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消息,據《福布斯》網站報導,本周亞馬遜即將發布旗下首款智慧型手機,這不僅將擴大這家科技巨頭的產品線,還有利於促進其生態系統中娛樂內容的銷量。據之前的報導顯示,這款手機配備了三維顯示屏幕和眼球追蹤技術。
業內專家稱,雖然這款流傳已久的亞馬遜手機即將走進現實,但是不能保證它在競爭激烈的美國移動市場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在這個市場裡僅僅做到「有點不同」是無法獲得市場份額的。Forrester分析師朱莉·艾斯克(Julie Ask)表示,在美國有許多像Facebook和微軟這樣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的公司在移動領域遭遇了失敗,最後只好「丟盔棄甲」地放棄項目。
「賣硬體和服務是很難的,」艾斯克說,「手機消費者不只是購買技術,他們還購買解決方案和服務。僅僅依靠一些時髦和新意是不能打動他們的。」
假如貝索斯想要知道非傳統電信公司想要進入這一領域有多困難,那麼他可以參考一下Facebook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的例子。大約在一年半之前,Facebook推出了搭載Facebook Home應用的首款手機HTC First,售價450美元。但是因為銷量不佳,AT&T在這款手機上架幾周之後就開始降價出售。即使進行了降價處理,HTC First首月銷量也僅為15000臺左右。有傳聞指出,AT&T將是亞馬遜智慧型手機的獨家運營商。
Canalys分析師丹尼爾·麥特(Daniel Matte)表示,用戶完全可以從iPhone或是更便宜的Android手機中獲得Facebook Home的功能,因此他們對這款設備沒有需求,這是Facebook失敗的主要原因。
「消費者並不渴望在他們的手機上獲得Facebook體驗。」他說。
「推出一款手機」和「推出一款人們會去買的手機」是有區別的,市場研究公司Kantar的首席分析師卡洛琳娜·米拉內塞(Carolina Milanesi)表示。一款成功的設備需要由一列的要素組成:價格、創新性、品牌、實用性、公司運營產品的能力和與運營商合作的水平。她表示,Facebook缺少很多成功要素,很高的售價卻只帶來簡陋的用戶界面。
「Facebook Home為用戶提供的是一種妥協後的使用體驗,」米拉內塞表示,「它改變了通話功能,導致用戶無法像之前那樣使用他們的手機。」
亞馬遜非常清楚為何要把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放進消費者的口袋裡。這家公司從在線書店起家,慢慢發展成一站式網上商店。現在亞馬遜正開始轉變成為內容提供者,除了電視節目和電影之外,該公司最近還通過Amazon Prime訂閱功能為用戶提供流媒體音樂服務。此外,亞馬遜還是一家機頂盒設備製造商,旗下的Kindle Fire平板產品線也頗受歡迎。傳聞已久的智慧型手機不僅將豐富亞馬遜的產品線,還能讓這家巨頭掌控消費者最經常使用的電子設備。
目前尚不清楚用戶是否想要在他們的手機上獲得「亞馬遜式」的獨特體驗。艾斯克指出,微軟此前推出過主打社交功能的手機Kin,ESPN也推出過自己的行動裝置,但是兩款產品最終遭遇慘敗。這兩個實例證明消費者並不會因為獨家的內容和軟體被吸引到某款硬體上。
「消費者不會只為了社交網絡或是觀看ESPN就購買你的手機,」她表示,「人們需要他們的手機做很多不同的事。作為一個服務提供者或手機製造商,你必須要滿足他們的所有需求。」
亞馬遜或許能通過低價格和「不求短期利益」的聲譽來贏得一部分市場。貝索斯此前曾表示亞馬遜的Kindle Fire平板均是以成本價出售,後續通過購買這款產品在應用程式上的消費實現盈利。類似的策略可能會被亞馬遜搬上手機,艾斯克預計,該公司將為Amazon Prime用戶提供力度較大的折扣,甚至免費為他們提供手機和服務。(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