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喝大量冰鎮飲料,卻誘發中暑?尤其體弱的老年人要注意

2020-12-18 爆炸營養課堂

據報導,一名廣州醫院,因最近幾天連續高溫預警,一上午就接收9名中暑人員。有些中暑的人反應,他在中暑之前還喝了大量的冰鎮飲料,可為什麼還會中暑?

夏季天氣炎熱,外界溫度高於體溫,人們便會感到不適。尤其是保安、警察、清潔工等崗位的人,經常會在白天出勤。長期在戶外工作,出汗多體力消耗大,很容易成為夏季中暑的高發人群。

有的人為了應對身體不適,還會攜帶冰水、購買冰鎮飲料。在大汗淋漓時,大口大口飲用可瞬間降溫。但在這裡提醒大家,越是高溫的天氣越不要這麼做了。

在出汗較多時,人體正是血管擴張、血壓降低的狀態,一旦喝冰鎮飲料降溫,反而會因為血管強烈收縮,刺激心臟、大腦後,造成腦供血不足,導致人暈倒、休克,甚至是猝死。對於腸胃較差的人,還容易受到寒性的刺激,造成腸胃黏膜受損,嚴重的還會誘發急性腸胃炎。

對於體弱的老年人,夏天選擇飲品要注意避開冰鎮飲料、冰鎮啤酒,特別是碳酸飲料,還含有大量糖、脂肪。即便是無糖的,其中也有大量磷酸,會損害牙齒、骨骼的健康,增加老年人骨質疏鬆的發生概率。

所以,夏季要想降溫或養生,都不要喝大量冰鎮飲料了。當你已經發覺有中暑跡象,如頭暈、乏力、頭疼、噁心、抽筋等現象。第一,要及時幫自己散熱,解掉身上多餘的束縛。

第二,給機體補充水分,注意不要喝咖啡、冰鎮飲料、酒,這些飲品反而會影響機體散熱,甚至是帶走身體中多餘的水分,加重中暑現象。首選是白開水,如果身邊或旁邊商店有銷售的綠豆湯,都是解渴降暑的好飲品。小口慢飲,水分可促進全身新陳代謝,減緩中暑反應,有徹底改善不適的作用。

平時避免中暑,每天可以適量喝綠豆湯,綠豆中有豐富的鉀元素,每百克能夠高達787mg。在補充鉀的同時,還能夠增加人們抵抗中暑的能力,並幫助機體補充出汗時流失的電解質。外出工作時帶著喝,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中暑。

老人飲用時,如果剛從冰箱裡拿出來先放置1~2個小時,常溫下飲用可減少腸胃刺激,喝起來更養生。

各位朋友,你認為喝冰鎮飲料有降暑的作用嗎?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分享給我們的營養師。

