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我認為每個中國人都有尊嚴 | 鳳凰副刊

2020-12-13 鳳凰網讀書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編者按:1920年,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應梁啓超邀請到中國講學一年。羅素在1922年出版《中國問題》中暢談他對中國的認識和所見所聞。百年變遷,於人於我,於好與壞,其中玄妙,各懷感慨。

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要面子」,覺得很可笑。殊不知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上形成互相尊敬的風氣。每個人,都有面子,即使最卑賤的乞丐。如果你不想違反中國人的倫理準則.那就連乞丐也不能侮辱。如果你和中國人交談時違反了禮節,如果他不怪罪你,肯定會裡之一笑,把你的話當作戲言。

                                                           ——羅素

與工業國家不同,中國人仍然保存著欣賞文明的能力,逗樂的閒暇,以及沐浴陽光進行哲學討論的快樂,中國人,所有階級的中國人,比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人種更愛逗樂,他們從世間萬事中都找到歡樂,一句笑話就能化幹戈為玉帛。

我記得有一個熱天,我們一行人出遊,坐轎登山。山道崎嶇難行,轎夫十分辛苦。到了旅行的最高峰,我們休息十分鐘,讓轎夫也可休息一會兒。他們於是就坐成一排,取出煙管,互相取笑,仿佛世間萬事都已了無牽掛。如果在任何一個工於心計的國家,他們肯定會乘機抱怨酷暑難當,以求增加小費的。作為歐洲人,我們會用這段時間去擔心汽車是否在合適的地方等著。富有的中國人會開始討論類似天體的運行是圓是直之類的問題;他們也可能討論一個真君子是完全否定自我,還是也會有私字一閃念。

人們會碰到一些白人,他們往往不把中國視為文明國家,並受此.種錯覺之苦,這些人可能全然忘卻了文明的構成要素。的確,北京還沒有電車,電燈也少得可憐。的確,美景俯拾皆是,但歐洲人急切地開挖煤礦卻使它們可怕起來。的確,受過教育的中國人儘管記不住可從《惠塔克年鑑》查到的東西,卻善於作詩。一個歐洲人在介紹住所時,會對你說鐵路交通便利;他相信任何地方的最大優點就在於便於出人。但一個中國人不會提到關於火車的任何事情;你要是間他,他可能會答錯。他只會說有一個古代皇帝的皇宮,唐朝一位著名詩人造的湖心亭,適合隱居避世。正是由於這樣的人生觀,使得西方人把中國人視為野蠻人。

中國人,從上層社會到底層百姓,都有一種冷靜安詳的尊嚴,即使接受了歐洲的教育也不會毀掉。無論個人還是國家,他們都不啟我肯定;他們的驕傲過於深厚一,無需自我肯定。雖然也承認兵力上敵不過外國列強。但並不因此而認為先進的殺人方式是個人或國家所應重視的。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都在心底裡自信中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擁有最完美的文明。西方人無法接受這種觀點,因為這是基於各自完全不同的傳統。但人們會逐步認識到這個觀點無論如何不荒謬。事實上,.它是一脈相承的價值觀的邏輯結果。典型的西方人希望自己成為儘可能多地改變所處環境的原因,典型的中國人則希望儘可能多地享受自然環境之美。這個差別就是中國人和英語國家的人大相逕庭的深層原因。

中國人待我不薄,我不願意揭他們的短處。但出於對真理負責,也出於對中國人的考慮,隱諱不是好主意。只是我希望讀者記住,中國是我所接觸的國家中最好的之一,然而卻遭到如此的虐待,我要對世界上每一個強國發出更嚴重的聲討。在我離開中國之際,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請我指出中國人主要的弱點,我推辭不過,說了三點:貪婪、怯懦、冷漠。他聽了之後,不但不生氣,還認為評判恰當。進而探討補救的方法,這是中國知識分子正直的一例,正直是中國的最大優點。

總結中國人的性格,是不容易的。使歐洲人吃驚之處在於這樣一個事實:他們還保存著非工業的古代文明。而這一切在日本、歐美大資本家的壓迫下恐將最終消失。他們的藝術已聲勢漸微,後起者只不過是二流西洋畫的仿製品。受過歐洲教育的中國人大多無法欣賞本國的繪畫之美,只是輕視地說它們不遵守透視規律。

旅行家現在所能看到的中國的自然魅力將無法保存,將來工業發展必然會使之毀損。但有些東西會保存下去,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這些品質中我認為和氣是第一位的。以公理為基礎而不是以武力去解決爭端。西方人究竟是能讓中國人保留這種美德,還是使中國出於自衛而採用日本式的軍國主義,還須拭目以待。

