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風吻夏
圖:來自網絡
歡口育英中學社會聲譽一直很好,是當地群眾信得過的一所初級中學。在家長期待不斷提高學校之間競爭激烈的當下,一所學校能保持長盛不衰,實屬不易。育英中學的幾任領導追求卓越,勇立潮頭,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如今,育英中學的「育英兵法」在豐縣初中教育界爭相效仿,赫赫有名。然而,你知道嗎?育英中學的前身是一所鄉村職業中學,它從弱小到壯大,以致輝煌,是一首五彩斑斕的教育詩篇,是一曲盪氣迴腸的民歌民謠。
育英中學校址,最初是在1992年歡口鎮政府集資建設的「歡口職業中學」,佔地35畝,新建校舍45間,常健任校長。
那時候,大多數人對職業中學不認可,家長只要有一點辦法,也不讓自己的孩子讀職業中學,職業中學辦得很困難,常校長也沒少作難,學校步履維艱。
當時的管理全鎮中小學的歡口鎮教育辦公室(後來改成中心校)主任孫宜廣,事業心強,幹工作喜歡爭強好勝,決心把歡口的初中辦成全縣一流的初中。
為了整合教育資源,引進競爭機制,決定在鎮區再辦一所初中,與原有的歡口鎮初級中學形成競爭態勢,於是,將歡口職業中學過渡成常規的初級中學,意在提高教育合力,提升歡口鎮的初中教育水平。
退休後的孫宜廣主任
事實證明:孫校長的設想是成功的,歡口鎮的兩所初中都是豐縣一流的初中,成為全縣獨一無二的鎮區初中教育強強格局,成為周邊群眾爭相就讀的教育高地。
1994年育英中學的雛形歡口二中開始招收初一,6 個班級,300多人。1995年,全鎮集資280萬元,新建了「U」字形教學樓,建築面積達4000平方米,配有海鷗展翅的巨型圖案,校容校貌煥然一新,轟動當時豐縣教育界。
同時,合併了趙莊、劉大莊兩所聯中。形成了教育航母。學校更名為育英中學,邢道乾任校長。邢校長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帶領一班人苦幹、拼命幹。他心胸開闊,做事大刀闊斧,擅長用人。
幾年後,育英中學便風生水起,質量逐年攀升,聲譽日隆。此乃育英中學的發軔期。英才輩出,其中的優秀代表當數:高偉。
高偉是育英初中的2000年畢業生,他2016年入圍「全球創業者榜單」成為聞名全球的青年科學家。高偉博士憑藉他的可穿戴汗液傳感器登上2016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青年英雄榜。他發明的「一種新型手環可通過汗液來分析佩戴者的身體健康情況。
據了解,這種手環可監測汗液中的代謝物和電解質,結合智能手環的其它如體溫數據,設備就能判別用戶是否出現疲勞或脫水的情況」,進而可分析人體健康情況,能便捷的監測人體健康,其市場價值極高。
2016年,麻省理工大學主辦的知名科技期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了全球35歲以下青年創新榜單,高偉正是憑藉這項發明位列其中。30歲左右,黃金歲月,初出茅廬,旗開得勝,銳氣盎然,精力充沛,華彩奕奕,可謂青年才俊,很有可能是一顆升起在未來科學蒼穹上的明星,前途是無量的。
高偉,出生在歡口鎮燕莊村一個普通的農家, 沒有顯赫的社會背景,沒有富足的物質條件,正應了那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古訓。高偉在育英中學讀初中的三年:品學兼優,勤奮好學,熱心各類活動,深得學校師生喜愛。
他2007年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繼而以全國第一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的研究生;2009年於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獲得碩士學位,2014年在美國加州大學獲得化學工程博士學位。
目前,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系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主要致力於柔性電子、可穿戴設備、生物檢測和納米機器人方面的研究。為此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報導了他的事跡。作為歡口人。我們應當為他喝採,為他驕傲。他不負眾望,為母校、為家鄉、為祖國、為華人爭得了榮譽。
