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塵埃落定,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選。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近日接受本臺記者採時表示,遏制打壓中國大陸崛起是美國的既定目標,其政府更迭對中美關係不會發生根本性轉變,對臺政策方向不會改變。但新一任政府制定的臺海政策或將更理性和穩健,勢必繼續打「臺灣牌」,臺海危機態勢只會持續走強。
唐永紅認為,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形勢依然嚴峻。這是由中美關係的結構性矛盾、美國的霸道文化與行為邏輯、兩岸關係的結構性矛盾等多個因素決定的,打「臺灣牌」已經成為美國實現國家戰略的性價比最高的手段,民進黨當局也想」倚美抗陸「,藉機謀取「臺獨」的政治私利。唐永紅指出,拜登上臺以後,兩岸關係發展的態勢儘管表面會有所緩和,會有別於川普時期劇烈衝突的狀況。但美國所謂的「有效遏制打壓中國」這個目標和既定策略,是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所以對抗發展的態勢將會進一步呈現。拜登為首的建制派,雖然表面上行為可預期,會相對遵循多邊規則。不過,建制派一般更加理性思考,並採取不傷及自身,或儘可能少傷及自身的方式,同時修復與傳統盟友的關係,進而更易形成新的聯盟,從而更加有效地遏制打壓中國。
唐永紅說,目前,美國對華戰略與政策的改變,已經從先前的旨在「和平演變中國的接觸交流政策」,根本性地改變為旨在「遏制圍堵中國大陸的戰略競爭政策」,這也表明了中美已經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唐永紅表示,拜登新一任政府將繼續打「臺灣牌」等組合拳。美國之所以選擇打「臺灣牌」,一方面,美國知道臺灣方面在安全與其所謂的「臺獨」層面,特別需要美國的支持,打「臺灣牌」是非常可行的;另一方面,美國也知道「臺灣問題」關係到中國領土完整與主權,打「臺灣牌」是最有效,且代價最小,是性價比最高的手段。在美國對華戰略根本性改變、臺灣社會生態質變的背景下,美臺相互勾結、相互利用,這比任何時候都更有需求、也更加強勁。
END
(據12月8日「看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