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ra Retzer:德國動力電池回收政策框架及相關項目

2020-12-25 中國客車網

  2018年6月27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2018中國(青海)鋰產業與動力電池國際高峰論壇」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

  本次會議由一個高峰論壇和三個主題峰會組成,在關於「動力電池產業投資與運營創新」主題峰會上,主要研討了我國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現狀和競爭格局,主要技術發展趨勢及投資價值分析;動力電池行業市場規模、產能規模及投資分析;上下遊產業鏈的投資協同:動力電池行業所處的政策環境分析;全球動力電池行業競爭態勢;全球主要動力電池你也發展戰略分析;商業模式創新打造電池金融生態;電池回收與梯次利用。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交通運輸與能源領域負責人Sandra Retzer現場發表演講:內容實錄如下: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我作為電動汽車百人會國際專家組的成員,非常榮幸今天有機會能夠參加這次高峰論壇。今天藉此機會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德國和歐洲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的行動,以及中德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合作情況,尤其是兩國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方面的合作進展和前景。

  我今天的報告簡單的分為四個部分,首先,向各位匯報德國和歐洲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的情況,相關的德國城市和推廣項目也會在隨後的報告中展示。最後,我會用幾張幻燈片介紹中德汽車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框架下,雙方已經執行的合作項目。

  首先看一下德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的進展。

  我們今天已經看過很多這方面的報告、這方面的發展,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哪一個企業、哪一個智庫的報告,他們都認為鋰元素的發展是很快的。在德國我們做過一個報告,是德國的一個非常有名的智庫Agora,交通轉變的知乎,他們有一個報告,是利用二次材料可以減少對儲氫原材料的需求,這方面你們能看得到深藍色的,他們是按照《巴黎協定》做他們的戰略,深藍的是《巴黎協定》我們說必須是2度以下,還有一個4度,但是4度我覺得我們不用看。你們能看得到,現在那些數據,比如說我們需要的是50萬的鋰原料,但是如果二次利用的我們只需要30萬的鋰原材料。從這張圖片能看得到,電動汽車對鋰元素的需求是2015年、2030年和2050年,剛才提到的2016年全球鋰的儲量1400萬噸,2020年鋰的資源量為4690萬噸,但是我們看到未來,比如2050年我們需要50萬噸,但是比如再利用的咱們只需要30萬噸。

  再有兩個幻燈片,他們也可以給大家看一下,電動汽車對鈷和鎳元素需要的影響,以及二次利用材料補充的情況。在這裡能看得到鈷的情況,鈷的情況也是跟鋰差不多,一模一樣,我們到2050年的需求很高,但是如果我們有很好的回收方式,有很好的二次利用方式,我們把這個數據能減到31%。

  鎳的情況,你能看得到2015年鎳的需求特別高,但是到2050年鎳的需求差不多,當然我們都知道,如果有技術方面的變化,這個圖片會完全不一樣。但是這個也可以看得到,如果他們再利用鎳的原材料我們又可以減少需求。

  所以我們已經知道,當前動力電池回收金屬元素,重要包括鋰、鈷、鎳等,其中鋰的回收率是最低的,你們在圖片能看得到。這些關鍵元素回收的情況如何呢?鈷或者鈷化合物或合金的回收和再次遭災多年前已經得以實現,在鋰電池中通常以硫酸鈷的形式回收,鈷和鎳在專業工廠的回收率今天達到了95%。在中長期回收得到的原材料(鋰、鈷等)將成為電子行業原材料供應的重要來源。

  由於鋰化合物(碳酸鋰)回收價格在經濟上仍然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鋰元素回收的主要推動力是鋰價格的提高。我們已經看過,從2012年—2016年,原來價格是6.7美元/千克,但是從2016年10月份—2017年的10月份,這個價格提高了差不多1倍。

  接下來我講向大家介紹德國有關動力電池回收的政策框架和推動的項目。

  這方面你們能看得到,剛才已經提到的Agora我們德國的一個智庫,他們剛剛做過一個報告,是有關電池新的發展,目前我們德國的《電池法》是建立在歐盟電池指令基礎上的,目前的歐盟指令還沒有對電力電池及相關材料足夠的重視。當前分類系統中動力電池仍包含在工業用電池及其他電池的目錄下,既沒有針對鋰電池或者電動汽車電池專門的指令,也沒有為動力電池制定雄心勃勃的目標,針對關鍵元素回收率,關鍵材料需要很高。在德國、歐洲必須擴大歐盟的指令,這個報告的結果說,我們必須推動電池技術的研發,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全球的動力電池回收的系統,所以這方面我們德國政府已經很努力跟G20國家、跟G7國家、跟聯合國談到我們怎麼能成立一個類似的國際動力電池回收系統。