相關焦點

  • 冰鎮綠豆湯下肚老人不幸身亡喝冰鎮綠豆湯小心冰出心梗
    原標題:冰鎮綠豆湯下肚老人不幸身亡喝冰鎮綠豆湯小心冰出心梗   一碗綠豆湯下肚 老人不幸身亡  夏季喝冰鎮綠豆湯小心冰出心梗  揚子晚報網訊 近日,武昌一位72歲的張婆婆因為晚飯後喝了一杯冰鎮綠豆湯,不幸身亡。
  • 夏季對抗「高溫疾病」全攻略 冷飲易誘發胃腸炎
    不少市民喜歡在夏季飲用冰冷飲品,但冰冷飲品可使人體的腸胃道溫度突然下降,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從而誘發胃腸炎。因此,市民在夏季的飲食中應該注意飲食衛生,切忌暴飲暴食,食用冷飲要適度,在選購食物時應儘量選擇新鮮食品,食物的存放時間也不宜過長,不要認為將食物放入冰箱就絕對「保險」。
  • 中暑發燒切忌亂吃藥
    連日高溫,不少市民出現頭暈、胸悶等中暑現象,各家醫院急診室中暑病人明顯增加。高溫天氣易引起中暑、消化道、皮膚疾病,甚至引發熱射病(重度中暑),該如何預防和治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童建菁今天上午在問診間隙接受本報採訪時強調,切勿輕視頭暈、胸悶等中暑症狀,遇中暑引起的發燒,要及時就醫,老年人要尤其警惕高溫天氣誘發各種重症病。
  • 中暑發燒不要亂吃藥 物理降溫第一步
    切勿輕視頭暈、胸悶等中暑症狀,遇中暑引起的發燒,要及時就醫,老年人要尤其警惕高溫天氣誘發各種重症病。  重度中暑應及時就醫  夏季是中暑、腸道疾病等高發期,瑞金醫院近期收治的病人確有增多,尤其是重度中暑的病人比去年有所增加。
  • 紹興熱痙攣患者增多 市疾控中心發出「防中暑」警示
    6月26日,紹興市疾控中心發出「防中暑」提醒,市民要注意防範和補救,尤其是一些高危人群應給予更多關注。在施救中,要使患者迅速脫離高溫環境,移到通風良好的陰涼處平臥休息,給予含鹽清涼飲料,同時服用仁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氣散等防暑降溫藥物。但重症患者,則應及時就醫。冰鎮飲品不是防暑良策
  • 紹興醫院裡熱痙攣病人增多 疾控中心發出「防中暑」提醒
    昨天,市疾控中心針對目前持續高溫容易引發「中暑」的情況,提醒市民注意防範和補救,尤其是一些高危人群應給予更多關注。  「中暑」的熱痙攣居多  「一天就送進來17個病人,均屬於輕度中暑。」昨天,紹興二院醫護人員工作群發出「注意防暑」緊急呼籲。抽筋、筋痛、發熱……這些病人都是差不多症狀,需要降溫、補液。
  • 暑期話中暑:如何預防與處理
    中暑是一種與環境高溫相關的疾病,重者可發生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熱休克等,發現或者處置不及時也有可能會導致嚴重不良後果。中暑多見於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作業的年輕人,如從事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也見於沒有重體力勞動的老年人或兒童,體溫調節能力和適應能力差,或者有基礎疾病者。
  • 夏日冰鎮冷飲如何清涼又健康
    如果不控制食量,天氣一熱就大吃冰鎮食品,會出現胃痛、腹瀉等症狀。為此,食療專家提醒,夏季雖然熱,但是發寒的食物以及冰鎮食品對脾胃虛寒的人而言不宜多吃。吃任何食物都應當適可而止,比如綠豆是解毒的,但是考慮到胃的承受能力,不可以吃超過量的綠豆製品,一些有寒性胃病的人尤其要注意。
  • 男子打完球後猛喝冰飲料猝死 醫生教你如何正確喝水
    記住這個喝水法,大病小病都遠離你》,介紹了喝水的八大好處,還拋出一個喝水公式,成年人每天水的相對需要量(毫升)=30×體重(公斤)。另一篇是《35歲男子打完球後突然猝死,居然是冰鎮飲料惹的禍》,報導了前幾天發生在舟山的一起悲劇,一個35歲男子打完籃球後,猛喝了一瓶冰鎮飲料,後倒地不起,並出現抽搐、昏迷,經搶救無效死亡。
  • 為什麼溫度不是很高,還有人出現中暑?
    進入三伏天后,天氣悶熱,溫度升高,我們都要預防中暑,尤其是經常戶外工作的人員,要多喝水,備上防暑降溫的物品。但是最近又新聞報導一位70的大爺出現了重度昏迷的情況,給出現了體溫到達41度,血壓飆升到200/110以上,而且出現了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 喝冰鎮飲料、吃辣菜都會拉肚子,這是不是胃腸有毛病?
    不知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喝冰水或冰鎮飲料十有八九要拉肚子,肚子一陣急疼,然後就要跑廁所,上完廁所出來還能繼續high。  其實不止冰水,有的人一吃辣的或者特定的食物也會出現類似症狀,例如稍微吃不乾淨的東西就容易拉肚子,俗稱直腸子:吃完就要拉。對於這種情況人們常怪吃到了不乾淨的食物,殊不知,可能是吃了東西胃腸道不喜歡、不適應,以表抗議。
