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軍同志:
十二月二日給我的信收到,很高興。你大概已回太原去了。過去的信收到一點,似乎沒有收全。我們都好。希望你好好學習。下次到北京的時候,早日通知,可來一見。
祝好!
人物小傳:翟作軍,河南省濟源人,1919年1月生,1936年3月入伍,離休前任武漢軍區空軍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
主席正在脫棉鞋,兩隻棉鞋都在冒煙呢。壞了,主席的棉鞋被火烤著了。翟作軍急忙幫主席把棉鞋脫了下來,並端起暖壺中的水向鞋上澆去。伴著「吱吱」的聲音,焦煳味撲鼻而來。再看主席的腳上,襪子被燒了個大窟窿,腳指頭都露在外邊了,兩隻棉鞋的鞋幫也快燒沒了。翟作軍連忙找來一雙單布鞋給主席換上。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內出現了「亡國論」和「速勝論」等論調。抗日戰爭究竟如何進行,怎樣發展?結局會怎樣?為了回答這些重要問題,為抗戰指明勝利方向,1938年春,毛澤東開始夜以繼日地寫作《論持久戰》。
延安窯洞裡的油燈徹夜不熄,窗紙上映著毛澤東奮筆疾書的身影。毛澤東每天這樣寫著,忘記了時間,忘記了飢餓。警衛員端來冒著熱氣的飯菜,幾次涼了又熱,勸毛主席快吃飯,也無濟於事。
春寒料峭,初春的陝北之夜仍十分寒冷。為了讓毛澤東主席安心寫作,警衛員翟作軍弄來了一盆炭火,他怕主席凍著腳,就把火盆放到了毛澤東的腳邊。八九天就這樣過去了。毛澤東的兩眼布滿了血絲,臉龐也日漸消瘦。一天夜裡,毛澤東喚來了翟作軍,讓小翟把一摞厚厚的書稿送到清涼山解放社去。翟作軍知道主席的書終於寫完了,高興地答應著向解放社跑去。
翟作軍,河南省濟源人,1919年1月生,1936年3月入伍,離休前任武漢軍區空軍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毛主席的《論持久戰》,人們都不陌生。這篇光輝著作是怎樣寫成的呢?現在空軍武漢某幹休所休養的翟作軍老人,延安時期曾擔任毛主席的警衛員,1938年5月初,他目睹了毛主席撰寫《論持久戰》的情景。
端起暖壺向鞋上澆去
那次,主席寫《論持久戰》,已經兩天兩夜沒合眼了。主席的工作條件十分簡陋,一張方桌,一把椅子,一支毛筆。寫得實在太累了,就叫翟作軍給他打盆涼水洗洗臉,或到院子轉一轉,或躺在床上養養神。這樣下去怎麼行?大家都在想辦法讓主席多休息一下。這天,輪到翟作軍值班。晚上,給主席點蠟燭時,翟作軍有意放慢動作,輕聲勸主席休息一下,可主席「嗯」了一聲就再沒有說啥了。見此情景,翟作軍知道不便打擾,輕輕退了出去。
主席已經連續五六天沒好好睡覺了。雙眼滿是血絲,面頰明顯瘦了下去。葉子龍科長過去勸主席休息,也勸不住。到了第七天,又輪到翟作軍值班了。這天晚上特別冷,為了讓主席取取暖,翟作軍特意放了盆炭火在主席腳邊。怕主席坐硬板凳長了太累,又找了條毛毯墊在椅子上。
也不知過了多久,翟作軍聽到主席喊:「小鬼,你來一下。」翟作軍趕緊跑了過去。遠遠就聞到了一股東西被燒焦的味。跑到主席房間一看,主席正在脫棉鞋,兩隻棉鞋都在冒煙呢。壞了,主席的棉鞋被火烤著了。翟作軍急忙幫主席把棉鞋脫了下來,並端起暖壺中的水向鞋上澆去。伴著「吱吱」的聲音,焦煳味撲鼻而來。再看主席的腳上,襪子被燒了個大窟窿,腳指頭都露在外邊了,兩隻棉鞋的鞋幫也快燒沒了。翟作軍連忙找來一雙單布鞋給主席換上。
「怎麼搞的,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就燒著了。」主席邊說邊哈哈大笑起來。翟作軍也跟著笑了,並趁機勸主席快休息。
「好,好,你先睡,我馬上就睡。」主席還是那句話。說罷又伏案疾書起來。
第九天,主席終於寫完了。翟作軍小心翼翼地將書稿整理好。過了兩三天,主席又不分晝夜地反覆修改。就這樣,一部5萬多字的重要著作問世了。
不久,毛主席在延安作了《論持久戰》的報告,並很快在全國引起震動,並先後被譯為英文、法文、日文等出版,在世界各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這部光輝著作,為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指明了方向,成為抗日戰爭史上的經典篇章。
爭相傳閱《論持久戰》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以《論持久戰》為題發表了演講,受到幹部戰士們的熱烈歡迎,他們爭相傳閱、展開討論。就這樣,《論持久戰》這部5萬多字的光輝著作終於誕生了。
在《論持久戰》一書中,毛澤東深刻分析了中日雙方的情況,指出了中國人民經過持久戰必將取得最後勝利的客觀依據,科學地預見到抗日戰爭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三個階段,並分析了各個階段的特點。《論持久戰》強調了「兵民是勝利之本」,指出了爭取抗戰勝利的唯—道路是充分動員和依靠人民群眾,實行人民戰爭。這篇偉大著作,有力地批駁了「速勝論」和「亡國論」的謬論,為抗戰勝利指明了具體道路,堅定了人民戰勝敵人的信心和勇氣。
在《論持久戰》確定的戰略方針指導下,八路軍首戰平型關之後,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分兵深入敵後,開展抗日遊擊戰爭。
