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可公眾號的留言區,小夥伴們提到劉秀,最常用的幾個詞彙就是:大魔導師,隕石召喚術,狂風魔法師,水魔術士之類的。
在某種意義上,劉秀和諸葛亮一樣,他們的歷史形象逐漸都被神仙化了。
每當提到昆陽大戰的時候,史書中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啥呢?
就是劉秀的七千南陽兵大破王邑四十二萬部隊!
但是實際上呢?
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有流星墜落在王邑的軍營,但那是在劉秀趕到之前就發生了。而且確實劉秀面對的敵軍數量比自己的多,但也沒有四十二萬那麼多。其實不管咱們中華民族也好,還是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只要成為了最終的贏家,那麼那些神話也好,傳說也好,就全都會自我繁殖全部變成榮譽一股腦兒綁定在贏家的身上。
自昆陽大捷以後,江湖上更是傳言劉秀率領著七千部眾,大破王莽百萬新軍。而且這一光輝事跡,馬上就以星火燎原之勢,傳遍了整個神州大地。劉秀不僅僅贏得了昆陽大戰,這場酣暢淋漓,豬對手神助攻的勝利,還給他披上了一層「神話」的外衣。
經過坊間的誇大流傳,老百姓自然而然地各種添油加醋,各種醞釀演繹,劉秀的昆陽大捷的故事,就在百姓的口中被傳得神乎其神。再加上原本那個被廣為流傳的「劉秀髮兵捕不道」的讖語,越來越多特別有想法的人,開始在劉秀身上「浮想聯翩」了。這次的「血戰昆陽」,成為了劉秀日後招兵買馬的金字招牌。因為最好的廣告,就是神話。自昆陽大捷開始,劉秀就逐漸被「神話」了。
當然,令劉秀所料想不到的是,他的這次「一將功成」,王莽那邊可就要「萬骨枯」了。
昆陽大勝,宛城拿下,劉玄的玄漢政權,也叫更始政權,開始向長安進發了。王莽所布置的一切防禦力量,全都被土崩瓦解。漢軍是一路高歌猛進,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就直接殺入了關中。
但是,王莽最終卻沒有死在漢軍的手上。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漢軍遭到了什麼頑固的抵抗,而是關中幾個縣的豪族,自動充當起了漢軍的馬前卒。上一回小可說了,王莽身邊本就潛伏著許許多多紅著眼睛的餓狼,他們敏銳地嗅到了王莽身上所散發的那股虛弱氣息,於是紛紛一躍而起,打算率先咬死王莽,發一筆國難財。垂涎長安這座國際化大都市許久的豪族,在金銀財寶的勾引下,開始武裝力量,「無組織無紀律」地攻打長安。
六一兒童節那天,劉秀率軍抵達昆陽戰場,開始狂毆大寶貝兒王邑。
僅僅過了三個月,九月初一那天,關中豪族們組成的叛軍就攻破了長安城的北門,幾個小時以後,叛軍殺至未央宮,遭到了王莽殘餘勢力的抵抗。
九月初二,長安城裡的居民也加入到叛軍的隊伍裡,整個長安城處於無政府狀態,亂民們放火燒城,而且未央宮門被攻破,叛軍闖進了未央宮。
九月初三凌晨,王莽被最後的忠臣們帶到了漸臺,做最後的負隅頑抗。但也僅僅只是最後垂死前的掙扎了,王莽身邊的忠臣們很快就被團滅,當天傍晚,王莽被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王莽生命的最後時刻裡,當初那個豬隊友王邑,卻變現出了一股英雄氣概。根據《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一》記載:庚戌,旦明,群臣扶掖莽自前殿之漸臺,欲阻池水,公卿從官尚千餘人隨之。王邑晝夜戰,罷極,士死傷略盡;馳入宮,間關至漸臺,見其子侍中睦解衣冠欲逃,邑叱之,令還,父子共守莽。軍人入殿中,聞莽在漸臺,眾共圍之數百重。臺上猶與相射,矢盡,短兵接。王邑父子、{帶足}惲、王巡戰死,莽入室。下餔時,眾兵上臺,苗訢、唐尊、王盛等皆死。商人杜吳殺莽,校尉東海公賓就斬莽首;軍人分莽身,節解臠分,爭相殺者數十人。(初三那天,天快亮的時候,王莽身邊最後的忠臣們攙扶著他,從前殿前往漸臺。而此時的王莽身邊,還有公卿等隨從官吏一千多人。王邑率領著最後的部隊奮戰,從白晝打到了黑夜。當手下的士卒們都死傷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就飛馬趕到王莽的身邊保衛。到了漸臺,他看見自己的兒子侍中王睦脫下衣帽想要逃走,於是就呵斥他,父子倆一同守衛在王莽的身邊。當叛軍攻入殿中的時候,聽說王莽在漸臺,就團團圍住了漸臺。漸臺上的忠臣們,就用弓箭向叛軍射擊,箭用完了就抽出佩劍短兵相接。最後,王邑和他的兒子,大將王巡全都戰死,王莽則躲到了內室裡。下午五時三刻,大量叛軍士兵攻上了漸臺。此時苗、唐尊、王盛等人都已經戰死在臺上。商縣人杜吳一刀殺死了王莽,而校尉東海人公賓就砍下了王莽的腦袋。兵士們分裂了王莽的身軀,四肢關節。王莽的屍體被切割成許多塊,那些爭著去砍殺王莽屍首的,多達幾十人。)
王莽死後,他的腦袋被當場皮球一樣,最後踢到了更始政權的臨時首都--宛城。
九月初六,玄漢軍團抵達長安,完成了對於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接管。而且沒過多久,漢軍就攻克了洛陽。
此時,天下算是正式易主。
王莽的一生,算是成了儒家,敗也儒家。
儒家思想裡,那些人性中的閃光點,讓他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修身、齊家、治國最終篡天下。而漢末的儒家學術大復古,使得這位儒家的忠實信徒最終走上邪路,不但損身殞命,而且身敗名裂!