  • 暑熱天這些疾病高發 怎麼才能判斷自己是否中暑了
    陳大伯說,他每天早上都要騎自行車去菜場買菜,今天早上過馬路時為了躲避一輛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這一摔讓他的膝蓋髕骨直接粉碎性骨折,接下來一段時間都必須要住院治療了。  「小年輕,瞎折騰,鬧出醉酒、車禍上醫院太多了。」汪醫師說,最近每天晚上都有兩三個酒精中毒的病人,嚴重的有喝到胃出血,更有因為喝酒喝多了摔傷、鬧事受傷了進醫院的。
  • 八旬老人不開空調熱中暑 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可是還有很多人,尤其是一些用慣了風扇的老年人,仍然堅持不開空調,結果中暑事件頻發。連續多日高溫,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暑急診病例明顯上升,老年人佔了多數。有位八旬老人為了節約電費,中暑後被家人送進醫院,最終因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 如何預防中暑?專家:不要飲用含大量糖分的飲料
    自今年5月到8月10日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7月,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每月出現幾十例中暑病例,8月以來,中暑人數增多,約有100例,約佔今年以來高溫中暑報告病例的半數,而其中,多數病例為輕症中暑。8月4日、5日,是單日中暑病例數最多的兩天。  從年齡分布來看,中暑患者高發人群多為40至60歲左右。
  • 中暑患者增多 專家:不要飲用含大量糖分的飲料
    自今年5月到8月10日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7月,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每月出現幾十例中暑病例,8月以來,中暑人數增多,約有100例,約佔今年以來高溫中暑報告病例的半數,而其中,多數病例為輕症中暑。8月4日、5日,是單日中暑病例數最多的兩天。從年齡分布來看,中暑患者高發人群多為40至60歲左右。
  • 注意:對身體有害的「飲料」已發現,尤其是第4種,你還在喝嗎?
    尤其是很多年輕的朋友都已經開始出現肝臟的問題,他們長期處於高壓、又經常忙於工作,那麼肝臟器官很容易出現異常情況。肝臟這一器官是「沉默」的器官,當身體狀況極其惡劣時才能進行檢查出來,像張先生這樣的情況,是長期工作壓力過大,而且經常喝功能飲料造成的。
  • 中暑也分陰暑陽暑?夏至後外出要謹記防暑
    夏至以後,立秋以前,暑熱為盛,在高溫天氣下,人很容易中暑。尤其是長期在室外,需要頂著烈日工作的人們,中暑的可能性又會更大。所以,夏至以後,防暑為先,是重要的保健措施。中醫認為,暑邪,其致病具有炎熱、升散,併兼有溼邪等特性的外邪。暑邪為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 高溫天防中暑,預防和急救看這裡
    1.經典型熱射病:致熱源主要來自外部環境(如熱浪),見於年老、年幼、體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為逐漸起病。早期表現不明顯,1~2天後症狀加重,出現意識模糊、譫妄、昏迷等,體溫升高達40~42℃,常伴有大小便失禁、心力衰竭、腎衰竭等表現。
  • 煙臺1天平均7人中暑 五種中暑類型及處理方法
    老人、孩子、病人易中暑    高溫當頭,煙臺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專家就夏季防中暑方面提醒廣大市民注意預防和緊急處理。    根據症狀的輕重,高溫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輕症中暑可表現為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現為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導致死亡。    市衛生監督所介紹,高溫中暑的高危人群可劃分為老年人(65歲以上)、嬰幼兒和兒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從事戶外工作及戶外體育運動項目的人員。
  • 姑娘運動回來喝了杯冰鎮西瓜汁 沒想到進了醫院
    常聽人調侃,只要有空調、wifi和冰鎮飲料,就能窩趴整個夏天,可最近,寧波鎮海區的小朱卻因為運動之後喝了一杯冰鎮西瓜汁,就噁心、嘔吐、鬧肚子疼,還把剛喝的西瓜汁全吐了出來,經醫生診斷,小朱得了「冰箱胃炎」。什麼是「冰箱胃炎」?