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發展的關鍵是創新,知識創業意義重大。」在3月1日浙江傳媒學院舉行的面向社會首場「大咖網絡公開課」——《認識知識創業》上,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校長徐小洲在直播間進行在線教學講授,獲得網友們的紛紛點讚,成為該校抗擊疫情開展線上教學服務社會的生動寫照。
自2月24日正式開啟網絡教學雲課堂以來,浙江傳媒學院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教學」資源,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新模式,全力推進「線下課堂」與「線上課堂」的遷移、融合,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目前,浙傳師生齊聚各大直播平臺、雲端教室裡,教師們作為新晉「主播」使出十八般武藝,給廣大學子帶來不一樣的「雲」端體驗,俘獲「粉絲」無數,並取得較明顯的教學成效。
「這老師太講究了,設備都快趕上主播了!」在《遊戲腳本編輯》課堂,媒體工程學院張帆老師運用綠幕、燈光、音響、攝像機等設備精心布置他的「教室」,贏得了學生們的嘖嘖稱讚。
「同學們注意,腿部繃直、手臂下壓……」屏幕裡,音樂學院金豔老師正在一板一眼地給同學們示範舞蹈分解動作,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跟著練習,三節課下來毫不懈怠,還紛紛發來「愛心」「老師辛苦了!」等表情包。
為提高網絡教學效果,該校教師們紮根專業實際,充分調動傳媒元素,從內容上看齊精品,從技術上實現超越,打造出了適應教學實情的特色教學方式。該校交響樂團以「雲端合樂」的方式開展線上教學,順利完成「雲上交響樂」《祈禱》,將祈願融入音符,致敬抗疫英雄;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湛勝平老師運用「作業籤到」方法,既能起到課前籤到的作用,又能直觀展示作業完成情況;設計藝術學院結合專業特點,創造性地開展線上展覽教學探索,目前已完成十餘門課程的線上推送,讓學生足不出戶,「雲」上看展。
雲課堂的背後,是抗擊疫情的應急之舉,同時也是新媒體時代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實踐和探索。當自拍杆取代了投影儀,表情包代替了粉筆頭,教室變成了直播間,唯一不變的是浙傳教師對高質量教學的追求。設計藝術學院徐浩老師表示:「線上教學是線下教學的有益補充,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教師間、師生間進行深度教學交流的有效手段,抗疫期間優勢更加明顯。」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18級廣告2班張麗君同學表示:「相較於傳統課堂教學,網絡直播課也有自己的優勢,大家發言頻率提高了,互動性更強了。」電視藝術學院19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李直同學說道:「雲課堂是一種面對疫情的教育改革嘗試,讓同學們宅家也能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據了解,該校按照疫情防控期間網絡教學工作方案要求,落實「一早兩優三全四激」舉措:一早,早謀劃制定在線教學總體實施方案;兩優,優秀課程強保障優質資源提技能;三全,教師課程學生全覆蓋;四激,激勵老師好上課,激勵老師上好課,激勵老師課上好,激勵學生安心學。大力推進在線教學,共有2551門次的課程進行網絡教學。
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對全體師生的一次「大考」,在這場考試中,浙江傳媒學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學,做到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不鶩虛聲,攻堅克難,將線上教學化為守初心、擔使命的實際行動,為全校師生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編輯:林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