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用戶來說,互動設計價值觀的意義是什麼?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上一篇,分享了對互動設計價值觀的理解,更多是從從業者的視角出發。這一篇,會從用戶的視角出發,探討一下這四個價值觀的價值。

對用戶而言,這四個價值觀有什麼價值?

有個句子,在網上很有名,叫「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出自吳桂君的現代詩《喜歡一個人》。

按照個人粗淺的理解,覺得:好的感情,始於同類,陷於同行,忠於同路。

扯遠了,回到今天的主題。關於四個價值觀對用戶的價值,個人的理解是:

始於周到,陷於品質,迷於驚喜,忠於善意

1 始於周到

最近看上了兩本書,因絕版等原因,主流市場上已經買不到,所以就去孔夫子舊書網買了二手書。也因此有了一段不太愉快的購物經歷。

因為是第一次買二手書、第一次用孔夫子舊書網,所以,雖然大部分書的詳情頁寫著還剩一本,但是一開始,強迫症的筆者還是去和賣家確認了一下是否有貨。

除了是否有貨和價格,買二手書時,個人還關注這四點情況:新舊程度、書的照片、發貨時間,物流時間。

以上四點,個人一般先去書的詳情頁和店鋪詳情頁找。如果找不到,才會發消息問賣家。

筆者有過不少平臺的網購經歷,包含了大大小小的賣家,知道並非所有賣家都如天貓上的專職客服那般熱情:張口叫個親,閉口叫個親親。

但是禮貌和周到,也是個人對所有賣家的一個基本期待。

兩本書,問了有 5 家店鋪,其中有 4 家都沒有對筆者開頭的「你好」或「您好」報以禮貌回復。

賣家的這種態度,使得筆者在後來詢問的時候,有時候還會加上「請問」倆字。

不過,筆者從這 4 家得到的回覆,都是諸如「有的」、「是的」、「沒有」和「三天」這樣簡潔的答案,而且清一色沒有諸如「還有別的問題嗎?」之類的下文。

有點尷尬的是,有一家在筆者問到第三個問題時,直接沒再回復。

於是後面,筆者最多問兩個問題,就不再往下問了。

這時候,筆者就想起巴菲特說過的一句話,「和壞人打交道,做成一筆好生意,這樣的事,我從來沒見到過。」。

順便說一句,筆者最後下單的兩家店鋪,都是沒有發消息問賣家。因為筆者關心的幾樣內容,在他們的店鋪裡都能找到,而且店鋪評價不錯。

我們在用 App 或網站時,偶爾也會碰到類似情況,比如缺少必要的提示、提醒、解釋,或用起來不夠方便等。

筆者在創業公司待過,這方面的經歷和感觸比較多。不過,個別大廠的產品,也同樣存在不足。

比如網易號的文章編輯頁面,底部只有「保存草稿「的按鈕,而沒有」保存「按鈕。點」保存草稿「,會保存內容、然後關閉編輯頁面、並回到文章列表頁面。

在這個頁面,用戶最想要的,必然包含「保存」功能。

因為當輸入大量內容後、或對格式進行編輯後、或對文章進行修改後,正文裡沒有任何「保存與否」的提示。為了避免剛才的勞動白白浪費,用戶是非常希望先「保存」一下的。

另外,保存完內容,繼續留在當前頁面編輯文章,這個需求,也是廣泛存在的。目前的設計,沒有滿足這個需求。

還有,「保存草稿」這個功能,是不是也可以自動完成,會更方便些。

「保存」和「存草稿」這倆功能,對自媒體平臺來說,用戶經常用到,所以是非常核心的設計。如此核心的設計,還如此不周到,就很難贏得用戶的好感與信心。

2 陷於品質

大學時代,文科生的筆者,第一次接觸 Photoshop。

那時,身邊部分同學在用它:畫個海報,P 個圖,諸如此類。筆者沒這方面的需求,但是求知慾加上好奇心,所以也想學一學。

Photoshop 很難上手,需要教程。所以筆者去了學校的圖書館。

但是,當筆者發現,大部分 Photoshop 的教程書,都比兩塊磚頭加起來還厚、基本都有 20 來個章節時,筆者求知的火苗就被澆滅了。只是覺得:Photoshop,惹不起,惹不起。