  接下來給你們介紹一些二次利用和其他的示範項目。當然,在歐洲我們每一個汽車公司,無論是寶馬、戴姆勒、大眾、奧迪,他們都有二次用的一些項目,但是我們政府也非常支持這些企業努力的做一些研發項目,這個項目是我們德國的環境部他們支持的,是2012年開始的,你們看得到大眾汽車、奧迪、博世和其他的有關二次利用、回收的企業,都會參加這個項目。

  這個項目的目標是,提高電池回收率,以及為德國動力鋰電池回收的經濟可行性奠定基礎。它的重點是,機械、建設化學以及熱處理過程,來進行鋰動力電池材料的回收利用。回收過程中是包括電池的自動拆解以及不同材料的分類,為了提高回收率要檢測電池、電解液和負極塗層的回收。這裡能看得到,這個項目2012年開始,是第二批到2020年,但是一個問題存在,就是這個項目到今天還不是經濟性的。

  另外一個項目,是我們剛剛開始的一個項目,是我們德國一個研究所他們組織的一個項目,是今年1月份開始,到2020年底,是歐盟支持的項目,裡面有比如說三星電池公司、戴姆勒,還有歐洲一個非常有名、非常好的回收企業,有好幾個研究所從德國、荷蘭,所以他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程高效、智能化、高稅收率回收流程的商業化手段。

  這個是戴姆勒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是由戴姆勒和其他的公司2016年開始的,他們在德國開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退役電池儲能設施,這個設施的規模達到了13兆千瓦時,該項目覆蓋了整個電池生命周期的產業鏈,電池在退役之後進入儲能系統,在完成儲能的使命之後進入產品循環系統,提供原材料生產動力的電池。

  還有一個是,我們寶馬汽車公司,他們也在萊比錫,是寶馬汽車公司非常大的廣場,是他們生產電動汽車最大的基地,這個基地對寶馬汽車來說很重要的是,他們的生產是最環保的,所以他們用300多個i3他們汽車的電池,他們給人們看有三個很大的優勢:第一個是,他們會確保電網的穩定、可靠;第二個是,他們可以整合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的電網;第三個是,根據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來優化他們的工廠。

  最後一個例子,雖然不是德國的例子,但是是瑞典的一個非常棒的公司,我們德國很多企業要開始跟他們合作,因為他們有兩個特點,雖然他們在2014年成立了,但是他們的營業額已經很不錯,所以他們做兩個事情,第一個是,為汽車的公司提供一個分析的服務,就是他們告訴他們,電池的情況怎麼樣,還有他們提供了15個5.5兆千瓦到500千瓦時(音)不等的儲能系統,而且可以用於隔熱以及工業的領域。

  接下來我藉此機會介紹一下中德汽車戰略夥伴關係。我們GIZ已經介紹了,所以我們在很多國家一共是120多個國家有機構,我們有18000名員工,在中國已經30多年,各種各樣的部門有關係,有合作項目,比如說跟發改委、住建部、交通部、工信部等等。