我親愛的小夥伴,咱們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皇帝能跟王莽一樣,忠誠於自己的理想信念,並將其付諸實踐,而最終身死國滅。
對於王莽這個人,小可的感情是複雜的。他的一生,可以說起於德,終於作。在他上位的過程中,天下百姓無不沐浴在他道德的春風裡。而在他盲目復古的天下治理中,百姓水深火熱,華夏大地滿目瘡痍,民不聊生。僅僅只是十多年的時間,中華民族的人口就被腰斬減半,神州生靈塗炭。
百姓非王莽所殺,但全都因王莽而死!
王莽這一輩子,算是修行一世。但臨死一清算,這傢伙是缺了大德。
王莽的死亡,長安城,洛陽城的相繼攻陷,使得此時的玄漢政權,革命幾乎是成功了一大半。王莽的反動政府就這麼被推翻了,漢室也算是復興。此時天下歸心,諸多造反的勢力也紛紛前來抱玄漢政府的大腿。
但這個玄漢政府,卻最終也很王莽的大新政府一樣,曇花一現,很快凋零。
劉秀那逆天的表現,雖然幫助更始政權強行逆天改命拿下天下,但更始政權卻至始至終存在著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小可現在說都已經有點嫌煩的四個字:格局見識!
說到底,這個更始政權也好,玄漢政府也罷,老底子還是當初造反的流民綠林軍。而綠林軍的骨子裡,本質就是一群山大王而已。見識的問題屬於自我突破的範疇,是誰也幫不了的。
正所謂站得越高,摔得越痛。還是那句老話: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玄漢政府開始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接下來是犯了一個又一個的錯誤,最終將這美好河山,全都拱手讓給了他人。當然,肉是爛在鍋裡的,最終接手的人,就是「天皇巨星」劉秀。
不過這是另外一個故事。眼下,作為劉家老三,劉秀馬上就要迎來人生之中的又一次大兇險。他的大哥,劉演劉伯升,被皇帝劉玄給弄死了。
南陽郡斧頭幫大哥劉演劉伯升,是這場昆陽大捷,繼王莽之後第二個倒黴的重量級人物。昆陽之戰以後,劉演和劉秀兩兄弟是天下聞名,簡直就是漢軍的形象代言人了。而自古武將功高震主,尤其是之前劉演各種鋒芒畢露,遭到了周圍很多綠林軍將領的妒忌和嫉恨。更為重要的是,劉演劉秀兩兄弟,嚴重威脅到了劉玄的帝位,以及諸多綠林軍高層的利益。
因為玄漢政權接管天下以後,很多前來依附的勢力,是點名要歸降劉演劉秀兩兄弟的,而不是歸降所謂的「皇軍」。昆陽大戰後不久,劉玄下令諸將聚會宛城,慶祝勝利。此時的劉秀,敏銳地察覺到氣氛有點不對,於是勸誡大哥劉演戒備。但習慣了大場面的劉演,對於劉秀的勸誡卻一笑了之,壓根就沒怎麼當回事。
劉演並不知道,此時的劉玄,已經動了殺心,而這次宛城大會,就是一場奪命宴。劉玄安排了一場宛城宴,並設定了暗號。在宴會當中,舉玉佩為號,誅殺劉演。
這個致敬了西楚霸王項羽鴻門宴的安排,在進程上也做了相應的致敬。在宴會上,劉玄也並沒有下令擒殺劉演。至於其背後的原因,如今已是不可考,或許是因為皇帝劉玄覺得理虧,又或者是上天在冥冥之中給了劉演一個機會吧。劉演僥倖逃過一死,他身邊還是有明眼人的。劉演的舅父樊宏就看出了綠林諸將眼中的殺機,在宛城宴會結束以後,對劉演說:今天的這場宴會,簡直就是當年鴻門宴的翻版,將軍你可要小心吶!
