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通過一年苦戰積攢下來的優勢,結果蕩然無存。
劉秀也再一次回到了原點。
第二次隴西之戰,唯一的成果,就是雲臺大將祭遵在被隗囂率領的西北軍反攻的時候,堅守住了隴道。漢軍在下次進攻的時候,就不再需要面對巍峨的隴山了。
由於吳漢的不聽話,導致了第二次隴西之戰整場的失敗,劉秀在洛陽城裡,不知道罵了他多少次娘。要不是祭遵頂住了壓力,那麼噁心的隴山,老子他喵的還得再打上一次!
不過,劉秀大可以歇歇,因為吳漢後面還得讓他罵上好幾次!
雖然又一次回到了原點,但通過第二次隴西之戰,西北軍一度被漢軍打的只剩下兩座城池,再加上長年累月的對峙,導致隗囂儲存多年的戰略物資被消耗殆盡。而隴西本身就不是什麼物資豐富的地方,是根本禁不起這麼劇烈消耗的。不僅如此,安定、北地多次改弦易轍,更有十多員大將,十多萬的吏民投降成了偽軍,這都極大地削弱了隗囂的實力。
畢竟隗囂割據西北,是以一隅而敵全國。劉秀傾全國之力而來,隗囂的敗相已經是越來越明顯了。而劉秀也不給隗囂任何喘息的機會,不多久他就開始籌劃第三次隴西戰爭。
不過,在第三次隴西之戰開始之前,劉秀收到了一個噩耗,雲臺第九將--徵虜將軍祭遵病逝於軍中。
祭遵這個人,本身也是潁川潁陽(今河南省許昌市)的豪族。儘管他的家庭富有,但祭遵卻深受儒家思想薰陶,恭謹儉樸。但平時表現柔弱的祭遵,卻也有剛強的一面。當他被官府衙吏惡意欺負的時候,卻能夠帶領門客一下子就殺死了那個衙吏,從此也就沒有人敢招惹他了。
劉秀大破王尋返回潁陽的路上,祭遵以縣吏的身份覲見,劉秀見他儀容不凡,就留在了自己的身邊。當祭遵跟著劉秀出徵河北的時候,某次劉秀的家奴犯了法,祭遵知道後,就鐵面無私,將其斬殺。儘管劉秀心裡十分憤怒,但最終在主簿陳副的勸諫下,不但理解了祭遵,還將其封為刺奸將軍,以整頓軍紀。劉秀對手下諸將說:你們對祭遵可要多加小心!我舍中兒犯法他照樣殺了,對你們是更加不會徇私的。
後來祭遵作為雲臺大將,領軍出徵。一度在攻擊蠻中賊的過程中,他中了弩箭,手下看到祭遵受傷,選擇了退兵。但祭遵卻破口大罵,斥責不止。祭遵不但平定了蠻中賊的作亂,還跟著朱祐,耿弇一道平定了張豐叛亂。
祭遵一生廉潔奉公,謹慎小心,治軍嚴格,從不擾民。甚至他的部隊所駐紮的當地郡縣,百姓都不知有軍隊的存在。祭遵在臨終時,他告訴家人將自己用牛車拉回,薄葬洛陽。當別人問他家中之事,他卻一句也不說。這種只知道奉獻,而從不想組織要求什麼回報的人民好幹部,死後都會得到頂級的推崇。
當祭遵喪至河南的時候,劉秀親自身著素服迎接,眼睛都哭得紅腫了。當喪車到達城門的時候,劉秀已經哭得抽過去好幾次了。在喪禮完成以後,劉秀下令,以「太牢」之禮祭祀。而太牢之禮,祭祀上帝、配帝、五帝、日月等大祭祀必用太牢。
而在祭遵最後下葬的時候,劉秀親自前往墓地,並且在安葬完畢以後,又去祭家慰問遺孀。劉秀對於祭遵的最終評語是:安得憂國奉公如祭徵虜者乎!
像祭遵這麼好的幹部,我再也找不到了!
其實祭遵人生的最後幾年,一直定在了隴山前線。由於經受不住西北高原的環境摧殘,因此身體一直不好,可剛烈的性格,使他從來輕傷不下火線。而在其他漢軍全都退下隴山的時候,只有祭遵率領本部兵馬頂住了西北軍的反撲,始終將隴山的主動權捏在自己的手中。祭遵的堅持,讓漢軍避免了下次進攻所要面臨的隴山天險。
這種成績突出的好幹部,劉秀對他所用之禮也幾乎是空前絕後的。劉秀這番動作就是要向雲臺其他大將表明:兄弟們跟著我好好幹,我是看在眼裡的,我也絕不會吝惜自己的賞賜!
在祭遵離開人世以後沒過多久,同樣還是在正月裡,老無所依的隗囂同樣也被埋葬在著春天裡。隗囂被漢軍活活餓了半年多,儘管最後在蜀地公孫述的援軍幫助下趕跑了漢軍,可回過頭來一看,發現自己這位西北軍的最高領導也只能吃點餿飯了。
常年的戰爭拖垮了隴西之地,可以說想依靠隴西割據自守的美夢也徹底破滅了。
隗囂悲憤而死!