歡口育英中學的鼎盛期,是劉德儉任職校長的時候。他在這裡耕耘了十年,這是一位智慧型校長,他依託「學習型組織」走科研強校之路。實施「精細化」「人性化」管理,主張「以學生發展為本,強化課堂教學改革」。
在課堂操作上,他要求從領導到老師認認真真落實「三帶」、「五重」即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競賽帶進課堂。重基礎,重能力,重習慣,重情感,重實踐。以心換心,以情激情,千方百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先進的理念,科學的管理,給育英中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這是育英中學鼎盛的十年,說鼎盛原因有三。
首先,這時候,生源爆滿,周圍魚臺縣每年在育英上學的有兩個班,沛縣龍固、安國兩個鎮,以及學校周圍的豐縣一些鄉鎮的學生,爭相到這裡讀書。
有一個點,可以看出當時的紅火:劉永晨做年級主任的那一屆,17個初一班,招收了1876人,多數班級逾百人。這與近幾年好多初中為生源發愁相比,不能不說是鼎盛。
其次,教學質量令人稱道,2005年前後,育英中學考100多評價豐中,很平常。豐縣初中教學工作會議兩次放在育英中學召開,全縣教學工作會議在一個偏僻的鄉鎮中學開,就是教育主管部門對育英中學教學的肯定。
從那時候豐縣教育行業有了「南宋樓,北育英」的提法,育英中學聲名鵲起,威風八面。最後,學校聲譽日隆,教育人才不斷湧現,董立平,彭飛,韓運昌,劉振河,董詩金,袁瑞芹等老師多次被聘為豐縣教學活動的評委。董立平,陳東軍,劉永晨,劉楓等相繼成為主政一方的諸侯,為育英中學增了光,添了彩。
這一時期培養了很多優秀學生,限於篇幅不再一一敘述,僅選兩位優秀代表展現育英中學的靚麗風採。
陳娉婷2007年畢業於育英中學,她在育英中學求學的三年,是出了名的學霸,可謂「叱吒風雲,捷報頻傳。」她的勤奮勤勉,認真嚴謹,精益求精,讓老師和同學讚不絕口。
初中三年,她幾乎次次考試拿第一。中考以全縣前十名的成績考入豐縣中學奧賽班,並獲得巨額獎學金。高中三年,她繼續以學霸姿態領跑,高考那一年,在豐縣高考持續低迷,很難考取北大、清華的背景下,她不負眾望,以高分考取了清華大學物理系。
懂行的人,都知道:清華大學的本科大多是當地的狀元,其含金量極高,清華大學的物理系更是地地道道的金字招牌。對一個女孩來說,不僅僅是優秀就能涵蓋,意義實在非凡。
陳娉婷在清華大學一路過關斬將,順風順水。目前,博士即將畢業。女生考取名校不易,考取名校的物理系更難。從本科、碩士,一直到博士,讀物理系更是難中之難。
這個小女孩,憑藉過人的天資和頑強的拼搏,書寫了豐縣莘莘學子求學上進的嶄新歷史,打破了女孩子理科不行的荒唐咒語,成了育英中學和歡口人的驕傲。
另一位優秀學生是2010年畢業的胡夢巾。這個小女孩,文雅文靜,學科均衡,尤其演講能力很強。她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出類拔萃。高中畢業輕鬆考取了醫科大學的本碩連讀,大學本科期間把農村孩子的勤奮發揮到極致,幾乎每一學科都拔尖,因此,獲取了最高獎金,本碩期間基本沒給家裡要過錢,有時結餘的獎學金還寄回家貼補家用。
2019年,小丫頭考博士,令人驚喜的是:同時接到了北京大學腫瘤科,上海交通大學的內分泌科,復旦大學婦產科,清華大學的心內科國內這幾所大學的博士錄取通知。
應該說同時接到國內幾所頂尖名校的博士錄取通知,不能不說是個奇蹟。她最後選擇了清華大學的內心科攻讀博士學位。毋庸置疑:小丫頭前程似錦,未來可期。
目前,陳光遠校長主政育英中學。他倡導的「育英兵法」,延續了育英人苦幹、實幹的拼命精神,受到了豐縣教育部門的重視,曾號召全縣兄弟學校學習,在豐縣初中教育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教育教學質量成績喜人,延續著育英中學的輝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這就是育英中學的昨天和今天。它從一片鄉野,幾排校舍,蔥蘢成教育的綠地,成長為參天的大樹,輝映著高質量教育的美麗風景。
惟願育英中學越來越好,為歡口培養更多的人才,為豐縣教育塗抹更加亮麗的色彩,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