此時已經是不止劉秀一個人看出情況不對勁了,並都提醒過劉演。但這一次又一次的好心勸誡,卻全都被劉演給一笑而過了。此次宛城大會,敏銳的劉秀還看到了另外一個不同尋常的現象,感覺自家的牆頭也出現了鬆動。當初在南陽一同起兵的鐵桿好兄弟李軼開始和綠林軍的大佬朱鮪等人打成一片。
於是劉秀再一次提醒大哥劉演:千萬不要再相信李軼了。
劉演依舊還是不當一回事,依舊對李軼推心置腹。
當時,劉演手下有一員猛將,叫做劉稷。劉稷算是南陽軍,甚至是漢軍當中最能打的武將,也是劉演的心腹大將。當劉玄被立為皇帝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正在前線圍困宛城的劉稷感到異常地憤怒。他大罵道:本起兵圖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為者邪!(起兵做大事的,是我家主公劉演,他劉玄算個什麼東西!)劉稷的話很快就傳到了劉玄的耳朵裡,劉玄打算封劉稷為抗威將軍,以便拉攏這員虎將。劉稷拒不接受,劉玄就率領著一千多人的部隊,捕獲了劉稷。將要誅殺劉稷的時候,劉演趕到,打算力保這員猛將。這個時候,本來是劉演心腹的李軼,選擇和綠林軍們站在了一起。李軼和朱鮪等人密謀,將劉演和劉稷一同殺害了。
南陽郡斧頭幫大哥劉演的性格是外向型的,他待人誠懇,俠肝義膽。但他有雄才,卻無大略。太過於鋒芒畢露的他,並不懂得神華內斂的奧秘,並且對於權力鬥爭中那江湖人心險惡,是嚴重的估計不足。
最終,木秀於林,被風摧殘。
其實,不僅是綠林軍視其為心頭大患,就是自己人可能看他都不怎麼順眼。當然,不必為劉演的去世而痛惜扼腕,畢竟他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這位視祖宗劉邦為夢中偶像的劉家老大,人生之中最大的使命,就是將劉家老三劉秀帶上了道。
而劉秀在自己哥哥被害以後,再一次展現了天皇巨星的風採。這位超級人精,簡直就是擱哪哪行。
根據《資治通鑑·漢紀三十一》的記載:秀聞之(劉演遇害),自父城馳詣宛謝。司徒官屬迎吊秀,秀不與交私語,惟深引過而已,未嘗自伐昆陽之功;又不敢為縯服喪,飲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慚,拜秀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
也就是說,劉秀在得知自己親大哥劉演被害了以後,馬上從父城(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跑回了臨時首都宛城,向劉玄請罪。在劉演遇害以後,更始皇帝劉玄就任命了自己的堂兄光祿勳劉賜為司徒,頂替了劉演的位置。司徒劉賜帶領著部隊前來迎接劉秀,假惺惺地向其表示哀悼。劉秀看著前來迎接的劉賜,並沒有表達絲毫自己的不滿情緒,反而一直責備自己,並且也不誇耀自己昆陽大戰時所獲得的功績榮耀,甚至連喪都不為劉演服。在拜見了皇帝劉玄以後,劉秀回到官邸,飲食起居,舉止言笑還是和平常一樣,並沒有什麼表現出一絲一毫憂傷的樣子。劉玄為此感到慚愧,也覺得自己有點對不起劉秀,於是就封他為破虜大將軍,並封為武信侯。
此時的玄漢政權,名義上已經接替了王莽的大新帝國,但整個天下依舊分崩離析。尤其是河北地區,不僅各路豪族霸佔著各個堂口,還有流民起義軍夾雜其中。數十股勢力是犬牙交錯,整個河北地簡直就是標準的「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被封為武信侯的劉秀,其實並沒有脫離險境。很快,更始皇帝就想了一個一石二鳥的計策,讓劉秀只身前往收復河北地,藉機除掉劉秀。
我親愛的小夥伴,咱們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驚悚的驚天大逆轉,即將上演!
河北地,劉秀光屁股朝你來了!
Kyle·Broflovski
2020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