當然,困守的西城讓漢軍圍困了長達半年之久,本身精神就高度緊張了結果又是打又是鬧又是放在水裡泡,這種情況下身體能好那就見鬼了。其實回過頭來看隗囂的這一生,總結起來就兩個字「擰巴」。他這輩子,就活了一個稀裡糊塗。
在隗囂死後,大將軍王元、周宗等人擁立隗囂的兒子隗純為西北王。
西北軍換了主公,同樣劉秀也在第三次隴西之戰開始前,進行了戰前換將。不聽話的吳漢自然是哪裡涼快哪裡待著去,這一次漢軍隴西之戰的總指揮,被劉秀換成了頂級大拿來歙,而頂級降將馬援則作為副手。來歙跟馬援,這對最了解西北的組合成為了第三次西徵的指揮大腦。
來歙成為漢軍作戰最高指揮以後,上書劉秀:公孫述以天水、隴西為其屏蔽,故能夠苟延殘喘,待此兩郡平定,公孫述便黔驢技窮了。來歙的意思很簡單,這場隴西之戰,我壓根就不擔心打不贏。而是擔心打贏了之後,該怎麼辦?隴西破敗,軍民飢餓,也只有依靠中央政府拿出來的真金白銀和糧食給養才能夠維持穩定,才能夠真正解決隴西這道難題。現在隴西的人民拿我們還是當侵略者對待,而不是救世王師。而隗囂之所以能夠一而再,再而三地春風吹又生,無非就是因為我們未得隴右民心。所以眼下,咱們不光要籌備軍糧,更要籌集賑濟之糧。
劉秀在聽到這種宏大格局的戰略建議以後,深表認同。他下令各地沿渭水於汧縣(今陝西省寶雞市隴縣)囤積糧食六萬斛,同時調集大量的物流牲畜,源源不斷地運送到關隴前線,作為第三次隴西之戰的物資準備。
整整籌備了半年之久,在公元33年8月的時候,漢軍再次西徵。
第三次隴西之戰打響。
來歙這次兵分兩路,自己親率雲臺大將馮異、蓋延等五位將軍沿著祭遵留下的遺產隴道再度攻上隴山,而另外一路大約兩萬的漢軍則由耿弇率領,北上攻打高平第一關。
其實在隗囂死後,西北軍的士氣就已經跌落低谷了。而漢軍攻入隴山後,勢如破竹。眼看著隗囂最後的血脈也將覆滅,公孫述派遣部將趙匡等人北上救援。隨後,隗家在蜀軍的幫助下,在隴西高原上再度跟漢軍僵持了一年之久。
在公元34年7月的時候,一把年紀依舊作為先鋒軍身先士卒的老將馮異終於徹底擊破了公孫述的援軍,臨陣怒斬蜀軍大將趙匡。漢軍抓住戰機,迅速抵進隗家最後的根據地--落門(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洛門鎮)。
隗氏大勢已去,翻盤無望。
同月,在即將功成之際,雲臺第七將--徵西大將軍馮異病逝軍中。這位帝國大才,西北地區的定鼎者,在最後時刻,卻沒能親眼看到西北大戲的落幕。他和前面的祭遵一樣,鞠躬盡瘁的死在了徵戰的第一線。可以說,這幫雲臺的老兄弟們,全都有著馬革裹屍還的精神。這種精神,其實並非馬伏波所創,它更是這個時代所有偉大將領的將魂。
馮異這位擎天西北柱,架海紫金梁,定兩京,降赤眉,穩關中,徵隴西的西方無冕之王,完成了他的使命,也要上天聽封復命了。
其實這第三次的隴西之戰,來歙雖是總指揮,但漢軍軍魂其實是在馮異身上。而劉秀在得到馮異病逝消息後,第一時間扔下了所有工作趕到了關中,甚至親自來到了隴山前線汧縣,去穩定軍心。
與此同時,劉秀還帶來了雲臺將中最後一位沒有到達過隴西的大神級別的人物,去解決阻擋了耿弇長達一年的高平第一城。這位大神級的人物,就是寇恂。
耿弇率領的兩萬漢軍,面對一萬多名西北精兵駐守的高平城,束手無策。只要西北軍還有點腦子,那就絕對不會出城和耿弇決戰。而耿弇的兩萬漢軍,攻堅是根本拿不下高平城的。
面對這一情況,劉秀派出了雲臺第五將--寇恂。
不知道諸位小夥伴是否有此印象,寇恂離開我們視線挺久了。那麼這些年寇恂都在幹嘛呢?他在給劉秀當戰鬥版的蕭何。最開始是在河內,早期各地軍糧調運,乃至百官的俸祿發放,全都由寇恂一手安排。
在公元26年,也就是劉秀人生中最不容易的那一年,潁川騷動,爆發起義。寇恂被劉秀火速調往潁川滅火,而寇恂也不辱使命,一到就迅速平定了叛亂。隨後,他就順勢將潁川梳理成了第二個河內。
公元27年,梁地騷動。劉永餘孽死灰復燃,寇恂又被安排成了汝南太守,一邊平賊,一邊接著抓當地生產。我親愛的小夥伴,要知道劉秀定關東後那些年的後勤都是誰在供給的呢?除了各部隊以戰養戰繳獲以外,基本上大部分的物資供應都是寇恂負責的。
平心而論,寇恂肩上的擔子,比當初的蕭何還要大得多。當年蕭何只需要安心抓生產即可,而寇恂是一邊殺賊平叛震懾當地的反革命勢力,一邊理順各地豪族讓他們定時把糧食繳納上來。
劉秀是個明白人,因此在洛陽封侯以後,僅僅過了一年時間,就再次給寇恂擴充封邑,寇恂一下子成了萬戶侯。
而第二次隴西之戰的最後,由於潁川發生叛亂,劉秀是一邊由隴西前線往洛陽趕,一邊下令剛剛返回中央擔任執金吾的寇恂前往平叛。寇恂可是那邊的老領導,想起來也就他能平定這次叛亂。
寇恂前腳抵達潁川,甚至還沒動手,那些造反的就全都投降了。當劉秀抵達潁川以後,潁川百姓告御狀,請求劉秀讓寇恂繼續坐鎮當地。寇恂是個好太守,這些年我們太想他了!
