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莞將引進臺灣精緻草莓農業
東莞將引進臺灣精緻草莓農業 2011年03月30日 13:36:00來源:東莞時間網 日前,本報特派記者從臺灣南部高雄一路北上,來到位於臺灣北部偏南沿海的苗慄大湖,探訪到了這裡獨特的草莓觀光農業。 在大湖,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草莓,或者從事著與草莓有關的工作。你可能並不相信,僅一個「草莓」,竟能衍生出草莓醬、草莓酥、草莓泡芙、草莓貢丸等周邊產品,更能撬動20億新臺幣(約4.5億元人民幣)的產值,而大湖的勞動力不過1.5萬人。
-
溫州與臺灣合作亮點
1、溫州和平國際醫院 隨著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示範區建設全面鋪開,為進一步加強溫州對臺合作交流,溫州市多方引入臺灣教育科技、醫療健康、文化創意等項目,並輔以優惠政策支持臺商在溫投資,為優秀的臺資項目落戶溫州開出綠色通道。
-
江西萬載臺辦幫助引進有機農業生產
中國臺灣網3月17日萬載消息 江西萬載縣發展有機農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績,2003年有機食品示範園區茭湖鄉被國家環保總局授予「全國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稱號。為擴大有機食品生氣,在萬載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縣臺辦參與了具體招商事宜,引進了臺資企業江西金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於2004年投資1875萬美元,興辦有機農業產品加工企業。 現有水稻、小蔥、草莓、毛豆、木姜、腳板薯等38個農產品通過了ECOCERT和BCS認證及美國NOP、歐盟EEC、日本JAS有機食品認證,大量出口歐美日臺灣等地。
-
「臺灣草莓」的四川扶貧故事
據悉,臺灣牛奶草莓「安家」磐石鎮前,這裡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草莓種植歷史,由於採用露天種植,技術相對落後,草莓口感也不佳。一次因緣際會,「職業新農人」蘇乾證與臺商王邦棟相識,兩人一拍即合將臺灣牛奶草莓引進四川。一到水果上市的季節,草莓便供不應求。
-
來,聽聽溫州「牽手」臺灣的故事!
臺商項目和資金的引進,既為溫州帶來資金、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又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速了溫州的經濟社會發展。 日常生活臺味多 在溫州市臺辦的大事記裡,清清楚楚地載明:「自溫州實施對臺開放以來,臺商對溫州經濟社會建設貢獻巨大。臺商從「一條大路、一條小路」開始,逐步進入溫州,發展壯大。臺商項目和資金的引進,既為溫州帶來資金、技術和管理理念,又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與提升,加速了這所城市開放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所謂「一條大路」,就是南懷瑾先生注資興建的金溫鐵路。
-
臺灣Strawberry草莓專賣店亮相第九屆中博會食品展
幸福草莓燒、草莓酥、草莓幹、草莓牛奶、草莓冰激凌、草莓曲奇餅……,5月20日,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A6食品展廳,來自臺灣的武漢市湖莓有限貿易公司草莓專賣店擺出多款特色草莓產品吸引眾多過往參展的人參觀購買。
-
臺灣創意農業臨夏草莓示範園舉行揭牌授牌儀式
據民族日報報導(記者 趙懷斌) 7月18日,臺灣創意農業臨夏草莓示範園在臨夏市折橋鎮祁牟村舉行揭牌授牌儀式。州委書記周強,原臺灣農委主任委員、全球生物產業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臺灣農村發展規劃學會理事長彭作奎共同為臺灣創意農業臨夏草莓示範園揭牌;省臺辦副主任崔衝鵬、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韓季安、州政協主席吳家白、臺灣全球生物產業科技發展基金會執行董事謝佑立等出席儀式;臺灣中華農業交流協會理事長楊慧英為臺灣中華農業交流協會高新農業臨夏示範基地授牌,州委副書記戴超為臨夏市農業技術推廣協會高新農業示範基地授牌,州委常委
-
臺灣寫真:「草莓之鄉」未曾褪去的甜蜜
大湖鄉栽種草莓始於1957年,曾先後引進「阿美利加」「福羽」「春香」等境外品種,產量高、果型大,受到臺灣民眾喜愛。初期,大湖農戶僅將其作為一般水果銷售,由於地處偏鄉,草莓又不易保存,經濟價值相對有限。直到1978年,當地農戶徐志文首先開放草莓園供遊客採摘,草莓栽種逐漸走上休閒觀光果園之路。
-
春意四月裡 遊客紛紛到臺灣「草莓之鄉」品嘗草莓菜餚
近日,遊客在臺灣苗慄縣大湖鄉採草莓。大湖鄉被譽為臺灣「草莓之鄉」,草莓種植面積逾500公頃,產量約佔寶島的80%。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大湖草莓的盛產期。 大湖鄉栽種草莓始於1957年,曾先後引進「阿美利加」「福羽」「春香」等境外品種,產量高、果型大,受到臺灣民眾喜愛。初期,大湖農戶僅將其作為一般水果銷售,由於地處偏鄉,草莓又不易保存,經濟價值相對有限。直到1978年,當地農戶徐志文首先開放草莓園供遊客採摘,草莓栽種逐漸走上休閒觀光果園之路。
-
胡豹 | 創意農業案例之八:匠心獨具的臺灣創意精緻農業
臺灣現代農業起步較早,發展很快,尤其自1984年提出發展「精緻農業」以來,以經營方式的細膩化、生產技術的科學化以及產品品質的高級化為方向將現代農業推向新的高度。臺灣精緻農業發展戰略具有以下特徵:一是生產科技化。農業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都非常重視科技引領,在科技創新、設施投入、技術改良、結構配套、品質提升等方面都走到了世界前列。
-
安徽水湖鎮與臺灣大湖鄉「草莓結緣」展開多領域合作
新華網合肥5月18日電(記者詹婷婷)記者從安徽省長豐縣臺辦獲悉,臺灣苗慄縣大湖鄉和安徽省長豐縣水湖鎮日前正式籤訂《兩岸友好合作鄉鎮對接備忘錄》。這兩個因種植草莓而出名的鄉鎮,將展開多領域的友好合作。
-
農夫哥帶你考察臺灣農業,還有專家指導呢!
