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暑假補習的季節,一個個熬夜爆肝、苦苦學習語數外物化生,早上8點半,你睡眼惺忪,哈欠連連,老師叫起來一問,昨晚熬夜複習,今早狀態「昏迷」~
可氣的是,學習學到脫髮,成績卻沒有提升!
生氣之餘,你打開搜索瀏覽器,果然大量瀏覽詞條提示你,青少年脫髮,無奈是尋常......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心痛!!中學生、00後竟然飽受「脫髮」這一困擾?!!
我等不過是想做完作業,考好名次,難道就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了嗎?!!!
為了讓大家不再白熬夜,光脫髮不漲成績,同學們在不增加學習時長的情況下提高成績,是時候向大家科普一下了!!!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熬夜學習卻沒提升啥原因
01.學習抓不住重點,把寶貴的時間都花在一些意義不大的地方
比如做作業,很多同學只是機械地照抄課堂上做的筆記,那一刻腦子基本是放空的,只剩眼部動作,找到對應點;手部動作,抄寫下來。至於需要總結牢記的一二三四點,以後再說。還有嘴上反覆讀概念,把書反覆地看卻沒有深入思考,都屬此類。
02. 愛和難題較勁,給自己下命令必須要做出來
這類同學會花大量時間跟一道題較勁,看似給出了尋根究底的態度,卻失去了尋求幫助、巧妙化解等走捷徑的智慧。最終落得個時間浪費掉、方法沒找到、自信被打擊、睡眠也失去的下場。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03. 偏科嚴重,任性學習喜歡科目,弱科避而遠之
大部分的熬夜黨都有一個共性——偏科。例如一個偏文科的女孩,她坐在書桌旁第一個拿出來的永遠都是語文作業,對於一直學不好的物理和數學,往往是留到最後再拉出來互相折磨。
04. 不斷變換學習方法,無法持續深入學習
短短幾天裡,同學們可能嘗試了早起讀英語、制定計劃逐個落實、「八管理」學習法等,但都是淺嘗輒止,試過幾次覺得太難深入,就放棄了。
但凡壓縮睡眠時間苦學,卻最終在考試中折戟而歸、無功而返的孩子,觀察下來無外乎是落入了以上4個學習陷阱。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一位老師觀察了班裡作息不規律、喜歡熬夜的孩子的日常後,發現了這樣一條連鎖反應鏈:
不按時睡覺——不按時起床——沒有時間整理內務而被扣分、沒有時間吃早飯——買零食,有損身體健康,汙染教室環境——影響成績的提高。
「確實是這樣的,」有學生說,「熬夜學習後,我第二天在課堂上就更難掌握學習內容。最終,我不得不在晚上重新自學。」惡性循環就是這樣開始的。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如果不能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學習效率將會大打折扣,以犧牲身體健康為代價的學習,是不值得提倡的,所以咱們能不熬夜儘量別熬夜!
那麼,有哪些學習法可以讓你不熬夜,還能讓你達到學習的目標呢?
5大學習爽法,讓你效率翻倍
學神——Scott Young提供了5個學習爽法,可以讓你學習效率翻倍,輕鬆享受學習!
Scott Young,從小就是那種「輕鬆考就很好」的學霸。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Scott Young(截取自 「麻省理工挑戰」視頻)
大考複習從不超過2小時,成績卻穩定在A~A+;
1年學完麻省理工計算機本科4年課程;
運營著全世界最大的學習博客。
Young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學會享受學習,get學習之爽,你不僅能稱霸學校,還能成為人生贏家。」這正如他自己的人生經驗。
1. Excellence 優秀之爽
即把自己「還可以」、「不錯」的科目,轉化成「優秀」。
在馬斯洛需求層級中,最高層是:自我實現/最大程度發揮個人能力。
學習也可以這樣分層,而且越高層越爽。
馬洛斯可能會說:最高層的爽,是因為你自我實現了、能力得到發揮……
但說白了,優秀本身就很爽。誰不喜歡出成績後,別人羨慕的表情呢?(所以其實是虛榮心成就感帶來的爽吧哈哈哈。)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具體做法:
1.找到自己成績相對來說最好的科目,寫下優秀分析:為什麼學得好?哪一模塊成績最好?