寇恂這位國家好幹部,人民的好公僕,因此又在潁川留守一年。
在馮異死後,劉秀無可奈何,拿出了壓箱底的王牌:老馮走了,老寇,你跟著我去趟隴西鎮場子吧!
我親愛的小夥伴們,在西漢開國的時候,蕭何,張良跟韓信這三傑是自成一檔的。而東漢中興,耿弇、寇恂、岑彭、馮異,四將並駕齊驅。當然還有鄧禹、吳漢和賈復這三公,首先人家有關係,其次人家有壽命。
劉秀的這次人事安排,再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寇恂兵馬未動,間諜先行。不多久,他就將高平關這道鋼鐵防線的人事部署全都摸了個門清。到達高平第一關以後,寇恂向守將高峻傳達投降政策,高峻派出了軍師皇甫文出城了解情況。誰知皇甫文進入漢軍大營,我們不打算投降這句話還沒說完,特派員寇恂一改平日的和氣面孔,上來就把皇甫文砍翻在地。
諸將大驚道:領導這不是您風格啊!高峻可是擁有精兵萬人,且全是神射手,再加上此城堅固,我們一年都打不下來。既然要招降高峻,這殺了人家的使者還咋招降?
寇恂微微一笑,說道:我自有分寸。
隨後寇恂命皇甫文的副使回城向高峻報告:「皇甫文太無禮,我已經砍了!打算投降你就趕緊的,不降就接著打!」
高峻當日投降。
諸將十分詫異,寇恂解釋道:這個高峻之所以能跟咱挺一年,就是因為這個皇甫文!此人不僅是他的心腹軍師,還是他的精神支柱!來這之前我就打聽好了,只要把他一殺,高峻往後就沒主意了,肯定得降。
眾將拜服!
在關東地區抓了十年豪族關係和平賊工作的寇恂深知攻心為上。他的果斷作風,為漢軍拔除了隴北最後一個關鍵性據點,而這場漢軍與西北軍的漫長加時賽,也終於進入到倒計時的階段。
當年10月,漢軍攻破隗氏的最後據點落門城。隗純等人投降,將軍宗周、行巡、苟宗、趙恢等一併投降,而大將王元則南逃公孫述。
當然,剿滅了隗氏集團,並不意味著隴西戰爭的徹底結束。由於隗囂常年實行羌人自治,因此雙方關係一直很好。等到隗氏集團被掃平以後,五溪、先零等羌人部落開始搶劫,襲擾漢軍。
來歙在平定隗家集團以後,再度率領蓋延、馬援前往平定各個不服的羌人部落,繳獲了大量羌人的物資。靠著劉秀事先安排的糧食以及羌人的餘糧,來歙大開府庫運送糧草給隴西各縣進行分紅,既緩解了近五年大戰後的隴西凋敝,也穩定了隴西的民心。
肚子飽了,政策對了,隴西也因此安定了下來。
這輩子都不想再見到隴山的劉秀也終於安下心來,返回洛陽。
至此,由公元30年5月起,至公元34年10月終,前後歷時四年半之久的,劉秀一統天下過程中最為艱難的隴西之戰,以漢軍的徹底勝利而告終。
此次隴西會戰,劉秀幾乎集中了他的全部戰將和精銳之師,所有雲臺之光如吳漢、耿弇、岑彭、馮異、寇恂、蓋延、祭遵、馬武等等以及沒入雲臺,但同樣大咖的猛男來歙和最強降將馬援悉數登場。但就以此等陣容,尚且兩次功敗垂成。
最終,凡三往,乃下!
隴山之險,涼州之悍,冠絕天下!
隨著隴山的攻克,意味著入蜀的大門已經洞開!
就在漢軍平定隴西的時候,東漢走位最風騷的猛男,已經在夷陵蓄勢待發了!
Kyle·Broflovski
2020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