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9日 星期一
線上授課第1天
沒有了熟悉的講臺和上課鈴聲
老師和學生們「雲端」相聚
小屏幕 大課堂
春季學期正式啟程啦
當天
通過線上授課的研究生課程55門
授課教師47人
上課研究生達2233人
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傳研究生「雲課堂」去感受一下吧!
馬克思主義學院
開課第一天,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和《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的5位老師,進行雲端直播授課、在線輔導答疑。實現了思政課線上開課率100%,教師參與線上教學工作100%,學院課程微信群、QQ群建設、技術指導、教學試講等項工作100%全覆蓋。課後,老師們懷著喜悅的心情進行了交流,大家都認為收穫了師生之間的友情,老師們成為了同學們在虛擬空間的「網友」,雙方的交流也變得更加頻密化和便捷化。
△上課實況
傳播研究院
《中外視聽新聞作品研究》
授課教師:李舒
經過精心的準備與提前一周的線上平臺教學測試,國際傳媒教育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專業選修課《中外視聽新聞作品研究》在騰訊課堂順利開啟線上教學。
課堂上李舒老師採取了在線籤到考勤,與學生連麥討論分析視聽作品,檢查學生學習環境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此外,考慮到在線教學學生容易疲勞,課間李舒老師還安排了眼保健操、健身操等放鬆環節,線上第一堂課教學進展順利,反響良好。不僅選課的同學全部到課,還吸引了不少同學前來旁聽。
張慧同學說:「家長一直讓放外放,要一起學習。」
《學術論文寫作指導》
授課教師:黃典林
這門課自2012年開設至今已經8年,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方法類課程。為了適應網絡教學的特殊性,在課程的設計上儘量把每次課的要點更加明晰化,方便學生在相對短的時間內提高理解程度。在課前的準備階段,留足充分的時間,提前進行了主要授課直播平臺和備用平臺的技術調試,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順利進入課堂學習。
考慮到網絡學習與實際課堂相比效果受技術條件和學生個人環境的影響較大,授課時間分為多個相對更短的時段,適當增加了課間休息的頻次,播放休息音樂活躍氣氛,並布置下節討論的題目,方便學生提前思考做好發言準備。
除了授課講解之外,還增加了課堂互動環節,通過直播平臺提供的「舉手」連麥功能,邀請學生就布置的題目進行回答,分享自己的見解和經驗,或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課程講解結束後,安排半小時左右的時間進行問答活動,解答學生的疑惑,有效調動了課堂氣氛,彌補了網絡授課互動性不足的問題。
從第一次授課的情況來看,網絡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除了在教學系統選修了本課程的87名學生之外,還吸引了40多名來自校內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學生旁聽。
新聞學院
《媒體市場研究專題講座》
授課教師:沈浩
《媒體市場研究專題講座》第一堂課,沈浩老師通過ZOOM屏幕共享為同學們講解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數據的時空地理分析,為我們展現了數據可視化的魅力,同時提醒了同學們,媒體數據的合理利用,不僅可以為市場研究做貢獻,同時對於社會突發事件的安全保障方面也有好處。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視覺信息應用技術》
授課教師:蘇志斌
課程主要採用微信群+騰訊課堂的在線授課模式。開課前30分鐘左右在微信群中通過小程序發布籤到信息,該方法不僅能夠詳細記錄學生的籤到時間,還可以在籤到的同時指定回答並統計學生的相關信息。課程內容穿插直播講授、自主學習、實驗與研討環節。需要單向向學生傳授的知識通過騰訊課堂進行PPT等內容的直播,連續時間不超過20分鐘;學習中涉及學生自主閱讀的論文和實驗材料等通過微信群發送,並同學生進行文字互動,及時掌握反饋信息。下課前在微信群中再次發布需要學生掌握的核心知識點,便於學生保存或記錄。
考慮到不同地區的網速差異和不同客戶端的界面顯示大小,授課教師將所有課件經過重新製作整理,刪除原PPT的動畫,將需要動態展示的內容通過每頁PPT之間的變化間接展示,減少說明文字,調整圖片尺寸。