  2011年6月份,中德首輪政府磋商期間發表了「中德關於建立電動汽車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該產業平臺包括雙方九個部委,這裡能看得到,在中方我們有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財政部、國標委,德方我們有交通部、經濟能源部、科研部、環境部。這些項目都是我們CIZ執行的,跟中國政府和德國政府的較量。在2016年6月13日,在我們中德第四輪政府的磋商,兩國還表示一個新的聲明,說他們要繼續在電動的回收,有關電池的合作要長期的繼續,所以馬上7月9日還有我們第五次中德的政府磋商,所以我們有很大的希望,兩個國家還要在這方面應該更深入的合作、更深入的項目,所以希望我們也會在這方面合作更密切。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回收是個偽風口?
    但在對動力電池的回收方式、政策法規,以及國內外的具體探索案例後車東西發現,不管是從電動汽車的總保有量、電池的使用壽命,還是政策的完善度與經濟效益等角度來說,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成熟度都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遠不如輿論裡看上去的那麼熱鬧和光鮮!
  • 2020年報廢量將達32.2Gwh 加快廢舊動力電池回收
    自2010年2月1日起,英國開始正式實施歐盟一項電池回收新規:要求年銷售電池超過32千克的商店必須負責回收舊電池。規定指出,電池製造商應當肩負起實現回收目標的主要責任。2009年起德國《電池法》開始生效。根據這些法律,德國境內出售電池的商戶,必須設立電池回收點。回收箱必須至少每周清空一次,轉運到回收工廠。
  • 梯次利用仍是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重點方向
    22家企業入榜《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第二批)梯次利用仍是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重點方向2020年12月16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第二批),藍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22家企業入榜
  • 新玩家大舉衝入動力電池回收!一個370億元藍海市場爆發在即
    針對如此大規模報廢的動力電池,國家高度重視,政策也密集出臺,不斷出臺動力電池回收政策,完善回收體系建設。據華友鈷業官網消息,本次試點將由華友鈷業牽頭相關企業開展,主要任務為回收拆解網點建設、環保拆解線研發、再生冶金回收率提升、冶金技術研究,商務模式創新及標準制定。目前公司在衢州已建成了再生資源項目,已在建自動化拆解和冶金生產線為工信部《鋰離子電池材料全生命周期綠色製造項目》,該項目中提純冶金再生中心輻射整個浙江。
  • 一場動力電池非法回收的狂歡
    記者在東莞調查時看到,各個回收點拍賣回來的廢舊動力電池都有清晰的代碼。如果要求整車企業在拍賣時登記動力電池編碼,並上報處理情況,就能清楚哪些電池賣給了哪家回收企業。不過,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我國現有的政策對於退役和報廢的動力電池普遍按照一般商品進行管理,並沒有強制要求整車企業必須上報退役和報廢電池的處理情況。
  • 加速前進的動力電池回收
    方法論雖然鋰電池回收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行業在面對結構不同且數量巨大的動力電池時仍舊困難重重。技術難度較高、利潤相對微薄、行業資質等問題非常突出。目前動力電池回收的主要方向是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循環。而動力電池拆解再生則主要集中在對正極材料的回收上。其流程一般為:放電、拆解電池系統、拆解電池模組、電池包處理和材料提純。在電池包處理和材料提取這兩個環節採用物理、化學或者生物的方法,將廢舊動力電池中的金屬元素進行提純回收。
  • 動力電池報廢潮將至 回收利用須追本溯源
    建立完善成熟的綜合利用資料庫  此次新發布的《規範條件》修訂稿和《辦法》修訂稿是在2016年相關文件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和完善的,特別體現了以科技和技術驅動,使動力蓄電池的溯源和利用等更完善更安全。  在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方面,溯源被認為是關鍵的一環。
  • 寶馬/優美科 /Northvolt聯手布局動力電池回收
    據路透社消息,近日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與比利時材料回收公司優美科(Umicore)以及瑞典電池公司Northvolt共同創建汽車電池回收企業;其中,寶馬將提供其在電池研發方面的專業知識,優美科將負責活性陽極和陰極材料的開發和回收。
  • 退役動力電池往哪去?2019年特斯拉電池回收業務收入已達1.64億美元
    特斯拉近日上線電池回收服務,其亮出的回收政策,不由讓人點讚:可以處理「不再滿足客戶需求的任何電池」,報廢的鋰離子電池「100%回收利用」。車主要換電池時,只需將車送到特斯拉服務中心,中心把舊電池拆下來,為車主換上全新的電池。
  • 巴斯夫/優美科布局歐洲廢舊電池回收
    摘要很顯然,優美科與巴斯夫在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的布局凸顯出歐洲在發展電動汽車方面的決心。隨著電氣化進程加速推進,歐洲也在加快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布局。外媒報導稱,芬蘭能源供應商Fortum、德國化工集團巴斯夫和俄羅斯諾裡爾斯克鎳業(Norilsk Nickel)籤署了一份合作意向書,計劃聯合在芬蘭Harjavalta建設一個動力電池回收基地,打造一個產業鏈閉環,從而回收和重複使用廢舊電池中有價值的鈷鋰等貴金屬。