直到後來畢業,筆者要做 UI 設計師,不得不再次面對 Photoshop。

這一次,筆者去查閱了不少視頻教程,依然感覺 Photoshop 是惹不起的。因為大部分視頻教程也是花費巨大的篇幅在講 Photoshop 的各個工具。

筆者索性直接跳過學習軟體這個環節,而是跟著網上的教程,硬著頭皮,直接畫起了超寫實圖標。

就這樣,筆者學會了 Photoshop 的基本用法。久而久之,也可以非常熟練的用它來做 UI 設計了。

沒過多久,Sketch 就慢慢進入了大家的視野。筆者在用過 Sketch 之後,就再也沒有用 Photoshop 做過 UI 設計了。

之前換工作的時候,還有點擔心新同事會用 Photoshop,最後發現大家清一色都在用 Sketch。現在的大環境,除非是沒有其它選擇,否則用 Photoshop 做 UI 設計的,恐怕是少之又少。

筆者也見過一些非設計類的同事,比如運營同事,會用 Sketch 做一些簡單的設計。甚至見過一些產品經理和工程師,拿 Sketch 來畫原型。

原因無它,就是因為 Sketch 的設計,更簡單、更智能、更輕量、更容易上手。幾乎不用怎麼學,或者只是簡單的學一下,就可以上手了,所以大家都愛用。

3 迷於驚喜

前段時間,筆者買了一臺天貓精靈。

為了讓讀小學的外甥和外甥女體驗下,筆者把這個智能音響拿到了姐姐家。

結果被小外甥玩的不亦樂乎,直呼太好玩了,舅舅你把它送給我吧。

其實小外甥也不知道怎麼玩,他只是覺得這是一個比較智能的音響,就嘗試和天貓精靈各種對話,比如:明天天氣怎麼樣,放一首歌,放一首《外婆的澎湖灣》,梯形的面積怎麼算,Can you speak English, 關掉吧,等等。

相比上網去查,語音交互的即時反饋或者較為聰明的反饋,確實帶給他很大的樂趣和驚喜。

然後他就守著這個天貓精靈,樂此不疲的玩,寫作業的時候都用來放歌,熱乎了很多天。直到現在,還經常用。

4 忠於善意

最近在自學自由式,主要途徑是上 B 站看視頻。再具體一點,是通過搜索和歷史記錄來找到這些教學視頻。

刷抖音和快手的時候,幾乎用不上搜索。

去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看影視節目時,有時候會用上搜索和歷史記錄。

但是在 B 站,如果沒有搜索和歷史記錄,於我而言,這個網站就幾乎沒法用。

個人覺得,B 站的互動設計,算不上優秀。整體而言,就是不夠簡潔,內容又多又滿。

拿網站來說,最頂部的一欄塞的滿滿當當。再往下有兩行密密麻麻的頻道,頻道兩側還放了兩類不同維度的導航或者頻道,顯得也不夠乾淨利索。

因為筆者基本不是二次元、遊戲、直播、鬼畜等領域的用戶,所以頂部導航裡的絕大部分內容,幾乎都用不上。

另外,正是因為 B 站的內容又多又滿,所以有時候,也會給人一種眼花繚亂和透不過氣的感覺。

但這些,並不能阻擋筆者用 B 站、以及對 B 站的喜歡。

很多人都知道,在用戶心中,B 站擁有不錯的美譽度和忠誠度。這些從網友的帖子和評論中,以及媒體的文章中,也很容易找到。

據 B 站官網顯示,用戶日均使用 B 站時長為 75 分鐘,正式會員第 12 個月留存率超過 80%。所謂正式會員,就是通過答題測試,可以發彈幕和評論的會員。

關於高粘性的原因,B 站官方的解釋是活躍和具有親和力的社區氛圍。根據個人的使用經歷,對「親和力」的理解就是友好和歡樂的彈幕、評論氛圍。

B 站之所以能維持友好、歡樂的社區氛圍,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轉正答題測試。在 B 站煞費苦心準備的 100 道題目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關於彈幕禮儀的。