摘自《中國問題》

>>>>>歡迎關注鳳凰網讀書頻道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王小波:個人是尊嚴的基本單位|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提到尊嚴這個概念,我首先想到的英文詞"dignity",然後才想到相應的中文詞。在英文中,這個詞不僅有尊嚴之義,還有體面、身份的意思。尊嚴不但指人受到尊重,它還是人價值之所在。從上古到現代,數以億萬計的中國人裡,沒有幾個人有過屬於個人的尊嚴。舉個大點的例子,中國歷史上有過皇上對大臣施廷杖的事,無論是多大的官,一言不和,就可能受到如此當眾羞辱,高官尚且如此,遑論百姓。
  • 帕斯卡爾: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因而,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正是由於它而不是由於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因此,我們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道德的原則。
  • 中國是怎樣成為中國人的中國的?|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我的兒子在洛杉磯公立學校就讀,只要向這些學校的教室裡看上一眼,你就會發現關於這些政策的抽象辯論就像這些孩子們的臉一樣具體而實際。這些孩子代表了在家裡說的80多種語言,而說英語的白人卻成了少數。我的兒子們的每一個在一起玩耍的夥伴的父母或祖父母中,至少有—人是在美國以外的地方出生的:我自己的兒子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4人中有3個不是出生在美國。不過,外來移民僅僅是恢復美洲保持了數千年之久的種族多樣性而已。
  • 為什麼13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數字?|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選一個數字」《紐約時報》(1963年10月)在最流行的關於13的理論中有一個理論根植於數學原理。由於12被長久看成是完整或完美的化身(奧林匹斯山上有12位神,黃道有12宮,一年有12個月、耶穌有12位使徒),所以「12+1」被認為是「完美加上一」,變成一個不確定、難預測的數字。從而引發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何12是完美的化身?
  • 丨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作為一個公民,我倒是很確切地知道為什麼要為實質的民主嘶喊。第一個理由:我要我的社會,以及代表我的政府,做個有尊嚴、受尊重的社會與政府。多少年來,臺灣的國際地位一直不高,大陸開放以來情況更壞。
  • 梁文道:庭中枯葉|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紹安很無奈地回報:「父親大人,已經沒有東西再好清理的了,小徑已經刷洗了三次,石燈籠跟樹梢上都灑了水,苔蘚和地衣看起來都生氣勃勃,洋溢生機,哪怕是一根小樹枝,或者是一片落葉,都不能在地上找到」。孰料利休竟然斥道:「蠢蛋,庭徑不是這樣掃的」。然後他步入庭中,抓住一棵樹幹搖將起來,園內登時灑滿紅黃落葉,片片皆是秋之錦鍛。
  • 史鐵生: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寫點東西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文/ 史鐵生有一回記者問到我的職業,我說是生病,業餘寫一點東西。這不是調侃,我這四十八年大約有一半時間用於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來,成群結隊好像都相中我這身體是一處樂園。
  • 劉瑜:咱們美國工人有力量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聽了之後我大笑,一個常青騰大學的博士生,輟學轉當地鐵售票員?我完全把他說的話當成一個笑話了。直到前些天,目睹了7百萬紐約人因為3萬交通工人罷工,在寒冷的清晨步行幾個小時去上班上學,才漸漸明白我那個同學所說的話,很可能不是一個笑話,而是一個現實的計劃。一個紐約公交工人平均年工資為6萬3千美元,同時還享有終生醫療保險、養老保險,55歲就可以退休拿養老金。
  • 蔡康永:髒話到底髒在哪兒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如果我是評審,一定判你輸,除非你現場表演給我看,還要我看得下去才行。中國人這種一心要當別人的爸爸、當別人祖宗的心,我很少在別的文化裡看到。美國同學偶爾在生活中開玩笑,會在你訴苦撒嬌的時候,吃豆腐地說:「好了好了,乖,過來爹地抱抱。」但我真的還沒看過用英文或日文吵架,吵到臉紅脖子粗的時候,會來上一句「我肏你奶奶」的。
  • 大哲學家羅素為何說:中國人是最優秀的民族,漢字卻有一個缺陷
    愛因斯坦和羅素都是西方享譽國際的大師,兩個人也都來過中國,羅素是1920年到的北京,他在北京待了一年之久,而愛因斯坦是1922年到的上海,相對於羅素,愛因斯坦更加受歡迎,整個上海的都因為愛因斯坦的到來而歡呼。