1937年10月,第一一五師主力從五臺山南下,開赴晉西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副師長聶榮臻率部分部隊和軍政幹部約3000餘人,留守五臺山。他們宣傳群眾,武裝群眾,開展敵後抗日遊擊戰爭,開闢了晉東北、察南、冀西3個遊擊根據地,收復十幾座縣城。同年10月,呂正操率原國民黨軍第五十三軍第六九一團官兵在冀中改編為「人民自衛軍」,加入八路軍行列,開闢了冀中抗日根據地。11月7日,晉察冀軍區成立。聶榮臻任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下設4個軍分區,初步形成了以五臺山為中心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1月,晉察冀軍民打退了日軍2萬餘兵力的「八路圍攻」,殲敵2000餘人,在戰鬥中鞏固了根據地。1938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在冀西阜平縣召開了晉察冀邊區軍政民代表大會。出席大會代表共149人,分別來自各抗日階層、各少數民族,還有佛教聖地五臺山的代表。經過選舉,成立了晉察冀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宋邵文為主任委員,聶榮臻等9人為委員。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第一個統一戰線性質的敵後抗日民主政權。晉察冀根據地是八路軍創建的第一塊抗日根據地。
1938年7月,冀東20萬工農舉行抗日大起義,開闢了冀東抗日遊擊根據地。使晉察冀根據地逐步擴大到北嶽、冀中、冀東、平西、平北等廣大地區。在共產黨領導下,開展了抗日民主建設。被毛澤東譽為「模範抗日根據地」。
1937年9月下旬,賀龍、關向應率領第一二0師進入呂梁山區,開展遊擊戰爭,開闢以管涔山脈為中心的晉西北抗日根據地。他們組織工作團向南向北發展,建立各級戰地動員委員會,成立遊擊隊和自衛軍:人數迅速擴大至1萬餘人。
1 1月太原失守後,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總動員委員會主任續範亭率機關和保安司令部所屬抗日武裝1萬餘人來到晉西北。八路軍一二0師主力及工作團抓住時機,向汾陽、離石和晉中平原發展,實現了在晉西北的全面展開。
1938年初,一二0師由出徵時的2個旅3個團共8200餘人,發展到2個旅6個團共2.5萬餘人。雁北支隊也由1個營發展到5個營。部隊在與日軍戰鬥中解放了晉西北廣大地區,創建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根據地軍民連續作戰,打退了日偽軍多次圍攻和「掃蕩」,在戰鬥中鞏固發展了晉西北根據地。
晉西北抗日根據地,位於同蒲路大同至太原段以西、黃河以東、汾陽至離石公路以北、長城線以南,是陝甘寧邊區和延安的東部屏障,又是陝甘寧邊區同華北各抗日根據地聯繫的樞紐。在整個八年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革命的紅旗一直在呂梁山上高高飄揚。1937年12月,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率八路軍總部機關進駐太行山區。從此,太行山的抗日烽火開始熊熊燃燒。八路軍以太行山為中心,開展敵後遊擊戰爭,開闢了許多塊抗日根據地。其中有晉西、晉冀豫、太行、太嶽、冀魯豫等,最後發展形成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太行山區的抗日戰歌嘹亮,太行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湧現出太行神槍手高貴堂,威震太行的「地雷大王」王來法,一等殺敵英雄關二如、馬應元,母子殺敵英雄王貴女、段滿青,太行擁軍模範胡春花,女民兵隊長馬鳳英等英雄人物。還有無數抗日將士血梁太行大地,如太行三分區司令員郭國言、旅政治部主任蘇精誠、團長葉成煥、謝家慶等將領;還有威武不屈的孤膽英雄程坦、武志芳;寧死不屈的女中之傑李馥蘭、郝愛則;馳名太行的遊擊隊長武華;臨危鬥敵的抗日兒童團長李愛民等等。他們的英雄業績,充分顯示了太行人民不可侮的愛國精神,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壯麗的篇章。
1938年5月,黨先後派一批軍政幹部和八路軍部分主力部隊赴山東;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政治部副主任肖華到達樂陵,開闢了冀魯邊平原遊擊根據地。1938年12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山東各地武裝合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以張經武為總指揮,黎玉為政治委員。山東抗日根據地初步形成。到1940年底,全山東建立了95個民主縣政府、14個專員公署。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標誌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進—步發展與鞏固。山東軍民為打敗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貢獻。
新四軍挺進華中後,先後取得了夜襲滸墅關、火燒虹橋機場、奔襲蕪湖官徒門,以及繁昌保衛戰、火攻來安城等一系列勝利,威震華中。
新四軍按照黨中央的指示,東進北上,先後創建了蘇北、蘇中、淮北、淮南、皖中、鄂豫皖、浙東等大片抗日根據地,使華中解放區發展到東臨大海、西屏武當、南連浙贛、北至隴海。新四軍的戰旗飄揚在江淮河漢的廣大地區。(餘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