《新媒體技術》授課教師:劉杉
「網絡授課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每天的備課量很大,重新設計課件,選習題,做筆記,寫演算,調設備,找視頻,有時候網絡信號不好,還會遇到卡頓、死機和各種進不去。這個「網紅」真是不好當啊。學生們也很懂事,對老師的測試要求各種配合,終於從一開始的慌亂,到一個個的問題逐漸被攻克,如今居然很期待每次與學生在線上的互動。作為一名老師,付出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可,是最幸福的事情。希望能儘快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新回到熟悉的講臺,看到學生們一個個可愛的面孔。」
播音與主持藝術學院
《播音主持實例分析》
授課教師:李洪巖
3月9日下午,播音主持藝術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課程《播音主持實例分析》正式開始網絡授課。課程由李洪巖、柴璠、翁佳、李鳳輝、潘潔、康健等六位老師組成的課程團隊承擔,每人一至兩講,分別採用騰訊會議、暢課、雨課堂、微信等組合授課平臺進行講授。
進入網絡課堂的83名同學來自全國以及海外,同學們採用電腦、手機等設備聽課、參與課堂討論、提交隨堂文字作業,並在課後與老師溝通互動。
網絡授課在專業教學中屬於新嘗試,在音視頻同步、實時討論、課前課後互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嘗試。後續課程將在接下來的八周內穩步推進。
戲劇影視學院
《電影理論專題》
授課教師:劉思佳
本課程以各時期的電影理論思潮為主要講授內容,希望對研究生起到加強電影理論素養、拓展理論視野、提高學術研究能力的作用。課程回顧了電影理論的發展歷史,把對電影理論專題的分析與世界電影發展歷史聯通在一起。既通過對具體電影作品的分析,窺視電影理論創建的現實背景;同時也通過對電影理論本身的分析,看到電影理論與電影創作相互之間的聯繫與影響。
人文學院
《菲茲傑拉德專題研究》
授課教師:徐娟
在正式上課之前,任課教師徐娟與學生進行了多個平臺的測試,驗證各個平臺的穩定性和便捷性,保障課程教學的順利進行。
由於第一次課,教師13:15便進入雨課堂開啟語音直播,在13:25發送上課通知,13:30之前所有學生均已到齊,正式開始上課。在雨課堂語音直播配合課件PPT播放期間,學生通過彈幕回答問題,互動效果良好。前兩節課結束之後,課程轉入QQ群,啟用QQ群課堂開啟課堂討論,同學們利用群課堂申請發言,氣氛活躍,效果良好。
課後,教師布置了閱讀任務和作業,學生們一致認為此次教學實踐比較順暢,收穫頗豐,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數據科學與智能媒體學院
《復辦單李代數》
授課教師:付佳媛
△教師通過課堂派、QQ屏幕分享和語音通話功能進行授課
經濟與管理學院
《數據挖掘技術與應用》
授課教師:王靜
《數據挖掘技術與應用》課程,應到10名同學,實到10名同學。課程內容包含了數據挖掘概述和Python語言基礎兩部分內容。課程中根據授課內容與學生們互動完成了相應的實驗內容,同學們表現都很積極,實驗結果準確。
△與學生們互動完成了相應的實驗內容
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
《亞太國際關係研究》
授課教師:苗紅妮
本節課的目的是讓同學們了解亞太國際關係研究的背景和意義,以期對中國外交立足的區域有清晰的認識。主要和同學們討論了三個問題:第一,亞太的概念,包括其發展、內涵及界定原則;第二、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特徵;第三亞太崛起的標誌。
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
《電影聲音觀念》
授課教師:陶經
課程總時長三個小時,老師授課條理清晰、重點明確,對電影的特點、什麼是好電影、近6年奧斯卡獲獎影片等內容進行講解,課程內容豐富、詳細,授課行為規範,學生反饋良好,師生互動良好。
△師生課堂互動討論
2020年春季學期前八周我校共有471門研究生課程,全部進行線上教學,老師們利用「雨課堂」、「暢課」、「超星」、「中國大學MOOC」、「微信」「釘釘」、「ZOOM」、 「學習強國」、「華為welink」等平臺上課,為了保證教學過程順利開展,老師們在主平臺之外開通輔助平臺,實行「雙保險」。
待春暖花開時
期待與你們再次相逢
●●● 中國傳媒大學官方微信平臺 ●●●
來 源 | 研究生院
編 輯 | 陳彥池
責 編 | 尚新英
編 審 | 王維家
原標題:《研究生「雲課堂」第一天線上教學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