著曾經的話題,品著隨心的茶酒,猛然看到牆壁上「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悄悄地嘆息一聲,一口喝乾杯中物。吧檯之畔,酒水任君選擇。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老闆孫家躍,1976年人。
  • 沛縣傳統「求雨」和「祈晴」風俗:曬關老爺、拜蔡大王……
    取水的程序是:在關老爺「鑾駕」到來之後,安放在井旁,所有從事人員一起跪倒,其中一人燒香叩頭後,用水筲(木質水桶,沛縣稱為水筲)提取大半筲水,倒在關公「鑾輿」周圍即是。接著便去各地遊行,進行踢水活動。這時,在街道或鄉下打麥場裡,早有人用水筲裝上大半筲水,擺成各種陣勢。
  • 關於豐縣華張路建設工程全幅封閉交通的通告
    為確保豐縣華張路建設工程順利進行和道路交通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關法律規定,決定對北環路閆莊村段、華張路與果都路交叉口處進行全幅封閉施工,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2018年9月22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對北環路閆莊村段實行交通封閉、華張路與果都路交叉路口處實行交通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