2.定下優秀計劃:如何讓這科從不錯到優秀?
你問我沒有學的好的科目怎麼辦??
先找出自己學的好的單元、模塊;如果這還沒有的話,就找出最感興趣的內容,做學習計劃,把這個模塊學到滾瓜爛熟。然後下一模塊、再下一模塊…
你學得越好,就越有動力學,良性循環就此產生。
2. Streak 每日打卡
倫敦大學的研究發現,streak有兩個好處:
激起鹹魚的好勝心:「我都堅持了33天了,看我還能堅持多久!」
害怕打斷已有的streak:「我已經堅持70天了,這個記錄破了多可惜!」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具體方法
1.在日程筆記裡記下每天準備做的事情(一開始不要貪多,比自己想做的少一些即可);
2.每天完成一件後打一個勾,或者畫一個記號。
看著逐漸填滿的記錄,你會不想繼續嗎?這種成就感誰不愛!
3.Feynman 費曼爽法
即把一個概念簡明扼要地解釋給別人聽。
嚴格說,費曼不能算發明這個方法的人,古代的人早就發現了!
比如,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說過:「Men learn while they teach.」
譯過來就是「教別人的時候,自己也在學噢。」
不僅如此,用自己的語言,為他人講明白一個知識點,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具體方法:
首先,你得找到一個願意整天聽你叨叨的人…
要是找不到也沒關係,鵝會長教你解鎖單人模式:
1.自己拿手機或其他設備錄像,錄音也可以;
2.回看時注意自己的邏輯與思路,有問題的地方記得標記。(髮型、妝容啥的就不用在意了~)
這個方法,不僅能提升你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提高你的表達能力!
4. Progress 設進度條
Young神還有一條建議:把學習和進度條結合起來。
「Progress itself is inherently rewarding.」
譯過來就是「進度條本身就會讓你有收穫感。」
具體方法:
1.Young的操作是把要學的內容畫成思維導圖,完成一項就用顏色填充;
2.你也可以直接畫進度條,每個代表一章要學的內容,完成了就塗黑。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具體的操作方法可隨心而設,重點就是讓進度可視化。
5. Environment 營造環境
同學們有沒有過這種感覺,剛坐下來想學習,就有無數的小事情爭著冒出來。
鍵盤好像不太乾淨,擦一下吧……
這本書好像好久沒看了,翻一翻吧……
這盒餅乾還在,先吃一塊吧……
這其實是腦袋累了的表現。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我們的腦袋自帶一種很聰明的篩選機制:把沒用的刺激物忽略掉,這樣大部分無關的物體、資訊都會被篩選出去。
但是,這個不斷篩選的過程會讓大腦很累!
普林斯頓的科學家發現,我們所處的環境越混雜,大腦需要花在篩選上的精力就更多。
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都用在篩選上,就沒精力專注學習了,因此同學們很容易產生學不進、煩躁的心理。
但反過來,如果我們把環境清理乾淨,為大腦省下不必要的精力,我們就可以更容易進入深度學習。
具體方法:
1.桌面上只放必需品,不要重複。(比如一支筆就夠了,不要放一捆!!)
2.關掉微信提醒,手機關機或者調成飛行模式(最好放在另一個房間)。
3.網頁只打開需要用的,電腦桌面的文件夾也保持乾淨。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有成效」的學習,一方面來源於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來源於正確的學習方法。
長期熬夜學習卻收穫甚少的同學們首先記著一定要糾正自己不良的學習習慣,然後試試學神Young推薦的5種學習爽法!
希望同學們不僅能get到學習的爽點並朝學神看齊,同時也能保住你濃密飄逸的秀髮!
(圖片和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