  • 新購電動汽車贈2000元電費、研發動力電池給補貼,安徽合肥另類政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回收動力電池電量給予不高於20元/kWh的回收獎勵,單個企業不超過500萬元;充電服務費按照發改部門核定範圍執行的,依據實際充電量給予運營商不高於0.6元/千瓦時的獎勵;新購和使用的新能源乘用車個人用戶,給予2000元的電費獎勵;對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新開發的性能優化的動力電池產品,將給予實際研發費用的
  • 報廢電池暗藏商機 中國電池回收產業愈發成熟
    中國電池回收產業愈發成熟「電池生產本地化帶動電池回收本地化,全球多個國家都尋求在這一高增長領域最大程度地創造價值。」金融信息分析公司埃信華邁(IHSMarkit)儲能高級分析師GeorgeHilton表示,「目前,中國已經開始投建大型電池回收工廠,該國電池回收產業鏈正在加速成熟,這將極大帶動歐洲等國的投建熱情。」
  • 新能源動力電池「退役潮」來襲,各路資本如何搶灘掘金?
    2018年1月4日,長安、比亞迪、銀隆新能源等16家整車及電池企業與中國鐵塔公司達成合作,以解決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等問題;2018年3月,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籤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2018年5月,光華科技設立珠海中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鋰電池的梯級利用、回收、拆解及再製造等業務;2018年11月12日,北汽集團下屬企業北汽鵬龍與光華科技籤署合作框架協議
  • 為何居委會大媽讓你單獨回收電池?半噸重的電動車電池扔哪?
    因此,我們必須將其單獨分類、單獨回收、單獨處理。我國的電池回收從何時啟動?2003年,我國第一部廢電池汙染防治專門政策 ——《廢電池汙染防治技術政策》(下稱《廢電池政策》)由當時的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現在的生態環境部)發布。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3期:蔚來100kWh電池方案發布 寧德...
    國內  達志科技落子動力電池行業在日前舉行的相關論壇上,達志科技旗下動力電池板塊領湃新能源亮相,領湃新能源CEO曹文明做了  國際  特斯拉因電池回收違規被罰據報導,德國聯邦環保局(UBA)向特斯拉在德國的子公司發出通知,指控其不遵守與市場有關的法律,並且沒有盡到電池回收的義務,要求特斯拉回收報廢電池產品。該法律要求出售電動汽車的汽車製造商必須以環保的方式回收電池。
  • 龍頭企業副總裁: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行業 中國可做到世界領先
    今天第8期,我們將聚焦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行業。今年新能源車與作為核心部件的動力電池生產商的股價、市值屢創新高。有這樣幾個年輕人,多年前即看到電池回收的巨大市場空間。生產、消費、回收,再投入生產,形成一個商業閉環。風口已來,他們是如何抓住機遇的?瞪羚報導組為你揭秘。
  • 動力電池、快遞包裝,這些廢舊物品回收利用又有新辦法
    來源:一財網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資源化回收—材料再造—動力電池包再造,這套城市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創新模式,化解了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的全球性難題。依靠這一模式,格林美(武漢)城市礦產循環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已經與200多家電池廠商和車企建立廢舊電池定向回收合作關係,建立起了以城市為主體的廢舊電池回收體系。在物流、電商行業,面對大量快遞包裝帶來的環境汙染之痛,最近也有了解決辦法。2017年京東物流攜手上下遊合作夥伴發起「青流計劃」,推動供應鏈綠色化。
  • 巴斯夫、優美科建正極材料工廠 構建歐洲動力電池本土供應鏈
    與此同時,歐洲另一家大型正極材料企業巴斯夫也在推進其歐洲正極材料工廠建設項目。公司在芬蘭哈爾卡馬爾塔建設的前驅體項目已經開工,同時在德國布蘭登堡的施瓦熱德(Schwarzheide)建設的正極材料生產基地已經獲得施工許可。該工廠每年將為40萬輛純電動汽車生產所需的正極材料。
  • 電動車的保值率有救了 首家動力電池回收平臺上線
    究其原因,還是電動車的電池折舊高,原車主不願意賣,二手車消費者也擔心續航問題。不過這個問題在以後或許會得到緩解,因為國內上線了首家動力電池回收平臺。據相關數據統計,一臺電動車的電池成本可以佔到總成本的40%,因此提高電動車電池的回收效率,是二手電動車能否流通在市場的關鍵。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43期:「百萬英裡電池」來了!時間就在9...
    山東:力爭用3年時間打造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聚集區日前,山東省工信廳發布《山東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3年,在山東省重點區域打造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產業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