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做胃腸鏡檢查都在糾結,是選擇無痛麻醉的還是不麻醉的,不麻醉痛苦,麻醉又比較貴。今天我來說一下不麻醉做胃腸鏡的感受吧。作為一名醫生,因為工作的原因導致經常性的飲食不規律,總是沒時間吃飯,而且之前夜班長期的喝咖啡,導致最近胃痛的情況也越發厲害了,怕出現胃潰瘍的情況,所以去做了胃鏡檢查。而且考慮到自己家族史的問題,想著順便也做個腸鏡檢查,所以胃腸鏡都預約了。
胃腸鏡前,我也一直在糾結,要不要麻醉,怕不麻醉自己堅持不下來,如果做了麻醉,舒舒服服睡一覺就檢查好了,但是又考慮晚上還要上夜班,如果做麻醉的話可能會影響晚上工作,最後選擇了不做麻醉。聽說我不麻醉,好多同事跑來問我,何必要受這個醉,而且現在無痛麻醉已經比之前進步很大,還有麻醉科的同事跟我說,你就安安心心做無痛胃腸鏡檢查吧,保證你舒舒服服,晚上精神抖擻的上夜班。當時聽他們這麼說,而且想到有些患者跟我反映做胃腸鏡怎麼這麼痛苦,自己內心也有點打退堂鼓,但是當時也覺得自己已經做了決定就不隨便亂改,所以毅然決然的選擇不做麻醉。
做胃腸鏡之前我們都需要做腸道準備,例如檢查前兩天只能少渣飲食,檢查當天要禁食。什麼是少渣飲食,例如粥、麵條、饅頭等,像蔬菜,水果,肉類是不能吃的,尤其是帶顏色的食物。在做胃腸鏡前三天我就已經在控制飲食,喝稀飯、啃饅頭,沒到檢查的時候就已經餓到不行了。
預約胃腸鏡的時候,會給瀉藥,檢查前一天服用一袋,檢查前6小時服用剩下來的兩袋。瀉藥的目的是為了把胃腸道裡面的垃圾都排出來,更加方便查看胃腸道內部的情況。我做腸鏡檢查前一天,晚上八點多喝的瀉藥,要求是一個半小時喝完,沒想到平時看著不是很難喝的東西,喝到嘴裡真的是一言難盡,瞬間就吐出來了,後面自己放了點糖在裡面,才能一點點喝下去,而且喝完還喝了很多水才壓抑住想吐的感覺。喝完瀉藥陸陸續續的上了幾趟廁所,等到早上那頓瀉藥,怎麼也喝不下去,加了糖感覺味道更難以接受了。然後強忍著一點一點抿下去。早上的時候大便差不多已經是清水樣了,喝完藥後,上了幾次廁所,然後睡了會,就趕往醫院檢查。
其實這個時候,整個人已經比較虛了,一來沒有吃飯,二來體內的食物都被排掉了。本來以為很快就能進去檢查,結果當天人很多,到那後先要排隊叫號,叫到名字後,護士會讓換上腸鏡專用的一次性開襠褲,這個是為了方便腸鏡管道插入,檢查後直接扔掉就可以。我先做的是胃鏡檢查,用兩個字形容「噁心」,疼到沒有感覺到疼,就是噁心,總是會不自主地把鏡子往外頂,很痛苦。胃鏡檢查後做的是腸鏡,腸鏡的話醫生操作很順暢,也可能是我經歷了胃鏡,所以腸鏡的感覺並沒有那麼的痛苦,醫生會讓我配合他吸氣,整體來說可以忍受。
總體來說,前期比較糾結,選擇困難,就像有些孕婦選擇是剖腹產還是順產一樣,其實都可以,而且也要看個人的身體情況來選擇,中間腸道準備喝瀉藥比較痛苦,量多,而且味道還很獨特。最好是胃腸鏡檢查,疼痛並沒有很多,只是有不適應的感覺,像我對於胃鏡檢查,就極其不適應。以上只是我個人做胃腸鏡的經歷,通過這次的檢查,如果以後在做胃鏡,我可能會選擇無痛胃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