ª 精深——隨合易知行去臺灣,學如何科學規劃自身休閒農業的發展;ª 務實——隨合易知行去臺灣,學如何合理制定自身休閒農業盈利模式;ª 專業——隨合易知行去臺灣,學如何提高改善經營管理方式和方法;ª 實用——隨合易知行去臺灣,學如何宣傳,才能最有效率的提升客源;ª 簡明——隨合易知行去臺灣,學如何在架構自己的獨特主題定位;
-
極端氣候,臺灣農業如何接招
每逢極端天氣,臺灣媒體就以「哀鴻遍野」形容農村。為穩定農業生產,上世紀九十年代,臺灣制定「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如果作物在天災中損失超過20%,農民可以向當地農業部門填表申請,經勘查後,依法領到補助款,用於彌補損失和補種搶種,繼續生產。今年,臺農業部門已經開始辦理高雄木瓜農損的補助,表示會依據災情隨時開放其他地區和其他作物的補助申請。
-
廣西農業要向臺灣學什麼
臺灣水果早已名聲在外,其口感好、品質優、產量高、效益好。農業組的代表在臺東釋迦果園場、屏東蓮霧果園場、大青棗栽培基地、南投百香果生產基地等觀摩學習後,認為廣西需要補的課不僅是綠色種植理念,還有標準化的生產技術手段,如不斷更新品種、應用產期調節等。
-
在臺灣,小小的草莓竟為一個鄉創造了大奇蹟
大湖鄉是臺灣苗慄縣的一個鄉,位於苗慄縣南方,四面環山,海拔300-700公尺,不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加上培肥管理、品種改良等生產技術上的突破,生產的草莓品質優良。大湖鄉的草莓種植面積佔全臺草莓栽培面積的六成以上,至今栽培面積已達450公頃之多,是臺灣產量最多、種植面積密度最高、草莓種植技術最成熟的地方。
-
汕臺農業合作 臺灣果蔬汕頭結碩果年創值4億
……這些從臺灣引進的水果、蔬菜如今不僅備受汕頭市民青睞,還銷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全國大中城市及地區。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汕頭市委市政府積極融入海西經濟區,拓寬汕臺農業交流合作領域,創建潮南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加大力度引進、推廣臺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和管理經驗,目前,臺灣果蔬在汕頭種植面積達4萬多畝,年創產值近4億元。
-
南京江寧臺灣農民創業園
通過規劃引領,橫溪核心區重點引進現代農業新品種,進行栽培新技術和新品種的研發和推廣,引進嫁接臺灣特色農產品,建設西甜瓜等優勢農產品的生產基地,根據規劃還制定了總體目標和階段性實施方案。 (三)加快基礎建設,全面拉開發展框架。 圍繞既定奮鬥目標,今年臺創園大力實施「十億元投入、十平方公裡框架、十萬平方米溫室大棚建設」等「十大行動計劃」,全面掀起園區開發建設熱潮。
-
臺灣農企在大陸西北推廣臺灣農業經驗
臺灣大學農學院院長陳保基三日在楊凌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楊凌農高會上表示,臺灣農業學者與企業家希望到中國內地尋找合作機會,並將臺灣農村成功轉型的經驗在西北地區加以推廣。 第十六屆中國楊凌農高會自一日開幕後,在展臺、論壇、溫室等場所,來自全球四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與涉農機構代表的身影隨處可見。
-
臺灣農業發展之路帶給我們的思考
臺灣的農業科技很發達,在新技術研發、品種改良、農業設施等方面在國際上都處於較領先地位,臺灣農業新品種更新較快,層出不窮,菠蘿、蓮霧等主要品種通過生物技術研發出多種口味的品種,茶葉應用萃取加工技術,生產出可直接衝飲的茶粉,臺灣「農友種苗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優良果蔬種子苗行銷世界各地,在大陸行銷的小果型西瓜、「小蜜」番茄、農民現大面積種植的蔬菜玉米新品種都是該公司產品。
-
東港小夥兒學臺灣種植技術種出方型草莓
東港小夥兒學臺灣種植技術種出方型草莓 2008年11月26日 17:47:00來源:華夏經緯網 遼寧省東港市椅圈鎮吳家村有個名叫石忠國的小夥兒,學習臺灣種植技術,今年他在自家的大棚裡,成功培育出印有鴨綠江、丹東特產印字的方形草莓,引起當地及草莓專業網站等媒體的廣泛關注,近十家媒體競相予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