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日,孩子們在少年宮新址活動。
衛愛民,市人大代表、北京當代律師事務所律師。
馬上要到暑假了,月初剛開放的北京市少年宮新館,吸引了很多家長的目光。回望57年前的「六一」兒童節,那時剛建成的景山少年宮,被作為禮物送給北京的「花朵」們。半個世紀以來,不論是市少年宮還是區縣少年宮,都曾是孩子們的樂園。誰在少年宮上課,誰就是人人羨慕的「特長生」。
如今,少年宮招生依舊火熱,但也只是眾多培訓聚集地中的一個,再不復當年的地位和盛況。原來培養孩子興趣愛好只有少年宮一個選擇,如今選擇多了,少年宮的定位似乎也發生了變化。今天的少年宮,是該讓孩子們更快樂還是更優秀?
往昔
皇帝禁園 劃為少年宮
1953年6月1日,中國第一個少年宮——中國福利會少年宮由宋慶齡在上海建立。1952年,北京北海公園北岸的闡福寺建立了北京市第一所少年之家,以此為題材的電影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影響了三代少先隊員。
少年之家的地方太小了,辦少年宮的初衷就是想找一個大些的地方,滿足北京市少年兒童課餘生活的需要。當時的故宮博物院院長提議將少年宮建在故宮慈寧宮小院,但還是小。
出了故宮北門,就是景山公園。當時景山公園還是軍事要地,不對外開放。景山公園的房屋多,院落寬敞,公園的東北角和西北角還有兩塊大的空地。當時的北京市市長彭真決定,將景山公園的一部分劃分出去,作為北京市少年宮用地。少年宮院內的壽皇殿是古代專門供奉皇帝祖先影像的地方,共有大殿9間,還有左右配殿、神廚、神庫、井亭等。1956年,壽皇殿掛上了少年廳的牌子,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向500名孩子宣布:從今天起,你們就是這所宮殿的主人。
蘇聯建議 少年宮培養「天才兒童」
在蘇聯,有列寧格勒日丹諾夫少先宮、莫斯科少年之家。建國初期,青年團中央派代表到蘇聯學習如何建少年宮,還邀請了中央教育部的蘇聯專家安德洛索夫參觀景山公園,安德洛索夫說少年宮的任務:「第一個任務是發現、培養各種各樣的有天才的兒童,逐漸把北京市各種有天才的兒童都集中到少年宮裡來培養和訓練。第二個任務是幫助學校開展校外及課外活動。」
不過,在我國後來的校外教育工作中,沒有使用蘇聯專家提出的「天才兒童」提法,而是用了「有某項特長的兒童,或對某項技能有特殊愛好和興趣的兒童」的提法。少年宮建成半個多世紀一直是標誌性的存在。周恩來、鄧穎超、朱德、宋慶齡等都來過,鄧小平還為少年宮題寫了「北京市少年宮」幾個大字……今年六一兒童節,從2001年開始搬遷的少年宮終於在龍潭湖新址開放,走下了明清時象徵皇權的「壽皇殿」。「六一」當天,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席親自來到少年宮新址和孩子們一起過節。
少年宮孩子 讓人高看一眼
雖然少年宮最終沒有採用「天才兒童」的提法,但二三十年前少年宮的孩子確實令人刮目相看。王先生家住東城區天壇東門附近,小時候他上過北京市少年宮。王先生1977年生人,今年35歲了,兒子也已經四五歲。追憶起少年宮歲月,掩不住的自豪:「要是說你在少年宮上課,在自己學校裡就算風雲人物了,在少年宮踢球,那在學校肯定是校隊主力;在少年宮畫畫,那肯定主筆學校黑板報;在少年宮朗誦,那就是學校升旗儀式上喊『敬禮、禮畢』的,可牛氣了,別人都會高看你一眼。」
王先生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在少年宮學習,報過三個班:兵乓球、足球、畫畫。王先生說,那時候少年宮培養出來的,進不了國家隊也至少能進青年隊。有些科目還是有門檻的,不是誰想學就能學的。後來,王先生選擇了學習繪畫和足球。王先生說他記憶最深的是,有一年,北京市在少年宮辦了一次全市少年兒童足球比賽,全北京踢球的孩子都到了少年宮,那場面真是壯觀,讓人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