  • 039期│羅素對中國人勉強提了3個缺點:貪婪、怯懦、冷漠
    03讀《羅素思想小品》04有一些人,他們寫的書,說的話,在每個年齡段都適合閱讀,而且都讀有所得。原因大抵是這些人對世界的認知達到了很高的境界,無限靠近本質,規律,以及規則。羅素:人也不該讓自己像只刺蝟,滿身是刺,令周圍人見而遠之。我們大部分的活動必須進行合作,而合作又必須有某種本能的基礎。儘管如此,對於那些我們格外了解的事物,我們都應該學會獨立思考;我們都應該有勇氣談出別人不喜歡聽的意見,如果我們認為這些意見十分重要。YJJK:我認為羅素先生說得很有道理,但操作起來是十分難把握好的。
  • 羅素很現實的名言,一語道破了戰爭的本質,一針見血,令人佩服!
    我們小時候都看過不少戰爭電影,都是跟小鬼子有關的,在小時候我們心中就有一腔熱血想要上戰場,為保衛我們的家園不被踐踏而戰。可以說戰爭,在我們每個人小時候就深有印象,戰爭給我們的印象是不公平的,是冷血無情的,是痛苦的。如果問你戰爭的本質是什麼呢?
  • 羅素和帕斯卡爾的坦誠
    我又想起這樣的說法,大哲學家康德是受萊布尼茨的影響,萊布尼茨是受帕斯卡爾的影響,帕斯卡爾是受蒙田的影響,這種推測雖然不能全盤否定,但也不能完全信奉。我產生這些想法,源於兩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一個是關於英國哲學家羅素,另一個關於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先說說羅素。羅素在回憶錄裡講到他很早就拋棄了康德和黑格爾的思想,甚至於他認為在數學哲理的探討上,康德簡直是愚蠢和無知。
  • 100年前,羅素說中國人貪婪膽小且冷漠是否確切?餘秋雨:很確切!
    100年前,羅素說中國人貪婪膽小且冷漠是否確切?餘秋雨:很確切!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身處漩渦之中的人只會拼命掙扎,不會冷靜下來思考擺脫困境的最佳方法。上世紀二十年代,一代奇男子——羅素,應中國學者之邀請來華進行學術訪問。一九二零年,羅素抵達中國。誰都沒有想到,羅素在中國一待就是大半年。
  •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瞎子阿炳的故事文/ 馮雪榮中國有一首二胡曲子,名叫《二泉映月》,這首二胡曲子曲調相當的委婉動聽,用「繞梁三日」來形容這首曲子,絕對是恰如其分。
  • 梁實秋:何謂「饞」|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對有某一種食物有所偏好,對於大量的吃,這是貪得無厭。饞,則著重在食物的質,最需要滿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裡安放一條舌,舌上還有無數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饞?饞,基於生理的要求;也可以發展成為近於藝術的趣味。也許我們中國人特別饞一些。饞字從食,〔饞字去掉食旁〕聲。〔饞字去掉食旁〕音饞,本義是狡兔,善於奔走,人為了口腹之慾,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饞吻,所謂「為了一張嘴,跑斷兩條腿」。
  • 梭羅:然而我們依然生活得卑微,像螞蟻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免得到了臨死的時候,才發現我根本就沒有生活過。我不希望度過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這樣的可愛;我卻也不願意去修行過隱逸的生活,除非是萬不得已。
  • 帕慕克:春季的午後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要是我可以進入這些公寓,可以回到冬季;要是我兜裡有把鑰匙,能打開公寓內一扇熟悉的房門,可以沉浸在那涼爽、幽暗、熟悉的氣息裡,可以輕快地走到內室,遠離陽光和讓人不堪忍受的擁擠,該有多好!如果內室有一張床,旁邊有個床頭櫃,上面有些報紙、書籍和我喜歡的雜誌,乃至電視,可以供我隨意翻閱、觀看;如果我可以這麼和衣躺下,一個人欣然自得地品味沮喪、痛苦和不幸的人生,該是多麼美妙。
  • 熊培雲:把一生當作自己的遠大前程——給朋友的信|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如果不是這樣,為什麼同樣是面對工具,會有那麼多人陷於社會關係、契約之中,最終否定自己的價值與人生呢?因此我說,人可以製造和使用工具,也可以更換工具,這是我們可以擁有積極人生的一個大前提。如果說當下的我還有些超脫,我倒是傾向於認為這是因為我有另一個自己,他獨坐雲端,觀照著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時刻提點我不要因為和其他孩子搶糧食或炫耀搶來很多糧食而浪費自己的時間。
  • 蒙田隨筆:論友誼|鳳凰副刊
    我們喜歡交友過其他一切,這可能是我們的本性所使然。自古就有四種友誼;血緣的、社交的、待客的和男女情愛的,它們無論是單獨還是聯合起來 都不符合我所談的友誼。亞里斯多德就是證據:有人逼問他是否很愛孩子才生下他們的 ,他聽後鄙夷地說,倘若懷的是蝨子和鱅蟲 , 他也會把它們生出來的。這是我的兒子 ,這是我的父親,可他野蠻殘暴,他是個壞蛋或傻瓜。況且,越是自然法則和義務強加給我們的友誼。我們的自由意志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