比如:以下哪種彈幕用詞會比較適宜,不會使人不愉快(C

A. 你咬我呀

B. 我就是小學生

C. 2333

D. 你來打我呀

實際上,B 站的彈幕禮儀非常嚴格。嚴格來講,像刷屏、發「前排籤到」這類無意義彈幕的,以及劇透行為,都不符合彈幕禮儀。

要按這個嚴格標準,筆者是見過一些不符合禮儀的彈幕。但是像挑釁、嘲諷、謾罵、攻擊等充滿戾氣的彈幕,則幾乎沒有碰到過。

B 站正是通過答題測試的方式,來向用戶傳播關於彈幕禮儀的知識,從而引導用戶的善意,最終發出友好的彈幕。

結語

互動設計,對用戶而言,是始於周到、陷於品質、迷於驚喜、忠於善意。

4 個價值觀都很重要。

其中,周到是基石,不作惡是底線。

在此基礎上,落地的價值觀越多,創造的用戶價值就越多。用戶價值越多,最終能夠產生的商業價值,也會越多。

最後,借《道德經》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本文由 @SnowDesign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設計——交互&UI
    編輯導語:網際網路產品設計主要指通過用戶研究和分析進行的整套服務體系和價值體系的設計過程,設計也分不同的方向,網際網路產品在設計過程中分成多個階段,每個階段是不同的設計活動;本文作者方向了設計的幾個方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什麼是設計1.
  • 互動設計是什麼?深入分析互動設計專業,附全球互動設計院校推薦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交互設備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互動設計師就開始顯得愈發重要。據統計,即使是互動設計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月薪平均也在1萬以上,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互動設計師,月薪可達2萬5以上。互動設計儼然成為了設計領域一個炙手可熱的專業。那到底互動設計是什麼?哪些大學的互動設計專業最好?未來的就業前景又如何?
  • 辛向陽:交互是微觀的組織設計行為
    在本次專題訪談中,辛向陽教授分析了交互、體驗或服務等概念穿插使用的原因,及清晰界定理念對開展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您在香港理工大學成功創辦了中國首個互動設計專業。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了解並投身到互動設計領域的?請您談談互動設計在中國興起至今經歷過的各個發展階段。
  • 「產品入門」UI互動設計 vs UI設計 vs 互動設計
    UI互動設計到底到底是什麼?我們常常聽說UI設計,互動設計,那UI互動設計又是什麼呢?難道是兩者的結合?作為一名初入設計行業的或者對設計有一定熱忱的人來說,搞清不同設計術語的定義真的非常頭疼。別擔心,今天小編將對三者進行多方面對比,為各位萌新小白掃掃盲!
  • 抖音播放主頁互動設計分析
    眾所周知,互動設計是產品經理的必備技能,對一款產品進行互動設計分析,也是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之一。那麼對於網際網路產品來說,我們應該如何對其進行互動設計分析?選取的維度,關注的重點又有哪些?下文我以抖音播放主頁為例,說說我的看法。1.
  • 我理解中的互動設計與淺談對蘋果產品的人機互動與其設計哲學的感受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文章是作者對互動設計的理解和對蘋果產品的思考,本篇文章中作者整理自己的設計思路並將其寫作輸出,歡迎大家也一起來討論~(全文共計5486字,閱讀約需要12分鐘)寫這篇文章是為了讓自己對互動設計有更深刻的理解,記得曾今不止一次聽到老師或者同學說,對於知識來說當它輸入到你的腦子裡之後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是你的了
  • 長沙UI設計、互動設計主要學什麼
    第一階段:行業入門UI&UE行業大背景UI&UE設計師可以做什麼UI&UE設計流程與案例國內與國際行業現狀與未來網際網路行業職務認知與分工了解思維導圖的梳理與實踐Axure交互原型軟體的使用與實戰第三階段:認知產品與架構分析競品分析用戶行為分析建立用戶畫像需求與功能的分析與整理
  • 體驗設計與互動設計的七大區別,你知道嗎?
    近些年體驗設計崗位的增加,人們不可避免地將它和互動設計對比起來。這兩者有什麼區別?本文將從梳理了兩者七個方面的差別,希望對你有幫助。近幾年體驗設計崗位的新增讓不少從業人員在思考該崗位與互動設計的區別, 這也成了面試的大概率問題。
  • 互動設計|知識體系以及技能總覽
    編輯導語:互動設計努力去創造和建立的是人與產品及服務之間有意義的關係,從屬於設計領域的互動設計,主要關注的是如何讓人與系統更好地進行「對話」本文作者詳細介紹了互動設計的詳細知識體系,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譯文| 互動設計的5大支柱
    就像在《互動設計最佳實踐:卷1》中描述的那樣,互動設計需要掌握用戶體驗的多個學科——這是有意義的,因為使一個由對象組成的系統用起來令人感覺友好,可學習並且有用,這是很不容易。讓我們首先來定義互動設計,分解核心原則,然後解釋如何通過五個步驟來更好地進行互動設計。良好的互動設計是由人類的連接驅動的。
  • iOS10互動設計啟示
    iOS10於一周前正式推送更新,相較於前幾代的系統,他在交互方式上有了比較多的改變,在很多細節設計上,更是值得我們把玩和品位。正如蘋果官方在他的更新說明裡所描述的:「iOS 10是iOS發布史上的重磅之作」。所有iOS10新特性羅列的文章網上已有很多,這裡就不贅述了,本文則將從互動設計的角度出發,聊聊iOS10的變化帶給我們設計上的啟發和借鑑意義。
  • VR互動設計(二):虛擬世界交互進階——6DOF
    更重要的是,Iside-out的方案讓用戶無需再去關注與體驗無關的一些外設搭建,可以更加專注在VR本身的體驗上。這樣一來,極大地降低了用戶的入手難度,對於VR更大範圍的推廣有著重要意義。以 Oculus Quest 為例,Quest 利用前置攝像頭採集環境信息後,通過「SLAM」算法來計算頭盔的位置,用戶可以自由劃定遊戲區域或者採用固定遊戲區域(後續會講)。
  • 虹口UI互動設計培訓班解讀UI互動設計的學習路線
    非凡教育UI互動設計培訓老師發現很多小白萌新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交互前景很美好,可是自己該從哪入手?下一步該學些什麼?網際網路公司對設計的要求標準是什麼?同一家公司為什麼設計師收入相差卻很大?這些都是各位小白們會面臨的切實問題。
  • 互動設計:如何做到善意?
    這一篇,我們來探討下互動設計的善意。善良經常被用來形容人,偶爾被用來形容產品,很少被用來形容互動設計。就像人們會說,iPhone 有人文關懷,而很少會說,iPhone 的互動設計有人文關懷。在筆者看來,原因之一,是互動設計很難將人文關懷囊括完,而產品則基本可以。
  • UI互動設計培訓機構淺析UI設計和互動設計的不同之處
    什麼是用戶界面互動設計?我們經常聽說UI設計和互動設計。那麼用戶界面互動設計呢?是兩者的結合嗎?作為設計行業的新人或對設計有一定熱情的人,理解不同設計術語的定義真的很頭疼。別擔心,今天上海非凡教育UI互動設計培訓班會在很多方面對這兩者進行比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兩者個關係圖:從上圖可以看出,UI互動設計實際上是UI設計和互動設計的結合。但是具體的區別是什麼,讓我們來看看兩者的比較吧!
  • 智能語音交互應該如何設計?
    編輯導語:隨著亞馬遜、小米、阿里巴巴等大公司都推出了智能語音產品,智能語音互動設計成為了一個值得探索的領域。語音交互如何設計才能達到更自然的交互反饋、更好的傳達情感,這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於用戶來說,希望能與智能產品建立親切的信任感,越相處越好用。AI時代,深知我者,才能久居我心。
  • 互動設計職業背景思考
    而國內更晚一些,在校園招聘的時候,我已經看到國內不少院校有互動設計這個專業方向,很贊,不過還是很年輕很新。我猜,可能每個設計院校的老師們也在探索這個專業的教育重點和方向。最後一點,HCI的博士相對其他專業來說較少,而且很多都會進公司工作而不是留校做學問。所以,交互專業的教育國內還在起步階段。
  • 在設計過程中,有哪些不容忽視的互動設計要點?
    如何通過界面元素間的位置關係引起用戶注意,從而快速有效地感知並獲取目標信息是界面設計的重要方面。從設計角度來說,應當使設計內容容易被發現、容易被識別。用戶是從界面的明暗變化中識別出有關目標的信息,即只有從整體目標的亮度感知中才能識別出有意義的實體。研究表明:色彩組合與亮度對比具有顯著的交互作用。在較高的亮度對比條件下,用戶更傾向於選擇不同的顏色組合,而在較低的亮度對比條件下,亮度對比要比色彩組合對視覺感知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 語音交互時代,UX設計該怎麼做?
    對用戶而言,持續增長的語音交互體驗無疑是一個受歡迎的新趨勢。語音技術平臺與設備的激增、使用人數的增長,都證實了這一點。但對於網頁和app設計師來說,語音交互可能是自觸屏時代以來最大的UX挑戰了。
  • 美國互動設計專業概覽
    美國互動設計專業概覽 美國開設互動設計的院校挺多的, 但是互動設計在不同的院校,側重的方向不一樣,它有很多分支,有的院校注重數字藝術,有的注重人機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